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片剂的药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5175发布日期:2019-08-03 16:3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片剂的药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片剂的药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药瓶盖打开后,就可以直接倒药片出来,有时稍一用力,药片就会全倒出来,在把药片倒回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药片的污染,且长时间放置容易使药片受潮。

公告号为CN107777151A的方便倒药片的药瓶盖,对此作出了努力,通过药瓶盖带有一个小槽,可以方便药片一片片的倒出来,但该设计结构不够完善,会出现药片倒出过程中堵塞口的情况,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片剂的药瓶装置,本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外筒套接内筒,内筒套接固定筒的连环连接,实现一上一下抽动内筒,使药片一粒一粒的推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片剂的药瓶装置,包括外筒,固定筒和内筒,所述外筒上端开口且内部下端中心固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部中空,两侧对称设置有开口槽的筒状结构,将防潮剂放入固定筒内部,一方面对药物起到防潮的作用,另一方面避免药物直接接触防潮剂,更为安全,所述固定筒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固定筒外侧近顶端处套接有橡胶环,所述外筒内嵌入内筒,所述内筒下端呈漏斗状结构且下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套接在固定筒外端,一方面保证内筒在上下拉动过程中药片不会从第一通孔掉出,且对内筒的上拉进行限位,所述内筒顶端中心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右侧于内筒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左端与第二通孔贯通,右端合页连接有药盖,所述药盖与第二通孔和第二凹槽配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为第二通孔的一半,第二通孔直径等于外筒直径,且橡胶环到固定筒顶端的高度等于第二通孔的深度,一方面方便第一凹槽内的药片的推出,另一方面当橡胶环上端接触第二通孔时,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内筒上端高于外筒,方便内筒一上一下抽动,进而来保证药片的推出数量。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外筒套接内筒,内筒套接固定筒的的连环连接,实现一上一下抽动内筒,使药片一粒一粒的推出,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筒1,固定筒2和内筒3,所述外筒1上端开口且内部下端中心固接有固定筒2,所述固定筒2内部中空,两侧对称设置有开口槽2-1的筒状结构,将防潮剂放入固定筒2内部,一方面对药物起到防潮的作用,另一方面避免药物直接接触防潮剂,更为安全,所述固定筒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槽2-2,所述固定筒2外侧近顶端处套接有橡胶环4,所述外筒1内嵌入内筒3,所述内筒3下端呈漏斗状结构且下端设置有第一通孔3-1,所述第一通孔3-1与固定筒2直径相等,一方面保证内筒3在上下拉动过程中药片不会从第一通孔3-1掉出,且对内筒3的上拉进行限位,所述内筒3顶端中心设置有第二通孔3-2,所述第二通孔3-2套接在固定筒2外端,所述第二通孔3-2的右侧于内筒3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凹槽3-3,所述第二凹槽3-3左端与第二通孔3-2贯通,右端合页连接有药盖3-4,所述药盖3-4与第二通孔3-2和第二凹槽3-3配套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3-2、第一通孔3-1和固定筒2的直径相同,且橡胶环4到固定筒2顶端的高度等于第二通孔3-2的深度,一方面方便第一凹槽2-2内的药片的推出,另一方面当橡胶环4上端接触第二通孔3-2时,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内筒3上端高于外筒1,方便内筒3一上一下抽动,进而来保证药片的推出数量。

使用时,一上一下拉动内筒3,在上拉过程中,橡胶环4下端接触第一通孔3-1,上拉结束,此时,内筒3内的药片将第一凹槽2-2覆盖,然后内筒3进行下压,此时第一凹槽2-2内的药片上升至第二通孔3-2,打开药盖3-4,即可取出药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