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旋转电磁场保健治疗仪的驱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3756发布日期:2019-06-26 01:3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用于旋转电磁场保健治疗仪的驱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疗法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旋转电磁场保健治疗仪的驱动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解决大多数人存在的亚健康与各种慢性疾病,如腰酸背痛、肌肉绷紧、关节僵硬、头痛、失眠症等症状,人们期望一种能模拟地球的电位治疗及保健的装置,创造一种电磁场环境,让人体处在强电磁场内,对人体内循环系统产生治疗效应,让人感觉到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目前虽有电位治疗、保健装置问世,但局限在坐垫式单电极、其与墙壁及地面之间形成电磁场,或用脚踏板加头顶板式的双电极输出,但效果不尽人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为要解决旋转电磁场的问题,除了考虑旋转转动外,还需同时考虑驱动、供电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紧凑的用于旋转电磁场保健治疗仪的驱动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用于旋转电磁场保健治疗仪的驱动设备,它包括有悬臂的臂端,其特征在于,还有旋转电磁场驱动设备(3);所述悬臂由上盖(4)和下盒(5)组成,悬臂的臂端设有容纳旋转电磁场驱动设备(3)的空间,所述旋转电磁场驱动设备含转动副、驱动装置、导电滑环组件,其中:

所述转动副由固定架(1),旋转轴(2),上、下轴承(201、211)组成,所述固定架(1)含上支板(11)、限位柱(101),上支板(11)呈三爪状,三爪端设有安装限位柱(101)的螺孔,限位柱(101)的一端固定在悬臂臂端的下盒(5)上,另一端与上支板(11)固定连接,上支板(11)轴心位置及悬臂臂端的下盒(5)的对应位置上设有供旋转轴(2)转动的上、下轴承座,所述转动副的旋转轴(2)呈中空状、其外缘通过轴肩分隔为内外二侧,内侧分别为呈锥面(210)的安装驱动装置的大齿轮(209)段、压簧(208)及供压簧螺母(206)拧紧的螺纹段、安装导电滑环组件及上轴承(201)的内侧段,外侧为下轴承(211)及外伸固定旋转臂(6)的外伸段,所述旋转轴(2)通过上、下轴承(201、211)安装在上支板(11)及悬臂臂端的下盒(5)的上、下轴承座上;

所述驱动装置含电机(31),一对啮合的大、小齿轮(209、301),压簧(208)及压簧螺母(206),大齿轮(209)的轴毂内腔与旋转轴(2)的锥度(210)相对应,所述大齿轮(209)轴毂内腔锥面安装在旋转轴(2)对应的位置,并通过压簧(208)及压簧螺母(206)固定在旋转轴(2)上,与大齿轮(209)啮合的小齿轮(301)固定在电机(31)输出轴上;

所述导电滑环组件含旋转部、定子部,所述旋转部有一对导电滑环(203)、将导电滑环(203)分隔开的一组三个塑料挡圈(204)、一对输出接线端子(205),定子部有一对触轮(107)、摇板(105)及摇板半轴(104)、拉簧(102)及拉簧半轴(103)、一对输入接线端子(106),所述摇板(105)的一侧为柱形,柱形的上、下端面设有固定触轮(107)转动轴的螺孔,摇板(105)的另一侧为半月凹槽,半月凹槽的轴心线与柱形的轴心线平行,摇板(105)的中部设有供拉簧(102)挂住的拉簧孔,摇板半轴(104)的柱面设有供半月凹槽插入的颈式柱面,所述导电滑环(203)与塑料挡圈(204)间隔放置在转动副的旋转轴(2)上,所述一对触轮(107)分别固定在摇板(105)柱形上、下端面,摇板半轴(104)与拉簧半轴(103)分别固定在转动副的上支板(11)的一个爪端两侧,摇板(105)的半月凹槽侧插在摇板半轴(104)的颈式柱面上,拉簧(102)一端挂在拉簧半轴(103)上、另一端挂在摇板(105)的拉簧孔上,摇板(105)的一对触轮(107)在拉簧(102)的作用下分别紧贴在一对导电滑环(203)上,一对输出接线端子(205)分别从导电滑环(203)及旋转轴(2)的内腔引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旋转电磁场保健治疗仪的驱动设备,具有如下优点:本产品集驱动、旋转、导电滑环机构于一体,结构紧凑合理,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导电滑环摇臂工作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转动副旋转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旋转电磁场保健治疗仪的驱动设备,它包括有悬臂的臂端,旋转电磁场驱动设备(3);所述悬臂由上盖(4)和下盒(5)组成,悬臂的臂端设有容纳旋转电磁场驱动设备(3)的空间,所述旋转电磁场驱动设备含转动副、驱动装置、导电滑环组件,其中:

所述转动副由固定架(1)、旋转轴(2)、上下轴承(201、211)组成,所述固定架(1)含上支板(11)、限位柱(101),上支板(11)呈三爪状,三爪端设有安装限位柱(101)的螺孔,限位柱(101)的一端固定在悬臂臂端的下盒(5)上,另一端与上支板(11)固定连接,上支板(11)轴心位置及悬臂臂端的下盒(5)的对应位置上设有供旋转轴(2)转动的上、下轴承座,所述转动副的旋转轴(2)呈中空状、其外缘通过轴肩分隔为内外二侧,内侧分别为呈锥面(210)的安装驱动装置的大齿轮(209)段、压簧(208)及供压簧螺母(206)拧紧的螺纹段、安装导电滑环组件及上轴承(201)的内侧段,外侧为下轴承(211)及外伸固定旋转臂(6)的外伸段,所述旋转轴(2)通过上、下轴承(201、211)安装在上支板(11)及悬臂臂端的下盒(5)的上、下轴承座上。转动副是本发明的核心部件,其旋转轴既提供一个安装大齿轮的部位,又同时提供安装导电滑环的部位,结构紧凑、合理,令给出一个旋转的、且均匀的交变电磁场成为可能。

所述驱动装置含电机(31),一对啮合的大、小齿轮(209、301),压簧(208)及压簧螺母(206),大齿轮(209)的轴毂内腔与旋转轴(2)的锥度(210)相对应,所述大齿轮(209)轴毂内腔锥面安装在旋转轴(2)对应的位置、并通过压簧(208)及压簧螺母(206)固定在旋转轴(2)上,与大齿轮(209)啮合的小齿轮(301)固定在电机(31)输出轴上。本结构中,采用与小齿轮啮合的大齿轮锥面与旋转轴的摩擦传动带动旋转轴转动,调节压簧螺母的松紧,即可改变大齿轮锥面与旋转轴锥面之间的摩擦力,当外界推拉旋臂时锥面会打滑,不损坏内部传动及电机系统。

所述导电滑环组件含旋转部、定子部,所述旋转部有一对导电滑环(203)、将导电滑环(203)分隔开的一组三个塑料挡圈(204)、一对输出接线端子(205),定子部有一对触轮(107)、摇板(105)及摇板半轴(104)、拉簧(102)及拉簧半轴(103)、一对输入接线端子(106),所述摇板(105)的一侧为柱形,柱形的上、下端面设有固定触轮(107)转动轴的螺孔,摇板(105)的另一侧为半月凹槽,半月凹槽的轴心线与柱形的轴心线平行,摇板(105)的中部设有供拉簧(102)挂住的拉簧孔,摇板半轴(104)的柱面设有供半月凹槽插入的颈式柱面,所述导电滑环(203)与塑料挡圈(204)间隔放置在转动副的旋转轴(2)上,所述一对触轮(107)分别固定在摇板(105)柱形上、下端面,摇板半轴(104)与拉簧半轴(103)分别固定在转动副的上支板(11)的一个爪端两侧,摇板(105)的半月凹槽侧插在摇板半轴(104)的颈式柱面上,拉簧(102)一端挂在拉簧半轴(103)上、另一端挂在摇板(105)的拉簧孔上,摇板(105)的一对触轮(107)在拉簧(102)的作用下分别紧贴在一对导电滑环(203)上,一对输出接线端子(205)分别从导电滑环(203)及旋转轴(2)的内腔引出。本结构中,摇板可以以摇板半轴的圆心转动,其在拉簧的作用下摇板上的触轮紧贴在导电滑环上,输入接线端子紧贴在触轮一侧,外接电源通过输入接线端子传递给触轮及导电滑环,并通过导电滑环上的接线端子引出的导线与夹持组件的出线端子相连。整个结构工作可靠。

上述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