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自然排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1917发布日期:2019-04-05 20:13阅读:1234来源:国知局
艾灸自然排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艾灸自然排烟装置,涉及一种艾灸治疗中的辅助排烟设备,具体为具有自然排烟功能的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医有效的外治理疗手段,治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气味。现代中医艾灸排烟通常采用强力吸风排出室内烟雾和气味,最普遍的方法有:

1)、用封闭罩体直接扣住艾灸理疗部位,再通过风机排出艾灸烟气;

2)、用单层排烟罩隔空罩住艾灸理疗部位,再通过风机抽出艾灸烟气。

上述两种方法进风口、出风口(4)、艾灸部位直线对应,艾灸烟气直接抽出,且排风速度强,以上方式虽然能够解决排烟难题,但忽视了强气流会弱化艾灸治理效果,导致烟气无法熏蒸肌体,艾灸燃烧速度加快,甚至强气流会产生局部邪风入侵肌体,导致旧疾未除,又添新症。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艾灸自然排烟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艾灸自然排烟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1、由于采用直排风方式,艾灸烟气直接被抽走,使得烟气无法熏蒸肌体,弱化甚至无法达到理疗效果;

2、由于采用风机进行排风,排烟装置上无任何控制调节风速的设备,导致烟气直接被抽走,使得烟气无法熏蒸肌体,弱化甚至无法达到理疗效果;

3、由于排烟气流过大,导致艾灸燃烧过快,降低理疗效果;

4、由于排烟气流过大,使得强气流产生的局部邪风入侵肌体,导致患者旧疾未除,又添新症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艾灸自然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艾灸自然排烟装置包括:外部风道、风机、连接软管、排烟罩和隔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烟罩通过吊绳吊装在艾灸位上方,该吊绳为可升降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软管的一端装于排烟罩的侧壁或顶部,通过出风口与排烟罩内部相通,另一端与外部风道相连通;当排烟罩出风口开设在顶部时,需采用风向侧出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机为低功率风机,装于外部风道与连接软管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板装置装于排烟罩的内部,为可拆卸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板装置为板状结构,其中部凹陷后形成周边环形的上隔板、竖连接环及下隔板;隔板装置与排烟罩之间形成一个排烟槽腔,排烟槽腔的设计确保了排烟罩内具有一定的空间收集烟气,同时调匀风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隔板、下隔板宽度根据罩盘面积按比例设计,下隔板略下降后增大排烟槽腔体积,调匀风速,且利于排油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隔板上均布有多个吸风口,吸风口的面积要大于出风口的面积,把强风吸烟改变为匀弱风吸烟,降低各个吸风口风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烟槽腔内可设置吸油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烟槽腔内放置活性炭进行除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软管与排烟罩连接的出风口与隔板装置之间设置有导风罩;导风罩是由四块带有通风孔的导风板围合而成,下方为下隔板不出风,实现把强直风吸烟改变为弱侧风吸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艾灸自然排烟装置的排烟方法为:

A、开启风机抽出排烟罩内空气至外部管道,依靠艾灸烟气的自动上升及排烟罩内形成的负压吸引艾灸烟气进入到排烟罩内,再利用排烟槽腔内结构调匀各吸风口风速;

B、通过可伸缩式吊绳调节排烟罩距离艾灸位远近,并保持在合适位置拢住艾灸烟气,由于吸风口均匀散布在排烟罩内,且大于出风口面积,吸风口风速会降低不对人体形成强风袭扰,同时不降低排烟效果;

C、进行艾灸;

D、艾灸期间开启风机为低功率风机,艾灸烟气进入外部管道后,可定时启动外部管道户外连接处大功率风机再排除管道中艾灸烟气,这样大大降低了艾灸排烟过程电能损耗。

E、烟气由吸油网进入到排烟罩内的排烟槽腔内,由于烟气集中后浓度过大,烟气中的部分油脂在重力作用下落于下隔板上或吸附在吸油网上;

F、烟气由排烟罩上的出风口进入到连接软管中并排出室外;

G、排烟罩外部艾灸点可以通过安装排烟导管,架在排烟罩中心区域排出烟气。

H、没有外部管道,艾灸烟气房间内部净化后自循环的方法同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在排烟罩内设置隔板装置,使得排烟罩内形成一定空间槽腔,收集烟气,调节风速,通过排烟罩内下隔板均布的吸风口,均匀弱化吸风速度,减少甚至杜绝邪风(局部强风)产生,确保患者不被邪风侵入肌体;

2、本实用新型在排烟罩内设置隔板装置,使得排烟罩内具有一定空间,可以挂置吸油网,用来吸取烟气中的油脂;

3、本实用新型在排烟罩内设置隔板装置,使得排烟罩内具有一定空间,可以放置活性炭等吸味物质,吸收烟气中的味道,减低排放气体中的异味,做到卫生环保;

4、本实用新型的排烟罩吸风口面积要大于出风口若干倍,实现把强风吸烟改变为弱风吸烟,减少甚至杜绝邪风的产生,确保患者不被邪风侵入肌体;

5、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设计在排烟罩的上部时,增设了导风罩,使得排烟罩中具有风向侧出结构,实现把强直风吸烟改变为弱侧风吸烟,减少甚至杜绝邪风的产生,确保患者不被邪风侵入肌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使用方便的特点,实现功能不同于艾灸强排风特性,采用自然排风或匀弱排风,确保艾灸治疗效果同时,保证患者不会被邪风(急风)侵体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5幅附图,其中: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软管接于排烟罩侧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烟槽腔装置吸油网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软管接于排烟罩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的侧视图。

在图中:1、外部风道 2、风机 3、连接软管 4、出风口 5、吸风口 6、隔板装置 61、上隔板 62、竖连接环 63、下隔板 7、排烟槽腔 8、排烟罩 9、吊绳 10、吸油网 11、导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附图1、2所示艾灸自然排烟装置包括:外部风道1、风机2、连接软管3、排烟罩8和隔板装置6;排烟罩8通过吊绳9吊装在艾灸位上方,该吊绳9为可升降结构;连接软管3的一端装于排烟罩8的侧壁上,通过出风口4与排烟罩8内部相通,另一端与外部风道1相连通;风机2为低功率风机,装于外部风道1与连接软管3的连接处;隔板装置6装于排烟罩8的内部,为可拆卸结构。

隔板装置6为板状结构,其中部凹陷后形成周边环形的上隔板61、竖连接环62及下隔板63;隔板装置与排烟罩之间形成一个排烟槽腔7。

上隔板61、下隔板63宽度根据罩盘面积按比例设计,下隔板63略下降后增大排烟槽腔体积,调匀风速,且利于排油污。

上隔板61上均布有多个吸风口5,吸风口5的面积要大于出风口4的面积。

排烟槽腔7内放置活性炭进行除味。

具体实施方式2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附图1、2、3所示艾灸自然排烟装置包括:外部风道1、风机2、连接软管3、排烟罩8和隔板装置6;排烟罩8通过吊绳9吊装在艾灸位上方,该吊绳9为可升降结构;连接软管3的一端装于排烟罩8的侧壁上,通过出风口4与排烟罩8内部相通,另一端与外部风道1相连通;风机2为低功率风机,装于外部风道1与连接软管3的连接处;

隔板装置6装于排烟罩8的内部,为可拆卸结构。

隔板装置6为板状结构,其中部凹陷后形成周边环形的上隔板61、竖连接环62及下隔板63;隔板装置与排烟罩之间形成一个排烟槽腔7。

上隔板61、下隔板63宽度根据罩盘面积按比例设计,下隔板63略下降后增大排烟槽腔体积,调匀风速,且利于排油污。

上隔板61上均布有多个吸风口5,吸风口5的面积要大于出风口4的面积。

排烟槽腔7内可设置吸油网10。

排烟槽腔7内放置活性炭进行除味。

具体实施方式3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附图4、5所示艾灸自然排烟装置包括:外部风道1、风机2、连接软管3、排烟罩8和隔板装置6;排烟罩8通过吊绳9吊装在艾灸位上方,该吊绳9为可升降结构;连接软管3的一端装于排烟罩8的顶部,通过出风口4与排烟罩8内部相通,另一端与外部风道1相连通;风机2为低功率风机,装于外部风道1与连接软管3的连接处;隔板装置6装于排烟罩8的内部,为可拆卸结构。

隔板装置6为板状结构,其中部凹陷后形成周边环形的上隔板61、竖连接环62及下隔板63;隔板装置与排烟罩之间形成一个排烟槽腔7。

上隔板61、下隔板63宽度根据罩盘面积按比例设计,下隔板63略下降后增大排烟槽腔体积,调匀风速,且利于排油污。

上隔板61上均布有多个吸风口5,吸风口5的面积要大于出风口4的面积。

排烟槽腔7内放置活性炭进行除味。

连接软管3与排烟罩8连接的出风口4与隔板装置6之间设置有导风罩11;导风罩11是由四块带有通风孔的导风板围合而成,下方为下隔板不出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