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色金鸡菊对吴茱萸中毒的保护作用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9161发布日期:2019-03-09 00:02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两色金鸡菊对吴茱萸中毒的保护作用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对吴茱萸中毒有保护作用的植物“两色金鸡菊”的加工技术以及在对吴茱萸毒性有保护作用产品中的用途,具体地说,是新鲜和干燥两色金鸡菊花朵、两色金鸡菊提取物、两色金鸡菊有效化学成分等在制备抗吴茱萸中毒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是芸香科植物,其嫩果经泡制凉干后即是传统天然药物吴茱萸,简称吴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又作驱蛔虫药。中国药典记载吴茱萸有小毒,最近的研究发现吴茱萸的动物中毒时有明显的肝脏毒性,所以防治吴茱萸中毒的技术是保障人类健康的迫切需求之一。

两色金鸡菊(coreopsistinctorianutt.):两色金鸡菊是一种菊科草本植物,目前还没有两色金鸡菊的对吴茱萸毒性有保护作用的报告。

本发明这是发现了两色金鸡菊及其提取物在液态和固态的饮食产品、保健食品和药品中的抗吴茱萸毒性的新用途和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两色金鸡菊的新应用,即在制备抗吴茱萸中毒的产品的新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吴茱萸中毒的保健食品。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吴茱萸中毒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提供简便的两色金鸡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提到的两色金鸡菊是指两色金鸡菊的花朵。

发明人对两色金鸡菊花朵进行了大量的深加工研究,包括两色金鸡菊饮品、两色金鸡菊汤、两色金鸡菊粉以及含两色金鸡菊粉的液态和固态的各类产品等。

发明人对两色金鸡菊进行了提取物制备和动物抗吴茱萸毒性的功效活性研究。

发明人发现两色金鸡菊的花朵具有抗吴茱萸中毒的作用。两色金鸡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可以取两色金鸡菊干花,加水煮沸三次,合并煎液,滤液浓缩干燥或喷雾干燥后,制细粉,即得。两色金鸡菊提取物为棕色的细粉,有两色金鸡菊特有的气味。

发明人发现,以两色金鸡菊提取物进行口服给药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拮抗吴茱萸毒性。

以两色金鸡菊提取物进行服用时,可以加工成以粉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和液体药剂等形式。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可以和适当的食用配料使用。

两色金鸡菊在饮用的情况下,通常为成年人5-25克/天,优选为15克/天。建议在服用吴茱萸之前服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两色金鸡菊的抗吴茱萸中毒的保护作用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是首次发现。两色金鸡菊可以作为抗吴茱萸中毒的天然药食同源植物。

两色金鸡菊饮用和食用的口感好,独特的香气怡人,市场认同性比较高,市场的接受度高,市场前景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提供的实施例用于进一步阐明本发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材料

实施例所用两色金鸡菊为本公司的保健种植基地收获,干花为我们自制。吴茱萸购于中药店。其它的药品、试剂和实验动物,都能方便地市购。

实施例2.制备方法例

取两色金鸡菊花朵的干花1000g,加水2500ml煮沸,共三次,每次15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或喷雾干燥,得棕色粉末。

实施例3.制剂实施例,

(1)取1kg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获得两色金鸡菊花提取物,分装,每袋500mg。

(2)取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获得的两色金鸡菊提取物1000g,玉米淀粉10g,压片制成片剂。

(3)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获得的两色金鸡菊提取物溶于水,可以直接配制成口服液。

(4)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获得的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可以作为原料,与其它中药如诸葛菜和甘草等配成复方制品。

实施例4.两色金鸡菊抗吴茱萸中毒的保护效果实验

1实验动物

icr小鼠,清洁级,雄性,体重18-22g,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kx(京)2011-0039,饲养环境温度22~24℃,相对湿度50%~60%,12h光/暗周期(光07:00-19:00)。动物用垫料、饲料由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期间动物自由进食和饮水。

2药品和试剂

2.1药品

两色金鸡菊干花由本公司北京种植基地提供。

吴茱萸购于北京的药店。

2.2试剂

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生化测定试剂盒:四川迈克生物公司,批号0316051。

谷草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生化测定试剂盒:四川迈克生物公司,批号0316041。

乳酸脱氢酶(ldh)生化测定试剂盒:四川迈克生物公司,批号0316061。

生化复合校准品:四川迈克生物公司,批号1015023。

甲醛: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批号140322。

2.3仪器

ara520型电子精密天平:美国ohaus公司。

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hitachi公司。

tdl-5a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病理切片机:日本leica公司。

正置荧光显微镜:日本nikon公司。

phy-iii病理组织漂烘处理器:常州郊区中威电子仪器厂。

3实验方法

3.1提取物制备

两色金鸡菊花朵的干花提取物:按实施例2的方法,配成1ml水溶液相当于干菊花量2g。

吴茱萸:取吴茱萸100g,以料液比1:10的比例加入蒸馏水,即1000ml蒸馏水,煎煮沸腾后,定时30分钟,八层纱布过滤,重复上述操作3次,合并滤液,浓缩,制得吴茱萸水煎剂。

3.2动物分组与处理

icr小鼠3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即正常对照组,吴茱萸中毒组,两色金鸡菊低剂量组,两色金鸡菊中剂量组,两色金鸡菊高剂量组[分别为20g/kg、35g/kg和50g/kg(干菊花/动物体重)]。连续4天灌胃给药,第4天给药后1h,各试验组给予吴茱萸灌胃(140g生药/kg)。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在动物造模24h后,经内眦静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动物颈椎脱臼处死,立即解剖分离肝脏,称取肝脏重量,计算肝脏系数(肝脏/体重),肉眼观察肝脏大体变化和进行病理检查。

3.3生化指标的测定

小鼠血清静置30min,离心机3500r/min,离心15min,取上层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ldh的活性。

3.4组织病理学检查

观察肝脏大体改变,包括颜色、质地、是否有坏死点等。留取小鼠肝左叶,于10%甲醛溶液中固定,用于制备肝组织病理切片。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3.5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运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数据特征情况选择方差分析或t检验等分析方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两色金鸡菊对吴茱萸中毒小鼠体重、肝重、肝重系数的影响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吴茱萸中毒组小鼠体重降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肝重和肝体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色金鸡菊各剂量组与吴茱萸中毒组比较,体重和肝脏无明显变化,肝体比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1。

表1两色金鸡菊对吴茱萸中毒小鼠体重、肝重、肝重系数的影响

#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p<0.05,**p<0.01(与吴茱萸中毒组比)

4.2两色金鸡菊对吴茱萸中毒小鼠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吴茱萸中毒组小鼠血清alt、ast和ldh水平升高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色金鸡菊低剂量组与吴茱萸中毒组比较,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降低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小鼠血清ldh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色金鸡菊中、高剂量组与吴茱萸中毒组比较,小鼠血清alt、ast、ldh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2。

表2两色金鸡菊对吴茱萸中毒小鼠血清alt、ast、ldh的影响

#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p<0.05,**p<0.01(与吴茱萸中毒组比)

4.3两色金鸡菊对吴茱萸中毒小鼠肝脏病理变化的影响

肉眼观察可见,正常对照组小鼠肝脏呈淡淡的红褐色,被膜完整,富有弹性,无淤血和出血点。吴茱萸中毒组小鼠肝脏出现红褐色加重,质地较脆,肝脏表面颗粒感明显,被膜无光泽。与吴茱萸中毒组相比,两色金鸡菊各剂量组小鼠肝脏表面颗粒感均有所减轻,颜色红润,随着给药量增加,外观更加趋于正常。

经光学显微镜观察可见(附图),正常对照组小鼠(附图-a,b),肝小叶结构完整,细胞核大而清晰,肝细胞索呈放射状,结构清晰,围绕中央静脉排列,未见坏死灶及炎性细胞浸润。吴茱萸中毒组(附图-c,d),肝组织出现片状坏死灶,坏死灶内肝小叶结构消失,肝细胞索排列紊乱,坏死灶内有炎性细胞浸润。两色金鸡菊各剂量组(附图-e,j),肝细胞及肝细胞索结构破坏减轻,肝细胞索沿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随着剂量增加,肝细胞的坏死程度逐渐减轻,两色金鸡菊低剂量组(附图-e,f)好转程度较小,中高剂量组(附图-g,j)坏死灶面积明显减小,尤其是高剂量组(附图-i,j)除了还存在少量空泡变性外,基本趋于正常。

附图说明

附图两色金鸡菊对吴茱萸所致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he×100倍、×200倍)

a:正常对照组×100;b:正常对照组×200;c:吴茱萸模型组×100;d:吴茱萸模型组×200;e:两色金鸡菊低剂量组×100;f:两色金鸡菊低剂量组×200;g:两色金鸡菊中剂量组×100;h:两色金鸡菊中剂量组×200;i:两色金鸡菊高剂量组×100;j:两色金鸡菊高剂量组×20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