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导型汤剂类药物幼儿喂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8500发布日期:2019-01-16 07:1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诱导型汤剂类药物幼儿喂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喂药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诱导型汤剂类药物幼儿喂药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婴幼儿及低龄段儿童(以下统称为幼儿)由于抵抗力较低,故经常容易感冒发烧。根据医学常识,儿科医生除了给就诊患儿打针输液外,还经常会给患儿开出药物进行配合治疗,这其中就包括汤剂型药物。虽然这类汤剂型药物一般均根据幼儿口味喜好,在添加有效药物成分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甜味剂或者是香精以改善口味,但“良药苦口”,大部分幼儿服用的汤剂型药物(液态药)仍然存在因口感差、口味难以接受而导致患儿拒绝吞咽等问题。此外,对于部分身体较为孱弱且经常就医的患儿,由于多次治疗形成的服药恐惧心理,会对部分常用的汤剂型药物(布洛芬口服液、布洛芬口服液、布洛芬口服液、布洛芬口服液)的药瓶本身就存在条件反射性拒绝和厌恶,导致一概拒绝服用此类汤剂型药物,具体表现为一看见让其吃药,或者一看到家长手持药瓶就哭闹。目前,家长或者是医务人员给孩子喂药基本上是采取强制措施,其一般做法是:将汤剂型药物倒入汤匙,若将片剂或丸剂放入汤匙再加适量的水将药研碎溶解;同时用拇指和食指将患儿的鼻子捏住,当患儿张嘴呼吸时把药强行灌入患儿口中。这种喂药方法虽然简单,但因幼儿吞咽功能不完善,会引起呛咳和呕吐;或者会造成患儿心理阴影,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此外,这种捏鼻灌药法,还会因患儿哭闹反抗导致药液泼洒,加大了医护和治疗难度。

那么,如何让患儿自愿安心喝药,这对于家长和医务人员来说是个普遍难题。中国专利(专利号201620195290.4)发明了一种按压式婴儿喂药装置;该装置包括清水容器和药液容器;前者顶部为奶嘴,奶嘴的侧面有开口;药液容器的导管穿过奶嘴并从开口穿出形成导管露出端;使用时清水从奶嘴顶端的出液口、开口涌出,出液口对婴儿舌头上表面进行往前的冲洗,开口处间隙出来的液体对舌头上表面的侧面进行冲洗。中国专利(专利号201620465472.9)设计了一种幼儿喂药装置;该装置包括注射管、推拉杆、喂食调羹、注药管;在对幼儿喂食的同时进行喂药,其注药管位于喂食调羹下方,不易被幼儿发现。中国专利(专利号201420205339.0)公开了一种幼儿喂药器,包括瓶体和瓶盖,其特征是:瓶体由用于盛装甜味饮料的外室、用于盛装药液的内室和用于设置电控装置的底室组成,内室下方设置有搅拌扇,内室出口处设置有用于启停药液流出的电磁阀,底室设置有单片机和与单片机相连接的按键、电池和直流电机,直流电机通过转轴与搅拌扇相连接,瓶体的出口处设置有软体吸嘴。

综上来看,目前国内外针对幼儿使用的辅助喂药装置并不多见,其中部分装置如按压式、推杆式喂药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辅助喂药效果有限;部分装置采用了单片机等电控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昂,效果不理想。目前,伪装诱导型汤剂类药物幼儿喂药装置尚不多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诱导型汤剂类药物幼儿喂药装置,包括吸管、外壳体、内壳体、转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包括上部内壳、内仓内壳体,其中:

所述上部内壳包括内壳筒身、内壳筒身盖板;所述内壳筒身盖板上开设有上部内壳开口;

所述内仓内壳体包括壳体筒壁、壳体底板、壳体隔板;所述壳体筒壁中上部还设有壳体外凸缘;所述壳体筒壁和所述壳体底板共同围成内仓空间;所述壳体隔板居中设置于所述内仓空间内,将所述内仓空间分隔为用于盛装液体药剂的药物仓和用于盛装伪装诱导液剂的伪装诱导剂仓;

所述外壳体包括上部外壳、上盖壳、下部外壳,其中:

所述上盖壳的底部设有上盖壳开口;

所述下部外壳内同轴且活动地套入所述壳体筒壁,且所述下部外壳的上部与所述壳体外凸缘的下部接触;处于所述壳体外凸缘以上的所述壳体筒壁被所述上部内壳同轴且活动地罩住,且所述壳体筒壁的上部外边缘与所述内壳筒身盖板的底部接触;所述上盖壳同轴地置于所述上部内壳之上,使得所述上盖壳的底部下边缘与所述内壳筒身盖板的上部接触,且所述上盖壳开口与所述上部内壳开口位置相对应;所述上部外壳被置于所述壳体外凸缘的上部外边缘之上,且所述上部外壳将所述上部内壳和所述上盖壳同轴地罩住;

所述转轴体的一端活动地穿过所述下部外壳并与所述旋钮固连,另一端卡留在所述下部外壳与所述壳体底板围成的空间间隙内,并与所述壳体底板保持周向相对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药物仓和/或所述伪装诱导剂仓中设置容器夹具,用于相应地夹持盛装液体药剂和/或伪装诱导液剂的液体容器;所述容器夹具包括夹具体、弹性夹片,其中:所述弹性夹片用于夹持所述液体容器;所述夹具体与所述内仓内壳体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隔板与所述内壳筒身盖板在二者相接触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转轴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外凸缘的部分下部结构活动地插入所述下部外壳之中。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壳上部还包括锥筒状上壳,所述锥筒状上壳外边缘设置限位卡槽i;所述上部外壳上部还包括锥筒状外壳及位于所述上部外壳下部的圆柱状筒身,其中:所述锥筒状外壳外边缘设置限位卡槽ii,所述锥筒状外壳内边缘设置限位凸起;所述锥筒状外壳紧密套于所述锥筒状上壳之外,且所述限位凸起楔入所述限位卡槽i;所述圆柱状筒身紧密套于所述内壳筒身之外;箍紧圈紧套于限位卡槽ii内,并将所述锥筒状外壳向内侧箍紧。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状筒身部分下部结构被所述壳体外凸缘向上延伸部分活动地罩住,以防止所述上部外壳下部向外侧翘曲。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筒壁的上部外侧在接近所述壳体外凸缘的位置处设置下弯凸耳,在所述内壳筒身的内侧壁上与所述下弯凸耳相对位置处设置上弯挂扣;所述上弯挂扣楔入所述下弯凸耳。

作为优选,本发明诱导型汤剂类药物幼儿喂药装置还包括如下特征:

所述上盖壳还包括位于其底部的水平底壳,且所述水平底壳在靠近其与所述锥筒状上壳的过渡位置处向下弯折成弓状凸起触头;所述上盖壳在其边缘处通过所述弓状凸起触头与所述内壳筒身盖板相接触,且形成的触点位于所述壳体筒壁与所述内壳筒身盖板相接触位置的外侧;

当仅未装配所述箍紧圈时,所述上弯挂扣仅部分楔入所述下弯凸耳的凹槽中;当最终完成装配后,所述内壳筒身向靠近所述下弯凸耳的一侧弯曲倾斜,继而使得所述上弯挂扣继续直至完全楔入所述下弯凸耳的凹槽中;当仅拆下所述箍紧圈时,所述内壳筒身的部分弹性变形复原,使得所述上弯挂扣恢复到仅未装配所述箍紧圈时的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上部外壳、所述下部外壳、所述壳体外凸缘三者的外侧面直径均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下部外壳的底部向内凹进,并与水平面共同围成了一个内凹空间;所述转仓装置不超出所述内凹空间。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诱导型汤剂类药物幼儿喂药装置,所述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及拆装简便、清洁卫生、人性合理、效果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诱导型汤剂类药物幼儿喂药装置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图1中i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省略导管)。

图4为图1中ii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iii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1中iv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7为采用型式1的弹性夹片的容器夹具夹持液体容器的效果图(仅夹具体采用剖视画法,部分零部件简化未画出)。

图8为采用型式2的弹性夹片的容器夹具夹持液体容器的效果图(仅夹具体采用剖视画法,部分零部件简化未画出)。

图9为采用型式1的弹性夹片同时采用螺钉紧固的容器夹具夹持液体容器的全剖视图(部分零部件简化未画出)。

图10为采用优选方案后图1中i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1为图10中v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省略箍紧圈、未画出剖面线)。

图12为图10装配后的受力分析示意图(省略箍紧圈、未画出剖面线)。

图13为采用更为优选的方案后上部内壳的半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0中vi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现结合图1至图14,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诱导型汤剂类药物幼儿喂药装置包括吸管(9)、外壳体、内壳体、转仓装置(6),其特征为:

所述外壳体包括上部外壳(1)、上盖壳(2)、下部外壳(5);上盖壳(2)的底部设有上盖壳开口(2-1);下部外壳(5)的底部中心开设有通孔;

所述内壳体包括上部内壳(3)、内仓内壳体(4),其中:

上部内壳(3)包括内壳筒身(3-4)、内壳筒身盖板(3-5);内壳筒身盖板(3-5)上开设有上部内壳开口(3-1);

内仓内壳体(4)包括壳体筒壁(4-4)、壳体底板(4-5)、壳体隔板(4-2),其中:壳体筒壁(4-4)中上部还设有壳体外凸缘(4-4-1);壳体筒壁(4-4)和壳体底板(4-5)共同围成内仓空间;壳体隔板(4-2)居中设置于所述内仓空间内,将所述内仓空间分隔为药物仓(4-1)和伪装诱导剂仓(4-3);药物仓(4-1)用于盛装液体药剂(本发明中所指液体药剂不仅包括口服液、饮液等常见汤剂药物,还包括药丸、药丸粉的各种自制溶剂);伪装诱导剂仓(4-3)用于盛装伪装诱导液剂(本发明中的伪装诱导液剂不仅包括牛奶、碳酸饮料、功能饮料、果汁等饮品,还包括液体钙、鱼肝油等具有一定口味的保健营养液);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清洁,并保持安全卫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喜好,在药物仓(4-1)和(或)所述伪装诱导剂仓(4-3)中设置容器夹具,用于相应地夹持盛装液体药剂和(或)伪装诱导液剂的液体容器;如图1所示,为采用组合方式盛装液体药剂和伪装诱导液剂,即在药物仓(4-1)中设置容器夹具(7),用于夹持盛装液体药剂的液体容器(8),而伪装诱导剂仓(4-3)就直接盛装了作为伪装诱导液剂的溶液(11);

如图1、图5和图7所示,容器夹具(7)包括夹具体(7-3)、弹性夹片(7-4),其中:弹性夹片(7-4)用于夹持液体容器(8),弹性夹片(7-4)的式样包括但不限于如图7和图8所示的两种;夹具体(7-3)与内仓内壳体(4)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或直接粘接等方式固定,例如如图1、图5、图7和图8所示为夹具体(7-3)上设有凸起的螺柱(7-3-1),可利用螺母(7-2)、垫片(7-1)等标准螺纹紧固件固定于内仓内壳体(4)的壳体隔板(4-2)上;又例如如图9所示,夹具体(7-3)上开设螺纹孔,可利用螺钉(7-5)固定于内仓内壳体(4)的壳体隔板(4-2)上;

如图1和图2所示,下部外壳(5)内同轴且活动地套入壳体筒壁(4-4),且下部外壳(5)的上部边缘与壳体外凸缘(4-4-1)的下部边缘接触配合;处于壳体外凸缘(4-4-1)以上的壳体筒壁(4-4)被上部内壳(3)同轴且活动地罩住,且壳体筒壁(4-4)的上部外边缘与内壳筒身盖板(3-5)的底部接触;上盖壳(2)同轴地置于上部内壳(3)之上,使得上盖壳(2)的底部下边缘与内壳筒身盖板(3-5)的上部接触,且上盖壳开口(2-1)与上部内壳开口(3-1)位置相对应;上部外壳(1)被置于壳体外凸缘(4-4-1)的上部外边缘之上,且上部外壳(1)将上部内壳(3)和上盖壳(2)同轴地罩住;

如图1和图4所示,转仓装置(6)包括转轴体(6-2)、旋钮(6-1),其中:

转轴体(6-2)的小轴径段活动地穿过下部外壳(5)位于其底部中心的通孔,并向外伸出一定长度的轴端(以下称之为伸出轴端);转轴体(6-2)的大轴径段无法通过下部外壳(5)底部中心的通孔,使得转轴体(6-2)的大轴径段及其以上部分卡留在下部外壳(5)与壳体底板(4-5)围成的空间间隙内,且转轴体(6-2)的顶部与壳体底板(4-5)接触并保持周向相对固定;本例中,如图4所示,在转轴体(6-2)的顶部中心位置处设有十字型凸起(6-2-1),同时在壳体底板(4-5)的底部挖出相应形状的配合凹槽,并将其设计成间隙配合,便可轻易地实现这种周向相对固定;转仓装置(6)还包括卡环(6-3),所述伸出轴端在靠近下部外壳(5)的位置处周向挖槽以卡入卡环(6-3),可保证转轴体(6-2)轴向相对可靠地固定;所述伸出轴端下部开设螺纹孔,并通过螺纹紧固的方式于安装旋钮(6-1)固定;这样一来,一手握持下部外壳(5),另一只手旋动旋钮(6-1),便可带动内仓内壳体(4)绕转轴体(6-2)的中心轴相对于下部外壳(5)、上部外壳(1)、上盖壳(2)、上部内壳(3)作相对转动,继而使得药物仓(4-1)和伪装诱导剂仓(4-3)轮流出现在上盖壳开口(2-1)和上部内壳开口(3-1)的下方位置,最终实现了转仓喂药的目的。

作为优选,为了确保内仓内壳体(4)可靠装配,同时保证药物仓(4-1)和伪装诱导剂仓(4-3)灵活切换,壳体隔板(4-2)与内壳筒身盖板(3-5)在二者相接触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转轴配合;更为具体地,如图6所示,壳体隔板(4-2)中心位置处开设圆柱形凹槽(未编号),相应地在内壳筒身盖板(3-5)下部中心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圆柱形凹槽相配合的凸起结构(3-3)作为转轴。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装配工艺性,并使得内仓内壳体(4)在转仓时平稳不晃动,壳体外凸缘(4-4-1)的部分下部结构活动地插入下部外壳(5)之中。本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外凸缘(4-4-1)的下部外径减小,使得壳体外凸缘(4-4-1)下部外径较小段刚好活动地插入下部外壳(5)的上部之中,起到了限位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以上篇幅介绍的本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仅保证了基本转仓功能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应在兼顾本装置外观形状与传统饮料瓶相接近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结构装配工艺性,使得本装置便于拆装清洗,结构紧凑简单,成本低廉。为此,本发明作出了如下进一步改进完善(其技术特征见图1、图3、图10至图14):

首先,为了牢固卡装本发明装置位于上部的零件,同时兼顾伪装成普通易拉罐状饮料瓶的需要,如图10和图11所示,上盖壳(2)上部还包括锥筒状上壳(2-3),锥筒状上壳(2-3)外边缘设置限位卡槽i(2-4);上部外壳(1)上部还包括锥筒状外壳(1-3),上部外壳(1)下部为圆柱状筒身(1-4),其中:锥筒状外壳(1-3)外边缘设置限位卡槽ii(1-1),锥筒状外壳(1-3)内边缘设置限位凸起(1-2);锥筒状外壳(1-3)紧密套于锥筒状上壳(2-3)之外,且限位凸起(1-2)楔入限位卡槽i(2-4);圆柱状筒身(1-4)紧密套于内壳筒身(3-4)之外。采用弹性材料制作的箍紧圈(10)紧套于限位卡槽ii(1-1)内,并将锥筒状外壳(1-3)向内侧箍紧,达到卡装上部外壳(1)、上部内壳(3)、上盖壳(2)的目的。

其次,为了防止上部外壳(1)的圆柱状筒身(1-4)下部因箍紧圈(10)施加的箍紧力的作用而向外侧翘曲,圆柱状筒身(1-4)的部分下部结构被壳体外凸缘(4-4-1)向上延伸部分活动地罩住。更为具体地,如图10和图14所示,圆柱状筒身(1-4)下部的外径减小,而壳体外凸缘(4-4-1)上部外边缘向上外伸出一段筒体结构(4-4-1-1),当上部外壳(1)置于壳体外凸缘(4-4-1)之上时,圆柱状筒身(1-4)下部外径较小段刚好活动地插入筒体结构(4-4-1-1)内。

易知,为了增加本发明装置的伪装效果,就需要提高本装置的结构紧凑性,而单纯仿照普通易拉罐商品的外形和一体化外壳的设计方案,就无法满足便于拆装和清洗的目的,更无法实现高隐蔽性的转仓喂药效果。为了达到“装配牢固紧凑,拆装清洗方便简单,总体外观尽可能与普通易拉罐商品接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地,如图10至图14所示,在壳体筒壁(4-4)的上部外侧在接近壳体外凸缘(4-4-1)的位置处设置带有榫槽的下弯凸耳(4-4-2),同时在内壳筒身(3-4)的内侧壁上与下弯凸耳(4-4-2)相对位置处设置带有外凸的上弯挂扣(3-2);装配时,当内仓内壳体(4)的上部外边缘与内壳筒身盖板(3-5)的底部接触时,上弯挂扣(3-2)会楔入下弯凸耳(4-4-2),为本装置提供一定的卡紧力。值得说明的是,图10采用夸张画法,未画出楔入效果。

在上述改进方案的基础上,为了解决“欲拆下时卡紧力尽可能小,欲使用时卡紧力尽可能大”这一关键矛盾点,本发明诱导型汤剂类药物幼儿喂药装置还包括如下特征:

图11和图12中,上盖壳(2)还包括位于其底部的水平底壳(2-5),且水平底壳(2-5)在靠近其与锥筒状上壳(2-3)的过渡位置处向下弯折成弓状凸起触头(2-2);上盖壳(2)的底部在其边缘处通过弓状凸起触头(2-2)与内壳筒身盖板(3-5)的上部外缘相接触,且形成的触点(即图12中的a点)位于壳体筒壁(4-4)与内壳筒身盖板(3-5)底部的接触位置(即图12中的o1点和o2点)的外侧;

如图10和图11所示,通过合理设计,可使得当仅剩下箍紧圈(10)未装配时,上弯挂扣(3-2)仅部分楔入下弯凸耳(4-4-2)的凹槽中,以避免卡紧力过大,而导致装拆困难;当最终完成装配后,即最终装配上箍紧圈(10)后,如图12所示,箍紧圈(10)会向锥筒状外壳(1-3)施加箍紧力f0,使得锥筒状外壳(1-3)的外边缘、锥筒状上壳(2-3)的外边缘相继向内侧发生弯曲变形(见图12中的双点划线)。由于装配关系,如图12所示,相应产生如下受力特性:

一方面,由于锥筒状外壳(1-3)的外边缘向内侧发生弯曲变形,圆柱状筒身(1-4)在其上部过渡位置处也向与之接触的内壳筒身(3-4)施加向内的正压力f4;类似于撬棍作用,圆柱状筒身(1-4)下部会有向外侧翘曲的趋势,而由于此前圆柱状筒身(1-4)下部外径较小段已活动地插入如图14所示的筒体结构(4-4-1-1)内,故该翘曲趋势会促使圆柱状筒身(1-4)下部向筒体结构(4-4-1-1)施加正压力f6;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圆柱状筒身(1-4)在其中下部也向内壳筒身(3-4)施加向内的反作用力f7;

另一方面,由于锥筒状上壳(2-3)的外边缘向内侧发生弯曲变形,迫使弓状凸起触头(2-2)通过触点a向内壳筒身盖板(3-5)的上部外缘施加向下的正压力f3;根据装配关系可知,如图12所示的壳体筒壁(4-4)和壳体隔板(4-2)上部边缘分别向内壳筒身盖板(3-5)的下部外缘施加f2和f1的支撑反力。此时,内壳筒身盖板(3-5)的上部外边缘可以理解为悬臂梁结构(支点为支撑反力f2和f1的作用点),故在综合弯矩(由f3、f4、f7产生)的作用下,使得内壳筒身盖板(3-5)的上部外边缘向下弯曲(见图12中的双点划线),带动内壳筒身(3-4)向靠近下弯凸耳(4-4-2)的一侧弯曲倾斜(见图12中的双点划线),继而使得上弯挂扣(3-2)继续直至完全楔入下弯凸耳(4-4-2)的凹槽中(见图12中的双点划线),达到增大卡紧力f5的目的,以确保整个装置紧凑牢固;当仅拆下箍紧圈(10)时,由于所述综合弯矩消失,内壳筒身(3-4)的部分弹性变形复原,使得上弯挂扣(3-2)又恢复到仅未装配箍紧圈(10)时的状态,即上弯挂扣(3-2)仅部分楔入下弯凸耳(4-4-2)的凹槽中,以便于继续拆下上部外壳(1)、上部内壳(3)。

作为优选,为了达到更好的伪装效果,上部外壳(1)、下部外壳(5)、壳体外凸缘(4-4-1)三者的外侧面直径均相同,以便于在所述外侧面上喷涂与普通易拉罐商品一致的图案色彩;此外,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除转仓装置的外露部分(即转仓装置(6)在下部外壳(5)之外露出的部分)之外的所有零部件通过适当的外观造型设计,便能够保证其在装配后构成的外形特征及其尺寸参数与普通饮料容器保持一致。为了更好地隐藏转仓装置(6),如图1所示,下部外壳(5)的底部向内凹进,并与水平面共同围成了一个内凹空间;所述转仓装置的外露部分均不超出所述内凹空间。

最后,更为优选,为了提高内壳筒身盖板(3-5)的外边缘在给定弯矩作用下的变形量,以及更好地配合箍紧圈(10)以保证上弯挂扣(3-2)能完全楔入下弯凸耳(4-4-2)的凹槽中,以增大卡紧力f5,可采取措施适当降低内壳筒身盖板(3-5)外边缘的刚度。例如,将内壳筒身盖板(3-5)从外边缘起沿径向局部挖空,形成如图13所示的均布空隙(3-5-2);另外,将内壳筒身盖板(3-5)的中部加厚,形成中心凸台(3-5-1),以保证支撑刚度。

利用本发明诱导型汤剂类药物幼儿喂药装置,喂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前期准备;喂药前,家长或医护人员事先在患儿不知情的前提下,在药物仓(4-1)和伪装诱导剂仓(4-3)中分别直接盛装液体药剂和伪装诱导液剂(也可以用液体容器(8)分别盛装,再利用容器夹具(7)夹持固定在相应仓内);同时,旋动转仓装置(6)的旋钮(6-1)至合适位置,使得吸管(9)依次通过上盖壳开口(2-1)、上部内壳开口(3-1)后,初始进入到伪装诱导剂仓(4-3)内,并与伪装诱导液剂接触;

步骤二:喂药前诱导;为了缓解患儿就诊时心理压力、消除患儿用药时恐惧、排斥及怀疑等负面心理,家长或医护人员应手持下部外壳(5),并将吸管(9)置于患儿口中;由于本发明装置伪装成盛装饮料的饮料瓶,因此患儿会自愿主动地将伪装诱导液剂吸入口中;一旦伪装诱导液剂符合患儿心理预期或者钟意的口味,患儿会在潜意识中完全认定其为自己喜欢的饮料瓶和饮料;

步骤三:实施喂药;待患儿吸入适量的伪装诱导剂后,家长或医护人员暂时中断诱导过程,并转动转仓装置(6)至合适位置,使得吸管(9)与液体药剂接触,再将吸管(9)重新置于患儿口中;患儿由于惯性思维会大口咽入液体药剂;考虑到儿童用药剂量均较小,一般患儿均会在作出排斥反应或察觉前一次性(或一口气)吸完所有液体药剂,达到喂药的目的;

步骤四:喂药后安慰;为了保证本发明诱导型汤剂类药物幼儿喂药装置的持续效果,同时安抚患儿,打消患儿疑虑,在喂药完成后,转动转仓装置(6)至合适位置,使得吸管(9)再次与伪装诱导液剂接触,再重复执行步骤二。

步骤五:拆装清洁;先拆下箍紧圈(10),然后便可轻易地依次拆下上盖壳(2)、上部外壳(1),再取出上部内壳(3),最后取出内仓内壳体(4)。

综上分析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及拆装简便、清洁卫生、人性合理、效果突出的诱导型汤剂类药物幼儿喂药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