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荟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79448发布日期:2019-02-26 19:22阅读:8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日用护肤品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芦荟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芦荟,属于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芦荟主要产于地中海、非洲等地,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颇受大众喜爱。据考证野生芦荟品种300多种,而可食用的品种只有六种,有药用价值的芦荟品种主要有:洋芦荟,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元江芦荟等。芦荟胶,是一种从天然草本植物芦荟中萃取而成的产品,其纯度非常高,无毒副作用,对割伤、擦伤、伤口溃烂等都有明显的辅助作用,还具有激活细胞活力,延缓皮肤衰老,收敛,调和皮肤,滋养皮肤和保护皮肤的功效。芦荟胶还是一种美容佳品,具有很好的消炎杀菌美容功效。截止到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多种功能的芦荟胶,但普遍存在稳定性差,保湿效果不好,成本高等缺点。中国专利申请cn107693459a公开了一种自制芦荟胶及其制备方法,该芦荟胶包括新鲜芦荟叶,维生素,琼脂粉,山茶油,金莲花提取物,鸡蛋花提取物,其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工艺合理,不含防腐剂等优点,但是该申请中添加的琼脂粉,山茶油,金莲花提取物及鸡蛋花提取物,价格比较高,同时,由于未加防腐剂导致该方法制备的芦荟胶容易受潮,进而导致性质不稳定,容易对人的身体造成危害。中国专利申请cn104983628a公开了一种保湿芦荟胶及其制备方法,该保湿芦荟胶包括氢化蓖麻油,油橄榄果油,熊果苷,生育酚,卡波姆,三乙醇胺,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尿囊素,芦荟胶,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及水,具有保湿效果好的优点,但是,该发明加入的甲基氯异噻唑啉酮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性,而且,该申请的制备工艺比较复杂,成本较高。由此可知,利用现有技术制备的芦荟胶具有性质不稳定,容易对皮肤造成刺激性,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且保湿性能差等缺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芦荟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芦荟胶,具有良好的消炎杀菌及祛痘作用,同时,性质稳定,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芦荟胶,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甜菜碱0.3-0.7份,菠菜叶提取物0.3-0.5份,尿素0.05-0.15份,增稠剂0.4-0.8份,保湿剂5-14份,芦荟液1-3份,kawakawa提取物0.05-0.15份,银耳粉0.2-0.8份,ph调节剂0.3-0.7份,水80.0-92.6份。优选地,所述芦荟胶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甜菜碱0.5份,菠菜叶提取物0.4份,尿素0.1份,增稠剂0.6份,保湿剂9份,芦荟液2份,kawakawa提取物0.1份,银耳粉0.5份,ph调节剂0.5份,水86.8份。优选地,所述芦荟胶还包括银耳粉;优选地,所述增稠剂由卡波姆940和透明黄原胶按重量比8-12:1-3组成,所述保湿剂由甘油和丙二醇按重量比14-16:10-13组成;优选地,所述增稠剂由卡波姆940和透明黄原胶按重量比5:1组成,所述保湿剂由甘油和丙二醇按重量比5:4组成;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为三乙醇胺。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芦荟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甜菜碱,菠菜叶提取物,尿素,增稠剂,保湿剂及水于一个乳化缸内,加热搅拌15-25min,混合均匀后,继续搅拌至降温至30-40℃,停止搅拌,得混合物i;s2、向步骤s1所得混合物i中依次加入芦荟液,kawakawa提取物,并加热至40-50℃,用玻璃棒搅拌10-20min,混合均匀,得混合物ii;s3、向步骤s2所得混合物ii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值,经检验合格后,密封,即得。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的加热搅拌过程,具体操作为在75-85℃,20-50r/min的条件下搅拌15-25min。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调节ph值至6.0-7.0。银耳具有“菌中之冠”的美称,是营养滋补佳品,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肝作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有一定的疗效。本发明添加了银耳粉,利用了银耳天然性胶的性质,放在芦荟胶中,可以滋润皮肤,并对雀斑、黄褐斑等具有一定的淡化作用。kawakawa,是一种新西兰独有的乔木,可以食用,本身具有一定的减轻牙痛或疼痛的作用。本发明中加入的kawakawa提取物,是从kawakawa中提炼出来的,具有润滑度高渗透力好的优点,用在本发明的芦荟胶中,可显著改善痘痘肌肤,使肌肤光滑细致。本发明中,加入了菠菜叶提取物,菠菜属于耐寒蔬菜,内含丰富的草酸,经常食用具有一定的抗高血压、抗糖尿病的功效,本发明意外的发现,添加的菠菜叶提取物与甜菜碱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芦荟胶的稳定性,同时使芦荟胶具有一定的杀菌功效,而且涂在皮肤上很凉爽,具有一定的解暑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提供的芦荟胶,加入了甜菜碱,具有杀菌消炎作用,甜菜碱本身易溶于水,属于中性物质,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在本发明中,甜菜碱与菠菜叶提取物混合,不仅具有杀菌性能,还起到一定的解暑功效;(2)本发明提供的芦荟胶,制备过程中不涉及各种化合物,对皮肤不会产生刺激,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3)本发明提供的芦荟胶,保湿效果稳定,添加的芦荟液还可以激活细胞活力,具有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芦荟液可购自嘉法狮上海辉文有限公司;菠菜叶提取物可购自西安赛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银耳粉可购韩国kolon塑胶股份有限公司;kawakawa提取物可购自广州市奥源贸易有限公司。实施例1一种芦荟胶所述芦荟胶,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甜菜碱0.3份,菠菜叶提取物0.3份,尿素0.05份,增稠剂0.4份,保湿剂5份,芦荟液1份,kawakawa提取物0.05份,三乙醇胺0.3份,水92.6份;所述增稠剂由卡波姆940和透明黄原胶按重量比8:1组成;所述保湿剂由甘油和丙二醇按重量比14:10组成。所述芦荟胶的制备方法为:s1、取甜菜碱,菠菜叶提取物,尿素,增稠剂,保湿剂及水于一个乳化缸内,加热至75℃,于20r/min的条件下搅拌15min,混合均匀后,继续搅拌至降温至30℃,停止搅拌,得混合物i;s2、向步骤s1所得混合物i中依次加入芦荟液,kawakawa提取物,并加热至40℃,用玻璃棒搅拌10min,混合均匀,得混合物ii;s3、向步骤s2所得混合物ii中加入三乙醇胺,调节ph值至6.0,经检验合格后,密封,即得。实施例2一种芦荟胶所述芦荟胶,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甜菜碱0.7份,菠菜叶提取物0.5份,尿素0.15份,增稠剂0.8份,保湿剂14份,芦荟液3份,kawakawa提取物0.15份,三乙醇胺0.7份,水80.0份;所述增稠剂由卡波姆940和透明黄原胶按重量比12:3组成;所述保湿剂由甘油和丙二醇按重量比16:13组成。所述芦荟胶的制备方法为:s1、取甜菜碱,菠菜叶提取物,尿素,增稠剂,保湿剂及水于一个乳化缸内,加热至85℃,于50r/min的条件下搅拌25min,混合均匀后,继续搅拌至降温至40℃,停止搅拌,得混合物i;s2、向步骤s1所得混合物i中依次加入芦荟液,kawakawa提取物,并加热至50℃,用玻璃棒搅拌20min,混合均匀,得混合物ii;s3、向步骤s2所得混合物ii中加入三乙醇胺,调节ph值至7.0,经检验合格后,密封,即得。实施例3一种芦荟胶所述芦荟胶,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甜菜碱0.5份,菠菜叶提取物0.4份,尿素0.1份,增稠剂0.6份,保湿剂9份,芦荟液2份,kawakawa提取物0.1份,三乙醇胺0.5份,水86.8份;所述增稠剂由卡波姆940和透明黄原胶按重量比5:1组成;所述保湿剂由甘油和丙二醇按重量比5:4组成。所述芦荟胶的制备方法为:s1、取甜菜碱,菠菜叶提取物,尿素,增稠剂,保湿剂及水于一个乳化缸内,加热至80℃,于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20min,混合均匀后,继续搅拌至降温至35℃,停止搅拌,得混合物i;s2、向步骤s1所得混合物i中依次加入芦荟液,kawakawa提取物,并加热至45℃,用玻璃棒搅拌15min,混合均匀,得混合物ii;s3、向步骤s2所得混合物ii中加入三乙醇胺,调节ph值至6.5,经检验合格后,密封,即得。实施例4一种芦荟胶所述芦荟胶,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甜菜碱0.5份,菠菜叶提取物0.4份,尿素0.1份,增稠剂0.6份,保湿剂9份,芦荟液2份,kawakawa提取物0.1份,银耳粉0.5份,三乙醇胺0.5份,水86.3份;所述增稠剂由卡波姆940和透明黄原胶按重量比5:1组成;所述保湿剂由甘油和丙二醇按重量比5:4组成。所述芦荟胶的制备方法为:s1、取甜菜碱,菠菜叶提取物,尿素,增稠剂,保湿剂及水于一个乳化缸内,加热至80℃,于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20min,混合均匀后,继续搅拌至降温至35℃,停止搅拌,得混合物i;s2、向步骤s1所得混合物i中依次加入芦荟液,kawakawa提取物,银耳粉,并加热至45℃,用玻璃棒搅拌15min,混合均匀,得混合物ii;s3、向步骤s2所得混合物ii中加入三乙醇胺,调节ph值至6.5,经检验合格后,密封,即得。对比例1一种芦荟胶所述芦荟胶,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甜菜碱0.5份,尿素0.1份,增稠剂0.6份,保湿剂9份,芦荟液2份,kawakawa提取物0.1份,银耳粉0.5份,三乙醇胺0.5份,水86.7份;所述增稠剂由卡波姆940和透明黄原胶按重量比5:1组成;所述保湿剂由甘油和丙二醇按重量比5:4组成。所述芦荟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类似;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对比例1中不包含菠菜叶提取物。对比例2一种芦荟胶所述芦荟胶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甜菜碱0.5份,菠菜叶提取物0.4份,尿素0.1份,增稠剂0.6份,保湿剂9份,芦荟液2份,kawakawa提取物0.1份,银耳粉0.5份,三乙醇胺0.5份,水86.3份;所述增稠剂由卡波姆940和透明黄原胶按重量比1:1组成;所述保湿剂由甘油和丙二醇按重量比5:4组成。所述芦荟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类似;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对比例2中增稠剂由卡波姆940和透明黄原胶按重量比5:1组成改为由卡波姆940和透明黄原胶按重量比1:1组成。对比例3一种芦荟胶所述芦荟胶,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甜菜碱0.5份,菠菜叶提取物0.4份,尿素0.1份,增稠剂0.6份,保湿剂9份,芦荟液2份,kawakawa提取物0.1份,银耳粉0.5份,三乙醇胺0.5份,水86.3份;所述增稠剂卡波姆940;所述保湿剂由甘油和丙二醇按重量比5:4组成。所述芦荟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类似;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对比例3中的增稠剂为卡波姆940。对比例4一种芦荟胶所述芦荟胶,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甜菜碱0.5份,菠菜叶提取物0.4份,尿素0.1份,增稠剂0.6份,保湿剂9份,芦荟液2份,kawakawa提取物0.1份,银耳粉0.5份,三乙醇胺0.5份,水86.3份;所述增稠剂为透明黄原胶;所述保湿剂由甘油和丙二醇按重量比5:4组成。所述芦荟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类似;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对比例4中的增稠剂为透明黄原胶。对比例5一种芦荟胶所述芦荟胶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甜菜碱0.5份,菠菜叶提取物0.4份,尿素0.1份,增稠剂0.6份,保湿剂9份,芦荟液2份,kawakawa提取物0.1份,银耳粉0.5份,三乙醇胺0.5份,水86.3份;所述增稠剂由卡波姆940和透明黄原胶按重量比5:1组成;所述保湿剂由甘油和丙二醇按重量比1:1组成。所述芦荟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类似;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对比例5中保湿剂由甘油和丙二醇按重量比5:4组成改为由甘油和丙二醇按重量比1:1组成。对比例6一种芦荟胶所述芦荟胶,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甜菜碱0.5份,菠菜叶提取物0.4份,尿素0.1份,增稠剂0.6份,保湿剂9份,芦荟液2份,kawakawa提取物0.1份,银耳粉0.5份,三乙醇胺0.5份,水86.3份;所述增稠剂由卡波姆940和透明黄原胶按重量比5:1组成;所述保湿剂为甘油。所述芦荟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类似;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对比例6中保湿剂为甘油。对比例7一种芦荟胶所述芦荟胶,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甜菜碱0.5份,菠菜叶提取物0.4份,尿素0.1份,增稠剂0.6份,保湿剂9份,芦荟液2份,kawakawa提取物0.1份,银耳粉0.5份,三乙醇胺0.5份,水86.3份;所述增稠剂由卡波姆940和透明黄原胶按重量比5:1组成;所述保湿剂为丙二醇。所述芦荟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类似;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对比例7中保湿剂为丙二醇。试验例1稳定性试验1.试验样品:实施例1-4及对比例1-7制得的芦荟胶。2.试验方法:(1)耐热稳定性考察:将修复面膜在40℃恒温24小时,恢复室温后,观察产品有无分离、分层、沉淀现象,若无分离、分层、沉淀等现象,则为合格,反之,则为不合格。(2)耐寒稳定性考察:将修复面膜在-15℃下经24小时后,恢复室温后,观察产品有无分离、分层、沉淀现象,若无分离、分层、沉淀等现象,则为合格,反之,则为不合格。3.试验结果:具体试验结果见表1。表1不同试验样品的稳定性测试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4制得的芦荟胶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对比例1-7制得的芦荟胶稳定性较差。试验例2保湿性试验1.试验样品:实施例1-4及对比例1-7制备的芦荟胶。2.试验对象:选取20-45周岁的100名自愿者,男女各半,随机分成10组。3.试验方法:每天清晨用清水洗脸,然后分别涂抹实施例1-3及对比例1-7制得的芦荟胶,利用皮肤水分检测仪于涂抹后1h、5h、10h及15h时检测皮肤的含水量。4.试验结果:具体的试验结果见表2。表2不同试验样品保湿效果比较由表2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4制得的芦荟胶,保湿效果明显稳定,其中以实施例3的保湿效果最稳定,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含水量46-47%为人体皮肤最舒适的含水量,而对比例的保湿性能不稳定,随着时间推移,含水量逐渐减少,尤其是对比例5-7,由于保湿剂的改变,与实施例1-4相比,保湿性差很多。试验例3杀菌性试验1.试验样品:实施例1-4及对比例1-7制得的芦荟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菌;基础肉汤培养基。2.试验方法:(1)肉汤培养基的制备:分别取实施例1-4及对比例1-7制得的芦荟胶10g和50ml吐温80加入基础肉汤培养基中,即得试验用肉汤培养基;(2)取灭菌试管,分3组,每组代表一个菌种,每组15支试管,编号为1-12,另外3只做阴性管(加入基础肉汤培养物),其余的每组加2ml配制的肉汤培养基。判定标准:若试管液体浑浊或有沉淀,出现特殊颜色为有细菌生长,若试管液体澄清透明,未见沉淀,浑浊或特殊颜色,为未有细菌生长。3.试验结果:具体试验结果见表3。表3各芦荟胶抑菌性试验结果试验样品阴性对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菌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对比例6+++++对比例7+++++注:“-”代表无细菌生长;“+”代表有细菌生长;“++”代表有大量细菌生长。由表3可知,实施例1-4制得的芦荟胶,可以显著抑制3种细菌的生长,而对比例1中,去掉了具有杀菌作用的菠菜叶提取物,芦荟胶的杀菌作用显著降低,细菌大量生长,对比例2-7中,改变保湿剂或增稠剂,杀菌效果部分丧失,3种细菌均可以正常生长。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