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型肱骨大结节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8303发布日期:2019-07-10 10:03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解剖型肱骨大结节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骨科植入物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解剖型肱骨大结节接骨板。



背景技术:

作为肱骨近端骨折的一部分,肱骨大结节骨折是很常见的,尤其在老年骨折中,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排第三位,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和髋部骨折,肱骨大结节骨折占肱骨近端骨折的比例高达1/3,约占全身骨折的1%~1.5%。

肱骨大结节是肱骨近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前内侧以肱骨结节间沟为界与肱骨小结节相邻,后上以肱骨解剖颈为界与肱骨头相邻,其下以肱骨干骺结合部与肱骨干相邻,且其从上到下分别是外展肩关节的冈上肌和小圆肌的附着点。

肱骨大结节骨折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治疗及时、正确多可以康复,但若贻误病情或治疗不当则可能导致肩关节部分功能丧失。

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对于骨折程度较重的患者,会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因为其可以达到解剖复位,从而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的功能。目前内固定的方法很多,如普通螺钉、可吸收螺钉、内固定钢板等,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广泛,内固定手术后的并发症较多,主要表现在固定强度不够、内植物切迹较多刺激软组织、术后大结节骨折再次移位及腋神经损伤等。

如何发明涉及固定肱骨大结节的接骨板,以使其能够适应肱骨大结节骨折,且能够达到较好的内固定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剖型肱骨大结节接骨板。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解剖型肱骨大结节接骨板,为勺形结构,包括一体设置的头部和干部,其中的头部构成勺头部分,而干部构成勺柄部分;所述头部设有多个锁定孔和缝合孔;其中锁定孔又包括多个上端锁定孔和多个下端锁定孔,各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各下端锁定孔的中心线也相互平行,下端锁定孔的中心线所在方向相对于上述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所在方向向下倾斜;在任一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所在垂直平面内,下端锁定孔的中心线投影与该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间夹角为15°~30°,且在任一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所在水平平面内,下端锁定孔的中心线投影与该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间夹角为20°~35°。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各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对应方向垂直于肱骨关节面。

所述的头部的接骨面整体内凹且向一侧扭转,接骨面与肱骨大结节外侧相贴附。

所述的接骨板的干部设有锁定加压孔。

所述的头部的外沿设置缝合孔,且缝合孔设置在锁定孔外围。

所述的缝合孔在头部上均匀设置。

所述的接骨板为钛合金材质。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的解剖型肱骨大结节接骨板中,头部呈曲面,这样的形状设计有利于接骨板与肱骨大结节外侧相贴附,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接骨板的头部设有多个上端锁定孔和多个下端锁定孔,且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与下端锁定孔的中心线与接骨板之间的夹角不同,各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方向平行且垂直支持肱骨关节面,下端锁定孔向下倾斜,与上端锁定孔中心线方向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都成夹角,从而增大了锁定范围,利于穿过上端锁定孔和下端锁定孔的上端锁定螺钉和下端锁定螺钉尽可能地大范围固定,由于各锁定螺钉的植入角度不同,可将肱骨大结节骨折牢固固定,达到较好地固定治疗效果,且锁定螺钉不易脱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解剖型肱骨大结节接骨板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解剖型肱骨大结节接骨板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解剖型肱骨大结节接骨板在使用状态的垂直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接骨板;2-头部;3-干部;4-接骨面;5-下端锁定孔;6-上端锁定孔;7-下端锁定螺钉;8-上端锁定螺钉;9-锁定加压孔;10-锁定加压螺钉;11-肱骨大结节; 12-缝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剖型肱骨大结节接骨板,该接骨板的结构设计能够适应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不同类型,固定后螺钉不易脱出,能够实现较好的内固定效果,最终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解剖型肱骨大结节接骨板为勺形结构,接骨板1 包括一体设置的头部2和干部3,其中的头部构成勺头部分,而干部构成勺柄部分;所述头部设有多个锁定孔和缝合孔。

其中锁定孔又包括多个上端锁定孔6和多个下端锁定孔5,各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各下端锁定孔的中心线也相互平行,下端锁定孔的中心线所在方向相对于上述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所在方向向下倾斜。

为便于方向和位置的描述,下列描述中以图3中肱骨大结节11的设置方向为垂直方向,图中上端锁定孔6的中心线所在方向即为上端锁定螺钉8的设置方向,该方向为与肱骨大结节的肱骨关节面相垂直,即将图中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方向记为水平方向,竖直经过任一上端锁定孔中心线的平面为垂直平面,水平经过任一上端锁定孔中心线的平面为水平平面。

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所在方向即为穿过该锁定孔与肱骨大结节相固定的上端锁定螺钉的设置方向,而下端锁定孔的中心线所在方向即为穿过该锁定孔与肱骨大结节相固定的下端锁定螺钉的设置方向。

在任一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所在垂直平面内,下端锁定孔的中心线投影与该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间夹角为15°~30°,即图3中所示的下端锁定螺钉投影和上端锁定螺钉间的夹角可以为15°~30°,实际角度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选择,可以为15°、20°、25 °或30°等;且在任一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所在水平平面内,下端锁定孔的中心线投影与该上端锁定孔的中心线间夹角为20°~35°,下端锁定螺钉投影和上端锁定螺钉间的夹角可以为20°~35°,实际角度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选择,可以为、20°、25°、30°或 35°等。

通过设置为不同角度,使上端锁定螺钉和下端锁定螺钉尽可能地扩大固定范围,在术中能够提供较好的把持力,从而对于多骨折块骨折或粉碎性骨折等骨折类型均能实现良好固定,达到较好地固定治疗效果,且锁定螺钉在使用中不易脱出,避免了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本发明的解剖型肱骨大结节接骨板的头部的接骨面4整体内凹且向一侧扭转预设角度,这样的形状设计有利于与肱骨大结节外侧相贴附,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接骨面4的设计由人体CT数据分析计算,由纵向及横向截面都是由多条符合人体曲线结合而成,更加贴合骨面。

如上,解剖型结构是指解剖型肱骨大结节接骨板的结构依照人体肱骨大CT数据的骨表面贴合设计而得到,也可依据临床个体患者实际解剖数据进行精确确定。

该实施例中,在头部的外沿,即围绕锁定孔的外围均匀设置多个缝合孔12,缝合孔用于肩袖止点缝合,各缝合孔均匀分布便于术后缝合效果。

如上,图1中头部多个缝合孔可以在植入接骨板时穿入克式针,临时固定便于术中操作。

接骨板干部3上设置锁定加压孔9,如图3中可根据术中情况选择设置锁定加压螺钉 10以进行加压设置,保证对骨折端的拉力;或选择锁定,使解剖型肱骨大结节接骨板与肱骨大结节11保持连接稳定。

钛合金材质的接骨板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患者的排异反应。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然会利用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成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