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创面敷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4417发布日期:2019-01-29 17:1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创面敷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用敷贴领域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层创面敷贴。



背景技术:

创面敷贴用于覆盖创伤部位,以起到隔离伤口的目的。现有的创面敷贴一般为多层结构,多层结构中通过敷料层直接与伤口接触,并且通过敷料层周围的压敏胶与伤口周围皮肤粘结。现有的创面敷贴其敷料层多为医用纱布,在更换时存在易对伤口造成机械性损伤的问题。而产生机械性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医用纱布与伤口易黏结,由于压敏胶的粘力作用,在撕下创面敷贴时需要用力,敷料层与其他层作为整体结构受力被撕下时会损伤正在愈合的伤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创面敷贴,以解决现有技术创面敷贴存在的会对伤口造成机械性损伤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层创面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用纤维布层,医用纤维布层上附着有玻璃纤维层,以及环绕在玻璃纤维层周围的胶层,还包括隔离层、敷料层,敷料层附着于隔离层一面,隔离层另一面附着有静电膜层,且隔离层通过静电膜层吸附于玻璃纤维层上。

所述的一种多层创面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纤维布层为无纺布制成。

所述的一种多层创面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为医用压敏胶。

所述的一种多层创面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采用pe膜。

所述的一种多层创面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层为弹性纱布层。

所述的一种多层创面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纱布层由棉纤维和ppt纤维混纺得到。

所述的一种多层创面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层呈多段连续的s形层叠置于隔离层,敷料层最下层端部连接于隔离层。

所述的一种多层创面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纤维布层和玻璃纤维层经热压工艺压合为层结构,敷料层最下层端部通过热压工艺连接于隔离层。

本发明中,将医用纤维布层与隔离层之间通过静电膜层、玻璃纤维层吸附连接。需要撕下创面敷贴时,首先可对创面敷贴加热,使静电膜层吸附力减小,然后再撕去胶层粘结部分,由于静电膜层吸附力减小,隔离层与静电膜层之间易脱离,隔离层、敷料层不会作为整体结构随医用纤维布层、静电膜层被撕去,因此不会因为撕取时用力对愈合的伤口造成机械性损伤。

本发明中,采用棉纤维和ppt纤维混纺得到敷料层,由于ppt纤维使敷料层存在一定的弹性。同时敷料层为多段连续s形层叠结构,在撕去医用纤维布层、静电膜层后,可通过隔离层一层一层揭去敷料层,进一步防止敷料层与伤口黏结时对伤口造成机械性损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改进了传统的采用纱布作为敷料层的创面敷贴结构,能有效避免撕下创面敷贴时对伤口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并且本发明与采用水凝胶作为敷料层的创面敷贴相比,具有成本低、生产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层创面敷贴,包括医用纤维布层1,医用纤维布层1上附着有玻璃纤维层2,以及环绕在玻璃纤维层2周围的胶层3,还包括隔离层4、敷料层5,敷料层5附着于隔离层4一面,隔离层4另一面附着有静电膜层6,且隔离层4通过静电膜层6吸附于玻璃纤维层2上。

本发明中,医用纤维布层1为无纺布制成。胶层3为医用压敏胶。隔离层4采用pe膜。敷料层5为弹性纱布层,弹性纱布层由棉纤维和ppt纤维混纺得到。

本发明中,敷料层5呈多段连续的s形层叠置于隔离层,敷料层5最下层端部连接于隔离层4。

本发明中,医用纤维布层1和玻璃纤维层2经热压工艺压合为层结构,敷料层5最下层端部通过热压工艺连接于隔离层4。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创面敷贴,包括医用纤维布层,医用纤维布层上附着有玻璃纤维层、胶层,还包括隔离层和附着于隔离层一面的敷料层,隔离层另一面通过静电膜层吸附于玻璃纤维层上。本发明能有效避免撕下创面敷贴时对伤口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具有成本低、生产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龙基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迈德普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2
技术公布日:2019.0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