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美白祛斑的活性多肽和酪氨酸酶抑制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1473发布日期:2019-01-08 20:26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美白祛斑的活性多肽和酪氨酸酶抑制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护肤外用药物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美白祛斑的活性多肽和酪氨酸酶抑制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下,皮肤不堪重负,提前老化,黯然失色;而且在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经常加班熬夜,更是使得皮肤色素沉积,脸色暗黄。加上受到紫外线、年龄、药物等各种因素对肤色的影响,皮肤出现各种斑点,严重影响美观,因此美白祛斑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决定皮肤颜色的最主要因素是黑色素,其次是糖基化。黑色素生成数量多,肤色变黑,形成斑点;糖基化蛋白累积,蜡黄暗沉,皮肤老化。

目前研究认为,黑色素的形成是黑素细胞胞内和胞外作用的共同结果。在黑素细胞周围存在一个由细胞因子、胞外基质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微环境。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是一种重要的调节黑色素生成的胞外因子,通过与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mc1r)结合,进而激活酪氨酸酶,并促进酪氨酸酶合成,从而促进黑色素合成,使皮肤颜色变深。在黑色素的合成过程中,酪氨酸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酪氨酸转变为多巴醌,多巴醌继续氧化生成多巴和多巴色素。多巴也是酪氨酸酶的底物之一,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多巴被氧化后再次生成多巴醌,多巴醌的氧化产物多巴色素再经一系列的反应最终生成黑色素。酪氨酸酶含有铜离子结合位点,其活性跟铜离子密切相关,每个酪氨酸酶分子通过结合2个铜离子形成双核铜离子活性中心而发挥催化作用。因此,通过阻断黑色素形成过程中的任一步骤,如阻止α-msh与mc1r结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止铜离子与酪氨酸酶的活化作用,阻止多巴被氧化形成多巴醌,阻止多巴醌被氧化形成多巴色素,这些均能减少黑色素的生成,达到美白祛斑的效果。

黑色素的含量及其分布对皮肤颜色有重大影响,此外,蛋白质糖基化也是决定肤色的一大因素。皮肤中的蛋白质与还原糖发生糖基化反应,导致胞外基质蛋白,如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发生交联变性,形成糖基化终产物(ages),使得皮肤失去弹性、丧失光泽、变黄。通过阻断蛋白质糖基化的位点,阻止蛋白质的糖基化,同时促进糖基化蛋白的降解,亦可起到美白亮肤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综合考虑上述美白问题的机理及作用靶点来发挥美白祛斑效果的产品,相反,部分不法商家为追求利润,夸大美白作用以迷惑消费者,更有甚者通过在产品中加入禁用的成分,如铅、汞、激素等,使得这些产品能迅速达到美白祛斑的效果,但对消费者而言却是饮鸩止渴,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综上所述,本领域急需一种安全有效、技术效果好,能够弥补现有技术缺陷的皮肤外用护肤产品或医用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美白祛斑的活性多肽和酪氨酸酶抑制剂组合物。通过不同多肽以及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组合,在不同靶点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改善肤质、美白祛斑。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皮肤生理生化特性及美白相关的机理,本发明人形成了一套美白祛斑的方案,包含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作用的多肽和/或抗糖基化的多肽,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其他组分。

其中,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作用的多肽可以是一种或是多种选自以下多肽,包括但不限于九肽-1、四肽-27、十肽-12和六肽-2;

抗糖基化的多肽可以是一种或是多种选自以下多肽,包括但不限于肌肽、乙酰肌肽、脱羧肌肽、棕榈酰肌肽;

具有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活性组分可以是一种或是多种选自以下组分,包括熊果苷、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曲酸及其衍生物、光甘草定、苯乙基间苯二酚;

以上各成分质量浓度为0.0001%-5%。

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可以是九肽-1和熊果苷组合,各成分质量浓度为0.0001%-5%;

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可以是九肽-1、肌肽和熊果苷组合,各成分质量浓度为0.0001%-5%;

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可以是九肽-1、肌肽、熊果苷和维生素c组合,各成分质量浓度为0.0001%-5%;

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可以是九肽-1、四肽-27、肌肽、熊果苷、维生素c和曲酸组合,各成分质量浓度为0.0001%-5%。

本发明包括添加保湿剂,优选如甘油、芦荟胶、透明质酸等;多醇类防腐剂,优选辛甘醇;可以进一步添加维持皮肤油水平衡的脂类物质,优选神经酰胺3;或者包括抗菌类维持成分稳定的综合性试剂,优选1,2-己二醇;以上各组分的质量浓度为0.001%-5%(w/w)。

本发明包括ph调节剂,所述ph调节剂选自:三乙醇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优选三乙醇胺;组合物ph值范围为3.0~8.0,优选5.0-7.0。

本发明采用复合型组合物主要是制备皮肤外用的护肤产品或医用产品,可以应用于抑制黑色素合成、抗糖基化、清除糖化暗黄蛋白、清除体内自由基,从而达到改善肤质、美白祛斑的目的。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制成各种剂型,如开发产品剂型主要有精华液、粉剂(胶囊、冻干粉)、乳剂、霜剂、凝胶、面膜、敷料等;产品可以为美白祛斑面膜、美白祛斑面霜、医用敷料等。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不同活性多肽与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组合,作用于不同靶点,多方面抑制黑色素的生成,抗糖基化,清除糖化暗黄蛋白,清除氧自由基,从而达到更优的美白祛斑效果。

九肽-1(nonapeptide-1,cas号:158563-45-2)是一种仿生肽,通过竞争性地与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mc1r)结合,从而干扰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与mc1r结合,阻止酪氨酸酶进一步激活,以减少黑色素形成,达到美白祛斑的效果。

四肽-27(tetrapeptide-27),可以从源头抑制黑色素产生,用于美白、淡斑、提亮肤色及均匀度,另外还可预防激光术后返黑。

十肽-12(decapeptide-12,国外商品名:lumixyl),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及其活性,从而减少黑色素的生成,减少色素沉积,淡化色斑,以此发挥美白祛斑的功效。

六肽-2(hexapeptide-2),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而减少黑色素生成,达到美白祛斑的效果。

肌肽及其衍生物。肌肽(l-carnosine,cas号:305-84-0)是一种由β-丙氨酸和l-组氨酸两种氨基酸组成的二肽,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作用。肌肽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自由基,螯合金属,抗衰修复。此外,肌肽的结构与蛋白质糖基化位点类似,可以通过与糖基化位点结合而阻止蛋白质与糖类的糖基化反应,避免蛋白质交联变性、皮肤变黄。肌肽不仅能抑制蛋白质的糖基化,还能与糖基化蛋白质形成复合物,促进糖化暗黄蛋白的排出、降解,从而提亮肤色。通过n端修饰或脱羧反应,可得到一系列肌肽衍生物,如乙酰肌肽、棕榈酰肌肽、脱羧肌肽等,这些肌肽衍生物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糖基化作用。

熊果苷(arbutin,cas号:497-76-7),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天然活性物质,可以迅速有效地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阻止黑色素的合成,并且通过与酪氨酸酶的结合,加速黑色素的分解与排出,从而减少色素沉积,美白祛斑。

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维生素c(vitaminc,cas号:50-81-7)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阻止多巴被氧化形成多巴醌,将黑色素形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多巴醌还原为多巴,从而减少多巴醌的生成,此外还可以阻止多巴醌被氧化形成多巴色素,减少多巴色素的生成,最终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从而达到美白祛斑的效果。维生素c经过修饰后可以得到一系列衍生物,包括维生素c乙基醚、维生素c磷酸酯镁、维生素c磷酸酯钠、维生素c四异棕榈酸酯、维生素c糖苷等,这些衍生物同样具有良好的美白效果。

曲酸及其衍生物。曲酸(kojicacid,cas号:501-30-4),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因而可以强烈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其衍生物曲酸双棕榈酸酯通过与铜离子结合,阻止铜离子与酪氨酸酶的活化作用,还可抑制黑斑及雀斑的生成,短时间内便可产生美白祛斑的效果。

光甘草定(glabridin,cas号:59870-68-7)是光果甘草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之一,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而发挥美白功效,有“美白黄金”的赞誉。

苯乙基间苯二酚(phenylethylresorcinol,cas号:85-27-8)具有双酚结构,能够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改善肤色不均,同时也是一种强抗氧化剂。

附图说明

图1-图3美白功效测试产品使用前(0周)与使用8周的面部成像结果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发明作详细的说明,但并不只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处方(1公斤精华液)

配制方法:

将配方量的透明质酸钠加入到水中,搅拌使混合均匀,然后加热到80~85℃,保温搅拌使其分散均匀。温度降到40℃以下,加入甘油、芦荟胶、九肽-1、熊果苷、神经酰胺3、辛甘醇和1,2-己二醇,搅拌均匀。用15%三乙醇胺调溶液的ph值至5.5左右。

实施例2

处方(1公斤精华液)

配制方法:

将配方量的透明质酸钠加入到水中,搅拌使混合均匀,然后加热到80~85℃,保温搅拌使其分散均匀。温度降到40℃以下,加入甘油、芦荟胶、九肽-1、肌肽、熊果苷、神经酰胺3、辛甘醇和1,2-己二醇,搅拌均匀。用15%三乙醇胺调溶液的ph值至5.5左右。

实施例3

处方(1公斤精华液)

配制方法:

将配方量的透明质酸钠加入到水中,搅拌使混合均匀,然后加热到80~85℃,保温搅拌使其分散均匀。温度降到40℃以下,加入甘油、芦荟胶、九肽-1、肌肽、熊果苷、维生素c、神经酰胺3、辛甘醇和1,2-己二醇,搅拌均匀。用15%三乙醇胺调溶液的ph值至5.5左右。

实施例4

处方(1公斤精华液)

配制方法:

将配方量的透明质酸钠加入到水中,搅拌使混合均匀,然后加热到80~85℃,保温搅拌使其分散均匀。温度降到40℃以下,加入甘油、芦荟胶、九肽-1、四肽-27、肌肽、熊果苷、维生素c、曲酸、神经酰胺3、辛甘醇和1,2-己二醇,搅拌均匀。用15%三乙醇胺调溶液的ph值至5.5左右。

对比实施例1

处方(1公斤精华液)

配制方法:

将配方量的透明质酸钠加入到水中,搅拌使混合均匀,然后加热到80~85℃,保温搅拌使其分散均匀。温度降到40℃以下,加入甘油、芦荟胶、九肽-1、神经酰胺3、辛甘醇和1,2-己二醇,搅拌均匀。用15%三乙醇胺调溶液的ph值至5.5左右。

将相同用量的四肽-27、肌肽、熊果苷、维生素c、曲酸分别替换九肽-1,按照对比实施例1的配制方法依次得到对比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3、对比实施例4、对比实施例5、对比实施例6。

实施例5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的测定

5.1材料与仪器

dmem培养基、小牛血清、左旋多巴(l-dopa)、胰蛋白酶、ph6.8磷酸盐缓冲液(pb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co2培养箱、全自动酶标仪。

5.2样品处理

将实施例1-4、对比实施例1-6的样品分别用dmem培养基稀释至浓度为0.1g/l备用,其中实施例1-4作为试验组,对比实施例1-6作为单一成分对照组。

5.3细胞培养

试验用细胞为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在细胞生长至融合状态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再用含有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进行传代,置于温度为37℃、饱和湿度环境为5%co2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5.4酪氨酸酶活性测定

取同一传代细胞,待细胞生长至近融合状态,经0.25%胰蛋白酶消化,调整细胞浓度至20000个/ml,然后取100μl加至96孔板各孔中,继续在co2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贴壁后,弃去上清液,分别在各孔中添加待测的实施例1-4、对比实施例1-6的样品,以添加相同用量的培养液作为空白对照组。处理72h后,弃去上清液,用pbs缓冲液冲洗两遍,每孔加入90μl1%tritonx-100溶液,振荡5min使细胞溶解。然后往每孔中加入10μl1%l-dopa溶液,在37℃条件下反应2h,用全自动酶标仪在490nm波长处测定各孔吸光度值。每一个样品测试设5个复孔,取其平均值。

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空白对照组平均吸光度值-实验组平均吸光度值)/空白

对照组平均吸光度值×100%

5.5试验结果

将测得吸光度值按上述公式计算后,得到同一浓度下不同样品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结果见表1。

表1同一浓度下不同样品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

由表中结果可知,相对于对比实施例1-6,经过作用机制不同的活性多肽与酪氨酸酶抑制剂有机组合之后,实施例1-4各组合物能更有效地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具有更优的美白祛斑效果,其中实施例4的活性多肽与酪氨酸酶抑制剂组合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最高。

实施例6黑色素合成抑制率的测定

6.1材料与仪器

dmem培养基、小牛血清、胰蛋白酶、ph6.8磷酸盐缓冲液(pbs)、氢氧化钠(naoh)、co2培养箱、全自动酶标仪。

6.2样品处理

将实施例1-4、对比实施例1-6的样品分别用dmem培养基稀释至浓度为0.1g/l备用,其中实施例1-4作为试验组,对比实施例1-6作为单一成分对照组。

6.3细胞培养

试验用细胞为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在细胞生长至融合状态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再用含有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进行传代,置于温度为37℃、饱和湿度环境为5%co2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6.4黑色素含量测定

取同一传代细胞,待细胞生长至近融合状态,经0.25%胰蛋白酶消化,调整细胞浓度至100000个/ml,分别取1ml加入6孔板各孔中,继续在co2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贴壁后,弃去上清液,分别在各孔中添加待测的实施例1-4、对比实施例1-6的样品,以添加相同用量的培养液作为空白对照组。处理72h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3min,收集细胞于15ml离心管,计数,离心5min后弃去上清液,再用pbs缓冲液冲洗两遍,最后用0.5ml1mol/l的naoh在37℃条件下作用48h。取上述处理液100μl,加入96孔板各孔中,用全自动酶标仪在475nm波长处测定各孔吸光度值。每一个样品测试设5个复孔,取其平均值。

黑色素合成抑制率(%)=[1-(实验组平均吸光度值/实验组细胞数)/(空白对照组平均

吸光度值/空白对照组细胞数)]×100%

6.5试验结果

将测得吸光度值按上述公式计算后,得到同一浓度下不同样品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合成的抑制率,结果见表2。

表2同一浓度下不同样品的黑色素合成抑制率

由表中结果可知,相对于对比实施例1-6,经过作用机制不同的活性多肽与酪氨酸酶抑制剂有机组合之后,实施例1-4各组合物能更有效地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的合成,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具有更优的美白祛斑效果,其中实施例4的活性多肽与酪氨酸酶抑制剂组合物对黑色素合成的抑制率最高。

实施例7美白功效测试

7.1试验目的

通过皮肤颜色测试(chromameter)、问卷调查和面部成像(visia-cr),评价产品使用8周内的美白功效。

7.2受试者情况

选取24名身体健康的女性志愿者,年龄在29-54岁,面部皮肤敏感、肤色暗沉。各受试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在试验期间能按测试方案要求完成规定内容。

7.3测试区域

皮肤颜色测试:一侧脸颊区域;

问卷调查:一侧脸颊区域;

面部成像:整个面部。

7.4实验设计

24名符合条件的女性受试者参加测试。测试期间受试者面部每日早晚使用实施例4组合物产品,并在早上使用后,使用统一发放的配套防晒霜,连续使用8周。测试期间,志愿者不可改变原有的面部清洁方式和习惯。除此之外,不可使用除测试产品、配套防晒霜外的其他化妆品。在产品使用前(0周)、产品使用4周和8周后,对一侧脸颊区域进行皮肤颜色测试(chromameter)和问卷调查,对整个面部进行成像(visiacr)。

7.5数据分析

皮肤颜色数据:如果数据呈正态分布,分别应用t检验的方法分析产品使用前后的变化和差异;如果数据呈非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对各项参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包括人数、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7.6测试结果

7.6.1皮肤颜色测试结果

产品使用前、产品使用4周和8周后,对一侧脸颊区域进行皮肤颜色测试,结果见表3。

表3产品使用前、产品使用4周及8周后皮肤颜色统计结果

显著性:"+":显著性差异(p≤0.05);"--":非显著性差异(p>0.05)。

由表3可见,与产品使用前相比,实施例4组合物产品使用4周和8周后,测试区l*值分别显著性增加0.77和1.21,ita°值分别显著性增加1.05和1.76。l*和ita°是表征皮肤美白和肤色暗沉改善效果的指标,随着实施例4组合物产品使用时间的延长,l*和ita°值均出现明显增加,表明测试区皮肤亮度、均匀度和斑点显著改善。

7.6.2问卷调查结果

产品使用前、产品使用4周和8周后,对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

在初次使用后,超过75.0%的受试者对产品可接受性的所有评价参数均给予积极评价,在产品使用4周和8周后,对于“皮肤变得白皙”、“皮肤变得有光泽”、“可以提亮肤色”和“具有美白效果”,大部分受试者均表示肯定。对于产品的总体评价,79.2%的受试者给予积极评价且87.5%的受试者表示在测试结束后愿意继续使用本产品。

7.6.3面部成像测试

产品使用前、产品使用4周和8周后,对受试者进行面部成像,面部成像对比结果见图1。

结果表明,使用实施例4组合物产品8周后,受试者面部的斑点已然淡化,潮红现象得到改善,肤色变得均匀透亮,呈健康状。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表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是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是替换,都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