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氧-雾化两用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5123发布日期:2019-04-09 22:23阅读:9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氧-雾化两用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吸氧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氧-雾化两用瓶。



背景技术:

医院经常需要给病人做吸氧或者是雾化,吸氧和雾化都是使用专门的设备,生产、使用成本高,没有很好的将二者结合起来。在医院进行吸氧时,如果需要更换为氧气雾化的时候,需要取下氧气湿化瓶,另接一颗氧气通气管才能进行雾化,操作中过程麻烦、复杂,而且通气管接头容易丢失,还有取下后容易导致污染,不符合无菌规范,造成不必要的材料和护士人工时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容易,转换方便的吸氧-雾化两用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吸氧-雾化两用瓶,包括湿化瓶、雾化瓶、瓶盖、内筒、连接管、卡块一、活塞、通气管;所述雾化瓶顶端与瓶盖螺纹连接,底端与湿化瓶螺纹连接并连通;在瓶盖侧面设有与雾化瓶连通的氧气出口,在瓶盖顶部设有通孔以及与通孔连通的缺口;所述内筒安装在瓶盖底部并位于通孔及缺口的正下方;所述连接管顶端与氧气流量计连接,底端通过瓶盖上的通孔伸入内筒内并可上下移动与旋转;所述活塞位于内筒内并固定在连接管底端,可随连接管在内筒内上下移动与旋转;所述卡块一对应于缺口设置在连接管外壁上,当活塞随连接管移动到内筒底部时,卡块一刚好穿过瓶盖上的缺口进入内筒中;所述通气管上端依次穿过内筒底部、活塞安装在连接管下端并与连接管连通,下端位于雾化瓶内,当连接管向下移动时,通气管可通过雾化瓶与湿化瓶连通处伸入湿化瓶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卡块二,所述卡块二对应于缺口设置在连接管外壁上并位于活塞与卡块一之间,当活塞随连接管移动到内筒顶部时,卡块二刚好从内筒中穿过瓶盖上的缺口移动到瓶盖顶部。

进一步地,为保证气密性,所述活塞由橡胶制成。

进一步地,为保证气密性,防止雾化瓶的氧气从内筒顶部通孔及缺口处溢出,所述活塞与内筒紧配合。

进一步地,为便于拆卸掉通气管进行清洗消毒,所述通气管与连接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为更加稳固的限定通气管与连接管的位置,所述缺口的数目为两个,对应的卡块一、卡块二的数目也分别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容易,即可用来吸氧也可用来雾化,二者转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氧-雾化两用瓶在吸氧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氧-雾化两用瓶在雾化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卡块一和卡块二随连接管旋转90°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氧-雾化两用瓶中连接管及通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湿化瓶、2-雾化瓶、3-瓶盖、4-内筒、5-连接管、6-卡块一、7-缺口、8-氧气出口、9-卡块二、 10-活塞、11-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到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氧-雾化两用瓶,包括湿化瓶1、雾化瓶2、瓶盖3、内筒4、连接管5、卡块一6、活塞10、通气管11;所述雾化瓶2顶端与瓶盖3螺纹连接,底端与湿化瓶1螺纹连接并连通;在瓶盖3侧面设有与雾化瓶2连通的氧气出口8,在瓶盖3顶部设有通孔以及与通孔连通的缺口7;所述内筒4安装在瓶盖3底部并位于通孔及缺口7的正下方;所述连接管5顶端与氧气流量计连接,底端通过瓶盖3上的通孔伸入内筒4内并可上下移动与旋转;所述活塞10位于内筒4内并固定在连接管5底端,可随连接管5在内筒4内上下移动与旋转;所述卡块一6对应于缺口7设置在连接管5外壁上,当活塞10随连接管5移动到内筒4底部时,卡块一7刚好穿过瓶盖3上的缺口7进入内筒4中;所述通气管11上端依次穿过内筒4底部、活塞10安装在连接管5下端并与连接管5连通,下端位于雾化瓶2内,当连接管5向下移动时,通气管11可通过雾化瓶2与湿化瓶1连通处伸入湿化瓶1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卡块二9,所述卡块二9对应于缺口7设置在连接管5外壁上并位于活塞10与卡块一6之间,当活塞10随连接管5移动到内筒4顶部时,卡块二9刚好从内筒4中穿过瓶盖3上的缺口7移动到瓶盖3顶部。

进一步地,为保证气密性,所述活塞10由橡胶制成。

进一步地,为保证气密性,防止雾化瓶2的氧气从内筒4顶部的通孔及缺口7处溢出,所述活塞10与内筒4紧配合。

进一步地,为便于拆卸掉通气管11进行清洗消毒,所述通气管11与连接管5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为更加稳固的限定通气管11与连接管5的位置,所述缺口7的数目为两个,对应的卡块一6、卡块二9的数目也分别为两个。

吸氧模式时,先把湿化瓶1装好水后,拧紧在雾化瓶2下方,然后将连接管5的上端与氧气流量计连接后,手握住雾化瓶1瓶身并转动,使瓶盖3上的缺口对准连接管5上卡块一6、卡块二9后,上推雾化瓶1,把连接管5及其上的卡块一6、卡块二9推入内筒4中,当活塞10移动到内筒4底部时,卡块一7刚好穿过瓶盖3上的缺口7进入内筒4中,且通气管11也通过雾化瓶2与湿化瓶1连通处伸入湿化瓶1底部;最后,握住雾化瓶1转动0-180°,最好是旋转90°,即可将卡块一7卡在瓶盖3底部,防止连接管5及其上的活塞10以及通气管上移;接着即可进行吸氧。

在将吸氧模式转换成雾化模式时,单手握住雾化瓶2并旋转,使瓶盖3上的缺口7与卡块一6、卡块二9对正,然后外下拉,把连接管5及其上的卡块一6、卡块二9推到顶盖3上方,当活塞10随连接管5移动到内筒4顶部时,卡块二9刚好从内筒4中穿过瓶盖3上的缺口7移动到瓶盖3顶部,且通气管11也通过雾化瓶2与湿化瓶1连通处从湿化瓶1内向上移动到雾化瓶2内;最后,握住雾化瓶1转动0-180°,最好是旋转90°,即可将卡块二9卡在瓶盖3顶部,防止连接管5及其上的活塞10以及通气管下移;接着即可进行雾化吸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