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设备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0846发布日期:2019-03-15 19:4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设备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设备带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ICU由于需要满足多种监护仪器的存放,大都采用吊顶式设备带或者通过小车装运的方式放置各种监护仪器,占用空间大,吊顶式设备带安装困难,而且吊顶式设备带的吊顶部位安全性低;小车装运的方式容易发生人员走动时碰触到监护仪器的情况,影响监护仪器的安装、运作,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设备带系统,包括设备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设备带上的连接装置,所述设备带包括用于固定在墙体上的上侧固定带、中间固定带、下侧固定带以及上侧带、面板和下侧带,所述上侧固定带和下侧固定带均为L型,上侧固定带和下侧固定带的下端边之间通过中间固定带连接,上侧固定带与上侧带首尾相接围合形成强电腔,下侧固定带与下侧带首尾相接围合形成弱电腔,所述面板的一端与上侧固定带的上端边连接,面板的另一端与下侧固定带的上端边连接,面板与中间固定带、上侧固定带、下侧固定带之间围合形成气体腔;所述上侧带上设有方形凹槽,下侧固定带上端边的上端连接有T型导轨;

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杆、与方形凹槽相配合的上滑块以及与T型导轨相配合的下滑块,所述固定杆的下端部套接有下滑座,固定杆的上端部套接有上滑座,下滑座与下滑块连接,且下滑块与T型导轨滑动连接,所述上滑座与上滑块连接,所述上滑块与方形凹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杆还套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部设置有与固定杆相配合的通孔,连接座的另一端部通过紧固螺钉连接有旋转座,连接座的另一端部设置有与紧固螺钉相配合的连接孔,旋转座的外端连接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内套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通过螺钉连接有滑动支座,所述旋转轴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贯穿旋转轴且与螺钉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滑动支座上安装有托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医用设备带系统还包括输液支架,所述输液支架包括输液支杆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贯穿连接块的通孔,所述固定杆的上端部穿过连接块一端部的通孔与连接块连接,所述输液支杆的下端穿过连接块另一端部的通孔与连接块连接,所述输液支杆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固定输液袋和输液瓶的悬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滑块的下侧壁设置有贯穿该侧壁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螺栓旋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滑座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上滑座的螺栓旋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与连接孔的轴线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支座上设置有与固定夹相配合的旋转孔,所述固定夹具有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用于调整固定夹松紧的紧固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块的一端部设置有用于紧固连接块的螺栓旋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液支杆为高度可调的伸缩杆,且输液支杆上设置有用于调整输液支杆高度的旋紧螺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设备带安装在墙壁上,减少了医用设备带系统的占用空间;且设备带中强电腔、弱电腔和气体腔三腔分离,提高了设备带使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在设备带上设置T型导轨和方形凹槽结构,便于安装仪器支架和输液支架,便于安装和操作,省时省力,提高了安装效率;

3、仪器支架可以沿方形凹槽和T型导轨滑动,便于安装仪器支架,仪器支架可以沿设备带滑动,便于医护人员调整仪器支架的位置,而且连接座与第一固定杆套接,使得监护仪器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滑动支座与连接座之间通过固定夹和旋转轴连接,且旋转轴可以在固定夹内转动,因此仪器支架上的监护仪器可以通旋转轴在垂直方向上翻转,方便医护人员调整监护仪器的使用角度,使用方便。

4、输液支架可以沿设备带滑动,且输液支杆为可伸缩杆,便于不同患者使用;连接块可以绕第二固定杆,且连接块设置有螺栓旋钮,使用者可以通过连接块绕第二固定杆旋转调节输液支杆的使用位置,并通过螺栓旋钮固定,操作简单,使用灵活。

5、第一下滑块和第二下滑块的下侧壁设置有螺栓旋钮,便于输液支架和仪器支架在设备带上的固定,操作简单,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备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仪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仪器支架的结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液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一种医用设备带系统,包括设备带1以及安装在设备带1上的仪器支架4和输液支架5,所述设备带1包括上侧固定带18、中间固定带19和下侧固定带20,所述上侧固定带18和下侧固定带20均为L型,中间设备带1的一端通过螺栓与上侧固定带18的下端边连接,中间设备带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下侧固定带20的下端边连接,所述上侧固定带18的下端边、中间固定带19和下侧固定带20的下端边由上至下固定在墙体上,设备带1还包括上侧带16、面板15和下侧带13,上侧带16的下端与上侧固定带18的内端可拆卸连接,上侧带16的上端与上侧固定带18的外端通过螺栓连接,下侧带13的下端与下侧固定带20的内端可拆卸连接,下侧带13的上端与下侧固定带20的外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面板15的一端通过螺栓与上侧固定带18的上端边连接,面板15的另一端与下侧固定带20的上端边可拆卸连接。

所述下侧固定带20远离墙体的外端连接有T型导轨14,所述上侧带16设有方形凹槽17。

所述上侧带16与上侧固定带18围合形成了弱电腔10,下侧带13与下侧固定带20围合形成了强电腔12,面板15与中间固定带19、上侧固定带18、下侧固定带20围合形成了气体腔11,气体、强电和弱电三腔分离,既保证了用电用气安全,也保证了信息传输不收外界条件的影响,提高了设备带1使用的安全性。所述气体腔11内具有气体终端2,所述气体终端2上端穿过面板15位于面板15外侧,且气体终端2外端连接有防护盖3。

所述下侧带13上安装有若干插座面板157,所述设备带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盖9。

所述设备带1还包括安装在下侧带13上的储物篓8。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仪器支架4包括第一固定杆32、与方形凹槽17相配合的第一上滑块21以及与T型导轨14相配合的第一下滑块27,所述第一固定杆32的下端部套接有第一下滑座26,第一固定杆32的上端部套接有第一上滑座22,第一下滑座26与第一下滑块27连接,且第一下滑块27与T型导轨1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滑块27的下侧壁设置有贯穿该侧壁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螺栓旋钮。所述第一上滑座22与第一上滑块21连接,所述第一上滑块21与方形凹槽17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滑座22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上滑座22的螺栓旋钮。

所述第一固定杆32还套接有连接座23,所述连接座23的一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杆32相配合的通孔,所述且连接座23的另一端部通过紧固螺钉连接有旋转座31,连接座23的另一端部设置有与紧固螺钉相配合的连接孔,所述旋转座31的一端与连接座23的另一端连接,旋转座31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夹30,所述固定夹30内套接有旋转轴29,所述旋转轴29的两端通过螺钉连接有滑动支座25,所述滑动支座25上设置有与固定夹30相配合的旋转孔28,所述旋转轴29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贯穿旋转轴29与螺钉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滑动支座25上安装有托板24,所述滑动支座25和托板24用于固定监护仪器。所述固定夹30具有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用于调整固定夹30松紧的紧固螺钉。所述旋转轴29的轴线与连接孔的轴向垂直。

本实施例中仪器支架4通过第一上滑块21和第一下滑块27可以沿方形凹槽17和T型导轨14滑动,便于安装仪器支架4,且仪器支架4可以沿设备带1滑动,便于医护人员调整仪器支架4的位置,使用方便。而且连接座23与第一固定杆32套接,使得连接座23可以沿第一固定杆32转动,滑动支座25与连接座23之间通过固定夹30和旋转轴29连接,旋转轴29与滑动支座25固定连接,且旋转轴29可以在固定夹30内转动,因此滑动支座25可以通旋转轴29相对于旋转座31旋转,方便医护人员调整滑动支座25上的监护仪器的使用角度。

如图6所示,所述输液支架5包括输液支杆34、第二固定杆37、连接块40、与方形凹槽17相配合的第二上滑块35以及与T型导轨14相配合的第二下滑块38,所述第二固定杆37的下端部套接有第二下滑座39,第二固定杆37的上端部套接有第二上滑座36,第二下滑座39与第二下滑块38连接,且第二下滑块38与T型导轨1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滑块38的下侧壁设置有贯穿该侧壁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螺栓旋钮。所述第二上滑座36与第二上滑块35连接,所述第二上滑块35与方形凹槽17滑动连接。

所述连接块40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贯穿连接块40的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杆37的上端部穿过连接块40一端部的通孔与连接块40连接,且连接块40的一端部设置有用于紧固连接块40的螺栓旋钮,所述输液支杆34的下端穿过连接块40另一端部的通孔与连接块40连接,所述输液支杆34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固定输液袋和输液瓶的悬挂钩33。所述连接块40位于第二上滑座36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输液支杆34为高度可调的伸缩杆,且输液支杆34上设置有用于调整输液支杆34高度的旋紧螺母41。

本实施例中输液支架5可以沿设备带1滑动,且输液支杆34为可伸缩杆,使用方便,且第二下滑块38的下侧壁设置有螺栓旋钮,便于输液支架5在设备带1上的固定,连接块40可以绕第二固定杆37,连接块40设置有螺栓旋钮,使用者可以通过连接块40绕第二固定杆37旋转调节输液支杆34的使用位置,并通过螺栓旋钮固定,操作简单,使用灵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