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创缝合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6739发布日期:2019-08-09 21:19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创缝合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创缝合床。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增加以及车祸等意外伤害明显增多,需要进行清创缝合的病人明显增加,在临床工作中清创缝合使用最简单的检查床或者手术床或者清创缝合车,没有专用清创缝合手术床,普通手术床在清创时会产生大量冲洗水等垃圾,使得手术区不能保持清洁干燥,给后面缝合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同时增加了伤口感染风险,也同时容易污染医生工作服衣物,甚至造成疾病传播,而清创缝合车患者不能平躺于其上,但是清创缝合都需要患者平躺以免在手术时发生麻醉意外和术中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清创手术床,能够使患者平躺于其上,同时能够解决清创时产生的冲洗水污物等收集不便、造成手术区湿度大及潜在伤口感染及医务人员受感染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清创缝合床,包括床板,床板底面设有床脚,床脚底部设有滚轮,床板上表面放置有软垫,软垫包括本体部和活动部,本体部设有缺口,活动部设有至少一个,活动部沿床板头尾方向依次分布在缺口内,活动部与本体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床板包括层叠的上板和下板,上板、下板均设有开口,开口与缺口正对,上板与下板通过支撑件连接,上板与下板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内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中间板,中间板与上板和/或下板和/或支撑件滑动连接,中间板滑动方向垂直于床板头尾方向,中间板与活动部数量相同且正对;下板下表面滑动连接有集水槽,集水槽位于开口下方,集水槽沿床板头尾方向滑动,集水槽底部设有排水阀。

中间板与上板和/或下板通过滑槽滑块连接,中间板设有滑块,上板和/或下板设有滑槽。

所述活动部侧壁与缺口侧壁通过魔术贴或者卡扣连接。

所述开口、缺口均为矩形,开口、缺口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床板头尾方向。

所述缺口内的活动部有五个,五个活动部的尺寸相同,五个活动部分别与人体的头颈部、胸部、腹部髋部、大腿膝部、小腿足部对应。

所述中间板为对开式中间板,中间板包括正对的两个子板,两个子板相向滑动以封闭或者打开开口。

进一步的,子板的左端面或者右端面设有拉手。

所述下板下表面设有两条平行于床板头尾方向的滑槽,下板上的开口位于两条滑槽之间,集水槽的两个相对侧面的顶部均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

所述下板的端部还设有收线筒,收线筒与下板转动连接,收线筒设有手柄,集水槽通过连接线与收线筒连接。

所述收线筒有两个,两个收线筒均位于下板的尾端,集水槽通过两条连接线与两个收线筒连接,一条连接线的一端连接集水槽头端的顶部、另一端连接收线筒,另一条连接线的一端连接集水槽尾端的顶部、另一端绕过下板的头端连接另一个收线筒。

进一步的,为方便连接线收放,下板头端的中部及侧面均设有转向滑轮,使连接线避开开口位于滑槽外。

所述下板下表面的头、尾两端均设有抽屉。

所述床板上表面设有插孔,床板尾部上表面设有无影灯,无影灯包括灯头、蛇形颈臂,蛇形颈臂与上板可拆卸连接。

还包括底板,底板位于集水槽下方,底板与床脚连接。

还包括头部托架,头部托架位于开口头端内,头部托架包括环形本体,环形本体平行于床板表面,环形本体通过连接件与开口侧壁和/或支撑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集水槽的设置,能够收集清创垃圾水,避免了冲洗水四溅,冲洗垃圾收集不便及污染医务人员造成疾病传播;

2、下板下表面滑槽的设置,使集水槽能够滑动到需要的滑槽任意位置,这可以解决集水槽接冲洗物的放置部位,解决了清创车清创接冲洗物不便的问题,同时患者又可躺着接受操作;

3、五个活动部的设置,根据人体受创位置的不同将人体分成五个部分,既不影响患者平躺,又能够使污水落入集水槽内;

4、收线筒的设置,进一步方便医护人员操作集水槽的位置;

5、上板表面设置的插孔,具有插入输液架撑杆的作用;

6、下板下表面头、尾侧抽屉的设置,具有储放麻醉药、生理盐水、一次性垫巾、抢救用品阿托品、肾上腺素、洛贝林等药物的作用,方便医护人员取用,在抢救时可就地取用药物;

7、头部托架的设置,使取下头部下方的活动部后,头颈部仍然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撑;

8、上板尾部无影灯的设置,具有方便观察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床板、中间板、收线筒、集水槽分解示意图。

图中:1-床板、2-床脚、3-滚轮、4-软垫、5-缺口、6-开口、7-中间板、8-集水槽、9-收线筒、10-头部托架、11-上板、12-下板、13-支撑件、14-底板、41-本体部、42-活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清创缝合床,包括床板1,床板1底面四角分别设有床脚2,床脚2底部设有滚轮3,滚轮3为自紧式万向滚轮,床板1上表面放置有软垫4,软垫4为泡沫材料,软垫4为矩形,软垫4包括本体部41和活动部42,本体部41的中部设有矩形缺口5,缺口5长度方向平行于床板1头尾方向,活动部42设有五个,五个活动部42尺寸相同,五个活动部42沿床板1长度方向依次分布在缺口5内,五个活动部42刚好完全填充缺口5,活动部42侧壁与缺口5侧壁通过魔术贴或者卡扣连接;所述床板1包括层叠的矩形上板11和矩形下板12,上板11、下板12均设有矩形开口6,开口6与缺口5适配且正对,上板11与下板12通过若干个支撑件13连接,上板11与下板12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内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开口6的中间板7,中间板7与上板11和/或下板12和/或支撑件13滑动连接,中间板7滑动方向垂直于床板1头尾方向,中间板7与活动部42数量相同且正对;下板12下表面滑动连接有集水槽8,集水槽8位于开口6下方,集水槽8沿床板1头尾方向滑动,集水槽8底部设有排水阀,排水阀连接有脚踏开关,脚踏开关位于床下方。

所述五个活动部42分别与人体的头颈部、胸部、腹部髋部、大腿膝部、小腿足部对应。

所述中间板7为对开式中间板,中间板7包括正对的两个子板70,两个子板70相向滑动以封闭或者打开开口6,下板12上表面和/或上板11下表面设有滑槽,子板70相应的设有滑块。

所述下板12下表面设有两条平行于床板1头尾方向的滑槽,下板12上的开口6位于两条滑槽之间,集水槽8上部尺寸大于下部尺寸,集水槽8的左、右(垂直于床板1头尾方向)两侧面的顶部均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为T形滑块,滑槽为T形滑槽。

所述下板的尾端还设有收线筒9,收线筒9与下板12转动连接,收线筒9设有手柄,集水槽8通过连接线90与收线筒9连接,连接线90一端与集水槽8连接、另一端与收线筒9连接。

所述收线筒9有两个,两个收线筒9均位于下板12的尾端,集水槽8通过两条连接线90与两个收线筒9连接,一条连接线90的一端连接集水槽8头端的顶部、另一端连接收线筒9,另一条连接线90的一端连接集水槽8尾端的顶部、另一端180°绕过下板12的头端连接另一个收线筒9,为方便连接线90收放,下板12头端的中部及侧面均设有转向滑轮,使连接线90避开开口6位于滑槽外。

还包括头部托架10,头部托架10位于床板1上设置的开口6内,头部托架10位于开口6靠近床头的一端,头部托架10包括环形本体,环形本体平行于床板1表面,环形本体通过连接件与上板11上的开口6侧壁连接,环形本体位于人体的头颈部正下方。

所述上板11尺寸大于软垫4的尺寸,上板11露出软垫4部分的上表面的四角均设有用于插放输液杆的插孔,上板11尾部的上表面设有无影灯,无影灯包括灯头、蛇形颈臂,蛇形颈臂与上板11通过螺纹或者卡扣连接。

还包括底板14,底板14位于集水槽8下方,底板14与四个床脚2连接,底板14平行于床板1,底板14大小为四个床脚同一平面四点连线围成之矩形面积。

使用时,如图1所示,患者平躺在软垫4上,根据患者身体创伤部位的不同(人体的头颈部、胸部、腹部髋部、大腿膝部、小腿足部),将相应的活动部42取出,再将对开式的中间板7向床板1的左右两侧滑开,此时创伤部位下方的开口6被相应的打开,再摇动相应的收线筒9的手柄,使集水槽8滑动至创伤部位的下方,可以开始清创操作,污水则被集水槽8收集。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