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及矫正O型腿一次织造成型针织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3491发布日期:2019-05-17 20:12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及矫正O型腿一次织造成型针织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春秋季外穿的预防及矫正O型腿一次织造成型针织裤。



背景技术:

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内外侧角度的稳定结构,当外侧副韧带松弛的情况下,内侧副韧带偏大的力量就会牵拉小腿胫骨向内侧旋转,形成膝内翻,一般人称之为“O型腿”。导致O型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遗传和缺钙,另一个是不良的走姿、站姿、坐姿导致的。O型腿不仅会影响人的外在身型,还会给人带来健康危害。标准腿型在双足并拢直立时,双膝关节、双大腿、小腿的中段有三个接触点,而膝关节上下和脚踝的位置则有三个菱形缝隙。这种有张有合的下肢曲线,就透着一种曲线美,而O型腿的人膝关节上下和脚踝的位置,并没有三个菱形缝隙,并且膝关节内旋了一定角度,腿部外侧肌肉发达,更显臃肿。其次,正常人的压力都是均匀分布在膝关节上的,而O型腿的人因为膝关节内翻,偏转了一定角度,所以压力主要集中于膝关节内侧,随着时间的增长,O型腿的人更容易得关节炎,导致行动不便。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2421309A公布了一种体型矫正裤,具体涉及通过在裤子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面料,来产生以骨盆为中心使腿部进行外旋转的力量,从而矫正弯腿或型腿的体型矫正裤。但该矫正裤存在绷带似的约束固定,长此以往,并不利于使用者调整体型,还可能导致走路姿态僵硬,运动时不利于肌肉收缩舒张,血液流通,并不适合长时间使用。该矫正裤是用不同织物密度的布料缝制而成,加工工序复杂多道,缝合线多,人体皮肤与缝合线的摩擦感强,大大降低了穿着舒适感,且材料浪费多,不利于大批量生产。在发明专利CN104274263A中,发明了一种能产生旋转力的腿型矫正裤,虽然该发明结合人体腿部运动的力学规律对上述绷带式束缚矫正裤做了一定改进,从理论上解决了腿部运动力学问题,但因为要特制矫正带,而矫正带不同部位需要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织造,缝合次数多,缝合线多,人体皮肤与缝合线的摩擦感强,舒适性差,不仅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并且制成的矫正裤不同部位厚薄程度不同,使用者穿上不仅不能改善腿型轮廓,还会影响腿部美感的视觉效果,日常穿着美观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符合人体工学的前提下,结合织物组织、纱线原料、织物紧度开发一款能大批量生产的,可以作为打底裤用于春秋季外穿的,能预防及矫正O型腿一次织造成型针织裤。

本实用新型包括裤管和裤脚;所述裤管分为裤管内侧和裤管外侧,裤管内侧和裤管外侧采用不同的织物组织和未充满系数,使裤管外侧紧度大于裤管内侧紧度;所述裤脚的外侧采用用于扩大裤管外侧紧部织物的面积吊针组织。

进一步说,所述裤管外侧采用1×1吊针组织、1+1假平纹、1+1罗纹或1+2罗纹组织。

进一步说,所述裤管内侧采用平针组织。

进一步说,所述裤脚的外侧,采用1~2针、4~12列的1×1吊针组织与1~2针、2~6列的1×1吊针组织沿纵向相邻织造成为一个小循环组织。所述的一个小循环沿纵向再循环为3~9次、横向循环3~299次形成一个中循环组织。所述的一个中循环沿纵向再循环为1~5次形成一个大循环。

进一步说,所述裤管外侧的未充满系数为13~23。

进一步说,所述裤管内侧的未充满系数为18~28。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不用承担手术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者就能通过穿着矫正裤自然的预防O型腿,对于O型腿早期患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后,日积月累的改善人体胫骨内旋的情况,达到矫正O型腿的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矫正裤能大批量生产,具有现实意义。此外,本实用新型的O型腿矫正裤,能改善腿部穿着效果,提升腿部美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及组织分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面及组织分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裤脚外侧吊针结构细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穿着状态下受力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防及矫正O型腿一次织造成型针织裤,由一片裆部和一片一次织造成型的主裤片经少量裁剪、缝合而成,生产便利,有助于大批量生产。织造时根据矫正裤不同部位的功能设计不同的织物组织、未充满系数,致使裤管内外侧产生紧度差。穿着本实用新型时,外侧织物拉伸,从而外侧裤管能主动压迫腿外侧肌肉和骨骼,在日积月累中改善胫骨内旋的问题,达到预防及矫正O型腿的效果,同时作为底裤可用于日常穿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防及矫正O型腿一次织造成型针织裤,由一片裆部和一片一次织造成型的主裤片在无缝针织机上织造,下机后经少量裁剪、缝合而成。该预防及矫正O型腿一次织造成型针织裤根据O型腿的病因以及O型腿患者腿骨的特点,结合人体工学特点,采用织造总针数相同,不同部位设计不同的织物组织、未充满系数,设计重点为裤腿内侧和外侧两个部分。裤腿内侧,贴着胫骨的部位,见图1、2(Ⅵ),用线圈较大、紧度较小,但横向延伸性较好的组织,设计为平针组织等组织,未充满系数设计为18~28,使得裤管内侧紧度小于裤管外侧紧度,呈自由贴合人腿状态。裤腿外侧,见图1、2(Ⅴ),用线圈小、紧度较大的组织,设计为1×1吊针组织、1+1假平纹、1+1罗纹、1+2罗纹组织等组织,未充满系数设计为13~23,使得裤管外侧紧度大于裤管内侧紧度,增加了裤腿外侧拉伸绷直程度,进一步增加了给人体肌肉和骨骼的横向压迫力。裤脚外侧部位,见图1、2(Ⅶ),设计1~2针、4~12列的1×1吊针组织与1~2针、2~6列的1×1吊针组织沿纵向相邻织造而成为一个小循环组织,吊针组织的使用,使得裤管外侧紧度更大,并且产生褶皱效应,增加了矫正裤的外观美感。一个小循环沿纵向再循环为3~9次、横向循环3~299次形成一个中循环组织,纵向扩大吊针组织的循环次数,有利于矫正裤产生外紧的效果。一个中循环沿纵向再循环为1~5次形成一个大循环,扩大了裤管外侧紧部织物的面积,也就增加了腿部的受力面积,其侧面细节图见图3。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在织造总针数相同的情况下,裤管内、外侧因织物未充满系数不同,致使裤管内、外侧紧度不同,而吊针组织的使用,进一步增加了裤管内、外侧的紧度差异。本实用新型穿着状态下具体受力效果图见图4,穿着时,大小腿外侧肌肉与骨骼会受到因裤子绷直后外侧裤管产生的向内的压迫力,长期使用,会在日积月累中改善胫骨内旋的问题,达到矫正与预防O型腿的效果,吊针组织的加入,使外部收缩更明显,在穿着紧绷的状态下,受力更大,更有利于矫正与预防O型腿。裤腰部位,见图1、2(Ⅰ),设计为2+2罗纹组织等有较大的横向延伸性和弹性的织物组织,因氨纶的使用,织物紧度大,未充满系数较小,设计为10~20,纱线与织物组织的配合使用,更有利于达到收腹塑形的效果;胯部,见图1、2(Ⅱ、Ⅲ),设计为浮线添纱组织与透孔组织等透气组织,未充满系数设计为25~35,此类组织具有凹凸小孔效应,有利于透湿、散热,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舒适感,并且多种组织的使用,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视觉美感;裆部,见图1、2(Ⅳ),设计为平纹等横向延伸性和弹性较大的组织,未充满系数设计为20~30,使得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结构,为人体该部位留有足够的余量;裤腿内外侧分界部位,见图1、2(Ⅷ),设计为4~6针浮线组织,有利于勾勒人体的线条,体现出人体的曲线美。

该预防及矫正O型腿一次织造成型针织裤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纱线原料,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裤腰部分,见图1、2(Ⅰ),面纱原料为20D~100D锦纶(或涤纶),里纱原料为20/30D~50/90D氨/锦(或涤纶)包覆丝,每织2~5行之后单独织入1行150~260D氨纶,使得本实用新型伸缩有度,不会产生勒腹感,适合不同身形的使用者,能达到收腹塑形的效果;其他部位所用面纱原料为20D~100D锦纶(或涤纶),里纱为20/30D~50/90D氨/锦(或涤纶)包覆丝,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感,并且氨纶的使用,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织物形态的恢复,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用Santoni SM8-TOP2S型号无缝针织机织造的,具体所用机型根据人体不同的身形体态进行调整,例如有:筒径为13寸,针数为1152针,针密为28针/cm;筒径为14寸,针数为1248针,针密为28针/cm;筒径为16寸,针数为1440针,针密为28针/cm。

须知,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矫正裤技术内容,并不仅仅使用于本说明书所适用的机型与所举的例子,应适用于根据不同身形体态调整织造的比例、尺寸所有此类型的O型腿矫正裤。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为预防及矫正O型腿一次织造成型针织裤,包括裤腰Ⅰ,胯部Ⅱ、Ⅲ,裆部Ⅳ,裤管外部Ⅴ,裤管内部Ⅵ,裤脚Ⅶ。

预防及矫正O型腿一次织造成型针织裤不同部位的组织结构、未充满系数、表现效果结合图1、2如表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例在型号为Santoni SM8-TOP2S,筒径为16寸、针数为1440针、针密为28针/cm的无缝针织机上织造。

一种预防及矫正O型腿一次织造成型针织裤实例的尺寸为:裤长(外)78.5cm(内)83cm,腰身32cm,直档23.5cm,横裆20.5cm,中腿17cm,裤口11cm,腰边宽10cm。

表1 预防及矫正O型腿一次织造成型针织裤各部位组织结构、材料与表现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