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排积水的呼吸机连接回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1752发布日期:2019-05-24 21:45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排积水的呼吸机连接回路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说是一种可排积水的呼吸机连接回路管。



背景技术:

呼吸回路用于病人与呼吸机的连接,为病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提供通道。目前市场上提供的呼吸回路管的中段多采用了波纹管,主要是通过伸缩或弯曲,便于调整到最佳的接驳状态。由于呼吸机输送给病人的气体是经过加温加湿的,在经过波纹管这种特殊结构的管路时,极易产生冷凝水。那么,当病人翻身或者有人碰到管道时,呼吸回路中的冷凝水容易顺着气管插管倒流入病人的气道中,引起呛咳或者更严重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另一方面,目前用的呼吸回路没有固定的措施,容易被呼吸机管道扯动、下坠,其不稳定性更加快了热湿气体凝水的过程,而在扯动中凝水更易流入到病人的气管插管中。为了病人更安全的使用呼吸机,解决呼吸回路凝水和不稳定的问题,我们需要一种有固定措施、可排积水的呼吸回路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的、有固定措施的可排积水的呼吸机连接回路管。

所述的可排积水的呼吸机连接回路管,包括主体为波纹管的呼吸回路延长管,在波纹管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同轴设置有横截面轮廓为圆形的积水盘,波纹管外活动套设有固定带;

所述积水盘内分隔有积水腔和储水腔;所述积水腔与波纹管连通,积水腔呈圆盘形,积水腔轮廓直径大于波纹管外径1~4cm;储水腔环绕积水腔设置;积水腔和储水腔之间设有多个渗入孔,渗入孔设有止逆阀,用于将水单向导入储水腔;

在积水盘的外围设有与储水腔连通的放水嘴,放水嘴设有水塞。

进一步地,设置在波纹管后管段的积水盘的最大直径比设置在前管段的积水盘的最大直径大1~5cm。

进一步地,所述积水腔的横截面边缘为外凸的弧形,所述渗入孔设置在弧形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渗入孔在积水腔的边缘均布有四个。

优选地,所述储水腔向轴心线方向的两侧凸出积水腔0.3~1cm。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包括环带、翼带和扁夹;

所述环带为环形,活动套设在波纹管外,所述翼带设置有二,分别固定在环带的左右两侧,两个扁夹分别固定在两条翼带的活动端头。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为弹力带。

优选地,所述水塞从外向内依次设有旋柄帽、塞柱和T形钩;

所述塞柱设有外螺纹,与设有内螺纹的放水嘴螺纹连接;所述T形钩设置在放水嘴内侧,T形钩横臂长度大于放水嘴直径0.5~1cm,用于水塞被旋开后悬挂于放水嘴下方。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波纹管两端设置积水盘的方法,将管内凝水截流排放;积水盘采用前小后大的架构,促成波纹管病人一端始终处于高位,减小凝水倒流气管插管的机率;积水腔设置有多个渗入孔,即使病人摆动致使波纹管变换姿态也能将凝水导入到储水腔;固定带采用活套设计,取套方便,同时两条带扁夹的翼带,可变化出多种固定方式;放水嘴设有带T形钩的旋开式水塞,旋开后水塞钩挂在放水嘴处而不易丢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能有效阻断冷凝水向两侧管道流淌,大大降低凝水流入气管插管的风险,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积水盘实施例,图中:储水腔两侧较积水腔凸出0.3~1cm。

图中:1—波纹管,2—呼吸回路延长管,3—积水盘,4—固定带,5—积水腔,6—储水腔,7—渗入孔,8—止逆阀,9—放水嘴,10—水塞,11—环带,12—翼带,13—扁夹,14—旋柄帽,15—塞柱,16—T形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2、3、4中所示的可排积水的呼吸机连接回路管,包括带波纹管1的呼吸回路延长管2,通常可由塑料制作。在波纹管1的前管段和后管段分别同轴设置有圆形的积水盘3,波纹管1外面活动套设有固定带4;从图1中可以看到各部分的结构:两个积水盘3一前一后设置,固定带4套在波纹管1外。

设置在波纹管1后管段的积水盘3的直径比设置在前管段的积水盘3的直径大1~5cm。从图1、图2中可以看到,后管段的积水盘3的直径比前管段的积水盘3的直径大,这种架构能使波纹管病人一端始终处于高位,以减小凝水倒流气管插管的机率。

所述固定带4包括环带11、翼带12和扁夹13;所述环带11为环形,活动套设在波纹管1外,所述翼带12设置有二,分别固定在环带11的左右两侧,两个扁夹13分别固定在两条翼带12的活动端头。从图1中可以看到固定带4的结构特点:环带11活套在波纹管1外,取下和套上非常方便;两条翼带12再加上活动端头设置的扁夹13,可以变化出多种固定方式,比如:两条翼带12向两侧拉扯后,扁夹13可夹在被褥或病人的衣服上或两侧的床沿,抑或绕到病人的背后两个夹子相互夹住,都能很好地固定和稳定住波纹管1,减小波纹管1的摆动,这样不易产生更多的凝水。

所述固定带4为弹力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固定带4采用弹力带,能有效缓冲外力的作用。

所述积水盘3内分隔有积水腔5和储水腔6;所述积水腔5与波纹管1连通,积水腔5呈圆盘形,积水腔轮廓直径大于波纹管1外径1~4cm;储水腔6环绕积水腔5设置;积水腔5和储水腔6之间设有多个渗入孔7,渗入孔7设有止逆阀8,用于将水单向导入储水腔6;从图2和图3中可以看清积水盘3内的结构特点。积水腔5设计成圆盘形,有利于水在腔内流动,而积水腔轮廓直径大于波纹管1外径大,则相当于在波纹管1的两端设置了“壕沟”,可阻断水向两侧管道流淌。

所述积水腔5的截面边缘为外凸的弧形,所述渗入孔7设置在弧形顶部。从图3中可以看清这种结构特点,目的是为了让凝水快速渗入到储水腔6中。

所述渗入孔7在积水腔5的边缘均布有四个。在四个方向均布渗入孔7,这样波纹管无论如何变换姿态,都能将水导入储水腔6。

相比积水腔5,所述储水腔6平行于积水盘3的轴心线方向向两侧凸出0.3~1cm。从图4实施例可以看到,储水腔6两侧较积水腔凸出,其目的是在不增大积水盘3外径的情况下,来增大储水腔6的容积,以便能装更多的水。

在积水盘3的外围设有与储水腔6连通的放水嘴9,放水嘴9设有水塞10。从图3中可以看到,设置有带水塞10的放水嘴9,是为了放水,以清空储水腔6。

所述水塞10从外向内依次设有旋柄帽14、塞柱15和T形钩16;所述塞柱15设有外螺纹,与设有内螺纹的放水嘴9螺纹连接;所述T形钩16设置在放水嘴9内侧,T形钩16横臂长度大于放水嘴9直径0.5~1cm,用于水塞10被旋开后悬挂于放水嘴9下方。从图3中可以看到,通过拧转旋柄帽14可以将水塞10拧开,方便放水,此时T形钩16的横臂会钩挂在放水嘴9内侧,水塞10悬挂在放水嘴9下方,其用途是不易丢失水塞1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