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纹身针及其纹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3383发布日期:2019-06-29 01:40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纹身针及其纹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纹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纹身针及其纹身装置。



背景技术:

纹身作为美丽、神秘、性感和魅力的象征,同样作为彰显独特个性与自我淋漓尽致的体现,已逐渐成为年轻人中比较流行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纹身,是使用带有墨的针刺入皮肤真皮层而在皮肤上制造一些图案或字眼的一种艺术形式,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刺绣上各种不同的花纹,以视为吉祥和崇拜,也可以通过纹身雕刻在自己身上表示一种新的希望,新的开始和新的寄托。

有的纹身装置通常包括一具有针嘴的外壳,外壳内一般都安装有弹簧,针纵向穿过弹簧,针在壳体中被引导,以便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可移动,在延伸位置,针的尖端位于针嘴的外部,套设针的弹簧具有复位功能,可以使针的尖端从延伸位置向缩回位置方向移动,在缩回位置中,针的尖端位于壳体内。通过重复的向前和向后移动,使针在伸展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针重复地穿透皮肤并且随后从其中再次抽出。因此可以将用于以液体形式施用的介质引入皮肤中。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壳体内部的针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来回移动,位于针尖端的液体形式施用的介质会随着针尖端的来回运动,尤其是缩回位置,弹簧距离针尖端较近,其表面的介质通过弹簧的缝隙倒吸入驱动机构,影响驱动机构使用。

(2)针在实际纹身使用过程中,套设于针表面的弹簧由于来回晃动会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纹身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套设于纹身针上的弹簧工作时容易产生液体倒吸现象以及噪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纹身针,所述纹身针包括针组件以及弹性外壳,其中:

所述弹性外壳包括第一开口端、第二开口端以及中空内腔,所述中空内腔与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连通且所述针组件沿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开口端、所述第二开口端以及所述中空内腔;

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针组件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开口端固定设置,所述针组件能带动所述第一开口端运动使所述弹性外壳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弹性外壳能阻止位于所述针组件的液体向纹身装置的驱动机构方向倒吸。

优选地,所述弹性外壳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弹性外壳设置为凸台状弹性外壳,所述凸台状弹性外壳短径处为所述第一开口端,所述凸台状弹性外壳长径处为所述第二开口端。

优选地,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端的所述弹性外壳内部四周设置环形凸起且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弹性外壳一体设置。

优选地,所述针组件上设置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环形凸起接触连接且所述突出部向所述第一开口端方向运动能带动所述环形凸起一起运动。

优选地,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端的所述弹性外壳外部四周设置外螺纹,且所述外螺纹用于实现固定所述第二开口端。

优选地,所述针组件包括针丝和针杆,在所述针杆一端沿所述针杆长度方向设置凹槽,所述针丝一端插入所述凹槽。

优选地,所述纹身针还包括针嘴、针壳以及针后堵,其中:所述针壳两端分别设置所述针嘴和所述针后堵且所述针组件长度方向贯穿所述针嘴所述针壳以及所述针后堵;所述弹性外壳安装于所述针壳内部且与所述针后堵相邻设置,所述针后堵与所述弹性外壳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针壳上设置通气孔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针壳一体成型且所述通气孔能使所述针壳内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优选地,所述针嘴上设置挡片且所述挡片与所述针嘴长度方向垂直,所述针组件插入所述挡片与所述针嘴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纹身针,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现有技术中采用弹簧实现针组件复位,由于弹簧呈镂空状,用来纹身的液体容易沿着纹身针通过弹簧的镂空部为向上倒吸,损坏纹身装置的驱动机构,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外壳来实现针组件复位,弹性外壳呈一个整体,没有镂空部位,针组件与第一开口端密封配合使弹性外壳阻止位于针组件的液体向纹身装置的驱动机构方向倒吸;另外弹簧一般都是由铁制作而成,与物品碰撞容易产生响动,而弹性外壳是一种弹性材质,采用弹性外壳能够避免噪音;弹性外壳不是镂空设置,回弹力度更准,不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纹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纹身装置采用弹簧复位容易产生液体倒吸现象以及噪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纹身装置,包括上述纹身针,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纹身针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纹身针来回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纹身装置,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纹身装置中的纹身针采用弹性外壳代替了传统的弹簧实现针复位,能够防止针尖端的液体向驱动机构倒吸,影响驱动机构的使用,同时弹性外壳代替弹簧,还能避免工作过程中产生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纹身针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针组件;101、针丝;102、针杆;103、突出部;2、弹性外壳;201、第一开口端;202、中空内腔;203、第二开口端;204、环形凸起;205;外螺纹;3、针嘴;301、挡片;4、针壳;401、通气孔;5、针后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阿一种实施方式纹身针的主视图,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B位置的放大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纹身针,如图2和图3所示,该种纹身针包括针组件1以及弹性外壳2,弹性外壳2套设在针组件1上,弹性外壳2又包括了第一开口端201、第二开口端203和中空内腔202,其中第一开口端201、中空内腔202以及第二开口端203连通,针组件1沿长度方向贯穿了第一开口端201、第二开口端203以及中空内腔202,第一开口端201内表面与针组件1外表面接触,弹性外壳2具有一定的变形功能,将针组件1安装于第一开口端201,由于变形的弹性外壳2产生回弹力,使针组件1固定在第一开口端201上,针组件1上下运动,能够带动第一开口端201上下运动,实现同现有技术中弹簧的功能;而第二开口端203固定设置,针组件1上下运动时与第二开口端203不接触。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针组件1向下运动带动弹性外壳2第一开口端201向下运动,第一开口端201与针组件1密封配合,防止沿针组件1流动的液体向驱动机构方向倒吸,第二开口端203固定不动,弹性外壳2向第一开端201方向产生变形;

(2)变形的弹性外壳2由于回弹力,弹性外壳2第一开口端201向上运动,第二开口端203不动,

(3)重复(1)和(2)过程。

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外壳2来实现针组件1复位,针组件1沿长度方向贯穿弹性外壳2的第一开口端201、第二开口端203以及中空内腔202,第一开口端201与针组件1紧密配合以防止位于针组件1的液体向纹身装置的驱动机构倒吸,第二开口端固定不动;而现有技术中采用弹簧复位,由于弹簧呈镂空状态,用来纹身的液体容易沿着针组件通过弹簧的镂空部为向上倒吸,影响纹身装置的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外壳2上没有镂空部位,使用针组件1的过程中液体就不会通过弹性外壳2在向上倒吸;另外弹簧一般都是由铁制作而成,与物品碰撞容易产生响动,而硅胶是一种软体材质,采用弹性外壳2能够避免噪音;同时弹性外壳2不是镂空设置,回弹力度更准,不晃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弹性外壳采用硅胶材质制成,硅胶,别名:硅酸凝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属非晶态物质,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硅胶的化学组份和物理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许多其他同类材料难以取代的特点,例如,吸附性能高、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减小弹性外壳2运动过程中与外部接触时的摩擦力,将弹性外壳2设置为凸台状弹性外壳2,针组件1套设在凸台状弹性外壳2内部,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弹簧一般直径都相同,其容易与外部的壳体产生摩擦,增大针组件1的运动阻力,本实用新型凸台状弹性外壳2可以避免这一缺陷,其中凸台状弹性外壳2短径处为第一开口端201,凸台状弹性外壳2长径处为第二开口端203。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使弹性外壳2的第一开口端201与针组件1连接更加紧密,靠近第一开口端201的弹性外壳2内部四周设置环形凸起204,环形凸起204与弹性外壳2一体成型,针组件1套设在环形凸起204上,环形凸起204的内径小于针组件1的外径,从而使针组件1固定在第一开口端201,针组件1上下运动过程中不容易使针组件1从第一开口端201处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针组件1上设置突出部103,突出部103与针组件1一体成型,突出部103能够随着针组件1一起上下运动,突出部103与环形凸起204接触连接,突出部103向第一开口端201方向运动能带动环形凸起204一起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固定弹性外壳2的第二开口端203,靠近第二开口端203的弹性外壳2外部四周设置外螺纹205,弹性外壳2与针后堵5卡扣连接,弹性外壳2能够发生弹性形变,针后堵5从第二开口端203插入,使第二开口端203固定,不随着针组件1一起运动;

其中针后堵5套设于针组件1上;弹性外壳2的外螺纹205与针壳4的内螺纹螺纹连接,这种方式可以使弹性外壳2的第二开口端203固定在针壳4与针后堵5的连接处,针组件1运动时使弹性外壳2的第二开口端203固定不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针组件1包括针丝101和针杆102,在针杆102一端沿针杆102长度方向设置凹槽,针丝101一端插入凹槽,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变换不同的针丝101,例如针丝101损坏。

如图1所示,纹身针除了包括针组件1和弹性外壳2之外,还包括针嘴3、针壳4以及针后堵5,针壳4两端分别设置针嘴3和针后堵5且针组件1(即连接在一起的针丝101和针杆102)长度方向贯穿针嘴3、针壳4以及针后堵5。

具体连接方式为:针丝101一部分被套设于针嘴3处,另一部分被套设于针壳4处,而针杆102一部分被套设于针壳4处,另一部分伸出针壳4外部,在针壳4的末端连接针后堵5,针杆102贯穿针后堵5。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弹性外壳2安装于针壳4内部且与针后堵5相邻设置,该种纹身针从外到内的套设顺序依次为针壳4、弹性外壳2以及针杆102,针杆102长度方向贯穿弹性外壳2和相邻的针后堵5,其中针后堵5与弹性外壳2采用卡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了使置于针丝101上的液体容易向下从针嘴3处流出,其中针壳4与针嘴3内部是连通的,在针壳4上设置通气孔401且通气孔401与针壳4一体成型,用于使针壳4内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在针嘴3上设置挡片301,且挡片301与针嘴3长度方向垂直,针丝101插入挡片301与针嘴3之间,防止纹身针上下运动时,针丝101左右晃动,影响纹身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纹身装置,其包括了上述所述的纹身针,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纹身针连接,用于驱动纹身针来回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