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咬咬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5560发布日期:2019-07-13 08:55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咬咬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咬咬袋。



背景技术:

咬咬袋是一种宝宝进食辅食的重要工具,但是现有技术的咬咬袋的紧锁机构外卡扣的尖锐设计容易造成宝宝在使用过程中意外划伤;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4932301U所公开的一种防逆流咬咬袋,属于婴幼儿辅食用品结构设计领域,该防逆流咬咬袋包括:用于存放食物的食物存放袋,食物存放袋的端口上方活动连接有中盖,中盖的上端口上方活动连接有用于宝宝吮吸的硅胶网袋,食物存放袋与硅胶网袋之间设置有一防止食物逆流的单向阀,其中,硅胶网袋的上端部开设有多个用于析出食物的通孔。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咬咬袋,解决咬咬袋紧锁机构外卡扣的尖锐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咬咬袋,包括:辅食袋、把手、中盖、止逆阀、上盖和网袋;

网袋套设于止逆阀上;

止逆阀、上盖和网袋扣于把手与上盖之间,止逆阀和网袋贯穿上盖,中盖贯穿把手;

把手固定于辅食袋上。

把手外圆周上还开设有卡槽。

上盖内圆壁上设有卡块。

上盖与把手把手之间通过卡块嵌入卡槽内固定。

止逆阀下半部分为中空的圆柱形,上半部分为中空的扁锥形;圆柱形和扁锥形之间光滑连接,且扁锥形部分开设有开口,用于辅食从开口处流出。

其中,咬咬袋还设有顶盖,顶盖套设于硅胶袋上,且顶盖与上盖扣合。

其中,网袋为硅胶网袋。

其中,上盖外圆表面布设用于防滑的防滑条纹

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咬咬袋通过隐藏式的内卡扣设计,使咬咬袋可以有效的避免宝宝在使用过程中划伤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咬咬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咬咬袋的止逆阀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辅食袋;2为把手;3为中盖;4为止逆阀;5为上盖;6为网袋;7为顶盖;21为卡槽;51为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咬咬袋的结构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辅食袋1、把手2、中盖3、止逆阀4、上盖5和硅胶网袋6;

把手2外圆周上开设有卡槽21,上盖5内圆壁上设有卡块51;上盖5与把手2把手之间通过卡块51嵌入卡槽21内固定

套设硅胶袋6套设于止逆阀4上;止逆阀4、上盖5和硅胶网袋6扣于把手2与上盖5之间,止逆阀4和硅胶网袋6贯穿上盖5,中盖3贯穿把手2;

把手2固定于辅食袋1上,使宝宝使用时方便拿取;

从卫生角度考虑,咬咬袋还设计有顶盖7,顶盖7套设在硅胶网袋6上,并且与上盖5扣合,可以有效的防止硅胶网袋6弄脏。

止逆阀4下半部分为中空圆柱形,上半部分为中空扁锥形,在扁锥形上开设有开口,辅食从圆柱形经过扁锥形的开口流出被宝宝吸食,但是由于扁锥形的出口较小,辅食只能从流出扁锥形出口流出,无法从扁锥形出口回流至辅食袋1内,可以有效的防止辅食袋1内的辅食被污染。

为了方便开合上盖5外圆表面布设用于防滑的防滑条纹。

咬咬袋的使用过程为:

把手2固定在辅食袋1上,在辅食袋1内装入辅食,中盖3贯穿把手2进入辅食袋内,止逆阀4安装于中盖3上,再在止逆阀4上套上硅胶网袋6,扣上上盖5,宝宝就可以通过咬硅胶网袋6的头部就能吸食辅食袋1内的辅食;

并且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增大止逆阀4的开口尺寸可以有效的增大颗粒较为粗糙的辅食的通过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