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4875发布日期:2020-06-09 20:22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呼吸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传统的呼吸机气流不平稳,噪声大,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呼吸机,能够提高气流的稳定性,且能够便于小型化设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呼吸机包,该呼吸机包括:风机组件,用于产生气流并经其出气口排出;整流加湿组件,与风机组件可拆卸连接,且与风机组件的出气口连通,用于对风机组件产生的气流进行整流和加湿;其中,整流加湿组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且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整流组件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加湿水箱组件,整流组件的进气口与风机组件的出气口连通,加湿水箱组件的进气口与整流组件的出气口连通。

其中,加湿水箱组件包括:水箱,加湿水箱组件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开设在水箱上;防倒灌管,设置于水箱内,防倒灌管的第一端的端部通过加湿水箱组件的进气口与水箱连接,防倒灌管的第二端的开口与水箱的底部的距离比第一端的开口与水箱的底部的距离大。

其中,防倒灌管的第一端的端部通过加湿水箱组件的进气口与水箱可拆卸地连接。

其中,防倒灌管的第一端的端部处设置有第一旋转卡合结构,加湿水箱组件的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二旋转卡合结构,通过所述第一旋转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二旋转卡合结构的相对旋转配合,使所述防倒灌管与所述水箱能够卡合连接或者拆卸。

其中,第一旋转卡合结构为周向间隔设置于防倒灌管的第一端的端部的外周面上的至少两个凸起;第二旋转卡合结构为设置于加湿水箱组件的进气口内壁处且与凸起一一对应的卡槽,卡槽包括彼此连通的避让槽、过渡槽以及定位槽,过渡槽位于避让槽和定位槽之间,凸起在进入避让槽后经过渡槽旋入定位槽中。

其中,过渡槽的尺寸沿靠近定位槽的方向逐渐变小。

其中,防倒灌管的第一端的端部的外壁设置有凸环,凸起和凸环间隔设置。

其中,水箱包括侧壁、底壁和顶壁,底壁包括第一底壁、第二底壁、与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弯折连接的连接壁,水箱的底部为第一底壁,第一底壁、连接壁以及侧壁围成的第一容置空间用于盛放加湿液体,水箱在第二底壁和第一容置空间上方还形成有第二容置空间,整流组件设置于第一底壁、第二底壁、连接壁形成的台阶处。

其中,加湿水箱组件的进气口设于第二底壁上,加湿水箱组件的出气口开设于顶壁上。

其中,防倒灌管包括第一直管段、第二直管段以及连接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的弯管段,第一直管段的轴线垂直于第二底壁,第二直管段的轴线平行于第二底壁。

其中,整流组件包括整流罩和导流管,整流罩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导流管穿设于安装孔中,且与整流罩可拆卸连接,导流管的第一端位于整流罩内且与整流罩的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间隔,整流组件的出气口开设于整流罩上,导流管的第二端的开口与风机组件的出气口连接,整流组件用于对导流管的第二端的开口进入的气体进行整流后从出气口排出。

其中,加湿水箱组件的出气口开设于水箱的顶壁上,呼吸机的出气口开设于壳体的顶壁上,且加湿水箱组件的出气口与呼吸机的出气口位置对应。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该呼吸机包括:风机组件,用于产生气流并经其出气口排出;整流加湿组件,与风机组件可拆卸连接,且与风机组件的出气口连通,用于对风机组件产生的气流进行整流和加湿;其中,整流加湿组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且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整流组件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加湿水箱组件,整流组件的进气口与风机组件的出气口连通,加湿水箱组件的进气口与整流组件的出气口连通,能够提高气流的稳定性,且能够便于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呼吸机的风机组件和整流加湿组件的第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呼吸机的风机组件和整流加湿组件的第二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呼吸机在整流加湿组件的壳体上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水箱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水箱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水箱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水箱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防倒灌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进气口的内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防倒灌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防倒灌管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整流组件和加湿水箱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加湿整流组件的空间布局简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整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整流组件的整流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呼吸机的风机组件和整流加湿组件的第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呼吸机的风机组件和整流加湿组件的第二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呼吸机在整流加湿组件的壳体上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呼吸机包括:风机组件1和整流加湿组件2

风机组件1用于产生气流并经其出气口1a排出。

整流加湿组件2与风机组件1可拆卸连接。整流加湿组件2与风机组件1的出气口1a连通,用于对风机组件1产生的气流进行整流和加湿。

其中,整流加湿组件2包括壳体2a、设置于壳体2a内且与壳体2a可拆卸连接的整流组件2b以及设置于壳体2a内的加湿水箱组件2c。

可选地,风机组件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合槽101,壳体2a靠近风机组件1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卡勾101a。风机组件1通过第一卡合槽101和多个第一卡勾101a的一一对应配合从而实现可拆卸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卡合槽可以位于壳体2a上,卡勾可以设置于风机组件1上,同样可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请结合参阅图4-7,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水箱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水箱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水箱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水箱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加湿水箱组件2c包括水箱10和防倒灌管20。

水箱10开设有加湿水箱组件2c的进气口a和加湿水箱组件2c的出气口b。

防倒灌管20设置于水箱10内,防倒灌管20的第一端的端部通过进气口a与水箱10连接,防倒灌管20的第二端202的底端与水箱的底部的垂直距离比第一端的204的端面与水箱10的底部的垂直距离大。

可选地,水箱10包括侧壁11、底壁12和顶壁13,底壁12包括第一底壁121、第二底壁122、与第一底壁121和第二底壁122弯折连接的连接壁123。

可选地,水箱10可以设计为开合式,水箱10的侧壁11、底壁12围成盒体h,顶壁13与盒体h可翻转连接,以便于在顶壁13打开时对水箱10内部进行清洗或者便于更换位于水箱10内的可拆卸部件,例如防倒灌管20。

可选地,顶壁13或者盒体h的盒口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31,第一密封圈131用于在顶壁13与盒体h盖合时密封二者之间的间隙。

可选地,水箱10的底部为第一底壁121。第一底壁121、连接壁123以及侧壁11围成的第一容置空间s1用于盛放加湿液体,例如指定用户加入加湿液体的量为加到液面与第二底壁122齐平。水箱10在第二底壁122和第一容置空间s1上方形成有第二容置空间s2。

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底壁12形成台阶结构,便于在该台阶结构处布局呼吸机的其他部件,使得呼吸机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通过上述结构,第二容置空间s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容置空间s1的横截面积,从而在用户添加加湿液体时,即便超出的第二底壁122液面上升至第二容置空间s2时,由于第二容置空间s2的横截面积大,液面上升的速度较慢,液面不至于在短时间内上升至防倒灌管20的第二端开口,从而可以避免液体从防倒灌管20倒灌。

可选地,进气口a设于第二底壁122上,出气口b开设于顶壁13上。

可选地,第一底壁121可以包括传热部121a、承载部121b以及第二密封圈121c,承载部121b的中间区域设置开口,传热部121a与承载部121b固定连接,且封盖承载部121b上的开口;第二密封圈121c设置在传热部121a和承载部121b之间,用于密封传热部121a与承载部121b之间的间隙。

传热部121a为金属材质,水箱10除传热部121之外的部分均可以为塑料材质。第二密封圈121c可以为具有弹性的隔热材料。

传热部121用于与发热元件接触并将热量传导至水箱10内的液体,以使液体至少部分蒸发,对从防倒灌管20的第一端开口201进入的气体进行加湿。

请进一步参阅图8和图9,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防倒灌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进气口的内壁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地,防倒灌管20包括第一直管段21、第二直管段22以及连接第一直管段21和第二直管段22的弯管段23,第一直管段21的轴线垂直于第二底壁122,第二直管段22的轴线平行于第二底壁122。

可选地,防倒灌管20的第一端的端部通过进气口a与水箱10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防倒灌管20的第一端的端部处设置有第一旋转卡合结构(未标示),进气口a处设置有第二旋转卡合结构(未标示),第一旋转卡合结构在随防倒灌管20的第一端旋转时通过与第二旋转卡合结构的配合卡合连接或者从第二旋转卡合结构拆卸。例如,在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卡合连接,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拆卸。其中第一旋转方向其中一者为顺时针方向,另一者为逆时针方向。通过第一旋转卡合结构与第二旋转卡合结构的相对旋转配合,使防倒灌管20与水箱10能够卡合连接或者拆卸。

可选地,第一旋转卡合结构为周向间隔设置于防倒灌管20的第一端的端部的外周面上的至少两个凸起t;第二旋转卡合结构为设置于进气口a内壁处且与凸起t一一对应的卡槽k,卡槽k包括彼此连通的避让槽k1、过渡槽k2以及定位槽k3,过渡槽k2位于避让槽k1和定位槽k3之间。在安装时,将凸起t与避让槽k1进行对位,将防倒灌管20绕第一直管段21轴线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以使得凸起t在进入避让槽k1后经过渡槽k2旋入定位槽k3中,实现卡合连接。

可选地,过渡槽k2的尺寸沿靠近定位槽k3的方向逐渐变小。

可选地,防倒灌管20的第一端的端部的外壁设置有凸环h,凸起t和凸环h沿平行于间隔设置。

可选地,加湿水箱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三密封圈20a,第三密封圈20a设置于凸环h和水箱10的第二底壁122之间,用于密封凸环h和水箱10的第二底壁122之间的间隙。

应理解,防倒灌管20与第二底壁122采用其他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例如,防倒灌管20可以与进气口a螺纹连接。

请参阅图10和图11,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防倒灌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防倒灌管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加湿水箱组件可进一步包括整流件30,整流件30设置于防倒灌管20内,整流件30用于对从防倒灌管20的第一端201的开口进入的气体进行整流后从防倒灌管20的第二端202的开口排出至水箱10内。

整流件30设置成将防倒灌管20的至少部分管段围成的通道分隔成多个子通道。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整流件30包括整流管31和四个翼片32a,32b,32c,32d,整流管31的外径小于防倒灌管20的内径,整流管31设置于防倒灌管20内,且整流管31与防倒灌管31同轴设置,每一翼片32a,32b,32c和32d均连接在防倒灌管31的内壁和整流管31的外壁之间,四个翼片32a,32b,32c,32d在整流管31的外壁上周向间隔设置。每一翼片32a,32b,32c和32d均与整流管31的轴向平行。

可选地,四个翼片32a,32b,32c,32d在整流管31的外壁上周向间隔相等。相邻的两个翼片的夹角为90度。

可选地,翼片的数量不限于四个,可以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翼片在整流管31的外壁上周向间隔设置,每一翼片均与整流管31的轴向平行。

整流件3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的结构。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整流件可以是包括至少两个翼片32e,32f,每一翼片32e,32f的两端均与防倒灌管20的内壁连接,各个翼片相交设置。每一翼片32e或32f均与整流管31的轴向平行。

可选地,翼片32e,32f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翼片32e,32f的夹角为90度。

应理解,整流件30的结构还可以为其他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只要其与防倒灌管31共同形成的结构能够对气流进行整流即可。

请参阅图12、图13和图14,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整流组件和加湿水箱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加湿整流组件的空间布局简图;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整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整流组件的整流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整流组件2b设置于第一底壁121、第二底壁122、连接壁123形成的台阶处,且整流组件2b位于水箱10的外部,位于壳体2a内部。

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呼吸机的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小型化设计,便于呼吸机的携带。

可选地,整流组件2b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2a的内壁上。从而可以便于整流组件2b整体的更换和清洗。

整流组件2b的进气口3与风机组件1的出气口1a连通,加湿水箱组件2的进气口3与整流组件2b的出气口4连通。

整流组件2b可包括整流罩40和导流管50,其中,整流罩40的第一侧壁42上开设有安装孔,导流管50穿设于安装孔中,且与整流罩40可拆卸连接。导流管50的第一端41位于整流罩40内,且与整流罩40的与第二侧壁46间隔,第二侧壁46与第一侧壁42相对设置。整流罩40上还开设有出气口4,整流罩40用于对导流管50的第二端42的开口进入的气体进行整流后从出气口4排出。整流罩40的出气口4与加湿水箱组件2c的进气口a连通,且上下位置对应,二者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圈进行密封。

如图13所示,加湿水箱组件2c的出气口b开设于水箱10的顶壁13上,相应地,呼吸机的出气口z开设于壳体2a的顶壁上,且加湿水箱组件2c的出气口b与呼吸机的出气口z位置对应。通过将呼吸机的出气口z设置在顶壁上,能够便于接面罩的管路的设计和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该呼吸机包括:风机组件,用于产生气流并经其出气口排出;整流加湿组件,与风机组件可拆卸连接,且与风机组件的出气口连通,用于对风机组件产生的气流进行整流和加湿;其中,整流加湿组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且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整流组件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加湿水箱组件,整流组件的进气口与风机组件的出气口连通,加湿水箱组件的进气口与整流组件的出气口连通,能够提高气流的稳定性,且能够便于小型化设计。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