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夹纱布式便捷撑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7169发布日期:2019-01-29 18:03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可夹纱布式便捷撑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夹纱布式便捷撑口器。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内镜下治疗技术的发展,有部分内镜下切除的病变常因体积较大而在退镜时落入口腔,传统的撑口器因为局限于口腔内,开口较小,不但口腔内视野差,还常常阻碍病理标本的顺利取出。无痛胃镜检查时,有些患者需面罩给氧,而通过面罩口腔入口处进镜入口腔时,内镜前端常会被患者口腔内狭窄的撑口器阻挡,从而造成进镜困难。而内镜术前插管时麻醉师也常因不了解目前撑口器上孔道的设置而占用了内镜通道,有时需重新置放撑口器。目前临床上有很多撑口器因为没有压舌板功能,患者出于紧张,常常不自主的用舌头舔内镜,造成内镜进镜受阻,还有些患者则因口腔疾病开口受限而不能咬合平时常用的撑口器。有部分患者在检查时常因分泌大量唾液造成呛咳,还有部分头部较胖的患者会被目前内镜治疗时使用的撑口器上的松紧带在后颈部及面部勒出深痕。即便是部分可以调节高度的卡槽类撑口器,也常常因为双侧调整极为不便利而在临床无法推广。

因此,临床上急需一款简易且方便的撑口器,既可根据口腔大小调节撑口器的长度及宽度,又可以扩大检查及治疗时口腔内的空间,同时还可放置纱布减少口腔内分泌的唾液,且可重复消毒使用,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夹纱布式便捷撑口器,用以解决现有的撑口器存在主支撑架位于口腔内影响视野以及妨碍手术器械的自由进入,无法调整撑口器的长度及宽度,使用撑口器时患者容易被自己分泌的唾液造成呛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夹纱布式便捷撑口器,所述可夹纱布式便捷撑口器包括支撑架、压舌板和上曲槽,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压舌板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曲槽连接,所述压舌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夹住纱布的夹子。

优选的,所述可夹纱布式便捷撑口器还包括可调式上曲槽,所述可调式上曲槽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上曲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舌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下曲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壳体、压紧块和调节螺栓,所述固定壳体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压紧块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螺纹通孔内的螺纹配合。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的另一端设置有拧紧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由延伸部和弯曲部构成,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弯曲部焊接连接或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分别与压舌板、上曲槽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压舌板、下曲槽、可调式上曲槽以及上曲槽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或钛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撑口器既可根据口腔大小调节撑口器的长度及宽度,又可以扩大检查及治疗时口腔内的空间,且支撑架位于法令纹外侧,不影响内镜及手术器械通过,同时还可放置纱布减少口腔内分泌的唾液,且可重复消毒使用,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夹纱布式便捷撑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舌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压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述,该可夹纱布式便捷撑口器包括支撑架1、压舌板2和上曲槽3。支撑架1包括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11由第一延伸部和第一弯曲部构成。第一延伸部的一端与压舌板2焊接连接或与压舌板2一体成型,第一延伸部的另一端向压舌板2的一侧延伸,并与第一弯曲部的一端焊接连接或与第一弯曲部一体成型,第一弯曲部为一段弧形的金属杆,第一延伸部另一端的端部与第一弯曲部一端的端部连接并呈一定角度,由于第一连接杆11偏向压舌板2的一侧,且位于人脸法令纹的外侧,因此,可避免第一连接杆11对内镜的阻挡,第一弯曲部的另一端向上弯曲。

如图4和5所述,第一连接组件5包括第一固定壳体51、第一压紧块52和第一调节螺栓53。第一固定壳体51的内部具有空腔,第一固定壳体51与第一弯曲部的另一端焊接连接或一体成型,第一固定壳体5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第一固定壳体5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第一压紧块52设置于第一固定壳体51的内部,第一压紧块52的一面设置有凹槽521,第一压紧块52的另一面设置有盲孔522,第一调节螺栓53的一端通过盲孔522与第一压紧块52活动连接,并与螺纹通孔内的螺纹配合。当正向拧动第一调节螺栓53时,第一调节螺栓53推动第一压紧块52向靠近第一固定壳体51内壁的方向运动;当反向拧动第一调节螺栓53时,第一调节螺栓53带动第一压紧块52向远离第一固定壳体51内壁的方向运动。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拧动第一调节螺栓53,第一调节螺栓53的另一端设置有拧紧块。

如图3所述,第二连接杆12由第二延伸部121和第二弯曲部122构成。第二延伸部121的一端与上曲槽3焊接连接或与上曲槽3一体成型,第二延伸部121的另一端同样向压舌板2的一侧延伸,并与第二弯曲部122的一端焊接连接或与第二弯曲部122一体成型,第二弯曲部122为一段弧形的金属杆,第二延伸部121另一端的端部与第二弯曲部122一端的端部连接并呈一定角度a,第二弯曲部122的另一端向下弯曲,并通过通孔插入第一固定壳体51的空腔中。同样的,第二弯曲部122的另一端也设置有刻度。当正向拧动第一调节螺栓53时,第一调节螺栓53推动第一压紧块52向靠近第一固定壳体51内壁的方向运动,并最终将第二弯曲部122的另一端夹持在第一压紧块52与第一固定壳体51的内壁之间,从而将第一连接杆11与第二连接杆12连接。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构成一个C字形的支撑架1,由于支撑架1偏向压舌板2的一侧,且位于人脸法令纹的外侧,因此,不会影响内镜和其他器械的正常使用。

上曲槽3用于卡住患者的上嘴唇和上部牙齿/牙槽,并对其进行支撑,防止在检查及治疗时,上嘴唇或上部牙齿闭合。上曲槽3具有与牙齿及牙龈轮廓相匹配的弧度。上曲槽3的横截面呈C字形或U字形,上曲槽3的长度可以根据患者嘴唇的尺寸进行调整和制作,上曲槽3的宽度可根据患者上嘴唇与上部牙齿的厚度之和进行确定,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长或加宽。

如图2所述,压舌板2呈板状结构,压舌板2用于压住患者舌头,防止舌头影响其他器械的正常使用,压舌板2的侧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夹住纱布的夹子21。手术中由于患者会分泌大量的唾液,因此,需要在压舌板2上缠绕纱布,通过纱布吸取唾液,防止唾液造成患者呛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夹纱布式便捷撑口器还包括可调式上曲槽4,可调式上曲槽4通过第二连接组件23与上曲槽3连接,第二连接组件23结构与第一连接组件5结构相同,因此不再详细介绍。第二固定壳体与上曲槽3焊接连接或与上曲槽3一体成型,可调式上曲槽4是在上曲槽3的基础上设置一根调节杆,调节杆的柱面上设置有刻度,调节杆的一端与可调式上曲槽4焊接或一体成型,调节杆的另一端插入第二固定壳体的空腔,并通过第二压紧块将调节杆的另一端夹持在第二固定壳体的空腔内。通过拧动第二调节螺栓,改变调节杆进入第二固定壳体内的长度,从而改变撑口器的宽度,使用时可根据患者口部的宽度改变撑口器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压舌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下曲槽22,下曲槽22的结构与上曲槽3的结构相同,两者不同之处在于下曲槽22的槽口向下,下曲槽22用于卡住患者的下嘴唇和下部牙齿/牙槽,并对其进行支撑。下曲槽22与压舌板2焊接连接或与压舌板2一体成型,优选项为两者一体成型。

支撑架1、压舌板2、下曲槽22、可调式上曲槽4以及上曲槽3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或钛钢。因此,使用完毕后去掉纱布,对撑口器进行消毒后,便可重复使用,从而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使用方法:

1.使用时,将提前准备好的纱布缠绕于压舌板2上,并用夹子21进行固定。

2.将撑口器放入患者的口部,下曲槽22卡住患者的下嘴唇和下部牙齿/牙槽,压舌板2压住患者舌头,上曲槽3卡住患者的上嘴唇和上部牙齿/牙槽,并通过改变调节杆进入第二固定壳体内的长度,使撑口器的宽度与口腔的宽度相匹配,再扭紧第二调节螺栓。

3.通过改变第二弯曲部122进入第一固定壳体51内的长度,使患者的口腔张开至满足要求的大小,并拧紧第一调节螺栓53将其固定,之后便可进行检查或治疗。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