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蒸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9152发布日期:2019-07-27 11:10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热蒸脸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美容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冷热蒸脸器。



背景技术:

蒸脸器,是现有中一种比较先进的专业家用补水美容仪器,通过把水转化成纳米级较高温度的雾状粒子,使毛孔打开,疏通毛孔,帮助肌肤排毒,加快血液循环,消除污垢,消减黑斑与皱纹,使面部红润细腻,洁白光滑,健康饱满。

现有市场上的蒸脸器形式多样,但是现有的蒸脸器其将水雾化均是通过自激式的震荡电路来驱动雾化片工作的,如此使的蒸脸器的体积大,雾化效果差,携带不方便。

另外,现有的蒸脸器采用的传统的按键式开关控制,蒸脸器的体验感差。同时,现有市场上的补水仪功能单一,蒸脸器只设置冷雾补水功能而并无其他功能。

因此,设计一种多功能、携带方便且用户体验感强的蒸脸器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冷热蒸脸器,该冷热蒸脸器设置冷、热两种模式的喷雾、携带方便、雾化效果好且用户体验感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热蒸脸器,包括控制蒸脸器工作的主控制器、用于雾化水雾的雾化片、用于将空气雾化为热雾的加热片、用于将水雾或热雾推送喷出的风扇、用于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灯及用于控制蒸脸器进行雾化、加热及开关机的触摸模块,还包括:电源模块,用于提供蒸脸器工作的电源;雾化驱动单元,与主控制器和雾化片电连接,用于驱动雾化片谐振工作并产生水雾;加热驱动单元,与主控制器和加热片电连接,用于驱动加热片工作并产生热雾;风扇驱动单元,与主控制器和风扇电连接,用于驱动风扇工作使风扇推送由雾化片雾化产生的水雾或由加热片加热产生的热雾;负离子驱动单元, 与主控制器和负离子灯电连接,用于在加热片产生热雾时驱动负离子灯净化热雾。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控制器为CMS89F5136单片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A2105降压开关芯片,所述A2105降压开关芯片配合周边电阻、电容、电感及二极管组成配合的降压模块并将供电电压(24V)降压为5V电压输出,该输出的5V电压配合供电电压(24V)匹配提供蒸脸器工作的电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雾化驱动单元为雾化片谐振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TO-220 MOS管,所述TO-220 MOS管的源极(S)与谐振电感L9与电容C31的连接节点连接,谐振电感L9的另一端与供电电压(24V)输出端口连接,电容C31的另一端连接雾化片正电极/ 负电极,所述TO-220 MOS管栅极(G)串接电阻R44后与主控制器的雾化控制端口(PFG)电连接, 其漏极(D)与雾化片的负电极/正电极连接且还连接并联的电阻R46和电阻R47后对地;所述主控制器沿雾化控制端口(PFG)输出PWM信号,使所述TO-220 MOS管导通/截止并配合所述谐振电感L9和电容C31使雾化片谐振,匹配将水雾化为雾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驱动单元包括加热片驱动电路和加热片检测电路;所述加热片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5、电阻R37和继电器K1,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b)串接电阻R37 与主控制器的加热控制端口(RC3)连接,其发射极(e)对地,其集电极(c)与继电器K1 的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还电连接供电电压(24V)输出端口,所述继电器K1的两触点分别与加热片的正极和供电电压(24V)输出端口连接;所述主控制器沿其加热控制端口 (RC3)输出高低电平,驱动所述继电器K1匹配闭合/断开并使加热片的正极与供电电压(24V) 输出端口匹配连通或断开,匹配加热片将加热片周围空气加热雾化为热雾;

所述加热片检测电路包括K1010光耦U6,所述K1010光耦U6的受光器的发射极(e)与主控制器的加热检测端口(RB3)连接,所述K1010光耦U6的发光器的阳极串接电阻R51、二极管D8及电阻R35与加热片的检测电极(SWL)连接,其阴极对地,所述主控制器能通过检测其加热检测端口(RB3)的电压匹配对加热片进行检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扇驱动单元包括三极管Q3,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c)与风扇的一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b)串接电阻R41与主控制器的风扇控制端口(RC2)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e)串接电阻R49对地;所述主控制器沿其风扇控制端口(RC2) 输出PWM信号,使风扇匹配转动并将产生的水雾或热雾推送喷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负离子驱动单元包括P3203 MOS管Q6,所述P3203 MOS管Q6的源极(S)与负离子灯的负极电连接,所述P3203 MOS管Q6的栅极(G)串接电阻R39后与主控制器的负离子控制端口(RC1)电连接,其漏极(D)对地,所述主控制器通过加热片驱动单元驱动加热片加热雾化热雾时,所述主控制器沿其负离子控制端口(RC1)输出高电平,所述P3203 MOS管Q6导通,使负离子灯工作并净化加热片雾化的热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触摸模块包括触摸驱动芯片U2,所述触摸驱动芯片U2为CBM7308 型号的触摸驱动芯片,所述触摸驱动芯片U2通过串口数据总线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触摸驱动芯片U2电连一接触摸按键,所述触摸驱动芯片U2能接收并处理触摸按键的按键信息, 且传送处理的按键信息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能根据匹配的按键信息控制蒸脸器进行雾化或加热或开关机工作;所述触摸驱动芯片U2还与可控硅Q1连接,该可控硅Q1用于驱动设在蒸脸器上且与磁铁配合完成蒸脸器开盖检测的霍尔传感器工作;所述可控硅Q1的控制端(G)与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和所述触摸驱动芯片U2的霍尔检测端口(P12)连接,所述触摸驱动芯片U2通过检测所述可控硅Q1控制端(G)的电压并配合主控制器的控制完成对霍尔传感器d的检测及完成蒸脸器开盖检测;所述触摸驱动芯片U2还电连接若干用于指示蒸脸器进行雾化、加热、开关机及过压过流报警的LED指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蒸脸器是冷热喷雾一体的, 并且带有负离子净化、触摸开关和开关盖子检测功能;本实用新型的蒸脸器的冷热雾都带有防干烧的功能,能提供及时的保护,大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冷热蒸脸器的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热蒸脸器的电路原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热蒸脸器的电路原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附图1-3,本实施例主要通过阐述蒸脸器的控制模块的组成及控制原理而说明该蒸脸器工作原理。本实施例的蒸脸器包括控制蒸脸器工作的主控制器U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器为CMS89F5136单片机,用于雾化水雾的雾化片(电路原理图中显示其连接端子J9),用于将空气雾化为热雾的加热片(电路原理图中显示其连接端子J2),用于将水雾或热雾推送喷出的风扇(电路原理图中显示其连接端子J8),用于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灯(电路原理图中显示其连接端子J2)及用于控制蒸脸器进行雾化、加热及开关机的触摸模块001,

还包括:

电源模块002,用于提供蒸脸器工作的电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002包括A2105 降压开关芯片U5,所述A2105降压开关芯片U5配合周边电阻、电容、电感及二极管组成配合的降压模块并将供电电压(24V)降压为5V电压输出,该输出的5V电压配合供电电压(24V) 匹配提供蒸脸器工作的电源;具体的,A2105降压开关芯片U5的电源端(VCC)电连接24V的供电输入24VL,实际中,该供电输入24VL通过电感L5去耦消除尖峰脉冲后形成用于供电的直流电压输入24V;

雾化驱动单元003,与主控制器U1和雾化片(电路原理图中用于连接端子J9指代)电连接, 用于驱动雾化片谐振工作并产生水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驱动单元003为雾化片谐振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TO-220 MOS管Q4,所述TO-220 MOS管Q4的源极(S)与谐振电感 L9与电容C31的连接节点连接,谐振电感L9的另一端与供电电压(24V)输出端口连接,电容 C31的另一端连接雾化片正电极/负电极,所述TO-220 MOS管Q4栅极(G)串接电阻R44后与主控制器U1的雾化控制端口(PFG)电连接(电路图中通过网表标号PFG),其漏极(D)与雾化片的负电极/正电极连接且还连接并联的电阻R46和电阻R47后对地;所述主控制器U1沿雾化控制端口(PFG)输出PWM信号,使所述TO-220 MOS管Q4导通/截止并配合所述谐振电感L9和电容 C31使雾化片谐振,匹配将水雾化为雾气,TO-220 MOS管Q4导通情况下,电感L9有电流通过,当TO-220 MOS管Q4在关断情况下,电感L9保持继续电流流过,此时对电容C31充电,通过 TO-220 MOS管Q4的反复开关,于电容C31与雾化片的连接节点上形成高压,使雾化片谐振工作并将水雾化为冷雾,需要说明的是,该冷雾是指常温下的水雾;

加热驱动单元004,与主控制器U1和加热片(电路原理图中用J2指代)电连接,用于驱动加热片工作并产生热雾,具体的,所述加热驱动单元004包括加热片驱动电路和加热片检测电路;所述加热片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5、电阻R37和继电器K1,实际中,所述三极管Q5为 NMBT2222A型号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b)串接电阻R37与主控制器U1的加热控制端口(RC3)连接,其发射极(e)对地,其集电极(c)与继电器K1的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 K1的线圈还电连接供电电压(24V)输出端口,实际电路中,该供电电压(24V)输出端口通过网表与需求该供电电压(24V)的模块/单元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两触点分别与加热片的正极和供电电压(24V)输出端口连接;所述主控制器U1沿其加热控制端口(RC3)输出高低电平,驱动所述继电器K1匹配闭合/断开并使加热片的正极(Ctr1L)与供电电压(24V)输出端口(24V)匹配连通或断开,匹配控制加热片供电通断,在加热片的正极(Ctr1L)与供电电压 (24V)输出端口(24V)匹配连通的情况下,所述加热片工作并匹配将加热片周围空气加热雾化为热雾,实际中,也可以是加热雾化片雾化的冷雾;而所述加热片检测电路包括K1010光耦 U6,所述K1010光耦U6的受光器的发射极(e)与主控制器U1的加热检测端口(RB3)连接, 所述K1010光耦U6的发光器的阳极串接电阻R51、二极管D8及电阻R35与加热片的检测电极(SWL)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片的检测电极电路图中用J2连接端子的2号管脚指代,而当加热片通过导线与J2连接时,其检测电极匹配接入电路,而所述K1010光耦U6的发光器的阴极对地,所述主控制器U1能通过检测其加热检测端口(RB3)的电压匹配对加热片进行检测,所谓对加热片进行检测是指对加热片是否连通供电电压(24V)及加热片工作过程是否过载或过流;同时,通过设置加热片产生热雾的功能,能通过热雾作用与皮肤而使毛孔舒张而更容易补水;

风扇驱动单元005,与主控制器U1和风扇(电路原理图中用连接端子J8指代)电连接,用于驱动风扇工作使风扇推送由雾化片雾化产生的水雾或由加热片加热产生的热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驱动单元包括三极管Q3,具体为NMBT2222A型号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 (c)与风扇(电路原理图中用J8指代)的一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b)串接电阻R41 与主控制器U1的风扇控制端口(RC2)电连接(网表标号为FAN),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e)串接电阻R49对地;所述主控制器U1沿其风扇控制端口(RC2)输出PWM信号,使风扇匹配转动并将产生有雾化片雾化的水雾(冷雾)或由加热片加热雾化的热雾推送喷出;

负离子驱动单元006,与主控制器U1和负离子灯(电路原理图中用J7指代)电连接,用于在加热片产生热雾时驱动负离子灯净化热雾,也就是在加热驱动单元004驱动加热片加热工作而产生热雾时,主控制器U1通过负离子驱动单元006驱动负离子灯工作而净化热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负离子驱动单元006包括P3203 MOS管Q6,所述P3203 MOS管Q6的源极(S)与负离子灯的负极电连接,所述P3203 MOS管Q6的栅极(G)串接电阻R39后与主控制器U1的负离子控制端口(RC1)电连接,其漏极(D)对地,所述主控制器U1通过加热片驱动单元004 驱动加热片加热雾化热雾时,所述主控制器U1沿其负离子控制端口(RC1)输出高电平,所述 P3203 MOS管Q6导通,使负离子灯工作并净化加热片雾化的热雾。

参考附图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模块001包括触摸驱动芯片U2,所述触摸驱动芯片U2为CBM7308型号的触摸驱动芯片,所述触摸驱动芯片U2通过串口数据总线与所述主控制器U1连接(具体通过连接接口为J2-1和J4转接);所述触摸驱动芯片U2电连一接触摸按键 (电路原理图中用J4-1接口指代),且触摸按键与触摸驱动芯片U2的P25端口(网表标号为 Key),所述触摸驱动芯片U2能接收并处理触摸按键的按键信息,且传送处理的按键信息至所述主控制器U1,所述主控制器U1能根据匹配的按键信息控制蒸脸器进行雾化或加热或开关机工作;所述触摸驱动芯片U2还与可控硅Q1连接,该可控硅Q1用于驱动设在蒸脸器上且与磁铁配合完成蒸脸器开盖检测的霍尔传感器(电路原理图中用HAL指代)工作;所述可控硅Q1的控制端(G)与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和所述触摸驱动芯片U2的霍尔检测端口(P12)连接,所述触摸驱动芯片U2通过检测所述可控硅Q1控制端(G)的电压并配合主控制器U1的控制完成对霍尔传感器d的检测及完成蒸脸器开盖检测,实际中,只有当检测到蒸脸器盖子被打开,则才允许进行冷喷(冷雾)、热喷(热雾)、负离子、风扇转动工作;所述触摸驱动芯片U2还电连接若干用于指示蒸脸器进行雾化、加热、开关机及过压过流报警的LED指示灯(D1~D3), 实际使用过程中,打开蒸脸器的盖子之后,蒸脸器启动其内部控制模块工作,然后触摸按键会有三种模式循环切换冷喷、热喷以及关机,并且伴随有LED进行显示,在工作过程出现电压或者电流突变会进行保护,LED指示灯会闪烁。

本实施例的蒸脸器是冷热喷雾一体的,并且带有负离子净化、触摸开关和开关盖子检测功能;本实施例的蒸脸器的冷热雾都带有防干烧的功能,能提供及时的保护,大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