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扩张式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3277发布日期:2019-02-12 21:45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囊扩张式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耗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囊扩张式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术是用于临床麻醉、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的抢救措施,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急救手段,在医疗救护中,应用极为广泛。气管插管作为气管插管术的主要耗材,其质量及可靠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传统的气管插管为硬质或带加强丝的长管,以保证管道在通气时不变形,然而,当遇到气道有创伤、疤痕挛缩或肿瘤等气道狭窄情况时,气管插管难以通过气道狭窄处抵达所需位置,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救治,甚至危及生命。而此时往往需要更换小口径气管导管或者实施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对病患来说更为痛苦,且护理难度大;小口径导管通气往往不足,不能满足病人的氧供需求,最终造成病人氧供不足,二氧化碳蓄积,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先插后撑、易于实施插管术的气囊扩张式气管插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囊扩张式气管插管,包括硬管、软管和套囊,所述硬管侧壁的连接处固定有导丝,所述导丝下端延伸至所述软管侧壁底端,所述软管顶端与所述硬管对接,所述软管管壁由内到外分别为软管内壁、充气支撑层和软管外壁,所述充气支撑层由若干气密连接的十字支撑体组成,上端的所述十字支撑体有且仅有一端气密连接有支撑充气管,所述软管下端套接有所述套囊,所述套囊内侧气密连接有套囊充气管,所述套囊充气管穿设在所述软管内壁和所述软管外壁之间,所述支撑充气管和所述套囊充气管顶端分别安装有指示球囊,所述指示球囊的进气口安装有单向阀。

所述软管底部斜切,且设置有侧排气孔。

所述硬管顶端套接有机器端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充气式软管设计,在充气前实施插管术,由于软管直径小,可随导丝插入较为狭窄的声门及气道,插入后再撑开形成管道,适用于气道狭窄的患者,并有效减少实施气管切开术,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软管采用三层结构,软管内壁及软管外壁可进行有效防护,十字支撑体一方面方便注入空气,迅速撑开软管,另一方面,撑开后形成可靠的支撑,不易扭转、变形;此外,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减少实施气管插管术对患者口腔、会厌、气管等处的损伤,减少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气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气前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充气后软管截面剖视图。

附图中:1.硬管;2.软管;3.套囊;4.导丝;5.软管内壁;6.充气支撑层;7.软管外壁;8.十字支撑体;9.支撑充气管;10.套囊充气管;11.指示球囊;12.侧排气孔;13.机器端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说明书附图中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气囊扩张式气管插管,包括硬管1、软管2和套囊3,硬管1侧壁的连接处固定有导丝4,导丝4下端延伸至软管2侧壁底端,软管2顶端与硬管1对接,软管2管壁由内到外分别为软管内壁5、充气支撑层6和软管外壁7,充气支撑层6由若干气密连接的十字支撑体8组成,上端的十字支撑体8有且仅有一端气密连接有支撑充气管9,软管2下端套接有套囊3,套囊3内侧气密连接有套囊充气管10,套囊充气管10穿设在软管内壁5和软管外壁7之间,支撑充气管9和套囊充气管10顶端分别连接有指示球囊11,指示球囊11的进气口安装有单向阀。

在实施气管插管术时,应手持硬管1一端,将未充气状态的软管2底端插入患者气管所需位置,然后迅速通过支撑充气管9给十字支撑体8充气,将软管2撑起,最后再通过套囊充气管10给套囊3充气,并分别通过指示球囊11判断充气完成度。

软管2底部斜切,且设置有侧排气孔12,防止软管2底部主出口堵塞,无法供氧。

硬管1顶端套接有机器端接头13,用以连接呼吸机器。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