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镜切割吻合器的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9625发布日期:2019-06-29 01:2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腔镜切割吻合器的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腔镜切割吻合器的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腔镜切割吻合器的转向控制组件在左右极限旋转角度上没有限制,这样在手术吻合、切割过程中,存在很大风险会导致器械丧失功能,造成严重事故。申请人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621601502.9)中公开了包括控制台和转向板的腔镜吻合器的转向控制组件。由于该吻合器的转向控制组件的设计原理,该吻合器钉仓组件向一侧转向时,风险不大,但该吻合器钉仓组件向另一侧转向时,角度就会越来越大,存在旋转角度过大的问题,安全性较差。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腔镜切割吻合器的转向机构在结构、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腔镜切割吻合器的转向机构,使其易于控制转向角度,避免出现大角度的击发,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腔镜切割吻合器的转向机构,使其易于控制转向角度,避免出现大角度的击发,提高吻合器的安全性,从而克服现有的腔镜切割吻合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镜切割吻合器的转向机构,包括第一转向片、第一固定块和内芯,所述第一固定块用于与钉匣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设有固定轴,所述第一转向片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固定轴活动连接的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偏离中心位置处设有控制轴,所述内芯包括内芯管和设置在所述内芯管内部的可伸缩转向推拉杆,所述转向推拉杆的伸出端开设有与所述控制轴活动连接的转向通孔,所述第一转向片的末端与所述内芯管的上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一侧设有夹角限位面,所述第一转向片的侧部设有与所述夹角限位面相卡合的夹角凹槽,所述夹角限位面与所述控制轴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同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夹角限位面为直角限位面,所述夹角凹槽为直角凹槽。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另一侧设有斜面限位面,所述斜面限位面用于在转向时与所述第一转向片的另一侧部相抵实现限位。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向片的末端两侧分别开设有卡位凹槽,所述内芯管的相对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卡位凹槽相匹配的卡位凸起。

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第二固定块、钉匣底座、第二转向片和连接轴,所述第二固定块、钉匣底座和第二转向片通过所述连接轴活动铆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转向片的末端与所述内芯管的下侧壁连接,所述钉匣底座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相互连接的凸起。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向片和第二转向片的末端两侧分别开设有卡位凹槽,所述内芯管的相对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卡位凹槽相匹配的卡位凸起。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通过在第一固定块上设置夹角限位面,并在第一转向片侧部设有与夹角限位面相匹配的夹角凹槽,较优设置为直角限位面和直角凹槽,能更加有效的控制该吻合器向夹角限位面一侧转动,避免出现大角度转向和击发情况易产生的器械损坏和事故发生,大大提高该吻合器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腔镜切割吻合器的转向机构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腔镜切割吻合器转向左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腔镜切割吻合器转向右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部位B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腔镜切割吻合器的转向机构,包括第一转向片10、第一固定块11、内芯12、第二固定块13、钉匣底座14、第二转向片15和连接轴16。

具体的,该第二固定块13上设有孔131,钉匣底座14上设有孔141,第二转向片15上设有孔151,连接轴16上设有轴161,则该第二固定块13、钉匣底座14和第二转向片15上的孔均通过该连接轴的轴161实现活动铆接,则第二转向片15以轴161为轴可自由转动。

该第一固定块11的上表面设有固定轴114,该第一转向片10的前端设有与该固定轴114活动连接的通孔101,则第一转向片10以固定轴114为轴可自由转动;该第一固定块11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凸起113,该钉匣底座14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与该凸起113相互连接的固定孔142,则实现了第一固定块与钉匣底座和第二固定块的连接。

该第一固定块11的底部偏离中心位置处设有控制轴112,本实施例中该控制轴112设置在该第一固定块11底部的右侧。本申请中的右侧、左侧只是用于结合附图来说明,不应理解为是对该申请的任何限制。

该内芯12包括内芯管和设置在该内芯管内部的可伸缩转向推拉杆17。该转向推拉杆17的伸出端开设有与该控制轴112活动连接的转向通孔171。并且,该第一转向片10的末端与该内芯管的上侧壁连接,该第二转向片15的末端与该内芯管的下侧壁连接,较优的连接方式为,该第一转向片10和第二转向片15的末端两侧分别开设有卡位凹槽103,该内芯管的相对应侧壁上设有与该卡位凹槽103相匹配的卡位凸起121,则实现第一转向片和第二转向片与内芯的卡位固定连接。

这样上述转向机构的转向原理为:通过内芯管中转向推拉杆17的伸缩,带动控制轴112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固定块11、钉匣底座14和第二固定块13以固定轴114和连接轴16为轴,向左或向右旋转。

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块11的上表面设有分别位于固定轴114两侧的限位面,用于很好的限制该钉匣底座的向左或向右旋转角度。其中,由于控制轴112位于第一固定块11的下表面右侧,则在转向推拉杆17伸出时,该钉仓底座向左侧旋转,则在该第一固定块11的上表面左侧设置与第一转向片10的对应侧部相抵的斜面限位面115,就能满足左侧极限旋转限位的目的。而在该转向推拉杆17收缩时,该钉仓底座向右侧旋转,容易出现右转角度过大的问题,所以该第一固定块1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夹角限位面111,该第一转向片10的对应侧部设有与该夹角限位面111相卡合的夹角凹槽102,这样在转向推拉杆17收缩到一定程度后,该夹角限位面111与夹角凹槽102相互卡合,由于存在两个夹角撞位面的同时贴合,能达到良好限制右侧极限旋转的角度限位。

更优实施例为,该夹角限位面111为直角限位面,该夹角凹槽102为直角凹槽。这样该直角限位面和直角凹槽具有相互垂直的两个撞位面,能更加有效的实现直角限位面和直角凹槽的相互卡合,且利用加工,更加有效的控制右转限位,提高该吻合器的安全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