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核病检测用痰样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5501发布日期:2019-02-19 18:5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核病检测用痰样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核病防治领域,具体是一种结核病检测用痰样收集器。



背景技术:

结核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结核菌主要存在于病人的痰液中,因此痰液是最大的传染源,临床上没有对患者痰液专门的收集设施,采用普通的方式进行痰液的收集很容易造成疾病的扩散和传播,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核病检测用痰样收集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防止使用时出现瓶体意外倾倒或打碎,实现收集器的重复使用,同时避免出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交叉感染的结核病检测用痰样收集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核病检测用痰样收集器,包括瓶体,瓶体上端螺纹旋接有瓶盖,瓶盖上穿设有进液管,进液管端部连接有空心的手柄,手柄侧面设置有U型固定架,固定架侧面螺纹穿设有固定螺栓,手柄上连接有漏斗形的接痰斗,接痰斗上连接有斗盖,瓶体侧面设置有消毒液瓶,消毒液瓶与瓶体之间连接有7字形连接管,连接管下端位于消毒液瓶内底部,消毒液瓶侧面上端连接有加压装置,消毒液瓶上端设置有加液口,加液口上螺纹旋接有口盖,瓶体与消毒液瓶底部均设置有吸盘。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瓶体上相对消毒液瓶的另一侧面设置有提手。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瓶体和消毒液瓶均为透明材质,且表面均设置有刻度线。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消毒液瓶内设有结核杆菌消毒液。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加压装置为加压气囊。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瓶体与瓶盖之间、接痰斗与斗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通过吸盘将瓶体固定在桌面或地面等平面物体上,防止使用时出现瓶体意外倾倒或打碎,在收集器收集、取样完毕后,能实现密闭消毒,实现收集器的重复使用,同时避免出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架与固定螺栓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瓶体、2-瓶盖、3-进液管、4-手柄、5-固定架、6-固定螺栓、7-接痰斗、8-斗盖、9-消毒液瓶、10-连接管、11-加压装置、12-加液口、13-口盖、14-吸盘、15-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附图1-2可知,一种结核病检测用痰样收集器,包括瓶体1,瓶体1上端螺纹旋接有瓶盖2,瓶盖2上穿设有进液管3,进液管3端部连接有空心的手柄4,手柄4侧面设置有U型固定架5,固定架5侧面螺纹穿设有固定螺栓6,手柄4上连接有漏斗形的接痰斗7,接痰斗7上连接有斗盖8,瓶体1侧面设置有消毒液瓶9,消毒液瓶9与瓶体1之间连接有7字形连接管10,连接管10下端位于消毒液瓶9内底部,消毒液瓶9侧面上端连接有加压装置11,消毒液瓶9上端设置有加液口12,加液口12上螺纹旋接有口盖13,瓶体1与消毒液瓶9底部均设置有吸盘14。

进一步的,所述的瓶体1上相对消毒液瓶9的另一侧面设置有提手15。

进一步的,所述的瓶体1和消毒液瓶9均为透明材质,且表面均设置有刻度线(未图示)。

进一步的,所述的消毒液瓶9内设有结核杆菌消毒液。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压装置11为加压气囊。

进一步的,所述的瓶体1与瓶盖2之间、接痰斗7与斗盖8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未图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吸盘14将瓶体1固定在桌面或地面等平面物体上,防止使用时出现瓶体1意外倾倒或打碎,患者拿着手柄4,通过接痰斗7接痰液,痰液经进液管3进入瓶体1内进行收集,对于不方便手拿手柄4的患者,通过调节固定螺栓6,通过固定架5将接痰斗7固定在床沿或输液杆等物体上,患者直接向接痰斗7内吐痰即可,在收集器收集、取样完毕后,通过加压装置11向消毒液瓶9内加压,消毒液经连接管10进入瓶体1内,对瓶体1内痰液进行杀菌消毒,将瓶体1倾倒,消毒液进入进液管3、手柄4和接痰斗7内进行消毒,实现密闭消毒,彻底消毒后即可将瓶盖2旋开,对瓶体1、进液管3和接痰斗7内进行清洗消毒,实现收集器的重复使用,同时避免出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交叉感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