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叩击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3619发布日期:2019-09-24 23:59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叩击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叩击锤。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神经内科最基础的检测装置就是叩诊锤,医生用以检查神经肌肉反射的器具;多以一块橡皮和一根木质或金属的柄子构成。使用时以橡皮端轻轻叩击有关部位,以观察神经肌肉的反射。目前的叩诊锤的锤头大小及角度都是固定的,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更换,局限了其使用范围,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神经内科叩击锤,方便调节叩诊锤头的角度,以适应对不同位置的叩击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锤柄、锤头壳体、锤头;所述的锤柄的右端套设有防滑套,所述的锤柄的左端设有一号螺纹通孔,锤头壳体的上端设有二号螺纹通孔,丝杆的尾端一体成型有挡块,丝杆的顶端依次穿过一号螺纹通孔、二号螺纹通孔后,与螺母螺纹旋接固定,且挡块的内面与锤柄的后端面贴合设置;所述的锤头活动插设于锤头壳体内,锤头壳体的内部顶端设有一号凹槽,锤头的顶端设有二号凹槽,弹簧的顶端嵌设固定在一号凹槽内,弹簧的底端嵌设固定在二号凹槽内;所述的锤头的外部一体成型有数个凸点。

进一步地,所述的锤柄的右端内部设有滑动槽,锤柄的上端设有推动槽,且滑动槽与推动槽贯通设置,滑动槽内滑动穿设有触觉针,触觉针的尾部固定有推杆,且推杆的顶端穿过推动槽后,设于锤柄的上侧,滑动槽的尾部插设有尾盖。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滑套上设有防滑棱。

进一步地,所述的丝杆的顶端套设有垫圈,垫圈设置于螺母与锤头壳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锤头壳体上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锤头的外部设有保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的丝杆的顶端套设有保护罩。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叩击锤,方便调节叩诊锤头的角度,以适应对不同位置的叩击检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锤头壳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锤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锤柄1、锤头壳体2、锤头3、防滑套4、一号螺纹通孔5、二号螺纹通孔6、丝杆7、挡块8、螺母9、一号凹槽10、二号凹槽11、弹簧12、凸点13、防滑棱14、垫圈15、刻度线16、保护套17、保护罩18、滑动槽19、推动槽20、触觉针21、推杆22、尾盖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透明橡胶材质制成的锤柄1、透明材质制成的锤头壳体2、橡胶材质制成的锤头3;所述的锤柄1的右端套设有硅胶材质制成的防滑套4,所述的锤柄1的左端设有一号螺纹通孔5,锤头壳体2的上端设有二号螺纹通孔6,丝杆7的尾端设有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的挡块8,丝杆7的顶端依次穿过一号螺纹通孔5、二号螺纹通孔6后,与螺母9螺纹旋接固定,且挡块8的内面与锤柄1的后端面贴合设置;根据所需敲打的部位,可以通过调节锤头壳体2的角度带动锤头3的角度;所述的锤头3活动插设于锤头壳体2内,锤头壳体2的内部设有一号凹槽10,锤头3的顶端设有二号凹槽11,弹簧12的顶端嵌设并利用密封胶胶粘固定在一号凹槽10内,弹簧12的底端嵌设并利用密封胶胶粘固定在二号凹槽11内,且锤头3的自重力要小于弹簧12的拉力,使锤头3在锤头壳体2内上下活动;所述的锤头3的外部一体成型有多个凸点13,凸点13起到按摩的作用,舒缓被敲打时的疼痛感。

进一步地,所述的锤柄1的右端内部设有滑动槽19,锤柄1的上端设有推动槽20,且滑动槽19与推动槽20贯通设置,滑动槽19内滑动穿设有触觉针21,触觉针21的尾部胶粘固定有推杆22,且推杆22的顶端穿过推动槽20后,设于锤柄1的上侧,滑动槽19的尾部插设有尾盖23;通过用手推动推杆22带动触觉针21至合适位置后并按住,触觉针21即可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滑套4上一体成型有防滑棱14,手握住防滑套4时,防滑棱14与手之间的摩擦能起到很好的防滑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丝杆7的顶端套设有垫圈15,垫圈15设置于螺母9与锤头壳体2之间;垫圈15能防止螺母9滑丝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的锤头壳体2上设有刻度线16,透过锤头壳体2能够看到其内部的弹簧12手重力压缩的位置,通过弹簧12的位置和病人的疼痛触觉,准确的判断出病人的病情。

进一步地,所述的锤头3的外部套设有硅胶材质制成的保护套17,防止锤头3外部长时间的敲打摩擦出现划痕,而划伤患者的皮肤。

进一步地,所述的丝杆7的顶端套设有硅胶制成的保护罩18,防止丝杆7上的螺纹擦伤患者的皮肤。

本具体实施的工作原理:根据所需敲打的部位,可以调节锤头壳体2的角度,拧松螺母9,使锤头壳体2与锤柄1之间松开,转动锤头壳体2至所需的角度后,再转动插入丝杆7,并用螺母9拧紧固定,通过调节锤头壳体2的角度,带动了锤头3的角度,解决了以往在听诊时,叩击锤只能是垂直的角度,在敲打特殊地方或者由于医师自身原因不方便使用时的问题;锤头3的自重力要小于弹簧12的拉力,使锤头3在锤头壳体2内上下活动,避免由于锤头3的自重力大于弹簧12的拉力,使锤头3带动弹簧12往下沉,从而脱离锤头壳体2内;手握住防滑套4时,防滑棱14与手之间的摩擦能起到很好的防滑的作用;丝杆7的顶端套设有垫圈15,垫圈15设置于螺母9的后端;垫圈15能防止螺母9滑丝的现象;锤头壳体2上的刻度线16,使医师透过锤头壳体2能够看到其内部的弹簧12手重力压缩的位置,通过弹簧12的位置和病人的疼痛触觉,准确的判断出病人的病情;保护套17防止锤头3外部长时间的敲打摩擦出现划痕,而划伤患者的皮肤;将触觉针21设置在锤柄1内,需要用时,拔出尾盖23,即可用手推动推杆22带动触觉针21工作,待触觉针21推动至合适位置后并用手按住,不需要用时,反方向推动推杆22使触觉针21复位,盖上尾盖23即可,触觉针21放在锤柄1内,既便于收藏,又方便实用,避免因触觉针21细小而弄丢,又不会因为不注意碰到针头划伤皮肤。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叩击锤,方便调节叩诊锤头的角度,以适应对不同位置的叩击检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