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防脱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0522发布日期:2019-09-03 20:2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防脱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防脱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大量使用的输液装置由输液袋和一次性输液器组成,一次性输液器的中部还设有调节输液速度的调节器。患者输液时,将输液器一端的瓶塞穿刺针插入输液袋注液管的出口中,输液袋挂于较高位置,输液器另一端的输液针插入患者静脉,即可实现输液。如果有精神病人、小孩或者躁动病人,在输液过程中,都容易将输液器中的穿刺针从输液袋中拉脱,输液器容易被污染,造成输液器的浪费。脱落后的输液器如同引流管将病人体内的血引至体外,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再次穿刺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防脱加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液防脱加固装置,包括注液管固定机构和穿刺针固定机构,所述注液管固定机构包括一端通过铰链连接的前固定翼和后固定翼,其另一端通过螺栓锁定,在所述前固定翼和所述后固定翼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通槽,前固定翼和后固定翼闭合后两个通槽拼合成一个注液管通道;所述穿刺针固定机构通过连接块连接在所述注液管固定机构的下方,所述连接块包括垂直段和弯曲段,所述垂直段与所述后固定翼外侧壁固接,所述弯曲段固接在所述垂直段的下方,所述弯曲段朝向所述注液管通道的中心弯曲,所述弯曲段的端部与所述穿刺针固定机构固接,所述穿刺针固定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弯曲段固接,在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内侧壁均开设有一个通槽,两个通槽拼合后形成穿刺针通道,且穿刺针通道与注液管通道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前固定翼和所述后固定翼的右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前固定翼和所述后固定翼左端均开设有一个连接缺口,在所述前固定翼的连接缺口内安装有可活动的螺栓,所述螺栓包括螺杆和蝶形螺母,所述螺杆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前固定翼的连接缺口内,且活动的螺杆可卡入所述后固定翼的连接缺口内,并通过螺接的蝶形螺母将所述前固定翼和所述后固定翼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前固定翼和所述后固定翼的两个通槽内壁,以及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两个通槽内壁均固设有弹性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前固定翼上设有一对间隔分布的连接孔组,所述连接孔组由结构和形状相同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组成,第一连接孔分布在所述前固定翼的顶面,所述第四连接孔分布在所述前固定翼的底面,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相对,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间隔分布在所述前固定翼的侧壁上,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孔内部与第一连接孔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内部与所述第四连接孔的内部连通;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壁固接一对间隔分布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穿设在所述连接孔组内,将所述前固定翼与第二筒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段长度为3cm~5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通过卡扣连接固定,所述卡扣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侧壁上的多个销轴,以及设置在第二筒体侧壁上的多个销孔,所述销轴头部为球形,根部直径小于头部,所述销孔为与所述销轴头部配合的3/4球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输液操作时,一次性输液器中的瓶塞穿刺针插入输液袋注液管中,为患者进行输液。在穿刺针与输液袋注液管的接头位置,将锁定前固定翼和后固定翼的螺栓打开,利用前固定翼和后固定翼将注液管容置在注液管通道内,然后利用螺栓锁定,从而用注液管固定机构将注液管固定。连接注液管固定机构和穿刺针固定机构的连接块由垂直段和弯曲段构成,而弯曲段朝向所述注液管通道的中心弯曲,因此可拆卸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固后,两个通槽形成的穿刺针通道才能与注液管通道相对,可拆卸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利用穿刺针通道将穿刺针夹紧固定,穿刺针通道与注液管通道相对,才能在穿刺针刺入输液袋的基础上不扭曲连接处的情况下加固连接位置。夹紧穿刺针和注液管,始终能够保持瓶塞穿刺针处于插入注液管中的状态,避免患者不小心的扯动,便将穿刺针从注液管中拉脱,造成输液器的污染和浪费,也能避免为患者再次穿刺,减少患者痛苦和医护人员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输液防脱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注液管固定机构、110-前固定翼、111-连接缺口、112- 连接孔组、1121-第一连接孔、1122-第二连接孔、1123-第三连接孔、 120-后固定翼、130-注液管通道、200-螺栓、210-螺杆、220-蝶形螺母、 300-连接块、310-垂直段、320-弯曲段、400-穿刺针固定机构、410- 第一筒体、411-销轴、420-第二筒体、500-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防脱加固装置,包括注液管固定机构100和穿刺针固定机构400。所述注液管固定机构100包括一端通过铰链连接的前固定翼110和后固定翼120,其另一端通过螺栓200锁定。在所述前固定翼110和所述后固定翼120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通槽,前固定翼110和后固定翼120闭合后两个通槽拼合成一个注液管通道130。所述穿刺针固定机构400通过连接块300 连接在所述注液管固定机构100的下方。所述连接块300包括垂直段 310和弯曲段320,所述垂直段310与所述后固定翼120外侧壁固接,且所述垂直段310长度为3cm~5cm。所述弯曲段320固接在所述垂直段310的下方,所述弯曲段320朝向所述注液管通道130的中心弯曲,所述弯曲段320的端部与所述穿刺针固定机构400固接。所述穿刺针固定机构40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筒体410和第二筒体420,所述第一筒体410与所述弯曲段320固接,在所述第一筒体410和第二筒体420的内侧壁均开设有一个通槽,两个通槽拼合后形成穿刺针通道,且穿刺针通道与注液管通道130相对。

采用以上结构,在进行输液操作时,一次性输液器中的瓶塞穿刺针插入输液袋注液管中,为患者进行输液。在穿刺针与输液袋注液管的接头位置,将锁定前固定翼110和后固定翼120的螺栓200打开,利用前固定翼110和后固定翼120将注液管容置在注液管通道130内,然后利用螺栓200锁定,从而用注液管固定机构100将注液管固定。连接注液管固定机构100和穿刺针固定机构400的连接块300由垂直段310和弯曲段320构成,而弯曲段320朝向所述注液管通道130的中心弯曲,因此可拆卸的第一筒体410和第二筒体420固后,两个通槽形成的穿刺针通道才能与注液管通道130相对,可拆卸的第一筒体 410和第二筒体420利用穿刺针通道将穿刺针夹紧固定,穿刺针通道与注液管通道130相对,才能在穿刺针刺入输液袋的基础上不扭曲连接处的情况下加固连接位置。夹紧穿刺针和注液管,始终能够保持瓶塞穿刺针处于插入注液管中的状态,避免患者不小心的扯动,便将穿刺针从注液管中拉脱,造成输液器的污染和浪费,也能避免为患者再次穿刺,减少患者痛苦和医护人员工作量。

作为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前固定翼110和所述后固定翼 120的右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前固定翼110和所述后固定翼120左端均开设有一个连接缺口111,在所述前固定翼110的连接缺口111 内安装有可活动的螺栓200,所述螺栓200包括螺杆210和蝶形螺母 220,所述螺杆210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前固定翼110的连接缺口111 内,且活动的螺杆210可卡入所述后固定翼120的连接缺口111内,并通过螺接的蝶形螺母220将所述前固定翼110和所述后固定翼120 锁定。拧松蝶形螺母220将后固定翼的连接缺口111中的螺杆210掰开,便能打开锁定的前固定翼110和后固定翼120。

所述前固定翼110和所述后固定翼120的两个通槽内壁,以及第一筒体410和第二筒体420的两个通槽内壁均固设有弹性保护层。弹性保护层能够保护被夹置在注液管通道130内的注液管,以及夹置在穿刺针通道内的穿刺针不致变形,从而影响药物流通。

所述前固定翼110上设有一对间隔分布的连接孔组112,所述连接孔组112由结构和形状相同的第一连接孔1121、第二连接孔1122、第三连接孔1123和第四连接孔(图中未示出)组成。第一连接孔1121 分布在所述前固定翼110的顶面,所述第四连接孔分布在所述前固定翼110的底面,且所述第一连接孔1121和所述第四连接孔相对,所述第二连接孔1122和所述第三连接孔1123间隔分布在所述前固定翼 110的侧壁上,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孔1122内部与第一连接孔1121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孔1123的内部与所述第四连接孔的内部连通。在所述第二筒体420的外壁固接一对间隔分布的连接带500,所述连接带500穿设在所述连接孔组112内,将所述前固定翼110与第二筒体420连接。注液管固定机构100与穿刺针固定机构400之间已经通过连接块300一端与后固定翼12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筒体410 连接的方式连接固定,为了减少患者或者医护人员去碰触连接处,同时也是为了更加稳定牢固的连接注液管固定机构100和穿刺针固定机构400为连接处加固,因此前固定翼110和第二筒体420之间还可以通过穿设连接带500连接固定。将第二筒体420上的一对连接带 500分别穿设在一对连接孔组112中,穿设方法是首先连接带500从第二连接孔1122中穿入,然后从前固定翼110顶面的第一连接孔1121 中穿出,再将连接带500从第三连接孔1123中穿入,最后从前固定翼110底面的第四连接孔中穿出,这样的穿设方式连接带500能与前固定翼110牢固连接。连接带500采用硅胶材料制成,防滑效果较好,而且可塑性较高。本加固装置与注液管和穿刺针安装完成后,通过连接块300和连接带500共同作用将注液管固定机构100和穿刺针固定机构400更稳定牢固的连接,为输液袋和穿刺针的连接位置加固防滑脱。

所述第一筒体410和所述第二筒体420通过卡扣连接固定,所述卡扣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410侧壁上的多个销轴411,以及设置在第二筒体420侧壁上的多个销孔,所述销轴411头部为球形,根部直径小于头部,所述销孔为与所述销轴411头部配合的3/4球形。销轴411 卡入与之配合的销孔中后,第二筒体420便与第一筒体410连接固定,拼合形成的穿刺针通道将穿刺针夹紧,而且由于销轴411的结构和形状,第一筒体410和第二筒体420的连接处能够稳定牢固的连接,即使第二筒体420的外壁设有连接带500与前固定翼110连接,也不会将第二筒体420与第一筒体410拉开滑脱。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