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2029发布日期:2019-06-14 23:0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



背景技术:

临床上,体位引流是指人体肺部分泌物的重力引流,配合使用一些胸部手法治疗,如拍背、震颤等,获得临床排痰效果的方法(即体位排痰)。另外,治疗者还可参照X线胸片跟踪肺内分泌物的方法,并通过血气分析检测肺内分泌物清除效果,提供氧合的客观数据。

上述体位引流的技术目的在于,利用重力原理,改变患者的体位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从而利于改善肺通气,提高通气血流比值,防止或减轻肺部感染,维护呼吸道通畅,减少反复感染,改善患者肺功能。

采用上述肺部痰液引流方法的应用范围为:1、身体虚弱、高度疲劳、麻痹或有术后并发症而不能咳出肺内分泌物者。2、慢性气道阻塞、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及急性肺脓肿。3、长期不能清除肺内分泌物,如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患者。

研究发现在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来给患者摆体位,多数情况下要借助软枕之类的道具,但是,很显然这种传统软枕道具使用起来操作不方便,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支撑患者体位姿态效果差。同时,传统道具无法适应多种多样体位引流姿态。

综上,如何解决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包括三段式床板,底部支架和设置在三段式床板周围的围挡;

其中,所述三段式床板包括一端至另一端依次排列设置的前床板,中床板和后床板,且所述中床板分别与所述前床板以及所述后床板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配合;

位于所述前床板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第一调节杆装置,且第一调节杆装置的顶部与前床板底部铰接,且第一调节杆装置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支架铰接;位于所述中床板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第二调节杆装置,且第二调节杆装置的顶部与中床板底部铰接,且第二调节杆装置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支架铰接;位于所述后床板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第三调节杆装置,且第三调节杆装置的顶部与后床板底部铰接,且第三调节杆装置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支架铰接;

所述第一调节杆装置、所述第二调节杆装置、所述第三调节杆装置均为电驱动的角度调节装置。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第一调节杆装置、所述第二调节杆装置、所述第三调节杆装置的结构均相同;

每个调节杆装置均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传动轴、L形状的摆动轴和驱动杆;其中,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减速器以及所述传动轴依次同轴方向键连接;所述传动轴与L形状的摆动轴的一端转动配合,L形状的摆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杆的底端球面铰接,且所述驱动杆的顶端与所述三段式床板的底部一处形成球面铰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驱动电机为直流驱动电机或伺服驱动电机。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减速器具体为行星减速器、齿轮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中的任意一种减速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杆装置、所述第二调节杆装置以及所述第三调节杆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三段式床板具体为碳纤维结构板。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围挡为由管状结构围成的拱形围挡。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围挡具体为碳纤维结构管。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围挡具体安装设置在所述前床板与所述中床板的两侧。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底部支架为矩形形状,且所述底部支架的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和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用于对万向轮实施制动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分析上述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的主要结构可知:

上述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其主要由三段式床板,底部支架、第一调节杆装置、第二调节杆装置、第三调节杆装置和围挡等结构组成;

其中,所述三段式床板包括一端至另一端依次排列设置的前床板,中床板和后床板,且所述中床板分别与所述前床板以及所述后床板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配合;位于所述前床板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第一调节杆装置,且第一调节杆装置的顶部与前床板底部铰接,且第一调节杆装置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支架铰接;位于所述中床板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第二调节杆装置,且第二调节杆装置的顶部与中床板底部铰接,且第二调节杆装置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支架铰接;位于所述后床板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第三调节杆装置,且第三调节杆装置的顶部与后床板底部铰接,且第三调节杆装置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支架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杆装置、所述第二调节杆装置、所述第三调节杆装置均为电驱动的角度调节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段式床板的运动轨迹,也并不是有单一的调节杆装置实现的,而是由若干个调节杆装置共同驱动实现的;所以说,由若干个调节杆装置构成上述电动理疗床的运动动作(例如:三段式床板的前床板的折叠或是向一侧倾斜,或是后床板的折叠或是向一侧倾斜运动以及中床板的倾斜等(包括倾斜角度的调节);上述三段式的运动动作,并不是传统简单的液压模拟驱动不能够实现的。所以说,上述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其可以协助患者实现多种多样的体位姿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借助三段式床板与调节杆装置的机械原理,可使三段式床板发生倾斜和折叠等动作,从而使患者产生多样的体位姿势,进而帮助患者顺利实施体位排痰,有助于粘稠、浓痰脱离支气管壁,有助于纤毛系统清除分泌物。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可使患者置于正确的体位排痰姿势,并且尽可能让患者舒适放松。

很显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功能完善以及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等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中的调节杆装置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中的调节杆装置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三段式床板1;前床板11;中床板12;后床板13;底部支架2;围挡3;转动轴4;第一调节杆装置5;第二调节杆装置6;第三调节杆装置7;遥控器8;万向轮9;驱动电机A1、减速器A2、传动轴A3;摆动轴A4;驱动杆A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某些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包括三段式床板1,底部支架2和设置在三段式床板周围的围挡3;

其中,所述三段式床板1包括一端至另一端依次排列设置的前床板11,中床板12和后床板13,且所述中床板12分别与所述前床板11以及所述后床板13之间通过转动轴4转动配合;

位于所述前床板11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第一调节杆装置5,且第一调节杆装置5的顶部与前床板11底部铰接,且第一调节杆装置5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支架2铰接;位于所述中床板12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第二调节杆装置6,且第二调节杆装置6的顶部与中床板12底部铰接,且第二调节杆装置6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支架2铰接;位于所述后床板13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第三调节杆装置7,且第三调节杆装置7的顶部与后床板13底部铰接,且第三调节杆装置7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支架2铰接;

所述第一调节杆装置5、所述第二调节杆装置6、所述第三调节杆装置7(具体结构可参见图2以及图3)均为电驱动的角度调节装置。

分析上述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的主要结构可知:上述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其主要由三段式床板,底部支架、第一调节杆装置、第二调节杆装置、第三调节杆装置和围挡等结构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借助三段式床板与调节杆装置的机械原理,可使三段式床板发生倾斜和折叠等动作,从而使患者产生多样的体位姿势,进而帮助患者顺利实施体位排痰,有助于粘稠、浓痰脱离支气管壁,有助于纤毛系统清除分泌物。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可使患者置于正确的体位排痰姿势,并且尽可能让患者舒适放松(即病变部位摆放于高处,以利于痰液从高处向低处引流)。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其可以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姿态实施体位引流。例如病变在肺部的下叶或是中叶者,可以取头低足高略向健侧卧位;如病变在肺部的上叶,则采取坐位或其它适当姿势,以利引流。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可有助于患者实施体位引流排痰,通过调节杆装置摆放适当的体位,通过重力作用,使受累肺段、肺叶内支气管尽可能垂直于地面,促使气道内分泌物引流,配合有效咳嗽将痰液排出。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的具体结构以及具体技术效果做一下详细的说明: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杆装置5、所述第二调节杆装置6、所述第三调节杆装置7的结构均相同;

参见图2以及图3,每个调节杆装置均包括驱动电机A1、减速器A2、传动轴A3、L形状的摆动轴A4和驱动杆A5;其中,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减速器以及所述传动轴依次同轴方向键连接;所述传动轴与L形状的摆动轴的一端转动配合,L形状的摆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杆的底端球面铰接,且所述驱动杆的顶端与所述三段式床板的底部一处形成球面铰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六个所述调节杆装置围绕所述三段式床板的圆周方向上一圈,且均与所述三段式床板的底部球面铰接;每个所述调节杆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三段式床板的一角,共计六个不同连接处。

在具体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杆装置的数量为六个,其中,每两个所述调节杆装置为一组,共三组所述调节杆装置;

三组所述调节杆装置分别均匀间隔分布;三组所述调节杆装置具体分别球面铰接于在所述三段式床板底部的六个铰接处;三组所述调节杆装置用于共同驱动所述三段式床板实施三维立体且三个方位的驱动调节动作。需要说明的是,其实际上是6个调节杆装置构成的三组三维式的推动驱动作用;每组所述调节杆装置中的两个调节杆装置一一对应设置;最终实现的技术效果是:3组调节杆装置共同驱动所述三段式床板实施三维立体,多方位的驱动调节(具体为六个方位),最终实现更全面的体位排痰动作。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为直流驱动电机或伺服驱动电机。所述减速器具体为行星减速器、齿轮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中的任意一种减速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调节杆装置都由驱动电机A1、减速器A2、传动轴A3、L形状的摆动轴A4和驱动杆A5等结构构成;而且,每个结构都具有相应的技术设计(例如:所述驱动电机为直流驱动电机;上述直流驱动电机或伺服驱动电机均具有控制精度高,输出力矩稳定,运行范围广泛等技术优势,其尤其适应于医疗辅助设备对产品操控性以及稳定性的要求;同时减速器具体为行星减速器、齿轮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中的任意一种减速器。所述驱动杆具体包括驱动杆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杆本体两端的球套);上述各个结构的设计可以最终保证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具有有效的体位形成功能,并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的产品可靠性以及实用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还包括遥控器8;所述遥控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杆装置、所述第二调节杆装置以及所述第三调节杆装置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调节杆装置、所述第二调节杆装置以及所述第三调节杆装置均位于所述三段式床板与所述底部支架之间。同时,上述遥控器可以控制所有的上述调节杆装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三段式床板1具体为碳纤维结构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三段式床板的长度与普通病床长度基本相同,其宽度小于普通病床宽度,其宽度适中,具体尺寸不做具体限定;同时上述三段式床板其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为了减轻调节杆装置的驱动载荷,其三段式床板应当采用轻质结构;例如:轻质铝合金结构或是碳纤维结构都可以保证其具有较为优越的结构强度,其可以保证在三段式床板时承受较重的载荷以及载重压力等。上述碳纤维结构件具有更加轻质,重量轻巧,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强等特点。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围挡3为由管状结构围成的拱形围挡。所述围挡3具体为碳纤维结构管。所述围挡3具体安装设置在所述前床板与所述中床板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围挡为由管状结构围成的拱形围挡,可以提升对患者的防护作用,其在三段式床板进行倾斜位置调节后,可防止患者从床板上脱离发生坠床问题,同时上述围挡也宜选择更轻质且结构强度较高的碳纤维结构管件。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架2为矩形形状,且所述底部支架的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9和刹车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刹车装置用于对万向轮实施制动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很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其具有轮体装置;该轮体装置有助于电动理疗床实施转移移动,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推动三段式床板实现对电动理疗床的推动,同时在确定好位置了可通过刹车装置对其实现固定,在提升其便利性的同时,也保证了体位排痰操作时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具有如下方面的技术优势:

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其结构设计更合理;其中,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由三段式床板,底部支架、第一调节杆装置、第二调节杆装置、第三调节杆装置和围挡等结构组成;很显然,上述三段式床板,底部支架、第一调节杆装置、第二调节杆装置、第三调节杆装置和围挡等等具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位置关系都有合理的布局设计;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其技术构造更合理,且功能更加完善,实用性也更强。

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使三段式床板发生倾斜和折叠等动作,从而使患者产生多样的体位姿势,进而帮助患者顺利实施体位排痰,有助于粘稠、浓痰脱离支气管壁,有助于纤毛系统清除分泌物。上述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以及理念,将体位排痰的产品技术设计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其结构简单,操控方便,且实际使用效果显著。

基于以上诸多显著的技术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肺部痰液引流的电动理疗床必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