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跌打损伤活血化瘀接骨续筋的药贴敷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88445发布日期:2019-09-29 18:18阅读:15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外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贴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伤最早起源于夏商时期由韦以宗编写的《中国骨伤技术史》里面有很系统详细的记载后期由于时间的推移,朝代的更换骨伤在彝医里面有了更系统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一套因地用药因时用药的独特现像。跌打损伤属于彝医里面的伤痛范畴,在彝人长期生产生活中以大自然的搏斗中受伤,取于自然中生长的动植物矿物质,用于贴敷或者口服的一类药物。由于这些药物在《中国药典》里面没有现存就有口口相传的彝语,我以彝语汉化的范式表达。跌打损伤彝语里面又叫“杯呆,卦呆”可大致归纳为新伤和陈伤彝医里面有句俗话“伤在肌表大寒大凉攻之,伤在腠理破血大热透之,如伤入骨髓医生还之”(还是走的意思)由于古时候的人胫腓骨受伤在加之营养不良很容易并发骨髓炎此病在古时候很棘手这问题,直到西医抗生素出现才得以攻破。然而随着人们质量的提高现代的跌打损伤变成西医的苍白无力,我们彝医的贴敷又成了特色我利用亚宝的消肿止痛贴加上我的方子在多年实践中回访患者效果比较满意,连续多日粘贴胶布后会引起所粘连处的皮肤过敏,所以,亟要一种交替粘贴的贴带来避免或减少粘连处的过敏现象。现在跌打损伤的病人虽然都是跑到专科医院去治疗了,或者说首先想到大医院了,但是,为了发掘民间传统医药文化,传承经验,使“简”“便”“验”“廉”的民间技艺来服务于社会,本人决定公开这种跌打损伤的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跌打损伤活血化瘀接骨续筋的药贴敷,由药酒和黑膏药组成,所述的药酒由月乌鸡和食用白酒按重量1:2-4的比例泡制而成备用,药贴敷由大黄粉、芒硝、月乌鸡、马前子、一支蒿、红花、没药、乳香、甘草、王不留行、阿罗把罗基按比例配制而成,它们的份比为:4-5大黄粉、2-3芒硝、6-8月乌鸡、2-3马前子、2-3草乌、2-3一支蒿、2-3红花、4-5没药、2-3乳香、2-3甘草、9-12阿罗把罗基,将上述药材按比例熬制成膏状,涂敷于膏药载体上,载体涂敷药膏前先用药酒浸泡后晾干。

其制备方法为:

a.将大黄、芒硝、月乌鸡、红花、没药、乳香、甘草和阿罗把罗基分别打成粉备用,马前子,草乌和一支蒿,分别炒热炮制;

b.准备植物油入锅,将步骤a备好的药材依次加入锅煎熬,先下大黄浸泡5-10分钟,依次为芒硝、月乌鸡、红花、没药、乳香、甘草、阿罗把罗基,最后下冷却后的马前子、草乌和一支蒿,文火熬至药物枯黑后去渣,滤液再用文火熬制,至滴水成珠时将锅离火,候药凝固,切成块,置于冷水中去火毒;

c.膏药载体为棉纸、无纺布,将载体放入药酒中浸泡,湿透后晾干备用;

d.待用时将步骤b制备而成的药块加热熔化,摊于步骤c制备的载体上,贴于患处体表皮肤或者纱布固定。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跌打损伤活血化瘀接骨续筋的药贴敷,其中所组成的药物分析如下:

采用的月乌鸡为彝药,记载在1983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彝药志》中,为葡萄科崖藤属(tetrastigmahypoglancumpl.),具有凉血活血,壮筋骨,消肿止痛,接骨生肌,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为君药。

采用的阿罗把罗基为彝药,又叫桂花矮陀记载在1983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彝药志》中,为瑞香科瑞香属(daphnefeddeilevl.),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可破血软坚散结,行淤血镇痛。为臣药。

采用的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止血作用,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取大黄片用低温烘脆,磨成细粉,过筛即可。为臣药。

采用的芒硝别名硫酸钠,其性味咸苦寒,芒硝一种分布很广泛的硫酸盐矿物,是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具有破痞,逐水,缓泻的功效,可用于胃脘痞,食痞,消化不良,浮肿,水肿,乳肿,闭经,便秘。脾胃虚寒及孕妇禁用。为佐药。

采用红花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古人常有於血在体内时,常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一天两次泡脚,适用各种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为佐药。

采用的乳香具有调气活血,定痛,追毒的功效。主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为佐药。

采用的没药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常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为佐药。

采用的甘草具有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调合药物药性,为使药。

采用的草乌具有散寒止痛,开痰,消肿的功效,用于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喉痹,痈疽,疔疮,具有镇痛消肿的功效。采用的马钱子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具有止痛消肿的功效。采用的一支蒿辛散温通,性猛善走,能袪风湿,活血脉,尤擅止痛,为治疗多种疼痛的良药。三种药药都具有一定的毒性,需要加热炮制后使用,主要增强止痛消肿的作用。

其用法是将用本发明制备而得的药贴敷直接贴敷于患处,24-48小时一换;康复期5日一换。

本发明通过以上配方制作出来的中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多味中药配合,对跌打损伤、活血化瘀、接骨续筋、活血消肿之功效,能有效治疗跌打损伤加之适当的手法可以免除患者做手术的痛苦,大大降级的费用和损伤大多数患者比较愿意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跌打损伤活血化瘀接骨续筋的药贴敷,由药酒和黑膏药组成,所述的药酒由月乌鸡和食用白酒按重量1:2-4的比例泡制而成备用,药贴敷由大黄粉、芒硝、月乌鸡、马前子、一支蒿、红花、没药、乳香、甘草、王不留行、阿罗把罗基按比例配制而成,它们的份比为:4-5大黄粉、2-3芒硝、6-8月乌鸡、2-3马前子、2-3草乌、2-3一支蒿、2-3红花、4-5没药、2-3乳香、2-3甘草、9-12阿罗把罗基,将上述药材按比例熬制成膏状,涂敷于膏药载体上,载体涂敷药膏前先用药酒浸泡后晾干。

其制备方法为:

a.将大黄、芒硝、月乌鸡、红花、没药、乳香、甘草和阿罗把罗基分别打成粉备用,马前子,草乌和一支蒿,分别炒热炮制;

b.准备植物油入锅,将步骤a备好的药材依次加入锅煎熬,先下大黄浸泡5-10分钟,依次为芒硝、月乌鸡、红花、没药、乳香、甘草、阿罗把罗基,最后下冷却后的马前子、草乌和一支蒿,文火熬至药物枯黑后去渣,滤液再用文火熬制,至滴水成珠时将锅离火,候药凝固,切成块,置于冷水中去火毒;

c.膏药载体为棉纸、无纺布,将载体放入药酒中浸泡,湿透后晾干备用;

d.待用时将步骤b制备而成的药块加热熔化,摊于步骤c制备的载体上,贴于患处体表皮肤或者纱布固定。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跌打损伤活血化瘀接骨续筋的药贴敷,由药酒和黑膏药组成,所述的药酒由月乌鸡和食用白酒按重量1:2-4的比例泡制而成备用,药贴敷由大黄粉、芒硝、月乌鸡、马前子、一支蒿、红花、没药、乳香、甘草、王不留行、阿罗把罗基按比例配制而成,它们的份比为:2份大黄粉、1份芒硝、3份月乌鸡、1份马前子、1份草乌、1份一支蒿、1份红花、2份没药、1份乳香、1份甘草、3份阿罗把罗基,将上述药材按比例熬制成膏状,涂敷于膏药载体上,载体涂敷药膏前先用药酒浸泡后晾干。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病人李某,绕尺骨骨折,手术半年余骨头无骨痂出现,手臂渐渐萎缩。经用本发明所述的药贴敷包药,48小时一换,共换药6次后,在给予拍片,可见有骨痂形成,后续5天换一次,配合指导功能锻炼得以痊愈,目前可以参加生产劳动。

实施例4

患者陈某,右脚背皮损伤,在本地卫生院住院一周无肉芽组织生成,本地卫生院要求转院植皮治疗。患者采用本发明制备的药贴敷进行治疗,24小时一换,连续用药10日,从患者发来的照片中可见有新组织生长。

可见,本发明通过以上配方制作出来的中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多味中药配合,有活血化瘀、接骨续筋、活血消肿之功效,能有效治疗跌打损伤。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