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定位计数功能的肺穿刺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1371发布日期:2019-03-02 04:1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定位计数功能的肺穿刺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定位计数功能的肺穿刺活检针。



背景技术:

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是临床上较常用的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其流程大致如下:根据病变位置,患者取仰卧、俯卧或侧卧位作CT扫描,病变位置薄层扫描,选择穿刺的最佳层面和皮肤穿刺点,置金属标志于进针点,重复CT扫描核实无误后在皮肤上用色笔标记穿刺点,用光标分别测出进针角度和允许进针最大深度。常规消毒皮肤,经皮局麻。麻醉成功后,根据病灶大小选择活检方法(小于2cm者针吸活检;大于2cm者针吸或切割活检)。在切割活检时,先将穿刺针芯、针套正确安装在穿刺枪并将穿刺枪设定在待激发状态,穿刺目标确定后,激发穿刺枪,穿刺针芯首先进入病变组织,部分病变组织处于取检槽中,穿刺针套随后进入。在此过程中,针套将取检槽中的病变组织裁切并套存于取检槽中。退出穿刺针,并取出取检槽中的病变组织,采集标本。

每次穿刺时,需要在同一穿刺点的不同方向多次取出组织进行活检,以保证取样检测结果的准确,在此过程中存在如下弊端:(1)现有技术的穿刺活检针没有定位功能,由于针上没有方向标识,医生在不同方向多次取出组织的操作过程中可能遗忘已经抽吸活检的方向,容易导致2或3次抽取组织都是在同一方向,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2)由于穿刺针取检槽体积小,取得的标本少,难以满足病理检测要求,需要在每个方向多次穿刺以提高标本取检合格率,增加患者痛苦;(3)穿刺点确定后,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由于穿刺操作或针体自身重量导致穿刺针偏离既定的穿刺角度,需要术者判断多次调整方向,操作繁琐,增加手术难度;(4)现有技术的活检针没有计数功能,医生在取检手术过程中,无法通过手术器械直观读取已经穿刺取检的样品数,需要凭记忆记住已经穿刺取检样品的次数,操作不便。

中国专利982328958公开一种诊断用倒勾槽式穿刺活检针,由针体、针座、针蕊组成,其结构特点为针体马蹄面正后方有贯通槽,针尖正后方有75°角倒勾,针体表面有刻度,便于操作者掌握深度,适用于小于2cm早期肿瘤的穿刺活检诊断。中国专利201521134598X公开一种胸膜穿刺活检针,包括内芯管、内芯管手柄、外套管、外套管手柄及连接管,不锈钢内芯管一端为斜面针尖,另一端连接带有凸起护手的中空圆柱体内芯管手柄,并与内芯管口同心连通;不锈钢外套管一端端面为平头,端头圆周外表面上有斜面磨成弧形刀刃下凹缺口,外套管中部外表面有刻度线,另一端固定连接带有凸起护手的中空圆柱体外套管手柄,并与外套管口连通,将内芯管斜面针尖端滑动配合插入外套管,露出外套管平面端,外套管手柄和内芯管手柄上的锥形凸起和锥形凹配合槽定位,外套管手柄悬臂端配合插入塑料连接管。现有技术中,关于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计数功能的肺穿刺活检针,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定位计数功能的肺穿刺活检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定位计数功能的肺穿刺活检针,所述具有定位计数功能的肺穿刺活检针包括空心外套管(1)、针芯(2),所述空心外套管(1)与针芯(2)相适配,针芯(2)可插入空心外套管(1)中无缝贴合,所述空心外套管(1)包括针管(3)、针座(4),所述针管(3)的表面设有刻度标识,所述针管(3)上设有可沿管体上下移动的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包括粘贴部(6)和固定部(7),所述粘贴部(6)底面为圆形,在圆形表面设有粘贴层,所述固定部(7)为空心圆柱形,固定部(7)套在针管(3)的表面;所述针座(4)的端面设有V形凹槽(8),所述V形凹槽(8)的数量为4个,每个凹槽(8)相邻的针座端面设有颜色标签,所述颜色标签包括红色标签(9)、黄色标签(10)、蓝色标签(11)、绿色标签(12);所述针芯(2)包括针柄(13)和针体(14),所述针柄(13)表面设有一V型凸起(15),所述V形凹槽(8)与V型凸起(15)相嵌合;所述针体(14)的头端设有取检槽(16),所述取检槽(16)沿针体轴向截面为梯形,梯形短边位于针体表面,梯形侧边夹角为3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凹槽(8)等距均匀分布在针座(4)的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V型凸起(15)的个数为1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针柄(13)和针体(14)之间设有截面为梯形的连接部(17),所述连接部(17)的直径从针柄端到针体端逐渐减少。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空心外套管1包括针座4,所述针座4的端面设有V形凹槽8;所述针芯2包括针柄13,所述针柄13表面设有V型凸起15,所述V形凹槽8与V型凸起15相嵌合。使用时,可将针芯上的V型凸起15插入V形凹槽8中,使两者嵌合,将针芯2头端取检槽16的朝向固定,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时可按照V形凹槽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穿刺取样操作,使每个方向都能取出组织样品,避免医生穿刺取样的操作过程中,在同一方向重复多次取样,提高穿刺取样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此外,按照V形凹槽的排列顺序进行穿刺取样,方便医生识别取样次数,例如V形凹槽总数为4个,当操作到位于9点钟方向的V形凹槽时,表示在进行第三次穿刺取样,具有定位计数功能。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手术器械直观读取已经穿刺取检的样品数,无需凭记忆记住,手术操作更加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中,在每个凹槽8相邻的针座端面设有颜色标签,所述颜色标签包括红色标签9、黄色标签10、蓝色标签11、绿色标签12。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显示器械在狭小的空间显示手术视野,医生由于长时间集中精力进行手术操作,对方向识别不敏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针座端面设置不同颜色的标签,颜色标签具有有效的提示作用,提示医生在上次取样过程中取样槽的取样方向,在第二穿刺取样时,由于颜色标签的提示作用,避免在相同的方向进行取样,具有定位功能。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针管3上设有可沿管体上下移动的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包括粘贴部6和固定部7,所述粘贴部6的底面为圆形,在圆形表面设有粘贴层,所述固定部7为空心圆柱形,固定部7套在针管3的表面。现有技术的穿刺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手术操作或针体自身重量导致穿刺针偏离既定的穿刺角度,需要术者判断多次调整方向,操作繁琐,增加手术难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针管上设置固定座,在穿刺取样前可将粘贴部紧贴在穿刺点的表面,通过固定部的固定作用,将针体牢牢固定,使每次穿刺取样时空心外套管的方向不变,提高每次穿刺取样的准确度。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针体14的头端设有取检槽16,所述取检槽16沿针体轴向截面为梯形,梯形短边位于针体表面,梯形侧边夹角为30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方形取检槽,本实用新型的梯形取检槽的设计,可增加取检槽的体积,取得的样本量更多,可满足多次检测要求。同时由于外小内大的梯形取样口,有利于外套管对取检槽内的样本进行裁剪。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定位计数功能的肺穿刺活检针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心外套管各部位标记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针芯各部位标记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针座端面各部位标记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固定部各部位标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空心外套管 2.针芯 3.针管

4.针座 5.固定座 6.粘贴部

7.固定部 8.V形凹槽 9.红色标签

10.黄色标签 11.蓝色标签 12.绿色标签

13.针柄 14.针体 15.V型凸起

16.取检槽 17.弧形连接部

实施例1

一种具有定位计数功能的肺穿刺活检针,所述具有定位计数功能的肺穿刺活检针包括空心外套管1、针芯2,所述空心外套管1与针芯2相适配,使用时针芯2可无缝贴合插入空心外套管1中,对活检针尖端的目标穿刺位置进行采集组织样本操作。所述空心外套管1包括针管3、针座4,所述针管3的表面设有刻度标识,所述针管3上设有可沿管体上下移动的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包括粘贴部6和固定部7,所述粘贴部6的底面为圆形,在圆形表面设有粘贴层,所述固定部7为空心圆柱形,固定部7套在针管3的表面,所述固定部由软质塑料制成,所述针管由金属材料制成,由于软质塑料与金属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可在固定部与针管之间形成一定的贴合力,避免固定部与针管之间相互滑动。所述针座4的端面设有V形凹槽8,所述V形凹槽8的数量为4个,每个凹槽8相邻的针座端面设有颜色标签,所述颜色标签包括红色标签9、黄色标签10、蓝色标签11、绿色标签12。所述针芯2包括针柄13和针体14,所述针柄13表面设有一V型凸起15,所述V形凹槽8与V型凸起15相嵌合;所述针体14的头端设有取检槽16,所述取检槽16沿针体轴向截面为梯形,梯形短边位于针体表面,梯形侧边夹角为30度。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凹槽8等距均匀分布在针座4的端面。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V型凸起15的个数为1个。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针柄13和针体14之间设有截面为梯形的连接部17,所述连接部17的直径从针柄端到针体端逐渐减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空心外套管1包括针座4,所述针座4的端面设有V形凹槽8;所述针芯2包括针柄13,所述针柄13表面设有V型凸起15,所述V形凹槽8与V型凸起15相嵌合。使用时,可将针芯上的V型凸起15插入V形凹槽8中,使两者嵌合,将针芯2头端取检槽16的朝向固定,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时可按照V形凹槽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穿刺取样操作,使每个方向都能取出组织样品,避免医生穿刺取样的操作过程中,在同一方向重复多次取样,提高穿刺取样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此外,按照V形凹槽的排列顺序进行穿刺取样,方便医生识别取样次数,例如V形凹槽总数为4个,当操作到位于9点钟方向的V形凹槽时,表示在进行第三次穿刺取样,具有定位计数功能。可通过手术器械直观读取已经穿刺取检的样品数,无需凭记忆记住,手术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在每个凹槽8相邻的针座端面设有颜色标签,所述颜色标签包括红色标签9、黄色标签10、蓝色标签11、绿色标签12。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显示器械在狭小的空间显示手术视野,医生由于长时间集中精力进行手术操作,对方向识别不敏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针座端面设置不同颜色的标签,颜色标签具有有效的提示作用,提示医生在上次取样过程中取样槽的取样方向,在第二穿刺取样时,由于颜色标签的提示作用,避免在相同的方向进行取样,具有定位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针管3上设有可沿管体上下移动的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包括粘贴部6和固定部7,所述粘贴部6的底面为圆形,在圆形表面设有粘贴层,所述固定部7为空心圆柱形,固定部7套在针管3的表面。现有技术的穿刺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手术操作或针体自身重量导致穿刺针偏离既定的穿刺角度,需要术者判断多次调整方向,操作繁琐,增加手术难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针管上设置固定座,在穿刺取样前可将粘贴部紧贴在穿刺点的表面,通过固定部的固定作用,将针体牢牢固定,使每次穿刺取样时空心外套管的方向不变,提高每次穿刺取样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针体14的头端设有取检槽16,所述取检槽16沿针体轴向截面为梯形,梯形短边位于针体表面,梯形侧边夹角为30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方形取检槽,本实用新型的梯形取检槽的设计,可增加取检槽的体积,取得的样本量更多,可满足多次检测要求。同时由于外小内大的梯形取样口,有利于外套管对取检槽内的样本进行裁剪。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