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生咨询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94436发布日期:2019-04-03 04:1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生咨询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生咨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呈现井喷式发展,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6.68亿,在整体网民中占比88.9%,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看病方式越来越得到广泛接受。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生活习惯的不规律,使得很多人的身体健康亮起了红灯;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亚健康的人群越来越多。然而,目前国内公共医疗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医疗成本高、渠道少、覆盖面低等问题正困扰着老百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生咨询方法及系统,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有效途径以方便群众咨询医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生咨询方法,包括步骤:

s1、请求端获取待咨询症状,根据所述待咨询症状的关键字得到待咨询科室,生成并显示与所述待咨询科室匹配的医生,所述医生包括签约医生、全科医生、专科医生;

s2、请求端获取待咨询请求,根据所述待咨询请求获取待咨询医生的日程安排,根据当前时间和所述待咨询医生的日程安排判断所述待咨询医生是否有空接受咨询,若有,则向所述待咨询医生所在的咨询端发出对话请求;

s3、咨询端接收所述对话请求,建立所述咨询端与所述请求端的对话连接关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生咨询系统,包括请求端和咨询端,所述请求端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一计算机程序,所述咨询端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二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1、获取待咨询症状,根据所述待咨询症状的关键字得到待咨询科室,生成并显示与所述待咨询科室匹配的医生,所述医生包括签约医生、全科医生、专科医生;

s2、获取待咨询请求,根据所述待咨询请求获取待咨询医生的日程安排,根据当前时间和所述待咨询医生的日程安排判断所述待咨询医生是否有空接受咨询,若有,则向所述待咨询医生所在的咨询端发出对话请求;

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3、接收所述对话请求,建立所述咨询端与所述请求端的对话连接关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生咨询方法及系统,用户在请求端进行咨询请求,请求端获取咨询请求中待咨询症状,根据待咨询症状的关键字得到待咨询科室,生成并显示与待咨询科室匹配的医生,请求端获取待咨询请求,根据待咨询请求获取待咨询医生的日程安排,根据当前时间和待咨询医生的日程安排判断待咨询医生是否有空接受咨询,在有空时向待咨询医生所在的咨询端发出对话请求,从而建立咨询端与所述请求端的对话连接关系,由于系统能根据用户的待咨询症状快速找到合适的医生,再根据不同医生的日程安排,快速找到有空的医生进行咨询,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有效途径以方便群众咨询医生,从而得到及时的治疗,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生咨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生咨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生咨询系统;2、请求端;3、第一处理器;4、第一存储器;5、咨询端;6、第二处理器;7、第二存储器;8、数据端;9、第三处理器;10、第三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根据用户的待咨询症状快速找到合适的医生,再根据不同医生的日程安排,快速找到有空的医生进行咨询。

请参照图1,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生咨询方法,包括步骤:

s1、请求端获取待咨询症状,根据所述待咨询症状的关键字得到待咨询科室,生成并显示与所述待咨询科室匹配的医生,所述医生包括签约医生、全科医生、专科医生;

s2、请求端获取待咨询请求,根据所述待咨询请求获取待咨询医生的日程安排,根据当前时间和所述待咨询医生的日程安排判断所述待咨询医生是否有空接受咨询,若有,则向所述待咨询医生所在的咨询端发出对话请求;

s3、咨询端接收所述对话请求,建立所述咨询端与所述请求端的对话连接关系。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用户在请求端进行咨询请求,请求端获取咨询请求中待咨询症状,根据待咨询症状的关键字得到待咨询科室,生成并显示与待咨询科室匹配的医生,请求端获取待咨询请求,根据待咨询请求获取待咨询医生的日程安排,根据当前时间和待咨询医生的日程安排判断待咨询医生是否有空接受咨询,在有空时向待咨询医生所在的咨询端发出对话请求,从而建立咨询端与所述请求端的对话连接关系,由于系统能根据用户的待咨询症状快速找到合适的医生,再根据不同医生的日程安排,快速找到有空的医生进行咨询,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有效途径以方便群众咨询医生,从而得到及时的治疗,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咨询端接收所述对话请求之后还包括:

s31、咨询端向所述数据端发送用于请求所述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请求,所述健康档案请求包括所述待咨询医生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咨询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s32、数据端接收所述健康档案请求,判断所述待咨询医生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若合法,则判断所述待咨询医生是否与所述咨询用户为合法请求关系,若是,则向请求端发送健康档案授权请求;

s33、数据端接收所述请求端的健康档案授权接受信息,将所述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发送至所述咨询端,所述健康档案信息包括服务信息、药品仪器信息、病人基本信息、医疗结果信息以及病人评分信息。

从上述描述可知,咨询端可以获取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用来作为诊断依据,但需要经过合法验证,待咨询医生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为初步验证,咨询用户是否向该待咨询医生进行咨询是二次验证,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合法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3中所述药品仪器信息包括每一次进行医疗服务时的使用药品信息、化验仪器信息以及化验辅助药剂信息;所述步骤s33中所述病人基本信息包括每一次进行医疗服务时的年龄、生活环境、职业以及工作环境;所述步骤s33中所述医疗结果信息包括每一次进行医疗服务时的主治医师诊断信息、门诊住院过程信息以及医疗服务结果信息;所述步骤s33中所述病人评分信息包括病人对当次医疗服务的评价或评分;

所述步骤s3中对话连接关系为会话连接关系、语音连接关系、电话连接关系或视频连接关系;

所述步骤s1中生成并显示与所述待咨询科室匹配的医生还包括:显示与所述待咨询科室匹配的医生的从医经历、真实案例、专业技能以及医德评价;

所述步骤s33之后还包括:

咨询端接收所述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根据所述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生成预防治疗建议信息。

从上述描述可知,健康档案信息包括了能够体现个体差异的数据,在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项存储,不仅符合数据库的存储设计要求,也非常有利于后期计算机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和对比等计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2中判断所述待咨询医生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具体为:

s321、数据端接收包括身份识别信息与身份加密信息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身份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待验证数据字段,判断所述待验证数据字段是否属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所匹配的个人信息,若属于,则所述待咨询医生的身份信息合法;

所述步骤s33中将所述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发送至所述咨询端具体为:

根据所述咨询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得到所述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将所述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发送至所述咨询端;

所述身份加密信息具体为:

s01、咨询端获取身份注册信息以及包括至少一个私密信息的待加密信息,并将所述身份注册信息以及待加密信息发送至数据端,所述待加密信息为用户选择用来加密的个人信息,所述个人信息包括用户授权公开的私密信息以及系统授权公开的非私密信息;

s02、数据端从所述待加密信息的每一个个人信息中选取至少一个数据字段组成待加密数据,对所述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生成与所述身份注册信息相匹配的身份加密信息,并将所述身份加密信息返回至客户端;

s03、咨询端接受所述身份加密信息,显示注册成功,所述身份注册信息即为身份识别信息。

从上述描述可知,待加密信息由用户选定,其中包括至少一个私密信息,私密信息在非用户授权的情况下不会被系统内的其他用户所获取,降低了待加密信息被提前知晓的风险,在进行加密时,数据端只选择其中部分数据字段来组成待加密数据,在身份识别信息被他人非法知晓的情况下,由于不同用户的身份加密信息不同,非法分子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使用该身份识别信息进行登录时,无法验证通过,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账号的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2中数据端从所述待加密信息的每一个个人信息中选取至少一个数据字段组成待加密数据具体为:

数据端随机生成一个与待加密信息中个人信息的个数一致的截取序列,所述截取序列包括每一个个人信息的截取起始位置以及截取长度,根据所述截取序列依次对所述待加密信息中个人信息进行截取以组成待加密数据。

从上述描述可知,数据字段的截取为随机生成的,以避免数据端截取规则被非法获取时所造成的数据泄密事件。

如图2所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生咨询系统,包括请求端和咨询端,所述请求端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一计算机程序,所述咨询端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二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1、获取待咨询症状,根据所述待咨询症状的关键字得到待咨询科室,生成并显示与所述待咨询科室匹配的医生,所述医生包括签约医生、全科医生、专科医生;

s2、获取待咨询请求,根据所述待咨询请求获取待咨询医生的日程安排,根据当前时间和所述待咨询医生的日程安排判断所述待咨询医生是否有空接受咨询,若有,则向所述待咨询医生所在的咨询端发出对话请求;

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3、接收所述对话请求,建立所述咨询端与所述请求端的对话连接关系。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用户在请求端进行咨询请求,请求端获取咨询请求中待咨询症状,根据待咨询症状的关键字得到待咨询科室,生成并显示与待咨询科室匹配的医生,请求端获取待咨询请求,根据待咨询请求获取待咨询医生的日程安排,根据当前时间和待咨询医生的日程安排判断待咨询医生是否有空接受咨询,在有空时向待咨询医生所在的咨询端发出对话请求,从而建立咨询端与所述请求端的对话连接关系,由于系统能根据用户的待咨询症状快速找到合适的医生,再根据不同医生的日程安排,快速找到有空的医生进行咨询,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有效途径以方便群众咨询医生,从而得到及时的治疗,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数据端,所述数据端包括第三存储器、第三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三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三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三计算机程序,在所述步骤s3中接收所述对话请求之后,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s31、向所述数据端发送用于请求所述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请求,所述健康档案请求包括所述待咨询医生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咨询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所述第三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三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s32、接收所述健康档案请求,判断所述待咨询医生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若合法,则判断所述待咨询医生是否与所述咨询用户为合法请求关系,若是,则向请求端发送健康档案授权请求;

s33、接收所述请求端的健康档案授权接受信息,将所述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发送至所述咨询端,所述健康档案信息包括服务信息、药品仪器信息、病人基本信息、医疗结果信息以及病人评分信息。

从上述描述可知,咨询端可以获取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用来作为诊断依据,但需要经过合法验证,待咨询医生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为初步验证,咨询用户是否向该待咨询医生进行咨询是二次验证,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合法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3中所述药品仪器信息包括每一次进行医疗服务时的使用药品信息、化验仪器信息以及化验辅助药剂信息;所述步骤s33中所述病人基本信息包括每一次进行医疗服务时的年龄、生活环境、职业以及工作环境;所述步骤s33中所述医疗结果信息包括每一次进行医疗服务时的主治医师诊断信息、门诊住院过程信息以及医疗服务结果信息;所述步骤s33中所述病人评分信息包括病人对当次医疗服务的评价或评分;

所述步骤s3中对话连接关系为会话连接关系、语音连接关系、电话连接关系或视频连接关系;

所述步骤s1中生成并显示与所述待咨询科室匹配的医生还包括:显示与所述待咨询科室匹配的医生的从医经历、真实案例、专业技能以及医德评价;

所述步骤s33之后,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根据所述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生成预防治疗建议信息。

从上述描述可知,健康档案信息包括了能够体现个体差异的数据,在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项存储,不仅符合数据库的存储设计要求,也非常有利于后期计算机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和对比等计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2中判断所述待咨询医生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具体为:

s321、接收包括身份识别信息与身份加密信息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身份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待验证数据字段,判断所述待验证数据字段是否属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所匹配的个人信息,若属于,则所述待咨询医生的身份信息合法;

所述步骤s33中将所述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发送至所述咨询端具体为:

根据所述咨询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得到所述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将所述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发送至所述咨询端;

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s01、获取身份注册信息以及包括至少一个私密信息的待加密信息,并将所述身份注册信息以及待加密信息发送至数据端,所述待加密信息为用户选择用来加密的个人信息,所述个人信息包括用户授权公开的私密信息以及系统授权公开的非私密信息;

s03、咨询端接受所述身份加密信息,显示注册成功,所述身份注册信息即为身份识别信息;

所述第三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三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s02、从所述待加密信息的每一个个人信息中选取至少一个数据字段组成待加密数据,对所述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生成与所述身份注册信息相匹配的身份加密信息,并将所述身份加密信息返回至客户端。

从上述描述可知,待加密信息由用户选定,其中包括至少一个私密信息,私密信息在非用户授权的情况下不会被系统内的其他用户所获取,降低了待加密信息被提前知晓的风险,在进行加密时,数据端只选择其中部分数据字段来组成待加密数据,在身份识别信息被他人非法知晓的情况下,由于不同用户的身份加密信息不同,非法分子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使用该身份识别信息进行登录时,无法验证通过,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账号的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2中从所述待加密信息的每一个个人信息中选取至少一个数据字段组成待加密数据具体为:

数据端随机生成一个与待加密信息中个人信息的个数一致的截取序列,所述截取序列包括每一个个人信息的截取起始位置以及截取长度,根据所述截取序列依次对所述待加密信息中个人信息进行截取以组成待加密数据。

从上述描述可知,数据字段的截取为随机生成的,以避免数据端截取规则被非法获取时所造成的数据泄密事件。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生咨询方法,包括步骤:

s1、请求端获取待咨询症状,根据待咨询症状的关键字得到待咨询科室,生成并显示与待咨询科室匹配的医生,显示与待咨询科室匹配的医生的从医经历、真实案例、专业技能以及医德评价,医生包括签约医生、全科医生、专科医生;

s2、请求端获取待咨询请求,根据待咨询请求获取待咨询医生的日程安排,根据当前时间和待咨询医生的日程安排判断待咨询医生是否有空接受咨询,若有,则向待咨询医生所在的咨询端发出对话请求;

s3、咨询端接收对话请求,建立咨询端与请求端的对话连接关系,对话连接关系为会话连接关系、语音连接关系、电话连接关系或视频连接关系。

其中,步骤s3中咨询端接收对话请求之后还包括:

s31、咨询端向数据端发送用于请求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请求,健康档案请求包括待咨询医生的身份信息以及咨询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s32、数据端接收健康档案请求,判断待咨询医生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若合法,则判断待咨询医生是否与咨询用户为合法请求关系,若是,则向请求端发送健康档案授权请求,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的合法请求关系是指咨询用户向该待咨询医生发出了咨询请求,无论是预约的咨询请求,还是处于对话连接关系当中,都视为合法请求关系;

s33、数据端接收请求端的健康档案授权接受信息,将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发送至咨询端,健康档案信息包括服务信息、药品仪器信息、病人基本信息、医疗结果信息以及病人评分信息;药品仪器信息包括每一次进行医疗服务时的使用药品信息、化验仪器信息以及化验辅助药剂信息;病人基本信息包括每一次进行医疗服务时的年龄、生活环境、职业以及工作环境;医疗结果信息包括每一次进行医疗服务时的主治医师诊断信息、门诊住院过程信息以及医疗服务结果信息;病人评分信息包括病人对当次医疗服务的评价或评分;

s34、咨询端接收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根据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生成预防治疗建议信息。

其中,步骤s32中判断待咨询医生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具体为:

s321、数据端接收包括身份识别信息与身份加密信息的身份信息,对身份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待验证数据字段,判断待验证数据字段是否属于身份识别信息所匹配的个人信息,若属于,则待咨询医生的身份信息合法。

其中,步骤s33中将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发送至咨询端具体为:

根据咨询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得到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将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发送至咨询端。

其中,身份加密信息具体为:

s01、咨询端获取身份注册信息以及包括至少一个私密信息的待加密信息,并将身份注册信息以及待加密信息发送至数据端,待加密信息为用户选择用来加密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括用户授权公开的私密信息以及系统授权公开的非私密信息;

s02、数据端从待加密信息的每一个个人信息中选取至少一个数据字段组成待加密数据,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生成与身份注册信息相匹配的身份加密信息,并将身份加密信息返回至客户端;其中数据端从待加密信息的每一个个人信息中选取至少一个数据字段组成待加密数据具体为:数据端随机生成一个与待加密信息中个人信息的个数一致的截取序列,截取序列包括每一个个人信息的截取起始位置以及截取长度,根据截取序列依次对待加密信息中个人信息进行截取以组成待加密数据;

s03、咨询端接受身份加密信息,显示注册成功,身份注册信息即为身份识别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请求端也可以向数据端发送用于请求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请求,其过程参照步骤s31至步骤s34。

请参照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生咨询系统,包括请求端2、咨询端5以及数据端8,请求端2包括第一存储器4、第一处理器3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4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3上运行的第一计算机程序,咨询端5包括第二存储器7、第二处理器6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7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6上运行的第二计算机程序,数据端8包括第三存储器10、第三处理器9及存储在第三存储器10上并可在第三处理器9上运行的第三计算机程序,第一处理器3执行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以及步骤s2;第二处理器6执行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01、步骤s03、步骤s3中的步骤s31以及s34;第三处理器9执行第三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02、步骤s32、步骤s33以及步骤s321。

对于本实施例的数据端8来说,又可看作是一个平台系统,包括登录验证模块、个人数据存储模块、医生目录及日程安排模块、导诊台模块、询医问药及医疗咨询模块。

其中,登录验证模块是以账号形式进行管理,保证客户数据的唯一性,对于医生快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并能迅速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主要用于验证登陆用户的合法性。

其中,个人数据存储模块即存储步骤s33中的健康档案信息,也包括医疗服务单位的基本信息、医生的个人信息、药品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基本信息;采用更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记录模式,有利于后期更精准的分析客户健康状态,为客户提供了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其中,医生目录及日程安排模块,将签约医生、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分门别类的列好,方便客户找到自己想要咨询的医生。对每位医生进行介绍,包括从医经历、真实案例、专业技能以及医德评价,同时在每位医生后面都设置有该医生的日程安排。

其中,导诊台模块,为根据实际病情,提供就诊建议;同时实现名医一对一问诊,通过电话、视频等形式,为会员诊病,使会员拥有与名医直接对话的机会。

其中,询医问药及医疗咨询模块,将让客户与名医进行一对一对话,以便医生可以对客户的病情进行详细分析,医生根据客户实际情况,或建议客户到相关医院进行检查确诊或当场给出用药建议。

而对于医疗咨询部分,平台系统将以医疗业内新闻、养生保健知识、疑难杂症的最新诊疗办法等为切入点,丰富客户的医疗知识。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生咨询方法及系统,根据用户的待咨询症状快速找到合适的医生,再根据不同医生的日程安排,快速找到有空的医生进行咨询,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有效途径以方便群众咨询医生,从而得到及时的治疗,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率;咨询端可以获取咨询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健康档案信息考虑到个体差异,用来作为诊断依据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将待咨询医生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作为初步验证,将咨询用户是否向该待咨询医生进行咨询是二次验证,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合法性;待加密信息由用户选定,其中包括至少一个私密信息,私密信息在非用户授权的情况下不会被系统内的其他用户所获取,降低了待加密信息被提前知晓的风险,在进行加密时,数据端只选择其中部分数据字段来组成待加密数据,在身份识别信息被他人非法知晓的情况下,由于不同用户的身份加密信息不同,非法分子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使用该身份识别信息进行登录时,无法验证通过,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账号的安全;数据字段的截取为随机生成的,以避免数据端截取规则被非法获取时所造成的数据泄密事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