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34848发布日期:2019-04-05 22:22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痤疮的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面膜
技术领域
,特别是指一种治疗痤疮的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膜由于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而被人们称为加强型功效化妆品,由于其配方和使用方法不同于日常护肤品,更易被人体皮肤吸收。面膜根据剂型的不同,可分为凝胶状、糊状和粉末状类型,粉末状面膜不用直接涂抹,而是与水进行调和,调成糊状,涂抹于面部。待其干后,便可如糊状面膜一样通过水洗、剥落、擦拭去掉,由于粉末状面膜的存贮方便,存储时间长,原料的可见性强,而被广泛使用。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和皮脂腺的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除青春期内分泌旺盛,还与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现在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熬夜的习以为常的坏习惯,导致大多数人内分泌出现紊乱导致面部痤疮的产生率增加,从而影响整个人的外貌的美丽。发明人在研究治疗痤疮的中药面膜时发现:市面上的中药面膜大多数是将中药直接制成超细粉,其显效慢,吸收效率低;部分为中药水提物且多采用煎煮法提取,提取时温度高,含糖类化合物较多的药材浓缩干燥较为麻烦且受热时间长,往往造成部分有效成分的损失与破坏。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治疗痤疮的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其一目的是一种治疗痤疮的面膜,所述面膜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成分:生大黄20-30%,牡丹皮20-35%,生栀子20-30%,金银花20-3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面膜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成分:生大黄25%,牡丹皮25%,生栀子25%,金银花25%。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生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金银花为冬花初开花蕾。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面膜,其中大黄选用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其性味苦寒,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作用;牡丹皮选用安徽凤丹皮,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作用;栀子选用江西产黄栀子,有泻火凉血、利湿之功;金银花选用忍冬花初开花蕾,甘寒气芳香,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四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主治湿热内盛,用于肌肤之痤疮。一种治疗痤疮的面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上述配方称取各单味药材,混合粉碎成5-10目的粗粉,将粗粉采用低温乙醇回流提取法进行提取至少3次,每次提取时间2-3h,将提取液混合,依次经过低温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面膜冻干粉。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低温乙醇回流提取法的温度为45-60℃,乙醇浓度为75-90%,料液比为1:1-2.5。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低温减压浓缩的温度为45-60℃,浓缩率85-90%。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面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全程采用低温提取和浓缩(60℃以内),并使用乙醇为提取溶剂,具有以下优点:(1)低温提取,最大限度保留大黄,栀子,牡丹皮,金银花四味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使之不宜破坏;(2)低温(60℃以内)浓缩并采用冻干制粉,浓缩过程不会出现浓缩液粘稠及糊化现象,同时药材中挥发性成分不因高温加热挥发损失,保证产品质量;(3)纯中药制剂,使用乙醇为溶剂,杂质更少且有效成分含量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金银花的不同提取方法中绿原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不同提取方式提取的产物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面膜纸吸收面膜粉溶液过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面膜纸吸收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其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面膜,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成分:生大黄20-30%,牡丹皮20-35%,生栀子20-30%,金银花20-30%。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上述配方称取各单味药材,混合粉碎成5-10目的粗粉,将粗粉采用低温乙醇回流提取法进行提取至少3次,每次提取时间2-3h,将提取液混合,依次经过低温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面膜冻干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痤疮的面膜,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成分:生大黄25%,牡丹皮25%,生栀子25%,金银花25%;分别取生大黄、牡丹皮、生栀子和金银花各100g。大黄选用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其性味苦寒,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作用;牡丹皮选用安徽凤丹皮,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作用;栀子选用江西产黄栀子,有泻火凉血、利湿之功;金银花选用忍冬花初开花蕾,甘寒气芳香,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四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主治湿热内盛,用于肌肤之痤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痤疮的面膜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配方称取各单味药材,混合粉碎成5-10目的粗粉,一方面有利于后续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另一方面防止药材粉末过细,对有效成分吸附能力增强导致有效成分浓度下降,且不利于提取液的过滤,将混合粗粉加入到浓度为80%的乙醇中,保持料液比为1:1.5,温度50℃下进行低温乙醇回流提取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h、2h和2h,然后将3次的提取液过滤后,合并得总提取液,将总提取液在45-60℃下采用减压浓缩,浓缩至体积是总提取液的10-15%,将浓缩液置于零下19℃下进行冷冻干燥,得面膜冻干粉。制备过程全程采用低温提取和浓缩(60℃以内),并使用乙醇为提取溶剂,具有以下优点:(1)低温提取,最大限度保留大黄,栀子,牡丹皮,金银花四味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使之不宜破坏;(2)低温(60℃以内)浓缩并采用冻干制粉,浓缩过程不会出现浓缩液粘稠及糊化现象,同时药材中挥发性成分不因高温加热挥发损失,保证产品质量;(3)纯中药制剂,使用乙醇为溶剂,杂质更少且有效成分含量高。为了验证采用低温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药材成分的含量,本实施例发明人选择药材系列提取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药材金银花为对象,以金银花中抗菌有效成分绿原酸为标准,测定金银花乙醇回流提取物,并以金银花水煎煮提取物及金银花乙醇渗漉提取物中绿原酸含量作为对照组。色谱分析条件::watersnavepakc18柱,navepak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4%磷酸溶液(15︰15︰7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7nm,柱温25℃。对照溶液制备:取对照组样品加50%甲醇配制0.319mg/ml的溶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标准曲线方程。三种提取物相同方法配制成适宜浓度溶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峰面积,代入标准曲线方程,测试图谱如图1所示,三种提取方法提取的绿原酸都出现了绿原酸原料特有的波峰,且无其他明显的杂峰出现,说明提取物纯度较高。三种提取方法产品得率及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如表1。表1三种提取方法产品得率及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提取方法产品收得率(提取物质量/药材质量×100%)绿原酸含量水煎煮提取18.32%3.11%低温乙醇回流提取13.21%5.21%乙醇渗漉提取10.92%3.41%上表可得,水提法所得产品产率高,但水提物杂质较多且水提法中绿原酸含量较低,渗漉产品收得率低,且绿原酸含量也偏低。结合图1的图谱综合考虑,低温乙醇回流提取法较优。同时对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其他药物面膜粉的效果性能进行试验分析:1)资料与方法选取面部痤疮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痤疮面膜组和对照组各150例。痤疮面膜组:男77例,年龄(15-25)岁,平均年龄(19±2)岁;女73例,年龄(15-26)岁,平均年龄(18±2.5)岁;对照组:男75例,年龄(17-25)岁,平均年龄(19.3±3.1)岁,女75例,年龄(16-23)岁,平均年龄(18±2.3)岁。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无差异(p>0.05)。同时痤疮组采用表2的方式进行分组试验不同原料占比的面膜粉,面膜粉的配方见表3。表2痤疮组实验人员分配总人数/人男/人女/人平均年龄/岁配方129161318.56配方230171319.12配方331151618.43配方431141719.21配方529151418.88表3面膜粉的配方2)治疗方法痤疮面膜组:患者先洁面,热毛巾敷面部2-3min,取面膜冻干粉总量为0.8-1g/次,然后加入蜂蜜水12-15ml,搅拌混合均匀,将面膜纸浸泡在溶液中,待提取物吸收后展开面膜纸并敷在面部;15-20min后摘去面膜纸,清洁面部即可,使用频率:第一次使用时连续使用3日,然后改成两日一次,28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痤疮部位涂擦克林霉素凝胶(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314),疗程和使用频率及常规护理与痤疮面膜组相同。3)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见表4。痤疮组内部分组治疗状况见表5.表4两组治疗情况痤疮面膜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5不同面膜粉配方治疗情况配方2总有效率最高,治愈效果最好。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