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采集动脉血气后压迫用的可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5391发布日期:2019-11-15 21:2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肢采集动脉血气后压迫用的可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肢采集动脉血气后压迫用的可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集动脉血标本后按压穿刺点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该操作步骤需两人完成,在人力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单人操作困难;第二,人工长时间按压穿刺点,易造成疲劳及注意力不集中,出现按压力度的改变,甚至按压点移位,影响按压效果。第三,按压动脉穿刺点的操作者,在按压时间上难以准确掌握时间,时间过短易造成止血无效,出现瘀斑或血肿,时间过长则易使患者出现皮肤损伤。目前,解决第一、二个问题的方式是:在动脉穿刺点处放置无菌棉球,并可通过缠绕普通弹力带固定无菌棉球,以替代人工按压,但仍可能出现因患者肢体活动而导致的按压部位无菌棉球移位,且按压力度也难以保证。解决第三个问题的方式是:人工操作时,记录或记忆按压穿刺点的时间,提醒操作者本人5分钟后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若无出血,即可停止按压,仍有出血则应继续按压,再次观察,至不再出血为止。但在繁忙的工作状态下,操作者单独进行动脉血气的采集和标本处理时,更趋向选择使用普通弹力带辅助按压止血,而且操作者关注的重点更多集中在动脉血标本的处理上,因此很容易忘记记录时间的该步骤。同时,也极易忽略、甚至遗忘及时取下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上所缠绕的普通弹力带,从而造成更严重的皮肤损害或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等继发危害。

此外,研究显示经桡动脉穿刺方法是进行诊断性和介入性冠状动脉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可替换途径。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发展,经皮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冠脉治疗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逐渐被认同.尽管该技术已逐渐成熟,但术后桡动脉闭塞仍然是主要并发症之一,tri术后的患者,桡动脉闭塞发生率约为5%~12.5%,有学者发现桡动脉闭塞与术后止血过程中压迫过度密切相关,压迫止血时血流的完全阻断更易引起桡动脉闭塞。最早应用于临床的弹性绷带压迫止血虽安全有效,经济实用。但因绷带的透气性差皮肤并发症多见,撤除装置的时间延长使患者舒适感差,护士操作起来也繁锁;同时由于是经验止血方法,压力过小,容易造成出血;压力过大,容易造成手指麻木抖动,甚至缺血;而且人工指压时,实施的力度不容易保持稳定,会造成止血失败,要重新按压止血,不仅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也给病人造成痛苦,并降低了工作效率。目前临床已不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桡动脉压迫止血。而现用气囊压迫止血装置靠人工充气压迫止血,无指标测试,患者腕围大小的不等会出现出血、皮肤张力性水泡等情况对患者造成伤害,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存在大量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的现有技术。

例如,公开号为cn206228390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所述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手臂固定环、锁扣开关、止血块三部分,该申请针对现有止血器材的缺点,提供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其可以单手操作,方便快捷的固定在手腕部位,并且松紧可调、压力可调,在止血过程中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公开号为cn20554861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受力板、加压调节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受力板为拱形结构,受力板中部设有供加压调节装置穿过的圆形滑动孔,受力板两端设有供固定装置穿过的长方形通孔;所述加压调节装置下端设有压迫板;所述固定装置与受力板固定将压迫板压在桡动脉的穿刺口上。该实用新型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压迫力能够根据使用需要和患者的感受可随时调节压力大小。但是,上述止血器虽然能够实现对穿刺点压力大小的调节,但其压力调节部件所能实现的功能单一,因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压力调节部件,至少使其能够对穿刺点压力大小进行调整的同时对穿刺点进行隔离,避免穿刺点血液扩散而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肢采集动脉血气后压迫用的可调节装置,至少包括均与本体连接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本体具有一个贯通的中空腔。其中,中空腔的壁面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可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螺纹配合的螺纹杆。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螺纹杆的靠近皮肤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个弹性垫。其中,所述弹性垫的形状由圆球状限定。所述弹性垫可以是弹性橡胶垫和弹性硅胶垫中的一种。通过弹性垫可以避免硬性的接触皮肤而造成不舒适感。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空腔的横截面形状由圆形限定,其中,弹性垫的直径小于中空腔的直径。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螺纹杆的远离皮肤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旋紧环。其中,旋紧环的径向方向平行于螺纹杆的轴向方向。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选拧旋紧环的方式可以实现弹性垫力度的增加或减小。旋紧环使得用手旋转螺纹杆更加省力和方便。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体的形状由圆柱体形限定,其平行于其轴向方向的表面的下侧位置处设置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是通透的开口,通过观察窗口可以方便查看穿刺点的出血情况。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各自的一个端部均按照粘接、螺纹连接或卡接的方式连接至本体的平行于其轴向方向的表面的下侧位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带上设置有彼此平行间隔排布的若干个通透的第一直线型开口。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固定带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透的第二直线型开口。其中,第一直线型开口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直线型开口的延伸方向彼此平行。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个表面设置有彼此平行间隔排布的与所述第一直线型开口按照一一对应方式进行匹配的若干个倾斜状凸起。通过将第一固定带穿过所述第二直线型开口后,再将第一直线型开口与所述倾斜状凸起配合以实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锁紧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计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杆旋紧或松开的方式能够实现对穿刺点按压力度的自由调节,同时,类似于手表表带的固定带能够适应于不同手臂粗细的患者,设置的计时器能够准确记录按压穿刺点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和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可调节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本体2:第一固定带3:第二固定带

4:中空腔5:螺纹6:螺纹杆

7:弹性垫8:旋紧环9:观察窗口

10:第一直线型开口11:第二直线型开口12:倾斜状凸起

13:计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肢采集动脉血气后压迫用的可调节装置,至少包括均与本体1连接的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所述本体1具有一个贯通的中空腔4。其中,中空腔4的壁面上设置有螺纹5,所述可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螺纹5配合的螺纹杆6。

优选的,螺纹杆6的靠近皮肤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个弹性垫7。其中,所述弹性垫7的形状由圆球状限定。

优选的,中空腔4的横截面形状由圆形限定。其中,弹性垫7的直径小于中空腔4的直径。

优选的,螺纹杆6的远离皮肤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旋紧环8。其中,旋紧环8的径向方向平行于螺纹杆6的轴向方向。

优选的,本体1的形状由圆柱体形限定,其平行于其轴向方向的表面的下侧位置处设置有观察窗口9。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2和所述第二固定带3各自的一个端部均按照粘接、螺纹连接或卡接的方式连接至本体1的平行于其轴向方向的表面的下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2上设置有彼此平行间隔排布的若干个通透的第一直线型开口10。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带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透的第二直线型开口11。其中,第一直线型开口10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直线型开口11的延伸方向彼此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带3的一个表面设置有彼此平行间隔排布的与所述第一直线型开口10按照一一对应方式进行匹配的若干个倾斜状凸起12。

优选的,所述本体1上还设置有计时器13。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