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植物抗敏成分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45152发布日期:2019-01-28 13:27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含有植物抗敏成分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膜是目前护肤市场消费最大的品种之一,相对与其他剂型,面膜的皮肤吸收量大吸收快,因此功效更为突出,广泛应用于抗衰老、美白、祛痘、修复等功效护理产品中,但也因为其吸收量大、快以及半封闭的吸收状态,造成其是所有剂型中最容易造成过敏的,因此如何降低面膜的过敏现象对产业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

目前针对面膜的过敏现象,常规的思路是按普通日化产品的思路加入抗敏剂,如早期的红没药醇、甘草酸二钾等合成或半合成的原料,以及现在流行的植物提取或发酵来源的原料,但在面膜产品中,经常加了抗敏剂也依然过敏率很高,也经常有抗敏剂加的低过敏率高,抗敏剂用量提高后整体过敏率降低,但个别原来不过敏的个体反而过敏了。

抗敏剂的协同组合成为解决问题最为可行的方向,但是往往不同来源的抗敏剂有配伍问题,包括无协同功效甚至降效,不能稳定共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面膜抗敏的植物组合物及其精制工艺,并确定最佳添加比例。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植物抗敏组合物,含有如下质量份的组分:龙胆抗刺激因子80-90份、黑豆发酵液5-15份、青稞葡聚糖水溶液2-5份。

本发明所述的龙胆抗刺激因子的化妆品中文名为龙胆(gentianascabra)根提取物,表示从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gentianascabrabge的根中得到的提取物,其可以含有或包括一种或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包括皂苷、多糖、生物碱、β-谷甾醇。合适的龙胆(gentianascabra)根提取物可以包括gentiana-secusttmgseaifs(来自广东迪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龙胆抗刺激因子(来自林鑫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龙胆抗刺激因子(来自上海伽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龙胆抗刺激因子的龙胆苦苷含量≥1200ppm。

本发明所述的黑豆发酵液的化妆品中文名为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表示从以黑豆浆为底物、采用乳酸杆菌发酵而获得的滤液,其可以含有或包括一种或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包括多肽、磷酸、核苷、维生素、磷脂、氨基酸、黄酮、羟基酸,具有舒缓,保湿,修复效果。合适的黑豆发酵液可以包括veyatech®(来自法国axialysinnovations公司)。

本发明所述的青稞葡聚糖的化妆品中文名为葡聚糖,是从禾本科大麦属植物青稞hordeumvulgarel.var.nudumhook.f.中提取得到的(1→3)(1→4)-β-d-葡聚糖。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青稞葡聚糖水溶液中青稞葡聚糖的含量大于0.9wt%,所述的青稞葡聚糖的分子量300-500kda。

本发明的植物抗敏组合物可以通过普通工艺制得,所包含的三种原料都是水溶性原料,可以直接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植物抗敏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比例称量各原料,混合均匀;加入壳聚糖水溶液,搅匀,获得混合液;

(2)将混合液放入高低温培养箱进行冷热交替老化;

(3)老化结束后直管离心机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用陶瓷膜过滤,滤液进行超滤,用滤膜超滤至截留液剩余30%时,补加等量的50%的丁二醇溶液,继续超滤至透过液的质量等于原液质量,取透过液即得植物抗敏组合物。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所述的壳聚糖水溶液的添加量为0.1~0.3wt%,所述的壳聚糖水溶液中壳聚糖的净含量为1wt%。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所述的冷热交替老化条件为:低温设置-10~-20℃,高温设置50~60℃,交替周期为24~36h/次,交替3~5次。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所述的离心机转速为18000转;所述的陶瓷膜的孔径为2μm;所述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200~1500kda。

本发明植物抗敏组合物具有增强皮肤屏障功能、抗过敏的作用,添加护肤品常用的基质或载体,可制成面膜、洗面奶、膏霜、啫喱等化妆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植物抗敏组合物优选了龙胆抗刺激因子、黑豆发酵液、青稞葡聚糖水溶液,利用龙胆抗刺激因子的强效抗敏抗炎抗刺激作用消除皮肤的过敏等症状,利用乳酸杆菌酸发酵的黑豆发酵液为皮肤提供营养和促益生菌生长成分,调节皮肤的菌群平衡和ph值,协同抗敏并增强皮肤的免疫力,利用中分子青稞葡聚糖的成膜作用缓释龙胆抗刺激因子,使植物抗敏组合物抗敏功效持久,还可以减少个别正常个体的异常过敏现象,整体长期使用还能使皮肤屏障功能加强。

(2)本发明的植物抗敏组合物具有增强面膜抗敏效果,产生协同增效效应,并能缓释抗敏成分,减少个别正常个体的异常过敏,长期使用也能增强皮肤的抵抗力,通过协同组合,也降低了使用量和成本。

(3)本发明还提供了植物抗敏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组合后的精制,除去组合物中的部分无效杂质,解决了不同来源的抗敏剂的稳定配伍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或条件,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

实施例1

一种植物抗敏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如下组分:龙胆抗刺激因子80kg、黑豆发酵液15kg、青稞葡聚糖水溶液2kg,混合均匀;加入0.3%的壳聚糖溶液(1%浓度),搅匀后;

(2)放入高低温培养箱进行老化,老化条件为低温设置-10℃,高温设置60℃,交替周期为24h/次,交替5次。

(3)老化结束后18000转直管离心机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用2μm陶瓷膜过滤,滤液进行超滤,用截留分子量为1200kda的滤膜超滤至截留液剩余30%时,补加等量的50%的丁二醇溶液,继续超滤至透过液的质量等于原液质量,取透过液即得。

实施例2

一种植物抗敏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如下组分:龙胆抗刺激因子90kg、黑豆发酵液5kg、青稞葡聚糖水溶液5kg,混合均匀;加入0.1%的壳聚糖溶液(1%浓度),搅匀后;

(2)放入高低温培养箱进行老化,老化条件为低温设置-20℃,高温设置50℃,交替周期为36h/次,交替3次。

(3)老化结束后18000转直管离心机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用2μm陶瓷膜过滤,滤液进行超滤,用截留分子量为1500kda的滤膜超滤至截留液剩余30%时,补加等量的50%的丁二醇溶液,继续超滤至透过液的质量等于原液质量,取透过液即得。

实施例3

一种植物抗敏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如下组分:龙胆抗刺激因子85kg、黑豆发酵液10kg、青稞葡聚糖水溶液2.5kg,混合均匀;加入0.2%的壳聚糖溶液(1%浓度),搅匀后;

(2)放入高低温培养箱进行老化,老化条件为低温设置-15℃,高温设置55℃,交替周期为30h/次,交替4次。

(3)老化结束后18000转直管离心机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用2μm陶瓷膜过滤,滤液进行超滤,用截留分子量为1300kda的滤膜超滤至截留液剩余30%时,补加等量的50%的丁二醇溶液,继续超滤至透过液的质量等于原液质量,取透过液即得。

实施例4

对实施例1-3所制得的植物抗敏组合物进行稳定性测试,并设置对比例1。所述对比例1的制备方法为:称取如下组分:龙胆抗刺激因子85kg、黑豆发酵液10kg、青稞葡聚糖水溶液2.5kg,混合均匀,即可。

稳定性测试方法: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所制得的植物抗敏组合物分别置于4℃、48℃和高低温培养箱三种环境中三个月,其中高低温培养箱低温设置-18℃,高温设置48℃,交替周期为48h/次,然后观察稳定性结果,具体见表1。

表1稳定性测试结果表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3精制后的组合物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实施例5抗敏面膜的制备

(1)面膜基础配方的配制

一种基础护肤面膜,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所述的基础护肤面膜的配制工艺如下:

1.将a组分中的汉生胶用丁二醇润湿,然后加入水相锅中,开启搅拌,依次加入其它余下的a组分,升温至80℃,保温10分钟,直到完全溶解。

2.乳化锅的搅拌速度保持在300转/分钟,将a组分通过真空吸入,低速均质5分钟。开始降温。

3.降到45℃时,将b组分的原料加入乳化锅中,开启搅拌,混合均匀;

4.搅拌降温至40℃以下时,加入c、d组分,搅拌10分钟直至均匀;降至38℃时过滤出料。

(2)抗敏面膜的制备

在上述步骤(1)制得的基础护肤面膜中加入植物抗敏组合物,混合均匀,制得实验组1-9和对比实验组1-11的抗敏面膜;其中所述植物抗敏组合物的组分和添加量如下表2。

表2植物抗敏组合物的组分和在配方中的添加量

其中各代号对应的原料如下:

a:龙胆抗刺激因子;b:黑豆发酵液;c1:青稞葡聚糖水溶液,30~50万道尔顿,含量≥0.9%;c2:青稞葡聚糖水溶液,5~10万道尔顿,含量≥0.9%;c3:青稞葡聚糖水溶液,80~120万道尔顿,含量≥0.9%;

其中对比试验组12的制备方法为:将a、b、c1三种原料,混合均匀。实验组1-9和对比实验组1-11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3)人体皮肤斑贴测试

对上述制得的实验组1-9和对比实验组1-11的抗敏面膜进行人体功斑贴测试。具体测试方法为:90名身体健康年龄18~60岁的志愿者,男女不限,分成3组,每组30人,每人做8个样(多出的的4个孔空着)。进行皮肤封闭型斑贴试验,选用面积不超过50mm2、深度约1mm的合格斑贴试器材,将志愿者的前臂内侧作为测试区域,随机编号,受试物放入斑贴试器小室内,测试用量为20-25mg,用手掌轻压使之均匀地贴敷于皮肤上,持续48h,分别于去除受试物斑试器后30min(待压痕消失后)、24h和48h按表3中标准观察皮肤反应,记录观察结果见表4.1~4.3。

表3.皮肤封闭型斑贴试验皮肤反应分级标准

表4.1实施例1-4观察记录

表4.2实施例5-9和对比实施例1-4观察记录

表4.3对比实施例5-12观察记录

由表4.1~4.3可见,在本发明组合配比及添加量下,能明显减少面膜的过敏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超出配比协同作用减弱。添加量过少将达不到效果,添加量过高效果不增反而有下降的可能。同时该配比能减少单用龙胆抗刺激因子的前期过敏反应,提示有缓释抗敏成分的功效,而同比例的小分子或大分子葡聚糖组合没用相应的效果。同时表明,精制工艺并未减弱组合物的功效。

(4)耐组胺测试

对上述制得的实验组1-9和对比实验组1-11的抗敏面膜进行耐组胺测试。具体测试方法为:取420只体重250-300g白色豚鼠,用脱毛剂将右后足脱毛(避免损伤皮肤),然后按性别、体重随机分成42组:实验组、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将右后足背部脱毛处皮肤用细砂纸轻轻摩擦使之发红,但以不出血为度,然后再向创面涂抹所试药物0.2ml,面积约1.0cm2,其中21组自然干燥(约40min)后用药,记为0h组,另外21组自然干燥后用纱布包裹,胶布固定,4h后拆除包裹用药,记为4h组。每隔3min依次由低浓度到高浓度向每只豚鼠足背部涂抹组胺0.03ml,组胺浓度分别为1.0×10-4、1.5×10-4、2.0×10-4、2.5×10-4、3.0×10-4、3.5×10-4、4.0×10-4。当豚鼠出现瘙痒反应时,即舔右后足创面部位(或已涂至最高浓度仍未出现瘙痒反应为止),此时累积每只豚鼠所给予的组胺量,即为该豚鼠耐受组胺的量。具体测试结果见表5。

表5组胺测试结果

由表5可见,在本发明组合配比及添加量下,能明显增强豚鼠组胺的耐受能力,效果接近激素。组胺是最为重要的炎症因子,和炎症、过敏现象直接相关,因此本发明对过敏有明显缓解功效。同时表明,精制工艺并未减弱组合物的功效。

上述组胺测试数据表明,在本发明组合配比有明显的组胺耐受协同增效作用,超出配比协同作用减弱。添加量过少将达不到效果,添加量过高效果增加不明显。从0h组和4h组的对比能看出本配比还能有缓释,延长组胺耐受时间的作用,而同比例的小分子或大分子葡聚糖组合没用相应的延缓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