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呼吸睡眠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1278发布日期:2019-04-05 20:05阅读:2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呼吸睡眠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是一种可矫正睡眠时用口呼吸习惯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口呼吸睡眠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人习惯用鼻呼吸,这也是正确的呼吸模式,因为鼻腔不仅可以通气,还能同时对吸入的空气起到温暖、湿润和过滤的作用。然而,有少数人长期张口呼吸。张口呼吸的原因多数是上呼吸道部分或全部阻塞,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与增殖体肥大等,少数是长期不良习惯造成。

张口呼吸有很多危害。孩子长期张口呼吸会影响面部发育,导致牙颌面发育畸形;口腔黏膜干燥,容易出现牙龈炎和龋齿等口腔疾病;空气未经过鼻腔过滤而直接进入呼吸道,可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对于上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张口呼吸,在阻塞原因去除后,多数能恢复用鼻呼吸,但少数人不能恢复,成为习惯性张口呼吸。另有一些小孩张口呼吸不是上呼吸道阻塞引起,而是长期不良习惯造成。

对于小孩习惯性张口呼吸,由于患儿难以有效配合,目前临床上尚缺少很好的矫正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当前缺乏针对睡眠口呼吸矫正装置的问题,提供一种口呼吸睡眠矫正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避免在睡眠时张口呼吸的问题,同时,体感舒适,不影响使用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口呼吸睡眠矫正装置,包括上圈带和下圈带,所述上圈带和下圈带均为环状,由软质材料制成;所述上圈带与下圈带在前端相连,形成下颌托;所述上圈带和下圈带的后端均为断开,并在该断开处设有调节结构,以便穿戴和调节;所述上圈带的前部设有上唇压带;当所述上、下圈带套戴在头部时,所述下颌托能够抵住下颌部,所述上、下圈带的后端分别紧固于头顶部和后脑部,所述上唇压带能够压在使用者的上唇部,防止张口呼吸。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紧固带,其一端与所述上圈带或下圈带断开处的一端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断开处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或子母扣活动连接,以便调节所述上、下圈带的松紧度。

进一步的,所述下颌托内侧衬垫海绵,提高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上唇压带为软质条带状,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圈带的一侧,另一端通过魔术贴或子母扣连接在所述上圈带的另一侧,以便灵活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圈带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连接带,该连接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圈带上,另一端过魔术贴与所述下圈带活动连接,以便通过调节该连接带位于所述上、下圈带之间的长度,来调节所述上圈带的牵引角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下颌前突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圈带、上唇压带和连接带均由棉布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矫正在睡眠时张口呼吸的习惯,同时,体感舒适,不影响使用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上唇压带;2-上圈带;3-调节结构;4-下圈带;5-下颌托;6-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

一种口呼吸睡眠矫正装置,包括上圈带2和下圈带4。所述上圈带2和下圈带4均为环状,由软质材料制成,便于佩戴。所述上圈带2与下圈带4在前端相连,形成兜状的下颌托5,可套在下颌部,并形成一定的压力。所述上圈带2和下圈带4的后端均为断开,并在该断开处设有调节结构3,以便佩戴并调节松紧度;所述上圈带2的前部设有上唇压带1,能够压在使用者的上唇部,防止其张口呼吸。

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紧固带,其一端与所述上圈带或下圈带断开处的一端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断开处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或子母扣活动连接,以便调节所述上、下圈带的松紧度,既方便佩戴,又使感觉更舒适。

所述下颌托5内侧衬垫海绵,可提高舒适性。

所述上唇压带1为软质条带状,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圈带2的一侧,另一端通过魔术贴或子母扣连接在所述上圈带2的另一侧,以便灵活调节,满足不同体型使用者的需求。

所述上、下圈带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连接带6,该连接带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圈带上,另一端过魔术贴与所述下圈带活动连接,以便通过调节该连接带位于所述上、下圈带之间的长度,来调节所述上圈带2的牵引角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下颌前突情况。

所述上圈带2、下圈带4、上唇压带1和连接带6均由棉布制成,使取材更加方便,利于推广。同时,也使体感舒适,减小对使用者睡眠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将上、下圈带上的紧固带打开,分别将上、下圈带套在头部,使下颌托窦住下颌,并使上唇压带压在上唇部。然后,将紧固带扣接起来,并调节扣接位置,使松紧度适宜。在下颌托和上唇压带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者在熟睡后张口呼吸的发生,有利于矫正口呼吸睡眠的不良习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与口腔训练器(如MRC)配合,提高矫正效果。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