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用损伤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1712发布日期:2019-09-06 20:2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用损伤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用损伤贴。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而在骨科治疗过程中,离不开损伤贴的使用,但现有的损伤贴其使用效果不理想,降低了治疗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骨科用损伤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用损伤贴,具备治疗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损伤贴其使用效果不理想,降低了治疗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用损伤贴,包括基底层、有机硅凝胶、防水层、电气石涂层、远红外负离子发热布料、甲壳素纤维层、保健层、药棉层和离型纸层,所述基底层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有机硅凝胶,且基底层的下表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防水层、远红外负离子发热布料、甲壳素纤维层、保健层和药棉层,远红外负离子发热布料的上表面涂设有电气石涂层。

优选的,所述基底层为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有机硅凝胶的底部粘贴有离型纸层,且有机硅凝胶的下表面与药棉层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保健层由磁性保健纤维和银纤维并捻加工而成。

优选的,所述电气石涂层的厚度为二十到三十五微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电气石涂层、远红外负离子发热布料和保健层,可有效提高本损伤贴的保健功效,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甲壳素纤维层具有抗菌、消炎、止血、镇痛、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为患者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解决了现有的损伤贴其使用效果不理想,降低了治疗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底层、2有机硅凝胶、3防水层、4电气石涂层、5远红外负离子发热布料、6甲壳素纤维层、7保健层、8药棉层、9离型纸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骨科用损伤贴,包括基底层1、有机硅凝胶2、防水层3、电气石涂层4、远红外负离子发热布料5、甲壳素纤维层6、保健层7、药棉层8和离型纸层9,基底层1为凹形结构,基底层1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有机硅凝胶2,有机硅凝胶2的底部粘贴有离型纸层9,且有机硅凝胶2的下表面与药棉层8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基底层1的下表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防水层3、远红外负离子发热布料5、甲壳素纤维层6、保健层7和药棉层8,甲壳素纤维层6具有抗菌、消炎、止血、镇痛、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为患者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解决了现有的损伤贴其使用效果不理想,降低了治疗效果的问题,保健层7由磁性保健纤维和银纤维并捻加工而成,远红外负离子发热布料5的上表面涂设有电气石涂层4,电气石涂层4、远红外负离子发热布料5和保健层7,可有效提高本损伤贴的保健功效,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电气石涂层4的厚度为二十到三十五微米。

使用时,电气石涂层4、远红外负离子发热布料5和保健层7,可有效提高本损伤贴的保健功效,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甲壳素纤维层6具有抗菌、消炎、止血、镇痛、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为患者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解决了现有的损伤贴其使用效果不理想,降低了治疗效果的问题。

综上所述:该骨科用损伤贴,通过电气石涂层4、远红外负离子发热布料5、甲壳素纤维层6和保健层7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损伤贴其使用效果不理想,降低了治疗效果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