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修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0720发布日期:2019-07-27 11:1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胞修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修复治疗仪。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或者口服各种药物来进行治疗,手术或者直接口服药物都会给患者带来各种痛苦;患者进食各的各种药物可能没有到达疾病的根源处,其治疗效果不佳。且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通常较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治疗疾病的设备,该设备可以利用电磁技术将药物渗透到患者的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避免手术或者口服药物对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修复治疗仪,用以解决现在通过吃药治疗疾病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细胞修复治疗仪,包括频率发生器、变压器T、永磁铁、第一中药包、红外发射源、第二中药包、可变电阻R6和可变电阻R17;

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可变电阻R6的一端,所述可变电阻R6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一端,所述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永磁铁的两端,于所述永磁铁上覆盖有第一中药包;

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可变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红外发射源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可变电阻R17的另一端,所述红外发射源的另一端接18V交流电源;于所述红外发射源上覆盖有第二中药包。

其中,还包括电阻R1、电容C1、电阻R2和三极管Q1;

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频率发生器和所述可变电阻R6的公共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和所述电阻R2的公共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还包括电阻R4、三极管Q2、电阻R5、电容C2、电阻R7、电阻R12、电阻R13、电容C4和电阻R3;

所述电阻R4和所述电阻R3的公共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

所述电阻R12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13和电容C4的公共端,所述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

所述电阻R5、所述电容C2和所述电阻R7的公共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

其中,还包括三极管Q3、电阻R14、电容C3、电阻R9、电阻R15和放大器A;

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

所述电阻R14和电容C3的公共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13和电阻R3的公共端;

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放大器A的输出端,所述放大器A的正输入端接地,所述放大器A的负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可变电阻R6、所述电阻R1和所述频率发生器的公共端。

其中,还包括电阻R8、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6、二极管D1、二极管D2、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

所述电阻R8和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均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均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

所述电阻R16和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均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电阻R16和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均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3、所述电阻R13和所述电阻R14的公共端;

所述电阻R10和所述电阻R11串联,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0和所述电阻R11的公共端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6和所述变压器T的公共端;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电连接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且所述二极管D1和所述二极管D2的公共端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9和所述电阻R15的公共端。

其中,所述三极管Q1、所述电阻R5、所述三极管Q3、所述电阻R8和所述三极管Q4的公共端均电连接于12V电源;所述电阻R3、所述电阻R13、所述电阻R14、所述电阻R16和所述三极管Q5的公共端电连接于-12V电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细胞修复治疗仪,包括频率发生器、变压器T、永磁铁、第一中药包、红外发射源、第二中药包、可变电阻R6和可变电阻R17;

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可变电阻R6的一端,所述可变电阻R6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一端,所述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永磁铁的两端,于所述永磁铁上覆盖有第一中药包;

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可变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红外发射源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可变电阻R17的另一端,所述红外发射源的另一端接18V交流电源;于所述红外发射源上覆盖有第二中药包;

所述频率发生器的频率范围20-1500HZ,适用于人体组织最佳承载频率;

在所述变压器T的两端分别接所述永磁铁的N极和S极,所述永磁铁的两极分别导入第一中药包内,所述第一中药包内产生电离子即中药离子,所述中药离子向患者患病部位身体,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所述永磁铁同时可以起到磁疗作用,可以促使患者的血管扩张,肌肉松弛,达到经络调整作用;

任何机体的疾病发生都属于经络不通造成的,就是机体组织的器官细胞的电位和电子数目不同,已经不属于正常的细胞了;所述细胞修复治疗仪通过改进血液循环可以改变病变细胞的电位和电极性,通过疏通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所述红外发射源发射红外线,红外线使第二中药包的中药离子对病灶的局部进行治疗;可以达到人体内30—40厘米,药包可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细胞修复治疗仪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的细胞修复治疗仪,包括频率发生器、变压器T、永磁铁、第一中药包、红外发射源、第二中药包、可变电阻R6和可变电阻R17;

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可变电阻R6的一端,所述可变电阻R6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一端,所述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永磁铁的两端,于所述永磁铁上覆盖有第一中药包;

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可变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红外发射源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可变电阻R17的另一端,所述红外发射源的另一端接18V交流电源;于所述红外发射源上覆盖有第二中药包。

在所述变压器T的两端分别接所述永磁铁的N极和S极,所述永磁铁的两极分别导入第一中药包内,所述第一中药包内产生电离子即中药离子,所述中药离子向患者患病部位身体,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所述永磁铁同时可以起到磁疗作用,可以促使患者的血管扩张,肌肉松弛,达到经络调整作用;

任何机体的疾病发生都属于经络不通造成的,就是机体组织的器官细胞的电位和电子数目不同,已经不属于正常的细胞了;所述细胞修复治疗仪通过改进血液循环可以改变病变细胞的电位和电极性,通过疏通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所述红外发射源发射红外线,红外线使第二中药包的中药离子对病灶的局部进行治疗;可以达到人体内30—40厘米,药包可移动。

所述频率发生器可以根据病情、患者的承受能力和患病部位实时调节其发射的频率;所述永磁铁和所述第一中药包可以根据需要移动位置,移动到患者任何需要治疗的位置处;所述红外发射源和第二中药包可以根据需要移动到需要治疗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磁疗、中药离子治疗和红外治疗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实施例2

进一步,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还包括电阻R1、电容C1、电阻R2和三极管Q1;

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频率发生器和所述可变电阻R6的公共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和所述电阻R2的公共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还包括电阻R4、三极管Q2、电阻R5、电容C2、电阻R7、电阻R12、电阻R13、电容C4和电阻R3;所述电阻R4和所述电阻R3的公共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电阻R12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13和电容C4的公共端,所述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5、所述电容C2和所述电阻R7的公共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

还包括三极管Q3、电阻R14、电容C3、电阻R9、电阻R15和放大器A;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4和电容C3的公共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13和电阻R3的公共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放大器A的输出端,所述放大器A的正输入端接地,所述放大器A的负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可变电阻R6、所述电阻R1和所述频率发生器的公共端。

实施例3

进一步,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

还包括电阻R8、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6、二极管D1、二极管D2、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所述电阻R8和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均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均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6和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均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电阻R16和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均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3、所述电阻R13和所述电阻R14的公共端;所述电阻R10和所述电阻R11串联,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0和所述电阻R11的公共端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6和所述变压器T的公共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电连接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且所述二极管D1和所述二极管D2的公共端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9和所述电阻R15的公共端。

所述三极管Q1、所述电阻R5、所述三极管Q3、所述电阻R8和所述三极管Q4的公共端均电连接于12V电源;所述电阻R3、所述电阻R13、所述电阻R14、所述电阻R16和所述三极管Q5的公共端电连接于-12V电源。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