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指环拔针按压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5817发布日期:2019-02-19 18:57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指环拔针按压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指环拔针按压贴。



背景技术: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对患者静脉输液、采血拔针后,按压在患者穿刺点上的覆盖物经常采用无菌棉签、无菌棉球;在撕除针尖上固定胶布后,穿刺点按压由护士指导患者或患者家属用无菌棉签及棉球按压,由护士按压转换至患者或患者家属按压,增加了穿刺点按压换手率,且在换手按压的过程中,若换手不及时或重新按压位置不准确,难免会导致针孔出血、渗血现象的发生,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感染,同时,拔针完毕,需要按压穿刺点处3-5分钟,通常耐心不好的静脉穿刺者在穿刺点的血未完全凝固的时候就取下或者移动棉球或棉签,棉球或棉签移位,造成穿刺点按压时间不够,同样会导致针孔出血、渗血,甚至穿刺处感染等不必要现象的发生;此外,护士在每位患者结束输液后,需要往返患者和护士站之间奔波拿取无菌的棉球和棉签,效率低下,繁琐不便。

因此,开发一种一次性指环拔针按压贴,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指环拔针按压贴,以减少拔针后按压的换手率,有效避免针孔出血现象的发生,且使用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次性指环拔针按压贴,包括胶布层、止血层、硬芯棉棒和贴纸层,所述止血层设置于所述胶布层的粘胶面,且所述止血层于所述胶布层的中间部位设置,所述硬芯棉棒位于所述止血层的中间,且竖向设置,所述贴纸层与所述胶布层相适配,且所述贴纸层贴合在所述胶布层的粘胶面,所述止血层和所述硬芯棉棒包覆在所述胶布层和所述贴纸层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胶布层为碟形状。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胶布层采用3M医用胶带。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止血层为强吸水性海绵。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硬芯棉棒包括按压棒和灭菌棉,所述灭菌棉于所述按压棒的外周缠绕包覆设置。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次性指环拔针按压贴,包括胶布层、止血层、硬芯棉棒和贴纸层,止血层设置于胶布层的粘胶面,且止血层于胶布层的中间部位设置,硬芯棉棒位于止血层的中间,且竖向设置,贴纸层与胶布层相适配,且贴纸层贴合在胶布层的粘胶面,止血层和硬芯棉棒包覆在胶布层和贴纸层之间。基于以上改进,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各种医用针头的拔出按压,在使用时,将贴纸层撕下,将胶布层一侧的其中两个碟翅部沿背离胶布层粘胶面的方向翻折,并将翻折的两个碟翅部交错叠合,通过胶布层的粘胶面粘贴固定在一起,形成喇叭口状的指环型结构,拔针操作时,将该指环型按压贴套在手指端部,使得硬芯棉棒与穿刺点正对,轻按穿刺部实现拔针操作,拔针完成后,将叠合在一起的两个碟翅部散开,通过胶布层的四个碟翅部将硬芯棉棒加压固定在患者穿刺部位即可,相较传统的棉球或棉签的拔针按压方式,拔针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拔针操作的稳定性,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拔针后按压的换手率,有效避免了因换手按压或按压移位、不准确等因素导致的针孔出血现象的发生,进而有效避免了患者穿刺部位感染现象的发生。

胶布层为碟形状;基于以上改进,蝶形状结构,使得该按压贴加压更加牢固,为实现硬芯棉棒对穿刺点的有效压持提供了可靠保障,且外形更加美观、精致。

胶布层采用3M医用胶带;基于以上改进,3M医用胶带采用医用级低致敏粘胶,粘性温和、稳定,能够有效减少过敏、毛囊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止血层为强吸水性海绵;基于以上改进,设有的强吸水性海绵止血层,在实现对穿刺部位保护的同时,能够对意外渗出的血液进行吸收,为进一步防止穿刺部位感染提供了保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得拔针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拔针操作的稳定性,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拔针后按压的换手率,有效避免了因换手按压或按压移位、不准确等因素导致的针孔出血现象的发生,进而有效避免了患者穿刺部位感染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胶布层;2-止血层;3-硬芯棉棒;4-贴纸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指环拔针按压贴,包括胶布层1、止血层2、硬芯棉棒3和贴纸层4,止血层2设置于胶布层1的粘胶面,且止血层2于胶布层1的中间部位设置,硬芯棉棒3位于止血层2的中间,且竖向设置,贴纸层4与胶布层1相适配,且贴纸层4贴合在胶布层1的粘胶面,止血层2和硬芯棉棒3包覆在胶布层1和贴纸层4之间。

本实施例中,胶布层1为碟形状,同样,贴纸层4也为与胶布层1相适配的碟形状,蝶形状结构,使得该按压贴加压更加牢固,为实现硬芯棉棒3对穿刺点的有效压持提供了可靠保障,且外形更加美观、精致。

本实施例中,胶布层1采用3M医用胶带,3M医用胶带采用医用级低致敏粘胶,粘性温和、稳定,能够有效减少过敏、毛囊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采用3M医用弹力胶带加压止血,能够减少按压时间,降低针孔出血率。

本实施例中,止血层2为强吸水性海绵,设有的强吸水性海绵止血层2,在实现对穿刺部位保护的同时,能够对意外渗出的血液进行吸收,为进一步防止穿刺部位感染提供了保证。

本实施例中,硬芯棉棒3包括按压棒和灭菌棉,灭菌棉于按压棒的外周缠绕包覆设置,当然,依据使用需求,硬芯棉棒3远离胶布层1的一面可附着一层敷料,敷料与现有的按压贴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为方便在使用时,将贴纸层4从胶布层1上撕下,可在贴纸层4上设置舌型撕片,以便于在使用时快速方便的将贴纸层4撕下,舌型撕片可设置在该按压贴的其中一个碟翅部边缘,由于舌型撕片的设置使用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手段,本技术领域人员所共识的,故在此不作赘述,附图中也未予示出。

基于上述结构的该一次性指环拔针按压贴,为指环型结构,即其中两个碟翅部交错叠合在一起形成喇叭口状的指环型结构,使用时,直接将该指环拔针按压贴套在手指端部,使得硬芯棉棒3与穿刺点正对,轻按穿刺部实现拔针操作,拔针完成后,将叠合在一起的两个碟翅部散开,通过胶布层1的四个碟翅部将硬芯棉棒3加压固定在患者穿刺部位即可。

该按压贴的结构跟使用方法,能够适用于各种医用针头的拔出按压,相较传统的棉球或棉签的拔针按压方式,拔针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拔针操作的稳定性,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拔针后按压的换手率,有效避免了因换手按压或按压移位、不准确等因素导致的针孔出血现象的发生,进而有效避免了患者穿刺部位感染现象的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