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3407发布日期:2019-05-07 21:1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



背景技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用内固定,取得良好效果,目前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的内固定系统主要有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系统,经过数代产品的不断更新,内固定的理念越来越完善,临床效果渐趋理想,但还是有不少并发症,也有不少失败的报道。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经验总结,发现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固定的后期稳定性不足所致。目前的内固定系统主要针对抗内翻应力的作用,而对股骨头颈骨块旋转不稳定性的控制力并不理想,也忽略了粗隆部后柱对骨折稳定的因素,是手术失败的主因。

中国专利文献:CN201520388758.7,申请日2015.06.01,专利名称为:一种股骨近端髓内钉。公开了一种股骨近端髓内钉,它是在主钉的近端装有股骨颈空心锁钉,股骨颈空心锁钉的末端装有空心钉锁芯,主钉的另一端装有远端锁钉。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力学性能好,既可以实施断端加压,又可以实现股骨颈固定的角稳定性,大粗隆顶点进钉,远离骨折线,不干扰骨折端血供,完全可以对抗早期功能锻炼时所造成的剪力。

中国专利文献:CN201020616039.3,申请日2010.11.20,专利名称为: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公开了一种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提供一种简单牢固、安装方便的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为此,本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包括髓内主钉、股骨头颈固定钉和锁钉,其中髓内主钉上部开有斜孔,下部开有锁钉孔,所述股骨头颈固定钉设置在斜孔内,所述锁钉设置在锁钉孔内。所述股骨头颈固定钉上还开有子钉孔,并设有子钉,且该子钉轴线与股骨头颈固定钉轴线之间呈9~11度夹角。打入子钉后,形成一定夹角,可有效防止骨头颈的旋转,固定更加牢固,减少股骨头坏死,骨不连及髋内翻的出现机率。本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简单牢固、操作方便、创口小等优点,股骨粗隆间骨折及年轻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但是关于一种能够增强螺钉对后柱的支撑稳定性,同时增强头颈骨块抗旋转和内翻的应力,更加符合股骨近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且防止骨折后期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增强螺钉对后柱的支撑稳定性,同时增强头颈骨块抗旋转和内翻的应力,更加符合股骨近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且防止骨折后期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增强螺钉对后柱的支撑稳定性,同时增强头颈骨块抗旋转和内翻的应力,更加符合股骨近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且防止骨折后期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所述的髓内钉包括主钉本体、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三螺钉、锁定钉;所述的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三螺钉分别设于主钉本体近段,且三者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间隔排列;所述的第一螺钉与主钉本体近段轴线垂直;所述的第二螺钉与主钉本体的远段轴线夹角为130°~135°;所述的第三螺钉与主钉本体远段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40°~145°;所述的主钉本体近段与远段轴线夹角为5°~7°;所述的从侧面看第二螺钉与主钉本体的轴心在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一螺钉的轴心在第二螺钉与主钉本体平面的前方 5°位置;所述的第三螺钉的轴心在第二螺钉与主钉本体平面的后方5°位置;所述的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三螺钉在股骨头颈内呈三平面分布;所述的锁定钉设于主钉本体的远段位置;所述的主钉本体近段和远段侧面分别设有供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三螺钉和锁定钉穿过的螺钉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螺钉与第三螺钉直径为7.0mm,第二螺钉直径为9.5m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螺钉通孔为斜向的非圆形通孔,且每个螺钉通孔与其相对应的螺钉外形之间相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三螺钉均为空心拉力螺钉或支撑螺钉。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利用主钉本体近端三枚螺钉的设计,在进行髓内钉固定骨块时,三枚螺钉分别固定头颈骨块后柱、头颈骨块前柱和头颈骨块本体中部位置,可增加骨折端固定的稳定性,增强股骨粗隆部后柱的支撑。

2、第二螺钉与主钉本体近段轴线垂直,第二螺钉与主钉本体的远段轴线夹角为130°~135°,第三螺钉与主钉本体远段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40°~145°的设计,符合生物力学性能,使得三个螺钉之间的相互交叉支撑力最大化,从而达到更加稳定的效果。

3、三枚螺钉在股骨头颈内呈三平面的分布结构,在符合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可增强头颈骨块的抗旋转和内翻的应力,增强股骨后柱的支撑力,从而使得髓内钉对股骨的固定效果更加稳定。

4、采用三枚螺钉固定骨块,相较于现有的单枚螺钉的髓内钉,增强了头颈骨块的固定效果和螺钉对股骨后柱的支撑稳定性,同时增强了头颈骨块的抗旋转性能,且更加符合股骨近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有效防止患者骨折后期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股骨近端髓内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现有股骨近端髓内钉置于股头颈股骨内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前侧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后侧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置于头颈股骨内的主视平面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置于头颈股骨内螺钉轴心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置于头颈股骨内的侧视平面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置于头颈股骨内螺钉轴心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主钉本体 11.螺钉通孔

2.第一螺钉 3.第二螺钉

4.第三螺钉 5.锁定钉

实施例1

请参看附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前侧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后侧示意图。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所述的髓内钉包括主钉本体1、第一螺钉2、第二螺钉3、第三螺钉4、锁定钉5;所述的第一螺钉2、第二螺钉3、第三螺钉4分别设于主钉本体1 近段,且三者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间隔排列;所述的第一螺钉2与主钉本体1近段轴线垂直;所述的第二螺钉3与主钉本体1的远段轴线夹角为130°~135°;所述的第三螺钉4与主钉本体1远段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40°~145°;所述的主钉本体1近段与远段轴线夹角为5°~7°;所述的从侧面看第二螺钉3与主钉本体1的轴心在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一螺钉2的轴心在第二螺钉3与主钉本体1平面的前方5°位置;所述的第三螺钉4的轴心在第二螺钉2与主钉本体 1平面的后方5°位置;所述的第一螺钉2、第二螺钉3、第三螺钉4在股骨头颈内呈三平面分布;所述的锁定钉5设于主钉本体1的远段位置;所述的主钉本体1近段和远段侧面分别设有供第一螺钉2、第二螺钉3、第三螺钉4和锁定钉5穿过的螺钉通孔1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第一螺钉2与第三螺钉4直径为7.0mm,第二螺钉 3直径为9.5mm;所述的第一螺钉2、第二螺钉3、第三螺钉4均为空心拉力螺钉或支撑螺钉,便于在固定头颈骨块时,先通过打入外置导针,透视下看好位置后,再将空心螺钉沿导针拧入,从而使得螺钉的固定位置更加精确,提高螺钉的固定效果;所述的螺钉通孔11为斜向的非圆形通孔,且每个螺钉通孔 11与其相对应的螺钉外形之间相配合,当主钉本体1上安装好螺钉后,使得螺钉在通孔内不会发生转动,结构更加稳定,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所述的通过在髓内钉主钉本体1近段设有三枚螺钉,且三枚螺钉在主钉本体1上呈上下前后交叉分布,在进行髓内钉固定骨块时,可通过设于主钉本体1近段的第一螺钉 2固定头颈骨块后柱,通过设于主钉本体1近段的第三螺钉4固定头颈骨块前柱,而第二螺钉3则用于固定头颈骨块本体中部位置,通过三枚螺钉分别固定头颈骨块的三个位置,可增加骨折端固定的稳定性,增强股骨粗隆部后柱的支撑;所述的第一螺钉2与主钉本体1近段轴线垂直(见图6),第二螺钉3与主钉本体1的远段轴线夹角为130°~135°(见图6中的β),第三螺钉4与主钉本体1远段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40°~145°(见图6中的α)的设计,符合生物力学性能,使得三个螺钉之间的相互交叉支撑力最大化,从而达到更加稳定的效果;所述的主钉本体1近段与远段轴线夹角为5°~7°(见图6中的γ)的设计符合正常股骨髓内钉主钉本体1的外形结构;所述的第二螺钉3与主钉本体1的轴心在同一平面,第一螺钉2的轴心在第二螺钉3与主钉本体1 平面的前方5°位置,第三螺钉4的轴心在第二螺钉3与主钉本体1平面的后方5°位置的设计,使得第一螺钉2、第二螺钉3、第三螺钉4三枚钉在股骨头颈内呈三平面的分布结构,在符合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可增强头颈骨块的抗旋转和内翻的应力,增强股骨后柱的支撑力,从而使得髓内钉对股骨的固定效果更加稳定;所述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主钉本体1近段采用三枚螺钉固定骨块,相较于现有的单枚螺钉的髓内钉,增强了头颈骨块的固定效果和螺钉对股骨后柱的支撑稳定性,同时增强了头颈骨块的抗旋转性能,且更加符合股骨近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有效防止患者骨折后期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利用主钉本体近段三枚螺钉的设计,在进行髓内钉固定骨块时,三枚螺钉分别固定头颈骨块后柱、头颈骨块前柱和头颈骨块本体中部位置,可增加骨折端固定的稳定性,增强股骨粗隆部后柱的支撑;第一螺钉与主钉本体近段轴线垂直,第二螺钉与主钉本体的远段轴线夹角为130°~135°,第三螺钉与主钉本体远段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40°~145°的设计,符合生物力学性能,使得三个螺钉之间的相互交叉支撑力最大化,从而达到更加稳定的效果;三枚螺钉在股骨头颈内呈三平面的分布结构,在符合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可增强头颈骨块的抗旋转和内翻的应力,增强股骨后柱的支撑力,从而使得髓内钉对股骨的固定效果更加稳定;采用三枚螺钉固定骨块,相较于现有的单枚螺钉的髓内钉,增强了头颈骨块的固定效果和螺钉对股骨后柱的支撑稳定性,同时增强了头颈骨块的抗旋转性能,且更加符合股骨近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有效防止患者骨折后期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