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正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1988发布日期:2019-05-21 21:2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矫正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矫正镜。



背景技术: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并且存活者中50%-70%患者遗留有严重的残疾,极有可能引起偏瘫,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对每个患者家庭来说都意义重大。

平衡是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处位置,运动或受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当人体中心垂线偏离稳定的支持面时,能立即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的支持面的能力;偏瘫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能力、肌力和耐力、本体感受效率、触觉的输入和敏感度、拮抗肌和主动肌的协调动作、关节活动度和软组织的柔韧性等均较差,出现平衡功能的障碍,影响康复训练的进程;患者通过配合矫正镜前对称性肌力训练和矫正镜前自动姿势调整反应训练,能直观训练中的每一个步骤所要达到的要求,并能随时纠正错误姿势,保持正确体位,使早期坐位平衡和躯干运动控制能力得到较好发展,功能愈后良好。

临床实验观察偏瘫病人在矫正镜前做对称性训练和自动姿势调整反应训练对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影响,22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常规药物治疗和系统康复训练等,观察组同时进行矫正镜前对称性训练和自动姿势调整反应训练;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Berg平衡量表评分,观察组明显提高,静态平衡测试系统测定(重心摆动范围±3%)重心回归目标范围所用的时间明显缩短;实验证明,矫正镜前对称性训练和自动姿势调整反应训练可进一步加强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能力,提高肌力和耐力,改善本体感受效率、触觉的输入和敏感度,视觉空间感知能力,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软组织的柔韧性,使患者的平衡功能有显著改善。

目前的临床使用的矫正镜为平面镜和镜框的组合,患者在矫正镜前做矫正训练缺少参照,无法直观了解身体的偏移程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且现有矫正镜高度无法调节,给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缺乏灵活性,因此发明一种具有参照效果能够直接观察患者姿势的偏移程度且能够进行矫正镜高度调节的矫正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应用于医院和家庭中做康复训练治疗的矫正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矫正镜,包括矩形的镜框和固定设置于镜框内的平面镜,所述平面镜的高度为1.6m-22m,平面镜的宽度为0.6m-1m,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镜的表面设置若干等间距的横标线和纵标线,平面镜还包括安装于镜框左、右两侧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支撑架和万向轮,所述镜框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各支撑架下方设置万向轮,所述支撑架包括斜臂架、竖臂架和水平架,所述竖臂架垂直固定在水平架的中央朝上一侧,所述水平架两端分别经斜臂架与所述竖臂架固定相连,所述竖臂架、左边框、右边框分别设置多个螺纹孔,以使所述竖臂架与所述左边框或右边框可经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横标线和纵标线宽度为2mm,相邻横标线之间的间距为100mm,相邻纵标线之间的间距为100mm。

优选的,所述横标线和纵标线采用细丝制作,所述镜框包括固定相连的左边框、上边框、右边框、下边框,所述横标线由左边框内侧延伸至右边框内侧,所述纵标线由上边框下侧延伸至下边框上侧。

优选的,所述细丝材质为木条、塑料条、油漆线、铁丝、胶带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镜框自上到下以横标线为节点、所述镜框自左到右以纵标线为节点分别标有刻度值。

优选的,所述矫正镜为双面镜,以便于两名患者同时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矫正镜具有横标线和纵标线,能够使患者直观的观察到自己身体偏移的程度,能够做到更精确的调整;镜框上的刻度能够使医师或家属对偏瘫患者的偏移恢复情况做好跟踪记录,作为评定的依据;矫正镜的高度可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进行调节,提高了使用时的灵活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适于广泛应用于医院、家庭的康复训练和评定。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面镜,2-镜框,3-横标线,4-纵标线,5-支撑架,6-万向轮。7-斜臂架,8-竖臂架,9-水平架,10-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矫正镜,如图1所示,包括矩形的镜框2和固定设置于镜框2内的平面镜1,偏瘫病人多为成年人,因此平面镜1高度不低于1.6m,平面镜1的宽度不低于0.6m,平面镜1通长设置若干等间距的横标线3和纵标线4,横标线3和纵标线4能够使患者直观的观察到自己身体偏移的程度,能够做到更精确的调整;优选的,横标线3和纵标线4宽度为2mm,横标线3间的间距为100mm,纵标线4间的间距为100mm;横标线3和纵标线4采用细丝制作,镜框2包括固定相连的左边框、上边框、右边框、下边框,横标线3由左边框内侧延伸至右边框内侧,纵标线4由上边框下侧延伸至下边框上侧,制作横标线3和纵标线4的细丝材质为木条、塑料条、油漆线、铁丝、胶带中的一种;为使医师或家属对偏瘫患者的偏移恢复情况做好跟踪记录,做出应用于评定的依据,镜框2自上到下以横标线3为节点标有刻度,刻度值为距离上侧第一条横标线的距离值,镜框2自左到右以纵标线4为节点标有刻度,刻度值为距离左侧第一条纵标线的距离值,根据评定标准的需要,镜框上的刻度也可采用其他数值表示。

如图2所示,矫正镜还包括固定在镜框2左右两侧的底座,底座包括支撑架5和万向轮6,万向轮6共四只,成对安装在支撑架5的下方,万向轮6安装锁定装置,万向轮6的设置使矫正镜移动过程中更具有灵活性,锁定装置的设置使矫正镜移动至使用地点后便于固定,增加使用过程的稳定性,支撑架5包括斜臂架7、竖臂架8和水平架9,竖臂架8垂直固定在水平架9的中央朝上一侧,水平架9两端分别经斜臂架7与竖臂架8固定相连,竖臂架8、左边框、右边框分别设置多个螺纹孔10,以使竖臂架8与左边框或右边框可经螺栓固定,左边框、右边框上位置最低的螺纹孔与竖臂架上位置最高的螺纹孔经螺栓固定可以使矫正镜调至最高位,反之,左边框、右边框上位置最高的螺纹孔与竖臂架上位置最低的螺纹孔经螺栓固定可以使矫正镜调至最低位,此设计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矫正镜离地高度,便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进一步,矫正镜为双面镜,以便于两名患者同时使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