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锤击按摩机芯及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0854发布日期:2019-06-11 23:42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锤击按摩机芯及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锤击按摩机芯及按摩器。



背景技术:

按摩器种类繁多,可以舒缓身体肌肉,具有保健作用,近年来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目前,锤击按摩的按摩器一般采用电锤结构,其电锤的结构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220516521.9公开的一种按摩器及其弹性电动锤击机芯,其具体参照说明书【0025】段及附图4-5所示:电锤4包括按摩头41、固定螺钉42、卡位垫片43、塔形弹簧44、支撑杆45、减震垫46、电锤固定块47、线包架48、衔铁49、线包410、电锤U型块411、橡胶材质的限位块412、垫片413、限位螺钉414,电锤4用于输出锤击按摩的动作,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其中,线包架48、衔铁49、线包410构成电锤4的驱动机构。该种电锤按摩机芯需要外接交流电,如外接220V的交流的市电,通过220V的交流电进行驱动按摩头往返锤击,锤击力度大,不易控制,所以需要上述如减震垫46进行减震,再加上上述文献中公开的由支撑海绵1、支撑海绵2、支撑海绵5、支撑海绵6和支撑海绵7构成本的柔性支撑体进行缓冲,才能达到一个适合的锤击按摩力度,其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力度适中的锤击按摩机芯及按摩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锤击按摩机芯,包括壳体及设置于该壳体上的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轴、偏心轮、振动臂及按摩头,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转轴,以驱动该转轴转动,所述偏心轮固定套接于转轴上,所述振动臂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振动臂的第一端设有一套孔并可转动套接于偏心轮上,所述振动臂的中部位置开设有一长度方向与该振动臂长度方向一致的长槽孔,并通过该长槽孔可移动枢接于壳体上,其第二端延伸出壳体并连接按摩头。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轮、振动臂及按摩头均设有二组,并分别设置在转轴的两端。

再进一步的,二组偏心轮的偏心方向设置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振动臂穿设的让位孔,所述壳体表面在让位孔的一相对侧上设有限位槽,振动臂穿设于让位孔内,其中部位置的长槽孔穿设一枢接轴,所述枢接轴固定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的槽口通过一固定盖盖合。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槽,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固定于安装槽内,进而实现定位于该壳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转轴上套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皮带实现传送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带轮、皮带及第二带轮的传动实现驱动转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臂的第二端上设有一安装平台,所述按摩头为中空的半球形结构,所述按摩头上设有第一定位台阶,所述振动臂的安装平台上开设有与该第一定位台阶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台阶,所述按摩头扣合于安装平台上,并通过第一定位台阶与第二定位台阶的配合实现定位连接,所述按摩头与安装平台之间还设有相对应的螺孔,并通过螺锁件螺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相互盖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驱动电机及转轴设置在下壳体上,所述振动臂的中部位置的长槽孔可移动枢接于上壳体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入端,以控制该驱动电机工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按摩器,至少包括上述所述的锤击按摩机芯。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驱动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的转动通过偏心轮的配合实现带动振动臂沿其长度方向上做往返移动,进而带动按摩头做往返的锤击动作,实现锤击按摩。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电锤锤击方式,本方案的结构简单、锤击力度适中;且驱动电机可采用低压驱动,如12V直流电源驱动,可根据实际需求从现有技术中选择适合的型号进行装配。

更进一步的,驱动电机的转速易控制,可直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器(如采用常规的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电机转速控制电路)进行控制调速,进而易于实现锤击力度、间隙等可调,实现多样化按摩。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锤击按摩机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锤击按摩机芯隐藏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锤击按摩机芯的分解示意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锤击按摩机芯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锤击按摩机芯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锤击按摩机芯的振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锤击按摩机芯的安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锤击按摩机芯的按摩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实施例二中锤击按摩机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锤击按摩机芯,包括壳体10及设置于该壳体10上的按摩机构,所述壳体10包括相互盖合的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所述下壳体11上开设有电机固定槽111及二连接槽112,所述上壳体12上开设有二让位孔121,所述上壳体12表面在让位孔121的一相对侧上设有限位槽122。

所述按摩机构包括驱动电机21、转轴23、偏心轮24、振动臂25及按摩头26,所述驱动电机21固定在电机固定槽111内,所述转轴23通过轴承231可转动固定于安装槽112内,进而实现定位于该壳体10内,所述转轴23的轴向方向与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的轴向方向相同。所述驱动电机21驱动连接所述转轴23,以驱动该转轴23转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21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带轮221,所述转轴23上套接有第二带轮223,所述第一带轮221与第二带轮223之间通过皮带222实现传送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1通过第一带轮221、皮带222及第二带轮223的传动实现驱动转轴23转动。采用皮带式传送,结构简单,装配简便。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1与转轴23之间也可以采用常规的齿轮传动组件进行传动连接,此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而轻易设置的,在此就不一一详述。

所述偏心轮24、振动臂25及按摩头26均设有二组,二偏心轮24固定于转轴23的两端。所述振动臂25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即下端)和第二端(即上端),所述振动臂25的中部位置开设有一长度方向与该振动臂25长度方向一致的长槽孔252,所述振动臂25的第一端设有一套孔251并可转动套接于偏心轮24上,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振动臂25的套孔251与偏心轮24之间通过轴承241实现可转动连接,采用轴承241连接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早已掌握的常规技术,不做详述。

所述振动臂25的第二端穿过上壳体12的让位孔121延伸至壳体10外,所述振动臂25的中部位置的长槽孔252可移动枢接于壳体10上,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长槽孔252穿设一枢接轴28,所述枢接轴28固定设置在限位槽122内,所述限位槽122的槽口通过一固定盖123盖合。所述振动臂25的第二端连接按摩头26,具体的,所述振动臂25的第二端上设有一安装平台27,所述按摩头26为中空的半球形结构,所述按摩头26上设有第一定位台阶261,所述振动臂25的安装平台27上开设有与该第一定位台阶261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台阶271,所述按摩头26扣合于安装平台27上,并通过第一定位台阶261与第二定位台阶271的配合实现定位连接,同时,所述按摩头26与安装平台27之间还设有相对应的螺孔,如按摩头26的螺孔262及安装平台27上的螺孔272,并通过螺锁件螺锁连接;进而将按摩头26固定于振动臂25的第二端。在其他实施例中,按摩头26与振动臂25的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产用常规技术中的卡接固定或粘结固定等。

驱动电机21驱动转轴23转动,转轴23的转动通过偏心轮24的配合实现带动振动臂25沿其长度方向(即图中的上、下方向)上做往返移动,进而带动按摩头26做往返的锤击动作,实现锤击按摩。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二组偏心轮24的偏心方向设置相反,使得二振动臂25上的按摩头26形成交错锤击,按摩效果更佳。在其他实施例中,二组偏心轮24的偏心方向也可以设置成同向或呈一定的角度。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21采用12V直流电驱动的电机,如型号BRS-775SH的驱动电机等。驱动电机21的选择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的,此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从现有技术中选择适合的型号进行装配。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未示出),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入端,以控制该驱动电机21工作。具体的,该控制器为现有技术中用于控制驱动电机运行、调速的控制模块,如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电机转速控制电路等,进而实现调速、连续性锤击、间歇性锤击等多种模式的切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锤击按摩机芯,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将壳体10不需要装配的结构移出,如将图1中的壳体10的两外角移出形成图9所示的壳体10,移除如图9中101标号所示。如此可进一步的缩小壳体10的体积,使该锤击按摩机芯更紧凑。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按摩器,至少包括上述所述的锤击按摩机芯。该按摩器如披肩按摩器、按摩腰靠、按摩抱枕或按摩头枕等。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