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护理治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0822发布日期:2019-03-15 19:4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科护理治疗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护理治疗车。



背景技术:

在眼科护理过程中眼药水的使用频率较高且眼药水种类繁多,容易造成拿错眼药水或者重复滴眼药水的情况,同时在眼药水使用完毕后也容易造成归位错误等情况;不同病人的口服药容易放混,同一位病人的不同时间段的口服药液容易放混;护理器具种类繁多,现有的治疗车无法分类放置,造成护理器具放置杂乱,某些护理器具需要医护人员前往治疗室另取,既耽误护理时间又增加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眼科护理治疗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眼科护理治疗车,其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顶面设置有3个治疗盘,所述车体的中间还设置有口服药抽屉、眼药水抽屉和垃圾收集区,所述口服药抽屉内通过若干挡板交叉设置形成若干个口服药格,所述口服药格分成前、中、后三个部分,所述眼药水抽屉内通过若干个挡板交叉设置成若干个前后分布的眼药水格,所述垃圾收集区设置在所述车体的最下方;所述车体的顶面的至少一部分设有护栏,所述车体的侧面设有把手,所述车体的底面四个角分别设有轮子。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口服药格共有50个,其中45个格子放置15个病人早、中、晚的口服药,5个格子作为备用的格子。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口服药抽屉内还设有无菌用品盒、血糖仪存放盒和备用盒。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眼药水抽屉还设有生理盐水盒和护理器具盒。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收集区设有锐器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口服药抽屉和眼药水抽屉,加强对口服药和眼药水的管理,对不同病人的口服药进行区分,对同一位病人不同时间段的口服药进行进一步区分,大大降低医护人员拿错口服药的概率;对不同病人的眼药水进行区分,对同一病人是否执行过的眼药水进行进一步区分,大大降低医护人员拿错眼药水的概率;通过设置3个治疗盘分别用以放置接瓶护理所需护理器具、肌注针和待接瓶的液体;设置垃圾收集区用以回收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在车体侧面设置把手和车体的底面四个角设置轮子,方便医护人员推动眼科护理治疗车。

通过设置无菌用品盒、血糖仪存放盒和备用盒用以放置一次性棉签、一次性头皮针、一次性输液器等无菌物品和血糖仪,通过设置生理盐水盒和护理器具盒用以放置生理盐水、血压计、松节油、指甲剪和止血带,治疗车配置齐全医护人员无需前往治疗室另取护理器具。

通过在垃圾收集区设置锐器盒用以收集医用小玻璃制品、各类刀片、头皮针和缝合针等锐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眼科护理治疗车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口服药抽屉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眼药水抽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治疗盘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口服药抽屉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口服药抽屉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眼科护理治疗车,其包括车体100,所述车体100顶面设置有3个治疗盘110,分别用以放置接瓶护理所需护理器具、肌注针和待接瓶的液体,所述车体100的中间还设置有口服药抽屉120、眼药水抽屉130和垃圾收集区140,所述口服药抽屉120内通过若干挡板交叉设置形成若干个口服药格121,所述口服药格121分成前、中、后三个部分,所述眼药水抽屉130内通过若干个挡板交叉设置成若干个前后分布的眼药水格131,所述垃圾收集区140设置在所述车体100的最下方;所述车体的顶面的至少一部分设有护栏,所述车体100的侧面设有把手150,所述车体100的底面四个角分别设有轮子160。

所述口服药格121共有50个,其中45个格子放置15个病人早、中、晚的口服药,5个格子作为备用的格子。

所述眼药水格131共有40个,分为前后分布的两组用以区分眼药水是否执行过,每组包括20个格子,其中15个格子放置15个病人的眼药水,5个格子作为备用格子。

所述口服药抽屉120内还设有无菌用品盒122用以放置一次性棉签、一次性头皮针、一次性输液器等无菌物品,血糖仪存放盒123用以放置血糖仪和备用盒124。

所述眼药水抽屉130还设有生理盐水盒132用以放置生理盐水和护理器具盒133用以放置血压计、松节油、指甲剪和止血带。所述垃圾收集区140设有锐器盒141用以收集医用小玻璃制品、各类刀片、头皮针和缝合针等锐器。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眼科护理治疗车,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