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用产妇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0694发布日期:2019-07-10 10:14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产科用产妇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妇产科用产妇转运车。



背景技术:

当前在本技术领域,一般采用多人合力搀扶或抬起的方式帮助孕产妇在病床、手术台和推车之间转移,该方式需要多人协作且转移过程中容易造成孕妇的阵痛增强和产妇的伤口撕裂。

在公告号为CN20533933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采用了一种妇产科用推车,通过滑块和滑槽推动安置有孕产妇的床板实现转移,但受其结构所限,仍然存在着仅适用于病床、手术台和推车高度完全匹配的时候,受摩擦力和病床、手术台无配合滑轨的影响对医护人员体力要求依然较高的缺点,需要创新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妇产科用产妇转运车,采用电动液压支撑台和气囊实现高度略有差别的病床、手术台和推车的匹配,采用转移板、转向推动槽和滚轮实现床板的轻松转移。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妇产科用产妇转运车,包括底板、电动液压支撑台、转移板和床板,所述底板下端面四角均设有万向轮,便于在病房和手术室之间转移,底板上端面四角均设有立柱且自中央向右依次设有电动液压支撑台、电动充气泵和电源,电源上设有开关A和开关B,电动液压支撑台串联开关A、电动充气泵串联开关B且此二组均与电源并联,保证电动液压支撑台和电动充气泵独立操作,电动液压支撑台上端面呈圆形且其上设有扇形限位块,扇形限位块直径大小和圆心位置与电动液压支撑台上端面相同且其两直边分别指向六点钟和十点钟方向,四根立柱上端面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中央设有位置大小与电动液压支撑台上端面相适应且被其穿过的通孔,支撑板右端面固接有推车把手,所述转移板下端面设有转向推动槽且转向推动槽上端面呈矩形前后侧各接有一半圆状,转向推动槽后侧半圆的圆心与转移板下端面中心重合、半径与电动液压支撑台上端面相同并以此插接,转向推动槽内右上端设有与转移板固接的异形限位块,异形限位块厚度与扇形限位块相同且上端面形状为转向推动槽上端面的右侧一半去除后侧六分之一半圆,结合扇形限位块的特殊形状位置限定,实现转移板90度角转动和直线推动,转移板下端面后部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内设有气囊,为转移板在转移过程中提供第二支撑,确保转移过程的平稳性,气囊放气床板下落的过程舒缓避免惊扰孕妇,气囊上端面设有充气管,充气管另一端穿过转移板并与转移板右端面相通且为螺纹口,转移板右端面后侧及左端面前侧均设有矩形手柄槽且其内部后端铰接有n形手柄,方便在收起状态下拽出转移板,省力且不易划伤手,转移板上端面左右部均设有滑槽且二者平行,所述床板下端面左右侧均设有支脚、中部设有两排共计四个滚轮,滚轮宽度与滑槽相同、直径大于滑槽高度且两排滚轮分别卡入两滑槽,支脚高度大于转移板和滚轮之和。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支撑板和床板形状大小相同,形状美观且不容易造成人员磕碰,转移板宽度与底板相同、长度短于底板且为宽度的两倍,使转移过程更容易控制,转移的位置效果更精确。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采用电动液压支撑台和气囊实现高度略有差别的病床、手术台和推车的匹配,采用转移板、转向推动槽和滚轮实现床板的轻松转移。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中,1-底板,2-电动充气泵,3-电动液压支撑台,4-万向轮,5-立柱,6-支撑板,7-扇形限位块,8-转移板,9-滑槽,10-滚轮,11-床板,12-支脚,13-n形手柄,14-矩形手柄槽,15-充气管,16-气囊,17-转向推动槽,18-异形限位块,19-推车把手,20-电源,20-1-开关A,20-2-开关B,21-通孔,22-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电动液压支撑台3、转移板8和床板11,所述底板1下端面四角均设有万向轮4,便于在病房和手术室之间转移,底板1上端面四角均设有立柱5且自中央向右依次设有电动液压支撑台3、电动充气泵2和电源20,电源20上设有开关A20-1和开关B20-2,电动液压支撑台3串联开关A20-1、电动充气泵2串联开关B20-2且此二组均与电源20并联,保证电动液压支撑台3和电动充气泵2独立操作,电动液压支撑台3上端面呈圆形且其上设有扇形限位块7,扇形限位块7直径大小和圆心位置与电动液压支撑台3上端面相同且其两直边分别指向六点钟和十点钟方向,四根立柱5上端面固接有支撑板6,支撑板6中央设有位置大小与电动液压支撑台3上端面相适应且被其穿过的通孔21,支撑板6右端面固接有推车把手19,所述转移板8下端面设有转向推动槽17且转向推动槽17上端面呈矩形前后侧各接有一半圆状,转向推动槽17后侧半圆的圆心与转移板8下端面中心重合、半径与电动液压支撑台3上端面相同并以此插接,转向推动槽17内右上端设有与转移板8固接的异形限位块18,异形限位块18厚度与扇形限位块7相同且上端面形状为转向推动槽17上端面的右侧一半去除后侧六分之一半圆,结合扇形限位块7的特殊形状位置限定,实现转移板890度角转动和直线推动,转移板8下端面后部设有容纳槽22且容纳槽22内设有气囊16,为转移板8在转移过程中提供第二支撑,确保转移过程的平稳性,气囊16放气床板11下落的过程舒缓避免惊扰孕妇,气囊16上端面设有充气管15,充气管15另一端穿过转移板8并与转移板8右端面相通且为螺纹口,转移板8右端面后侧及左端面前侧均设有矩形手柄槽14且其内部后端铰接有n形手柄13,方便在收起状态下拽出转移板8,省力且不易划伤手,转移板8上端面左右部均设有滑槽9且二者平行,所述床板11下端面左右侧均设有支脚12、中部设有两排共计四个滚轮10,滚轮10宽度与滑槽9相同、直径大于滑槽9高度且两排滚轮10分别卡入两滑槽9,支脚12高度大于转移板8和滚轮10之和。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支撑板6和床板11形状大小相同,形状美观且不容易造成人员磕碰,转移板8宽度与底板1相同、长度短于底板1且为宽度的两倍,使转移过程更容易控制,转移的位置效果更精确。

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推至病床或手术台前方并靠拢,利用n形手柄13将转移板8顺时针旋转90度并向后推动,启动并操作电动液压支撑台3抬起转移板8至滚轮10卡入滑槽9,将电动充气泵2的打气管和气囊16的充气管15连接并充气至气囊16将转移板8另一端被水平稳定支撑,推动床板11至病床或手术台上方,控制电动液压支撑台3下落,气囊16放气,推车前推至转移板8完全脱离床板11下方,转移板8前推并逆时针旋转90度收起,反向操作即可实现床板11自病床或手术台转移向推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