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跟腱挛缩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2066发布日期:2019-06-05 23:09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跟腱挛缩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跟腱挛缩治疗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常见的踝足矫形器足托与小腿为固定的90°或踝部有轻微的活动范围,能保持患者患足在中立位以帮助患足发挥相应功能,如脑瘫患者的足下垂。但对于因跟腱挛缩,肌张力增高等原因引起的持续性足下垂,常见踝足矫形器无法对其起到有效的牵拉作用,脱掉踝足矫形器后患者依然是异常步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调式跟腱挛缩治疗器,通过使用此器械,患者可循序渐进进行拉伸跟腱的训练,根据患者患肢足踝可屈曲角度调整,动态牵拉放松一段时间待其适应后固定治疗器足托足底部与小腿间角度,使患足在最大屈曲范围持续牵拉使小腿后部软组织被拉长,尽可能恢复正常长度以矫正异常步态,为因跟腱挛缩、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增高、小腿后部肌肉筋膜粘连等原因导致的足下垂患者提供矫正措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调式跟腱挛缩治疗器,包括腿板、脚板、固定装置、连接构件和调节装置,所述腿板与脚板之间有缓冲装置,腿板下端与脚板的左端通过水平转轴连接,腿板和脚板上有固定装置,脚板右端与连接构件下端连接,调节装置右端连接在腿板上,连接构件的上端活动连接在调节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为液压装置,液压装置为伸缩杆,伸缩杆右端与腿板连接,连接构件上端连接在伸缩杆左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构件包括横杆和两根支杆,横杆两端各连接一根支杆的上端,支杆与脚板右端连接,横杆上有可连接调节装置的通孔,所述两根支杆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为丝杆螺母调节装置,所述横杆上的通孔内壁有螺纹,丝杆穿过连接构件横杆上的通孔并与通孔相配合,螺杆上有可拆卸摇把,螺杆左端为齿轮状阳形,作用于此处的摇把上有齿轮状阴形的孔。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右端为球状凸起,腿板上与调节装置连接处为球圆形凹陷,调节装置右端球状凸起与球圆形凹陷嵌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为固定带,所述腿板上至少有两组固定带,脚板上至少有一组固定带。

进一步的,所述腿板内部包括腿板承载杆,脚板包括下方脚板承载杆,腿板承载杆下端与脚板承载杆左端通过转轴连接,连接构件连接在脚板承载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腿板下端有与脚跟契合的凸起,所述腿板、脚板均包括塑料外壳、有机织物构成的中层、由有机硅橡胶或泡沫塑料构成的内层,内层与人体接触,腿板上有镂空孔洞。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为气压控制器,气压控制器包括气缸、活塞、弹簧和阻尼器,活塞、弹簧置于气缸内,弹簧在活塞上方,气缸在两段腿板承载杆之间,气缸顶端连接上段腿板承载杆的底部,活塞底部连接下段腿板承载杆的顶部,下段腿板承载杆与脚板承载杆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脚板承重杆脚掌的两侧有凸出部,连接构件下端与脚板承重杆两侧的凸出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根据患者患肢足踝可屈曲角度调整腿板与脚板间夹角,帮助患者恢复;

2、设置缓冲装置,缓冲对脚板的压力,使患足循序受力,防止脚板突然受力造成损伤;

3、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病人可自己操作;

4、腿板上镂空孔洞,既减少材料,又能使捆绑部位通风;

5、腿板、脚板均包括塑料外壳、有机织物构成的中层、由有机硅橡胶或泡沫塑料构成的内层,内层与人体接触,既能保证腿板和脚板强度,又使患者佩戴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连接构件示意图;

图3为腿板、脚板和缓冲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中:1-腿板、2-脚板、3-固定装置、4-气压控制器、5-连接构件、6- 转轴、7-通孔、8-螺杆、9-腿板金属杆、10-脚板金属杆、11-横杆、12-支杆、 13-镂空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调式跟腱挛缩治疗器,包括腿板 1、脚板2、固定装置3、连接构件5和调节装置,所述腿板1与脚板2之间有气压控制器4,腿板1下端有与脚跟契合的凸起,所述腿板1、脚板2均包括塑料外壳、有机织物构成的中层、由有机硅橡胶或泡沫塑料构成的内层,内层与人体接触,腿板1上有镂空孔洞13,所述腿板1内部有合金或不锈钢腿板金属杆9,脚板2包括下方承载的脚板金属杆10,腿板金属杆9下端与脚板金属杆10的左端通过水平转轴6连接,腿板1和脚板2上有固定装置3,固定装置3为固定带,所述腿板1上沿轴线分布有两组固定带,脚板2上沿轴线分布有两组固定带,连接构件5包括横杆11和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根支杆12,横杆11两端各连接一根支杆12的上端,脚板金属杆10脚掌的两侧有凸出部,连接构件5下端与脚板金属杆10两侧的凸出部连接,脚板金属杆10上脚掌的两侧各连接一根支杆12,横杆11上有可连接调节装置的通孔 7,通孔7内壁设有螺纹,调节装置采用螺旋式或液压式调控。

采用螺旋式调控时,螺杆8穿过连接构件横杆上的通孔7并与通孔7相嵌合,螺杆8右端最末端为球状凸起,腿板1外壳此处内部为合金结构,处理成球圆形凹陷,两项嵌合,螺杆8右端与腿板1外壳活动连接,螺杆8可上下转动,螺杆8嵌入连接构件上方通孔7如螺钉套入螺帽般吻合,螺杆8 与连接构件间的夹角保持不变,螺杆8上有可拆卸摇把,螺杆8左端为齿轮状阳形,作用于此处的摇把上有齿轮状阴形的孔,通过摇把转动螺纹杆8,螺杆8在连接构件上方通孔内转动,如螺钉在螺帽内转动,使连接构件5上方孔往螺杆8远端移动,脚板2右端与支杆12固连,以此带动脚板2上抬。

采用液压式调控时,液压装置为伸缩杆,伸缩杆右端与腿板1连接,连接构件5上端连接在伸缩杆左端,伸缩杆伸缩带动横杆11在伸缩杆轴线方向往复运动,使连接构件5拉动脚板金属杆10前端,改变腿板1和脚板2间的角度,使踝产生背屈。

气压控制器4包括气缸、活塞、弹簧和阻尼器,活塞、弹簧置于气缸内,弹簧在活塞上方,气缸在两段腿板金属杆9之间,气缸顶端连接上段腿板金属杆9的底部,活塞底部连接下段腿板金属杆9的顶部,下段腿板金属杆9 与脚板金属杆10相连,气压控制器4在脚板2水平面上5cm处,气压控制器 4可缓冲脚部受到的拉力。

使用时,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穿上可调式跟腱痉挛治疗器,待其足放置正确位置后,治疗师根据患者可被牵拉的最适应角度调控机械结构,多次牵拉,患者适应后将其固定在最大可牵拉角度,持续作用,具体持续时间根据患者情况具体处理,适时调整。因为对操作者的体力及技术性要求不高,在了解自身身体情况的前提下,患者在家可请家人协助,也可自己操作。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因跟腱挛缩、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增高、小腿后部肌肉筋膜粘连等原因导致的足下垂患者,不受地点时间限制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