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7444发布日期:2018-12-22 09:12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病的药物,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劳作方式发生改变,颈肩腰腿痛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各种肌筋膜炎、软组织损伤等疾病,这些疾病严重困扰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广大患者去医院治疗,诊疗过程繁琐,耗费大量时间、金钱、精力。所以,迫切需要一种适应症广泛,可以治疗各种骨关节病、各种肌筋膜炎、软组织损伤、疼痛等疾病,且毒副作用少、操作简单、方便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病的药物,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原料配方配制而成:当归5-40、川芎4-35、丹参7-28、五灵脂9-28、羌活13-45、独活6-30、桂枝5-40、川牛膝7-30、千年健15-32、炮姜7-45、乳香15-40、姜黄10-35、炮附子12-45、郁金18-35、冰片5-45。

进一步地说,所述治疗颈肩腰腿痛病的药物,按照以下原料配方配制而成:当归10、川芎15、丹参12、五灵脂18、羌活15、独活20、桂枝16、川牛膝20、千年健22、炮姜18、乳香30、姜黄25、炮附子28、郁金25、冰片10。

本发明所述药物的配方中所使用的中药的药性、药理如下: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经。具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冷头痛眩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功效。主治: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五灵脂:味甘,性温;具有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等功效。用于心腹瘀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瘀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羌活:味辛、苦,性温;入膀胱、肾经。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等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痛痹止痛等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桂枝:味辛、甘,性温;入肺、心、膀胱经。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等功效。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等证。

千年健:味苦、辛,性温;入肝、肾经。具有祛风湿、壮筋骨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拘挛麻木,筋骨痿软。

炮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的功效。用于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泻。

乳香: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姜黄:味辛、苦,性温;入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等功效。主治:心腹痞满胀痛,臂痛,症瘕,妇女血瘀经闭,产后瘀停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用于气滞血瘀的胸腹痛、痛经及肢体疼痛,常配元胡、香附。

炮附子:味辛,性大热;入心、脾、肾经。具有回阳救逆、温里逐寒、温经止痛等功效。

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等功效。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药物适应症广泛,疗效可靠,毒副作用极少,操作简单、方便。具体地说,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适应症广泛,疗效可靠。本发明所述药物可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祛风除湿,可治疗中医学中痹病(证)疾病(热痹除外),即凡是由于风、寒、湿等邪气入侵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僵硬、屈伸不利为主症的病症,均可使用本发明所述药物治疗;本发明所述药物可治疗现代医学中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及软组织损伤(如颈肩腰部软组织损伤)、肌肉僵硬疼痛等肌筋膜炎等疾病。运用本发明所述药物外敷治疗后,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减轻。

2、外用给药,毒副作用极少,安全性高。本发明所述药物为纯中药制剂,给药途径为外用,透皮吸收,不仅能使不接受服药的患者乐于接受治疗,而且,对肝脏及其他器官所产生的毒副作用极小,老幼虚弱的患者也能适用。

3、操作简单、方便,患者可将药物带回家中,在家自行操作,利于普及推广,深受欢迎。具体地说,使用方法如下:将适量食醋倒入中药粉末中,搅拌均匀,成形但略稀(如同泥巴一般),使用加热设备,如微波炉、烤箱等,将药物加热,然后外敷于患处(药物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再使用tdp烤灯烤30-60分钟(时间长短原则是患者耐受为准);外敷结束后,将药物取下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治疗颈肩腰腿痛病的药物,按照以下原料配方配制而成:当归5、川芎4、丹参7、五灵脂9、羌活13、独活6、桂枝5、川牛膝7、千年健15、炮姜7、乳香15、姜黄10、炮附子12、郁金18、冰片1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治疗颈肩腰腿痛病的药物,按照以下原料配方配制而成:当归21、川芎25、丹参21、五灵脂28、羌活23、独活30、桂枝20、川牛膝30、千年健32、炮姜26、乳香40、姜黄35、炮附子35、郁金35、冰片1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治疗颈肩腰腿痛病的药物,按照以下原料配方配制而成:当归10、川芎15、丹参12、五灵脂18、羌活15、独活20、桂枝16、川牛膝20、千年健22、炮姜18、乳香30、姜黄25、炮附子28、郁金25、冰片1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治疗颈肩腰腿痛病的药物,按照以下原料配方配制而成:当归15、川芎15、丹参12、五灵脂20、羌活15、独活25、桂枝18、川牛膝25、千年健20、炮姜18、乳香35、姜黄25、炮附子25、郁金22、冰片12。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述治疗颈肩腰腿痛病的药物,按照以下原料配方配制而成:当归30、川芎15、丹参25、五灵脂18、羌活30、独活20、桂枝25、川牛膝20、千年健35、炮姜25、乳香30、姜黄25、炮附子30、郁金25、冰片10。

【临床病例】

1、郭**,女,56岁,农民,以“腰部间断疼痛10余年,加重约半月”来诊。患者10余年前因劳累逐渐出现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自己在家行“热敷”等治疗,疗效一般,症状时轻时重,劳累时加重。2016年国庆节后,因劳累导致腰部疼痛剧烈,左侧腘窝及小腿外侧疼痛,前来就诊。就诊时症见:腰部疼痛,左侧腘窝及小腿外侧疼痛;双膝关节偶见疼痛;颈部僵硬不适。查体:腰部压痛明显,左侧直腿抬高试验(+-),双腱反射等扣(++),病理征(-)。中医诊断:痹病。西医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症;2、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颈椎病。予以本发明所述中药外敷治疗后,腰部疼痛较前减轻,14天后腰部、膝关节、颈椎疼痛及不适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

2、姜**,女,33岁,工人,以“右膝关节疼痛3年余,加重约1月”来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右膝关节疼痛,症状时轻时重,上下楼梯时疼痛加重。2016年9月于某医院行“右膝关节正侧位检查”,结果示:右髌骨外移动。现症见:右膝关节疼痛,上下楼时加重,遇冷及受凉加重,夜间疼痛加重,略肿。予以右膝关节mri检查,结果示:1、右膝退行性骨关节病并股骨外侧髁剥脱性骨软骨炎;2、右膝髌骨软化症;3、右膝髌上囊及关节腔少量积液,髌下脂肪垫水肿。中医诊断:痹病西医诊断: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予以本发明所述中药右膝关节外敷治疗,治疗一次后,自述疼痛较前减轻,共治疗约20次,病症基本消失。

3、姚**,女,50岁,职员,以“腰部间断疼痛半年余”来诊,平素腰部酸痛,劳累加重,未予以系统治疗,2016年8月来诊,现症见:腰部酸痛,无明显双下肢麻木,无肢体活动障碍。查体: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双侧腱反射等扣(++)、病理征(-)。予以腰椎mri检查:1、l3/4、4/5、l5/s1椎间盘膨出;2、腰椎退行性变。中医诊断:痹病西医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症2、肌筋膜炎。予以本发明所述中药外敷治疗,治疗一次后,疼痛明显减轻,治疗5次后酸痛症状基本消失。

4、翟**,女,73岁,工人,以“右肩关节疼痛疼痛、活动受限半年余”来诊,患者右肩关节疼痛,未予以系统治疗,逐渐出现右肩关节活动受限,活动受限程度呈缓慢逐渐加重趋势。2016年9月底来诊,现症见:右肩关节疼痛,前伸、外展、背伸均受限,平素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余无明显不适。查体:右肩前、后及外侧压痛明显,外展60°,后伸不能,平举60°,四肢肌力、肌张力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中医诊断:痹病西医诊断:右肩周炎。予以中药外敷治疗,治疗共约15次,症状减轻,疼痛基本消失。

5、张**,男,45岁,职员,以“颈部疼痛僵硬约1周,加重2天”来诊,患者1周前因吹空调受凉导致颈部疼痛僵硬,双侧斜方肌部僵硬,后背僵硬,无明显手指麻木,余无明显不适,曾予以按摩等治疗,疗效差,2天前症状明显加重,今日就诊,就诊症见:颈部疼痛僵硬,双侧斜方肌僵硬,后背僵硬。查体:颈椎挤压试验(-),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双侧霍夫曼征(-),双腱反射等扣(++),病理征(-)。予以颈椎正侧位检查:颈椎退行性变。中医诊断:痹病西医诊断:1、颈椎病2、肌筋膜炎。予以中药外敷治疗,治疗共7次,症状减轻,疼痛基本消失。

【注意事项】本发明所述药物治疗疾病范畴不包括骨结核、骨肿瘤疾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