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窝预备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3665发布日期:2019-07-06 11:30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种植窝预备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种植窝预备钻,可用于锥柱状种植体。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植牙变得越来越普遍。植牙最重要的步骤是在牙槽上的牙齿缺失部位或者丧失牙齿功能的部位进行牙种植体植入。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牙种植体植入人体缺牙部位的上下颌骨内。待手术伤口愈合后,在其上部安装修复假牙的装置。种植牙的核心在于种植体部分。种植体部分相当于真牙的牙根,对于整个牙齿的固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牙种植体的植入质量直接关系到植牙的好坏,需要避免牙植入体伤害周围牙齿组织,而且其形状、功能要接近周围牙根部分,并且能够长时间使用。

目前种植牙手术时普遍使用的牙钻工具为先锋钻和麻花钻。如图1(a),(b)所示为先锋钻的纵截面图和钻头末端视图。其钻身如图所示为螺旋状,钻头末端呈现不规则形状。麻花钻外形与先锋钻相比形状相似,但直径更大。在使用中,先用先锋钻钻出小孔,然后用麻花钻扩大孔径。为。

上述现有的先锋钻和麻花钻的骨切削能力强,能够实现较快速的骨切削开槽,因此在业内广泛使用。但是本发明人发现,这类钻头的挤压能力差是一个不易发现的问题,其对手术操作效果的影响一直以来被忽略。虽然已有人注意到在牙槽上植入牙种植体要考虑不同植入个体的牙槽骨质量。种植位点的骨质量不佳且骨量不足可能会显著影响植体的成功率。但是目前为止并未看到牙医们对现有的先锋钻和麻花钻在此方面的作用以及改进进行研究报导。

本发明人还发现,对于如图2所示的不同的骨质(A表示骨松质,其中I类骨质较好,骨松质较小,IV类骨质较差,骨松质较多),改善种植体的表面处理方式可能会对植体的成功率产生有利的影响。种植手术时,通过所使用的工具增加种植体表面与骨的接触面积会影响到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及骨整合速度和质量。本发明人发现,特别是对于图2所示的第IV类骨,使用传统的先锋钻和麻花钻全程预备种植窝后植体易丧失初期稳定性(初期稳定性即种植体植入骨组织内时通过机械卡抱而获得的稳定性,其单位为Ncm(牛顿/厘米)),对于水平骨重不足的患者,这种钻的使用对于在种植窝预备时和之后的骨裂开有着以往未被注意到的重要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本发明人的上述发现而形成了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能够提供一种新型的种植窝预备钻,生能够实现操作更简便、质量更高的种植窝预备效果,有效避免或减轻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种植窝预备钻,包括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的钻身,和在钻身末端的钻头部,所述钻身包括从所述连接部附近向所述钻头部延伸设置的多个条形槽,相邻所述条形槽交汇形成的脊构成切割刃,所述钻身横截面形状为多角星形。

本申请中,相邻条形槽交汇形成多个脊,作为所述预备钻的切割刃。多角星形是指对着钻头部观察,多个条形槽的底部轮廓线相交形成以各脊为顶点的角的形状。可以是五至八个角。

所述钻身略呈锥形。所述脊为自所述钻身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向所述钻尖端延伸的直线形,所述脊距所述钻身轴线的距离从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向所述钻头部的尖端连续(线性地)减小。

钻身横截面可以为正多角星形,即各角均匀分布于横截面的圆周。相应地,各条形槽形状和大小基本相同,均匀分布于钻身圆周上,各脊也相应均匀分布于钻身圆周。多角星形也可以是正五角星形、正六角星形、正七角星形、正八角星形等。本申请并不限制角的数量。

多角星形的角可以是锐角。

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种植窝预备钻的连接部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钻身旋转,在上颌骨或下颌骨上打孔,然后在孔中安植入牙种植体。与传统的先锋钻和麻花钻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种植窝预备钻可用于锥柱状种植体,其优势在于,由于所述种植窝预备钻的钻头的横截面为多角星形,例如六角星形,这样当钻头旋转挤压时,钻头能够更稳定均匀地接触四周的种植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窝预备钻的钻身最大直径处的直径可以为2.2mm-4.6mm。直径差为0.2mm。这样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植体。

发明人发现,上述的种植窝预备钻的切削作用虽然略弱,但却具有在保证一定切削能力的同时还能保持一定的挤压能力的额外效果,其挤压效应较强,能够增加最初的骨-种植体接触面积,均匀地增加种植体周围的骨密度以增加初期稳定性。因而此种种植窝预备钻能够实现骨的逐渐扩张,并由此降低了骨开裂的几率,从而降低GBR(Guided bone regeneration:引导骨再生)的难度并使早期甚至即刻负重成为可能。这对于骨质量较差(如,骨质疏松患者)及骨量不足的患者会有帮助。

此外,现有的先锋钻和麻花钻的钻头特性,在操作中均需要以大约300-800rpm的速度旋转,不易操控,而且操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需要加水冷却。所述种植窝预备钻在植窝预备时能够保持慢速(小于50rpm),并且不用加水,使手术过程更加简单和安全可靠。

综上,上述种植窝预备钻能够在保证一定切削能力的同时还能保持一定的挤压能力,能够有效防止骨开裂。目前市售和牙科在用的种植手术用钻头均不能达到这一效果。特别是对于水平骨重不足的患者,种植窝预备时通过使用这种钻可以减少骨开裂和骨开窗的几率,从而使种植体与骨组织更快更高质量地结合,并可以降低种植体周围引导骨再生手术的难度。

附图说明

下文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种植窝预备钻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具有不同骨质的牙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种植窝预备钻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种植窝预备钻示意图,是对着钻头末端方向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的种植窝预备钻的立体图;

图6使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的种植窝预备钻在牙槽上进行打孔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种植窝预备钻的纵截面图,如图所示,种植窝预备钻1包括连接部11,钻身12,钻头14。连接部11与常规的种植窝预备钻连接部结构相同,用于与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本申请中不再赘述。沿钻身12靠近连接部11的位置处4设置有延伸至钻头14的直线形的条形槽13。钻头14的横截面可以为多角星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钻头14的横截面为正六角星形,如图4所示。后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钻身12略呈锥形,即其外周直径从连接部11向钻头14方向连续地(线性地)减小。种植窝预备钻1的钻身12的最大直径处(距连接部11较近处)的直径可为2.2mm-4.6mm,钻身12的直径差可为0.2mm。这样种植窝预备钻1可以有多达13枚,以适应不同的牙齿大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直径的钻,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植体。

如图6所示,种植窝预备钻1还可包括多条表示钻体高度的标示16,例如可以用激光等形成于钻身不同高度上。这样在进行手术时,可以清晰地看到钻头进入的深度,有利于医生的准确控制。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种植窝预备钻示意图,是对着钻头的方向P观察到的示意图,图5是该钻的立体图。如图所示,钻头14顶面呈正六角星形,包含了六个角。这六个角分别对应于由相邻的槽13之间的交界形成的脊15。即每个角的两侧为相邻的槽13。各脊15形成了钻身上的切割刃。从图4可以看出,各相邻槽13的底部交汇于脊15形成锐角。

根据以上所示的实施方式,由于种植窝预备钻1的钻身横截面的多角形形状,使得种植窝预备钻1在兼顾切削作用的同时还增加了挤压效应。这样能够增加最初的骨与种植体接触面积,均匀地增加种植体周围的骨密度以增加初期稳定性。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种植窝预备钻1在临床试应用时表现出超出预料的良好效果。它能够实现对骨的逐渐扩张,由此降低种植窝预备过程中和其后骨开裂的几率,从而降低GBR的难度并使早期甚至即刻负重(即种植体种植后立即安装临时修复体并能够即刻行使功能)成为可能。该设计对骨质量较差(如,骨质疏松患者)及水平骨量(horizontal bone volume)不足的患者可以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图中所示预备钻的优势在于,当预备钻1旋转切割时,钻头14和钻身12能够更稳定均匀地接触四周的种植窝骨壁,这样能够对骨壁均匀施压使其逐渐膨胀变形,从而使种植窝在预备时的骨组织更加可控,既增加了骨密度及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又减少了骨开裂的几率,并使骨开裂变得比较“可控”,还可减少对周围牙周组织的伤害。由此获得形态良好的种植窝,使得种植体的植入更加简单,其临床效果的可预期性更强。牙植入体的形状、功能接近周围牙齿,并且能够长时间使用。

本领域人员可以理解,正多角星形还可以为其它的数量的角,如正五角星形,正七角星形,正八角星形等。相应地在钻身上形成的槽也有5个、7个或8个等。

图6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种植窝预备钻在牙槽上进行打孔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种植窝预备钻1的钻头14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在牙槽上打孔。由于钻身横截面的特殊结构,种植窝预备钻1钻孔操作时能够保持慢速(小于50rpm)。由于是慢速旋转钻孔,不用加水降温,简化了牙钻的结构和钻孔的操作方式。由此,增加了钻操作时的可控性同时减少了钻在进行骨挤压时的产热。

此外,由于钻身的脊起到切割刃的作用,而慢速的旋转切割过程中,产生的骨屑尽量保留在槽13内而不会带出钻身外,从而能够将患者自身的骨屑尽可能地保留在种植窝内以提高骨结合的效率,由此也会使槽13对骨壁产生一定的挤压作用并增加骨壁的骨密度。这也是现有的麻花钻等所不具备的功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合理设计种植窝预备钻的横截面形状,使得当钻头旋转挤压时,钻头和钻身部分能够更稳定均匀地接触其四周的种植窝,增加最初的骨-种植体接触面积,均匀地增加种植体周围的骨密度以增加初期稳定性,降低骨开裂的几率,较好地满足了实际使用需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改变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该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并不限于具体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