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口腔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2114发布日期:2019-03-22 22:25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麻醉口腔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口腔垫,具体地说是一种麻醉口腔垫,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老年患者在进行麻醉诱导、气管导管固定过程中有许多不便,老年患者因为皮肤松弛以及牙齿脱落等因素,面部会有一定的内陷,老年患者在佩戴输气面罩时,面部与面罩不能够完整的贴合,面罩的气密性不理想,从而导致全麻诱导时有效通气效率差,及气管导管固定不理想。针对目前的老年患者在进行麻醉诱导、气管导管固定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有必要对目前的口腔垫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并优化,设计一种口腔垫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麻醉口腔垫,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承托效果更好,方便操作,可从口腔内部将患者内陷的面颊托起,使得患者面颊与面罩紧密相接,在麻醉诱导时减少漏气,从而增加有效通气量。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麻醉口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口腔垫和第二口腔垫,所述第一口腔垫和第二口腔垫均呈u形,第一口腔垫两端与第二口腔垫的两端分别通过可弹性弯曲的连接杆对应连接,通过对折所述连接杆能够使第一口腔垫和第二口腔垫叠放设置,构成一个第一口腔垫在上、第二口腔垫在下的口腔垫主体;所述第一口腔垫和第二口腔垫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设有内衬,叠放设置的第一口腔垫上表面和第二口腔垫下表面分别开设有牙龈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麻醉口腔垫还包括牙垫;所述第一口腔垫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口腔垫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在第一口腔垫和第二口腔垫叠放设置构成口腔垫主体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组成一个用于安装所述牙垫的贯穿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口腔垫上连接有防误吞绳,所述牙垫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端部设有穿绳孔,所述防误吞绳穿设在所述穿绳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口腔垫的外缘处一体成型有连杆,所述防误吞绳可脱卸拴接在所述连杆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贯穿通道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牙垫的截面尺寸,第二凹槽内设有限位块,所述贯穿通道位于限位块一侧的部分作为牙垫的安装槽,贯穿通道位于限位块另一侧的部分作为气管导管的安装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块位于第二凹槽内的中间部位,限位块一体成型在第二口腔垫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衬四周的侧边处设为斜坡过渡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牙垫中心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牙垫为长方体,在牙垫的其中两个相对侧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弧形沟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口腔垫、连接杆、第二口腔垫和内衬均为硅胶材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结构巧妙,设计合理,由于第一口腔垫和第二口腔垫之间是通过可弯曲的连接杆连接,在麻醉诱导托下颌时,第二口腔垫可以随下颌骨前后移动,承托效果更好,并且方便操作;第一口腔垫和第二口腔垫的两侧表面上的内衬可从口腔内部将患者内陷的面颊托起,从而使得患者面颊与面罩紧密相接,增加有效通气量,减少漏气;牙龈槽与牙龈相耦合,可以有效避免口腔垫主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提高使用的稳定性及保护易受损的牙龈。

2)、本发明设有牙垫,该牙垫安装在由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组成的贯穿通道内,固定可靠,当在患者口腔插入气管导管后,可有效固定气管导管;另外第二口腔垫上还连接有防误吞绳,防误吞绳将牙垫与第二口腔垫连接起来,有效避免牙垫落入口腔深部。

3)、本发明中的贯穿通道截面尺寸大于牙垫的截面尺寸,第二凹槽内设有限位块,贯穿通道位于限位块一侧的部分作为牙垫的安装槽,贯穿通道位于限位块另一侧的部分作为气管导管的安装槽,这样使得贯穿通道既可用来安装牙垫,又可用来安装气管导管,给临床治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口腔垫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口腔垫夹合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口腔垫夹合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口腔垫;2、连接杆;3、第二口腔垫;4、牙垫;5、限位块;6、第二凹槽;7、内衬;8、第一凹槽;9、牙龈槽;10、连杆;11、限位板;12、防误吞绳;13、连接柱;14、通孔;15、弧形沟槽;16、贯穿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麻醉口腔垫,包括第一口腔垫1和第二口腔垫3,所述第一口腔垫1和第二口腔垫3均呈u形,第一口腔垫1两端与第二口腔垫3的两端分别通过可弹性弯曲的连接杆2对应连接,通过对折所述连接杆2能够使第一口腔垫1和第二口腔垫3叠放设置,构成一个第一口腔垫1在上、第二口腔垫3在下的口腔垫主体;所述第一口腔垫1和第二口腔垫3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设有内衬7,第一口腔垫1叠放设置后的上表面与第二口腔垫3叠放设置后的下表面均开设有牙龈槽9。

由于第一口腔垫1和第二口腔垫3之间是通过可弯曲的连接杆2连接,在麻醉诱导托下颌时,第二口腔垫3可以随下颌骨前后移动,承托效果更好,并且方便操作。牙龈槽与牙龈相耦合,可以有效避免口腔垫主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提高使用的稳定性。第一口腔垫1和第二口腔垫3的两侧表面上的内衬7可从口腔内部将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内陷的面颊托起,从而使得患者面颊与面罩紧密相接,增加有效通气量,减少漏气。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麻醉口腔垫还包括牙垫4;所述第一口腔垫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8,所述第二口腔垫3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6,在第一口腔垫1和第二口腔垫3叠放设置构成口腔垫主体后,所述第一凹槽8和第二凹槽6组成一个用于安装所述牙垫4的贯穿通道16。如此设置,牙垫4可以得到妥善可靠的固定,当在患者口腔插入气管导管后,可有效固定气管导管。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口腔垫3的外缘处一体成型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上可脱卸拴接有防误吞绳12;所述牙垫4上设有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端部设有穿绳孔,所述防误吞绳12穿设在所述穿绳孔内。如此设置,在使用牙垫4时,牙垫4通过防误吞绳12与第二口腔垫3连接起来,可以避免牙垫4意外脱落,防止造成医疗风险。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贯穿通道16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牙垫4的截面尺寸,第二凹槽6内设有限位块5,所述贯穿通道16位于限位块5一侧的部分作为牙垫4的安装槽,贯穿通道16位于限位块5另一侧的部分作为气管导管的安装槽。如此设置,使得贯穿通道16既可用来安装牙垫4,又可用来安装气管导管,给临床治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5位于第二凹槽6内的中间部位,限位块5一体成型在第二口腔垫3上。如此设置,使得牙垫4和气管导管的安装位置可以对调,方便临床治疗。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衬7四周的侧边处设为斜坡过渡面。这样可以与患者的口腔内部形状吻合,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牙垫4中心开设有通孔14。如此设置,通过所述通孔14还可以建立一些医疗管路,方便实施医疗操作。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牙垫4为长方体,在牙垫4的其中两个相对侧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弧形沟槽15。如此设置,可以使牙垫4旁侧的管路具有更宽裕的安装空间,方便操作。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口腔垫1、连接杆2、第二口腔垫3和内衬7均为硅胶材质,硅胶材质柔软,可以保护牙龈,减少本产品造成口腔内黏膜损伤的几率。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口腔垫1和第二口腔垫3的开口处内径为30mm,第一凹槽8和第二凹槽6的宽度为8mm,凹槽内外侧的壁厚为2mm,内衬7的最大厚度为7mm,贯穿通道16的宽度为15mm,限位块5的高度为3mm,第一口腔垫1和第二口腔垫3的后部厚度为5mm,前部厚度为12cm,从最后部厚到最前部之间的长度为50mm,这样使得本产品能够与人体口腔的生理结构更为吻合。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如下:

临床使用时,医护人员通过对折连接杆2,使第一口腔垫1与第二口腔垫3叠放设置,构成口腔垫主体;医护人员然后将口腔垫主体放入患者的口腔内,调整位置,使牙龈槽9与牙龈配合,此时本产品安装完成;第一口腔垫1与第二口腔垫3侧面的内衬7从口腔内部将患者内陷的面颊托起,从而使得患者面颊与面罩紧密相接;医护人员再将牙垫4放入第一凹槽8与第二凹槽6上,牙垫4在放入后与限位块5相卡合,防误吞绳将牙垫4与第二口腔垫3连接起来,有效防止牙垫4丢失。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