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4725发布日期:2019-07-13 08:4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



背景技术:

褥疮又名压疮,系身体局部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而发生水疱、溃疡或坏疽。多发生于骨骼突起受压部位,根据其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三度:一度:局部仅表现为红斑水肿,或苍白色、青灰色,境界清楚。有麻木感或触痛。若及时处理,可于数天内好转。二度:皮肤颜色为深紫色或紫黑色,可出现水疱,疱壁破裂后形成浅表糜烂面。三度:溃疡形成,浅者达皮下组织,深者可达骨组织,继发感染后脓液多,且有臭味。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因此长期卧床患者的日常护理中,需要护理人员更加具有责任心,保持患者皮肤表面干燥,并且要经常翻身按摩。

2015年10月9日,中国专利公布了申请号为201520776831.8的一种护理垫,包括护理垫本体,护理垫本体上表面依次固定设置有头部气囊、颈部气囊、上体气囊、腰部气囊、大腿气囊以及小腿气囊,护理垫本体上表面右侧固定设置有气管,气管通过若干个气道与各个气囊分别固定连接,气道位于与气管相连接的部位固定设置有气阀置,气管固定设置有进气口,腰部气囊为倒置的“凹”字形,大腿气囊外形为缺了一角的长方形,腰部气囊和大腿气囊之间形成一个圆形空间。该专利患者皮肤与护理垫本体产生的汗液需要自然风干,无法及时干燥,同时需要人员看护,无法自行清理粪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可以保持患者背部的空气流通以及干燥,避免滋生细菌产生褥疮,带有按摩功能,缓解患者肌肉疲劳。同时可以自动清洗粪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包括床体、床腿以及床体上的床板,位于床板下方的底板,所述的床板中间设有孔洞。

所述的床板上设有护理垫,所述的护理垫中间设有臀部漏孔,所述的臀部漏孔位于床板孔洞的正上方,所述的护理垫右端设有头枕,所述的护理垫表面上设有支撑气囊以及换气排气孔。

所述的护理垫内部下方设有换气气道,所述的护理垫底面左侧设有换气进气孔,所述的换气气道将换气进气孔与换气排气孔贯通连接。

所述的护理垫底面右侧设有支撑气囊进气孔,所述的支撑气囊进气孔包括进气孔Ⅰ、进气孔Ⅱ、进气孔Ⅲ以及进气孔Ⅳ,所述的护理垫内部上层设有气道Ⅰ、气道Ⅱ、气道Ⅲ以及气道Ⅳ,所述的气道Ⅰ、气道Ⅱ、气道Ⅲ以及气道Ⅳ分别与若干个支撑气囊贯通连接,所述的气道Ⅰ气道Ⅰ、气道Ⅱ、气道Ⅲ以及气道Ⅳ分别与进气孔Ⅰ、进气孔Ⅱ、进气孔Ⅲ以及进气孔Ⅳ贯通连接。

所述的臀部漏孔中设有臀部托板,所述的臀部托板中间为弧形内凹结构,所述的臀部托板包括左侧臀部托板以及右侧臀部托板,所述的左侧臀部托板以及右侧臀部托板与护理垫之间设有电动折页,所述的左侧臀部托板上表面设有气味感应器,所述的左侧臀部托板以及右侧臀部托板底面均设有进水孔以及烘干气进气孔,所述的左侧臀部托板以及右侧臀部托板上表面均设有喷水孔以及烘干气排气孔,所述的左侧臀部托板以及右侧臀部托板内部均设有将进水孔与喷水孔贯通连接的水道以及将烘干气进气孔与烘干气排气孔贯通连接的烘干气气道。

所述的底板右侧设有四个电磁抽气泵,所述的电磁抽气泵内部右侧设有电磁铁,左侧设有气腔,气腔左端面上设有排气口所述的电磁铁顶杆末端设有活塞,所述的活塞位于气腔内部左右滑动,所述的活塞与电磁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排气口与支撑气囊进气孔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的底板上位于臀部托板正下方设有集便箱,所述的集便箱左侧依次设有控制装置、电源装置、水箱以及气箱。

所述的水箱侧壁上方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加水闷盖,所述的水箱内部设有恒温加热器Ⅰ、电子液位计以及温度传感器Ⅰ。

所述的水箱上方设有水泵,所述的水泵进水端设有抽水总管,所述的抽水总管末端穿设至水箱内部下方,所述的水泵出水端分出两条管路分别与左侧臀部托板上的进水孔以及右侧臀部托板上的进水孔贯通连接,所述的两条管路上分别设有电动排水阀。

所述的气箱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Ⅱ以及垂直布置的加热桶,所述的加热桶内部设有恒温加热器Ⅱ,所述的加热桶上端面为锥形面,所述的锥形面侧壁上设有上端排气孔。

所述的气箱上方左侧设有气泵,所述的气泵排气端设有排气总管,所述的排气总管末端穿设至气箱内部与加热桶贯通连接。

所述的气箱上方右侧设有三个电动排气阀,所述的电动排气阀进气端与气箱内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的三个电动排气阀排气端分别与换气进气孔、左侧臀部托板上的烘干气进气孔以及右侧臀部托板的烘干气进气孔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的电动折页、气味感应器、电磁铁、恒温加热器Ⅰ、电子液位计、温度传感器Ⅰ、水泵、电动排水阀、恒温加热器Ⅱ、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Ⅱ、气泵、电动排气阀以及电源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电磁抽气泵排气口所连接的四条管路通过线夹固定布置。

优选的,所述的水泵排水总管通过支撑架进行支撑。

优选的,所述的护理垫以及支撑气囊表面包裹有透气性能良好的纱布。

优选的,所述的护理垫内部设有若干个电磁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可以保持患者背部的空气流通以及干燥,避免滋生细菌产生褥疮。

(2)气道支撑作用的支撑气囊可以循环抬起以及收缩,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患者患者的肌肉疲劳。同时避免长时间与患者皮肤接触。

(3)设有气味感应器,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排便。

(4)设有可自动清洗的臀部托板,可以及时清除粪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垫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垫下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臀部托板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臀部托板内部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A-A面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B-B面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C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床体、1a-底板、1b-床腿、1c-床板;

2-护理垫、2a-支撑气囊、2b-头枕、2c-臀部漏孔、2d-换气进气孔、2d1-换气气道、 2d2-换气排气孔、2e-支撑气囊进气孔、2e1-进气孔Ⅰ、2e11-气道Ⅰ、2e2-进气孔Ⅱ、 2e21-气道Ⅱ、2e3-进气孔Ⅲ、2e31-气道Ⅲ、2e4-进气孔Ⅳ、2e41-气道Ⅳ;

3-臀部托板、3a-左侧臀部托板、3b-右侧臀部托板、3c-进水孔、3c1-水道、3c2- 喷水孔、3d-烘干气进气孔、3d1-烘干气气道、3d2-烘干气排气孔、3e-电动折页、3f- 气味感应器;

4-电磁抽气泵、4a-电磁铁、4b-气腔、4c-活塞、4d-弹簧、4e-排气口;

5-水箱、5a-加水闷盖、5b-恒温加热器Ⅰ、5c-电子液位计、5d-温度传感器Ⅰ;

6-水泵、6a-抽水总管、6b-电动排水阀;

7-气箱、7a-加热桶、7a1-上端排气孔、7b-恒温加热器Ⅰ、7c-压力传感器、7d- 温度传感器Ⅱ;

8-气泵、8a-排气总管;

9-电动排气阀;

10-电源装置;

11-控制装置;

12-线夹;

13-支撑架;

14-集便箱;

15-电磁片。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该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包括床体1、床腿1b以及床体1上的床板1c,位于床板1c 下方的底板1a。所述的床板1c中间设有孔洞,所述的床板1c上设有护理垫2,所述的护理垫2中间设有臀部漏孔2c,所述的臀部漏孔2c位于床板1c孔洞的正上方,所述的护理垫2右端设有头枕2b,所述的护理垫2表面上设有支撑气囊2a以及换气排气孔2d2,所述的护理垫2以及支撑气囊2a表面包裹有透气性能良好的纱布。

所述的护理垫2内部下方设有换气气道2d1,所述的护理垫2底面左侧设有换气进气孔2d,所述的换气气道2d1将换气进气孔2d与换气排气孔2d2贯通连接。

所述的护理垫2底面右侧设有支撑气囊进气孔2e,所述的支撑气囊进气孔2e包括进气孔Ⅰ2e1、进气孔Ⅱ2e2、进气孔Ⅲ2e3以及进气孔Ⅳ2e4。所述的护理垫2内部上层设有气道Ⅰ2e11、气道Ⅱ2e21、气道Ⅲ2e31以及气道Ⅳ2e41,所述的气道Ⅰ2e11、气道Ⅱ2e21、气道Ⅲ2e31以及气道Ⅳ2e41分别与若干个支撑气囊2a贯通连接且每个气道连接的支撑气囊2a均不相同。所述的气道Ⅰ2e11气道Ⅰ2e11、气道Ⅱ2e21、气道Ⅲ 2e31以及气道Ⅳ2e41分别与进气孔Ⅰ2e1、进气孔Ⅱ2e2、进气孔Ⅲ2e3以及进气孔Ⅳ 2e4贯通连接。

所述的臀部漏孔2c中设有臀部托板3,所述的臀部托板3中间为弧形内凹结构,所述的臀部托板3包括左侧臀部托板3a以及右侧臀部托板3b。所述的左侧臀部托板3a 以及右侧臀部托板3b与护理垫2之间设有电动折页3e。所述的左侧臀部托板3a上表面设有气味感应器3f,所述的左侧臀部托板3a以及右侧臀部托板3b底面均设有进水孔 3c以及烘干气进气孔3d。所述的左侧臀部托板3a以及右侧臀部托板3b上表面均设有喷水孔3c2以及烘干气排气孔3d2,所述的左侧臀部托板3a以及右侧臀部托板3b内部均设有将进水孔3c与喷水孔3c2贯通连接的水道3c1以及将烘干气进气孔3d与烘干气排气孔3d2贯通连接的烘干气气道3d1。为了使得清洗以及吹干效果更加理想,喷水孔 3c2与烘干气排气孔3d2交叉布置。

所述的底板1a右侧设有四个电磁抽气泵4,所述的电磁抽气泵4内部右侧设有电磁铁4a,左侧设有气腔4b,气腔4b左端面上设有排气口4e,所述的电磁铁4a顶杆末端设有活塞4c,所述的活塞4c位于气腔4b内部左右滑动,所述的活塞4c与电磁铁4a 之间设有弹簧4d,所述的排气口4e与支撑气囊进气孔2e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四个电磁抽气泵4分别与进气孔Ⅰ2e1、进气孔Ⅱ2e2、进气孔Ⅲ2e3以及进气孔Ⅳ2e4通过管路贯通连接。

所述的底板1a上位于臀部托板3正下方设有集便箱14,所述的集便箱14左侧依次设有控制装置11、电源装置10、水箱5以及气箱7。

所述的水箱5侧壁上方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加水闷盖5a,所述的水箱5内部设有恒温加热器Ⅰ5b、电子液位计5c以及温度传感器Ⅰ5d。

所述的水箱5上方设有水泵6,所述的水泵6进水端设有抽水总管6a,所述的抽水总管6a末端穿设至水箱5内部下方,所述的水泵6出水端分出两条管路分别与左侧臀部托板3a上的进水孔3c以及右侧臀部托板3b上的进水孔3c贯通连接,所述的两条管路上分别设有电动排水阀6b。

所述的气箱7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7c、温度传感器Ⅱ7d以及垂直布置的加热桶7a。所述的加热桶7a内部设有恒温加热器Ⅱ7b,所述的加热桶7a上端面为锥形面,所述的锥形面侧壁上设有上端排气孔7a1。通过温度传感器Ⅱ7d感应气箱7内部气体温度,当气箱7内部气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开启恒温加热器Ⅱ7b进行加热,由于温度高的气体向上移动,温度低的气体向下移动,因此通过恒温加热器Ⅱ7b加热后的气体通过上端排气孔7a1排出,温度低的气体从加热桶7a下部流入到加热桶7a内部通过恒温加热器Ⅱ7b加热,使得气箱7内部形成微循环。

所述的气箱7上方左侧设有气泵8,所述的气泵8排气端设有排气总管8a,所述的排气总管8a末端穿设至气箱7内部与加热桶7a贯通连接。

所述的气箱7上方右侧设有三个电动排气阀9,所述的电动排气阀9进气端与气箱 7内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的三个电动排气阀9排气端分别与换气进气孔2d、左侧臀部托板3a上的烘干气进气孔3d以及右侧臀部托板3b的烘干气进气孔3d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的电动折页3e、气味感应器3f、电磁铁4a、恒温加热器Ⅰ5b、电子液位计5c、温度传感器Ⅰ5d、水泵6、电动排水阀6b、恒温加热器Ⅱ7b、压力传感器7c、温度传感器Ⅱ7d、气泵8、电动排气阀9以及电源装置10分别与控制装置11电性连接。

为了使得管路更加美观在电磁抽气泵4排气口4e所连接的四条管路通过线夹12固定布置。在水泵6排水总管通过设有支撑架13对管路进行支撑。

同时可以在护理垫2内部设有若干个电磁片15。这些电磁片15会产生微型磁场,改善人体内部的微循环。

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日常换气:

患者躺在护理垫2上,身体被支撑气囊2a支撑起来,与护理垫2上表面有一定的间隙,头部枕在头枕2b上,臀部放在臀部托板3内部,通过控制装置11启动气泵8以及恒温加热器Ⅱ7b,气泵8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总管8a进入到加热桶7a内部,并通过恒温加热器Ⅱ7b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气体从加热桶7a下部进入到气箱7内部。

压力传感器7c感应气箱7内部的气体压力,当气体压力小于设定值时,重新开启气泵8,当大于设定压力时,停止气泵8。

开启与换气进气孔2d贯通连接管路上的电动排气阀9,通过换气进气孔2d向换气气道2d1内部通入一定温度的空气,空气通过换气排气孔2d2排出,使得患者身体与护理垫2之间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滋生细菌;

步骤二,通过支撑气囊2a按摩以及换气:

电磁抽气泵4内部的电磁铁4a在未通电的情况下,活塞4c在弹簧4d推力的作用下位于气腔4b的最左端,此时支撑气囊2a鼓起支撑患者身体。

每间隔一段时间,控制装置11控制一个电磁抽气泵4内部的电磁铁4a通电,其它三个电磁抽气泵4内部的电磁铁4a处于断电状态,该电磁铁4a通电后活塞4c克服推力弹簧的推力向右运动,将支撑气囊2a内部的气体抽出,使得这一部分支撑气囊2a收缩,脱离患者皮肤,换气排气孔2d2吹动这一部分皮肤,使得这部分皮肤干燥。

由此循环控制四个电磁抽气泵4运行,避免支撑气囊2a长期与皮肤接触产生汗液进而滋生细菌产生褥疮,同时支撑气囊2a收缩支撑的过程也产生一定的按摩效果,改善患者的肌肉组织;

步骤三,患者排便护理:

当患者排便时,气温感应器3f会感应到气温,并通过电信号传导给控制装置11,控制装置11控制电动折页3e动作,将左侧臀部托板3a以及右侧臀部托板3b向下打开,直到垂直状态。

由于臀部托板3为内凹的弧形结构,因此患者产生的粪便等都集中在弧形的最低点也就是左侧臀部托板3a以及右侧臀部托板3b交汇处,当左侧臀部托板3a以及右侧臀部托板3b向下打开时,粪便会滑落到集便箱14内部。

通过控制装置11开启水泵6、两个电动排水阀6b以及与烘干气进气孔3d贯通连接管路上的电动排气阀9,空气以及水分别从烘干气排气孔3d2以及喷水孔3c2排出,清理臀部托板3表面并吹干。

之后控制装置11控制与左侧臀部托板3a连接的电动折页3e,使得左侧臀部托板 3a向上抬升一定角度,然后开启与左侧臀部托板3a烘干气进气孔3d以及进水孔3c相连接的电动排气阀9以及电动排水阀6b,使得喷水孔3c2喷出的液体清洗患者臀部,然后通过烘干气排气孔3d2排出的气体将患者臀部吹干。

清洗完成后控制装置11控制两侧的电动折页3e动作,使得左侧臀部托板3a以及右侧臀部托板3b上移,关闭臀部托板3。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