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人流手术床用气道开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2010发布日期:2019-06-14 23:03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妇科人流手术床用气道开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妇科人流手术床用气道开放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妇科临床手术中,为了提高患者舒适与安全性,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心理恐惧,同时又因无痛手术具有镇痛起效快、效果好、效率高、安全、可靠、副作用少等优点,解决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恐惧,所以越来越多的无痛手术得到极大的推广和开展,其中妇科无痛手术包括无痛人流、无痛取环和无痛诊刮等。

根据上述,目前临床妇科患者在进行无痛手术时,因患者麻醉后,自身处于无意识状态,因此无法确保气道的有效开放,易发生呛咳、呼吸不畅,造成血氧饱和度下降,最终给患者身体带来极大的不适,也增加了手术的风险,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妇科人流手术床用气道开放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妇科人流手术床用气道开放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妇科人流手术床用气道开放装置,包括手术床,还包括卡套、充气球囊、固定套、连接板、插孔、气垫、连接气管、挂钩、弹力绳、额头垫,所述的卡套位于手术床左侧顶端,所述的卡套与手术床活动相连,所述的充气球囊位于卡套底部右侧前端,所述的充气球囊与卡套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套位于卡套前后两端,所述的固定套与卡套一体相连,所述的连接板贯穿固定套内部,所述的连接板与固定套滑动相连,所述的插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插孔从左至右依次分布于连接板内部,所述的插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气垫位于连接板两两之间,所述的气垫与连接板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气管位于气垫和充气球囊之间,所述的连接气管首末两端分别与气垫和充气球囊胶水相连,所述的挂钩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挂钩分布于卡套顶部左侧前后两端,所述的挂钩与卡套一体相连,所述的弹力绳贯穿于挂钩,所述的弹力绳与挂钩活动相连,所述的额头垫位于弹力绳两两之间,所述的额头垫与弹力绳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卡套内部底端还均贯穿有若干数量的第一螺栓,所述的第一螺栓与卡套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卡套内部左侧还设有把手孔,所述的把手孔为椭圆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卡套内部上端还设有避让槽,所述的避让槽为凹槽。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套内部中端还贯穿有第二螺栓,所述的第一螺栓与固定套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气管底端还设有排气阀,所述的排气阀与连接气管胶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妇科人流手术床用气道开放装置,安装时,医护人员首先将卡套插入到现有临床的手术床的靠板上,再旋转第一螺栓,使第一螺栓顺着固定套内部作由下向上运动,当第一螺栓向上触碰到手术床时,即通过第一螺栓的夹持效果,从而实现卡套与手术床的有效固定,接着医护人员将充气球囊与医院内部电源导线相连,当进行无痛手术时,如无痛人流、无痛取环和无痛诊刮等,患者将头颈区域靠于气垫,即通过气垫的作用,能够支撑患者颈部区域,即达到气道开放目的,同时,医护人员可将弹力绳套入对应位置的挂钩,并拉动额头垫,因弹力绳材质为弹力棉,具备良好的弹性效果,从而能够在医护人员的拉动下进行延长拉伸,接着医护人员将额头垫放于患者的额头区域并松开,此时通过弹力绳的回弹力效果,能够达到对患者额头的紧绷约束,即提高了患者头部后仰的稳定性,实现患者气道的很好开放,便于患者呼吸,提高了患者血氧饱和度,同时,医护人员也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需要,通过往复按压充气球囊,即充气球囊将外界空气吸入,并通过连接气管供入到气垫内,最终达到对气垫膨胀高度调节目的,拓展了临床的实用性,此外,医护人员也可预先旋转第二螺栓,即第二螺栓顺着固定套向外旋转,当第二螺栓脱离插孔后,即实现连接板与固定套的活动状态,接着医护人员拉动连接板,使连接板带动气垫左上下移动,当气垫的位置到达医护人员所需后停止移动,并反向旋转第二螺栓,当第二螺栓旋入到插孔后,通过第二螺栓与插孔的配合效果,实现位置的固定,此时通过上述操作,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气垫位置的调节目的,该妇科人流手术床用气道开放装置,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首先通过充气式气道开放设计,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无痛人流、无痛取环和无痛诊刮等患者的头颈区域进行后仰,即达到很好的气道开放作用,提高了患者血氧饱和度,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其次通过多组调节机构的配合效果,能够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需要,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对应位置调节,最终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同时,正常检查或手术时,患者也可通过使用装置来达到对头部的放置,提高了患者头部的舒适性,排气阀是为了方便医护人员打开,即实现气垫的收缩放气,避让槽是为了对额头垫、气垫以及患者头部区域进行避让,把手孔是为了方便医护人员拿取或拆卸该装置,连接气管是为了连通气垫和充气球囊。

附图说明

图1是妇科人流手术床用气道开放装置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2是妇科人流手术床用气道开放装置的使用状态主视图;

图3是卡套部位放大侧视图;

图4是连接板部位放大图;

图5是充气球囊部位的侧视放大图。

手术床1、卡套2、充气球囊3、固定套4、连接板5、插孔6、气垫7、连接气管8、挂钩9、弹力绳10、额头垫11、第一螺栓201、把手孔202、避让槽203、第二螺栓401、排气阀8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妇科人流手术床用气道开放装置,包括手术床1、卡套2、充气球囊3、固定套4、连接板5、插孔6、气垫7、连接气管8、挂钩9、弹力绳10、额头垫11,所述的卡套2位于手术床1左侧顶端,所述的卡套2与手术床1活动相连,所述的充气球囊3位于卡套2底部右侧前端,所述的充气球囊3与卡套2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套4位于卡套2前后两端,所述的固定套4与卡套2一体相连,所述的连接板5贯穿固定套4内部,所述的连接板5与固定套4滑动相连,所述的插孔6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插孔6从左至右依次分布于连接板5内部,所述的插孔6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气垫7位于连接板5两两之间,所述的气垫7与连接板5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气管8位于气垫7和充气球囊3之间,所述的连接气管8首末两端分别与气垫7和充气球囊3胶水相连,所述的挂钩9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挂钩9分布于卡套2顶部左侧前后两端,所述的挂钩9与卡套2一体相连,所述的弹力绳10贯穿于挂钩9,所述的弹力绳10与挂钩9活动相连,所述的额头垫11位于弹力绳10两两之间,所述的额头垫11与弹力绳10缝合相连,所述的卡套2内部底端还均贯穿有若干数量的第一螺栓201,所述的第一螺栓201与卡套2螺纹相连,所述的卡套2内部左侧还设有把手孔202,所述的把手孔202为椭圆通孔,所述的卡套2内部上端还设有避让槽203,所述的避让槽203为凹槽,所述的固定套4内部中端还贯穿有第二螺栓401,所述的第一螺栓401与固定套4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气管8底端还设有排气阀801,所述的排气阀801与连接气管8胶水相连。

该妇科人流手术床用气道开放装置,安装时,医护人员首先将卡套2插入到现有临床的手术床1的靠板上,再旋转第一螺栓201,使第一螺栓201顺着固定套4内部作由下向上运动,当第一螺栓201向上触碰到手术床1时,即通过第一螺栓201的夹持效果,从而实现卡套2与手术床1的有效固定,接着医护人员将充气球囊3与医院内部电源导线相连,当进行无痛手术时,如无痛人流、无痛取环和无痛诊刮等,患者将头颈区域靠于气垫7,即通过气垫7的作用,能够支撑患者颈部区域,即达到气道开放目的,同时,医护人员可将弹力绳10套入对应位置的挂钩9,并拉动额头垫11,因弹力绳10材质为弹力棉,具备良好的弹性效果,从而能够在医护人员的拉动下进行延长拉伸,接着医护人员将额头垫11放于患者的额头区域并松开,此时通过弹力绳10的回弹力效果,能够达到对患者额头的紧绷约束,即提高了患者头部后仰的稳定性,实现患者气道的很好开放,便于患者呼吸,提高了患者血氧饱和度,同时,医护人员也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需要,通过往复按压充气球囊3,即充气球囊3将外界空气吸入,并通过连接气管8供入到气垫7内,最终达到对气垫7膨胀高度调节目的,拓展了临床的实用性,此外,医护人员也可预先旋转第二螺栓401,即第二螺栓401顺着固定套4向外旋转,当第二螺栓401脱离插孔6后,即实现连接板5与固定套4的活动状态,接着医护人员拉动连接板5,使连接板5带动气垫7左上下移动,当气垫7的位置到达医护人员所需后停止移动,并反向旋转第二螺栓401,当第二螺栓401旋入到插孔6后,通过第二螺栓401与插孔6的配合效果,实现位置的固定,此时通过上述操作,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气垫7位置的调节目的,同时,正常检查或手术时,患者也可通过使用装置来达到对头部的放置,提高了患者头部的舒适性,排气阀801是为了方便医护人员打开,即实现气垫7的收缩放气,避让槽203是为了对额头垫11、气垫7以及患者头部区域进行避让,把手孔202是为了方便医护人员拿取或拆卸该装置,连接气管8是为了连通气垫7和充气球囊3。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