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用肢体固定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0980发布日期:2018-11-20 19:2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用肢体固定夹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用肢体固定夹板。



背景技术:

现在骨折的病人越来越多,骨科夹板使用也比较普通。传统的骨科夹板大都为医用高分子夹板,高分子夹板的硬度高、重量轻,对固定后功能锻炼减轻了负荷,有利于血液循环,促使愈合。如今一系列新的外固定材料和技术应用而生,特别是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夹板,如:玻璃纤维夹板、聚氨酯夹板、树脂夹板、可充气夹板等。这些夹板在取材、制作工艺及在力学原理灵活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临床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有的骨科用肢体固定夹板大都是由几个长条板组合,然后再绑扎在人体骨折处进行处理。这种夹板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固定繁琐,需要往复缠绕绑带;二是由于绑扎的绑带遮住骨折部位,这样当骨折处发炎或出现其他状况时,患者及医生不能及时发现,只能通过患者的疼痛感才能感觉出来,这会造成病情的延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骨科用肢体固定夹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骨科用肢体固定夹板,包括若干长度相等的板条和连接带,所述板条和连接带交错围成管状结构,所述板条的外侧靠近两端处设有穿绳管,位于同一圈的所述穿绳管中穿有收紧绳,所述收紧绳的两自由端处装有紧绳扣,所述连接带由两层弹力布和位于两层弹力布之间的棉布制成,所述连接带上均布有透气孔,其中靠近紧绳扣的连接带分为两个部分,且两个部分之间通过拉链条进行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上述骨科用肢体固定夹板中,所述板条与其上的穿绳管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上述骨科用肢体固定夹板中,所述板条及穿绳管由高分子透明材料注塑制成。

优选地,上述骨科用肢体固定夹板中,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0.2-0.5cm。

优选地,上述骨科用肢体固定夹板中,所述收紧绳为高强度的碳纤维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通过将板条设置为透明结构,便于进行内部观察,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另一方面进行肢体固定时,只需拉上拉链条,再将收紧绳紧固即可,操作便捷。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板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板条,2-连接带,3-穿绳管,4-收紧绳,5-紧绳扣,6-透气孔,7-拉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骨科用肢体固定夹板,包括若干长度相等的板条1和连接带2,板条1和连接带2交错围成管状结构,板条1的外侧靠近两端处设有穿绳管3。位于同一圈的穿绳管3中穿有收紧绳4,收紧绳4的两自由端处装有紧绳扣5。连接带2由两层弹力布和位于两层弹力布之间的棉布制成,连接带2上均布有透气孔6。其中靠近紧绳扣5的连接带2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与一个板条2固定,两个部分之间通过拉链条7进行可拆卸式连接。

其中,板条1与其上的穿绳管3为一体结构,由高分子透明材料注塑制成。收紧绳为高强度的碳纤维绳。

其中,透气孔6的孔径为0.2-0.5cm。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通过将板条1设置为透明结构,便于进行内部观察,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另一方面进行肢体固定时,只需拉上拉链条7,再将收紧绳4紧固即可,操作便捷。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