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背艾灸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8605发布日期:2019-04-03 00:42阅读:10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背艾灸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推背艾灸棒。



背景技术:

传统的艾灸是指用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作为传统保健养生治病防病方法广受人民喜爱。

目前,市场的艾灸器一般由艾条和艾灸器体构成,艾灸器内有艾条固定孔,大多有圆形固定槽在艾条固定孔里,其目的旨在方便更换艾条,但市面上艾条为不同厂家生产,尺寸并没有统一规范造成艾条大小不一,现有的艾灸器很难将艾条固定在艾灸器上,且功能单一只能用作艾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推背艾灸棒,以实现同时具有艾灸以及穴位推背功能,本艾灸棒安装卸装方便、可循环使用、环保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推背艾灸棒,包括手柄装置以及艾灸装置,所述的手柄装置包括密封件、手柄、轴承装配件、轴承、防艾烟油隔片以及插艾针;所述的艾灸装置包括球形外壳、防灰滤网以及连接件;所述的艾灸装置为1个或1个以上,所述的手柄装置数量为2个,分别安装于推背艾灸棒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灰滤网表面设置有滤网透烟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球形外壳表面设置有外壳透烟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灰滤网套装在球形外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件外表面两端设置有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的球形外壳内表面两端设置有螺纹,两个球形外壳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装配件与球形外壳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插艾针垂直于防艾烟油隔片并与防艾烟油隔片固定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艾烟油隔片以及插艾针安装在轴承装配件内。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以及轴承装配件通过轴承相互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推背艾灸棒组合起来形成棒状,可在艾灸棒熏艾的同时进行推背按摩,艾灸棒中央的球形外壳表面可增强对穴位的刺激;

2、本推背艾灸棒结构简单,可通过增加或减少球形外壳以及防灰滤网调节艾灸棒长度;

3、本推背艾灸棒易拆易装,更换艾灸条十分方便,利用插艾针固定艾灸条,固定力强且适用于各种尺寸的艾灸条,可使艾灸条一直燃烧到最后不会造成浪费;

4、本推背艾灸棒设计合理实用,设置有防灰滤网,有效隔绝艾灰掉到身上造成烫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推背艾灸棒之爆炸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背艾灸棒之组装后立体示意图。

图中:1-密封件,2-手柄,3-轴承装配件,4-轴承,5-防艾烟油隔片,6-插艾针,7-球形外壳,8-防灰滤网,9-连接件,71-外壳透烟孔,81-滤网透烟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2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推背艾灸棒,包括手柄2装置以及艾灸装置,所述的手柄2装置包括密封件1、手柄2、轴承装配件3、轴承4、防艾烟油隔片5以及插艾针6;所述的艾灸装置为1个或1个以上,所述的手柄2装置数量为2个,分别安装于推背艾灸棒两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密封件1、手柄2、轴承装配件3、轴承4、球形外壳7以及连接件9为铜金属材质。其中所述的连接件9呈指环状,外表面两端设置有螺纹。球形外壳7为前后联通开口的球状外壳,球形外壳7上设置有外壳透烟孔71,球形外壳7内表面靠近两端开口处有与连接件9相匹配的螺纹。连接件9两端可分别旋入球形外壳7,达到使用连接件9连接两个球形外壳7的目的。防灰滤网8为表面有细密滤网透烟孔81的不锈钢圆筒,滤网圆筒外直径与连接件9螺纹外直径一样,使防灰滤网8可在连接件9旋入后固定在球形外壳7中间位置不会脱落球形外壳7外。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球形外壳7通过连接件9结合形成推背艾灸棒的中间部分,两端设置有手柄2装置,使推背艾灸棒形成两端有较细手柄2,中间球状凸起的棒状结构,在推背的过程中能对穴位进行更好的按摩刺激。

所述手柄2顶端设置有密封件1,手柄2末端可配套套进所述轴承4,所述为两端开口结构,较小开口端可固定于手柄2末端与轴承4之间,轴承装配件3通过轴承4可固定于手柄2末端。轴承装配件3末端设置有与球形外壳7相匹配的外螺纹,球形外壳7可通过螺纹旋转固定在轴承装配件3末端。

所述的插艾针6垂直于防艾烟油隔片5并与防艾烟油隔片5固定成一整体。防艾烟隔片为一圆形不锈钢片。球形外壳7旋入轴承装配件3后产生的卡位可把防艾烟隔片固定在轴承装配件3内,使插艾针6平行固定在艾灸棒内。

在日常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拧开球形外壳7与轴承装配件3间了螺纹向艾灸棒内的插艾针6上插入点燃的艾灸条,再使球形外壳7与轴承装配件3重新锁紧即可进行艾灸推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艾烟会通过滤网透烟孔81以及外壳透烟孔71透出,达到艾灸的目的。烧艾产生的艾灰会落在防灰滤网8上,不会烫伤人体。防艾烟油隔片5隔绝了艾烟跑到手柄2位置,结合密封件1后使艾烟只能集中在外壳透烟孔71透出。使用完成后,使用者拧开球形外壳7即可倒出艾灰,清理十分方便。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球形外壳7及连接件9,使艾灸棒变长或缩短,更好的适用于不同身体部位的艾灸按摩操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球形外壳7也可以被做成不同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的艾灸按摩需要。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