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位治疗仪线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3745发布日期:2019-06-26 01:35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高电位治疗仪线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高电位治疗仪线控器。



背景技术:

高电位治疗仪是通过产生高压电场对人体进行治疗,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高电位治疗仪一般包括外壳、控制器、电源线及输出端口等部件,可实现治疗过程中的高低电位切换、治疗时间定时设定等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高电位治疗仪使用极其不方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各个功能的切换,但是不能快速判断高电位治疗仪是否准确切换于需求功能的档位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电位治疗仪使用不方便,使用者不能快速判断治疗仪是否准确切换于需求功能档位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电位治疗仪线控器,其使用操作方便,便于使用者快速判断当前切换的功能档位,可为使用者的使用提供极大的便利性。

高电位治疗仪线控器,其包括单片机U1,所述单片机U1的分别连接有电源转换和电压输出控制电路、高低压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1还连接有看门狗电路,所述单片机U1连接有蜂鸣器驱动电路和LED显示驱动电路,所述高低压切换控制电路连接有按键开关,所述按键开关包括电位输出/关断按键KS1、时间选择按键KS2、高电位和低电位切换按键KS3,所述LED显示驱动电路包括7个发光二极管LD1至LD7,所述电位输出/关断按键KS1、时间选择按键KS2、高电位和低电位切换按键KS3通过所述电源转换和电压输出控制电路、高低压切换控制电路连接单片机U1,并通过所述单片机控制LED显示驱动电路分别驱动7个发光二极管LD1至LD7发光,发光二极管LD1为电位输出指示,发光二极管LD2~LD5为时间选择指示、发光二极管LD6和LD7对应指示高电位和低电位。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1的型号为STM8S903K3,;

所述电源转换和电压输出控制电路包括连接器CN1,所述连接器CN1的1至4端口分别通过连接测试端子TP1至TP4,所述连接器CN1的1端口分别连接电压测试端口V0、电阻R3、R4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稳压芯片U4的1端口,所述连接器CN1的2端口连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连接器CN1的3端口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连接器CN1的4端口接地,所述连接器CN1用于连接下位机线控器,所述稳压芯片U4的2端口分别与电容C12的另一端、电容C13、C1、C2的一端、稳压芯片U2的2端口连接后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4的3端口分别连接12V电压源、所述电容C13、C1的一端、所述稳压芯片U2的1端口,所述稳压芯片U2的3端口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5V电压源、电阻R5、R6的一端、外接端口S1,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的一端、所述单片机U1的八管脚,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七管脚、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连接器CN1连接220V电压源;

所述电位输出/关断按键KS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9、R12的一端,所述时间选择按键KS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10、R13的一端,所述高电位和低电位切换按键KS3分别连接电阻R11、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9、R10、R11的另一端连接后与5V电压源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的一端、单片机U1的九管脚,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的一端、单片机U1的十管脚,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8的一端、单片机U1的十一管脚,所述电容C6、C7、C8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

所述单片机U1还连接了4M晶振电路,其包括晶振X1,所述晶振X1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6的一端、所述单片机U1的二管脚,所述晶振X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36的另一端、所述单片机U1的三管脚,所述晶振X1的两端分别连接电容后接地;

所述单片机U1的31、30、28、27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37至R40的一端,所述电阻R37至R4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单片机U1的26管脚连接调试端口SWIM;

所述蜂鸣器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3,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42的一端,所述电阻R42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1的29管脚,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41的一端、蜂鸣器BZ1的一端,所述电阻R41的另一端、蜂鸣器BZ1的另一端连接后连接12V电压源;

所述LED显示驱动电路中的所述发光二极管LD1至LD7的阳极连接后与5V电压源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D1至LD7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18至24管脚;

所述单片机U1的12至17管脚、25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29至电阻R35的一端,所述单片机U1的6管脚分别连接5V电压源、电容C9的一端,所述单片机U1的4管脚、外接端子GND、所述电阻R29至电阻R35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

所述看门狗电路包括双路差动比较器U3-A、U3-B,所述单片机U1的1管脚分别连接复位端子RESET、二极管D1的阳极、电阻R22、电容C11、短接口JP1的一端,所述短接口JP1用于程序输入调试,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电阻R22的另一端、电阻R24的一端连接后与5V电压源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5、R23的一端、所述双路差动比较器U3-A的同向输入端3端口,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短接口JP1的另一端、所述双路差动比较器U3-A的输出端口1端口、电阻R26的一端,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7、电容C3的一端、所述双路差动比较器U3-A的反向输入端2端口,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后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电容C4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8的一端,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32管脚,所述双路差动比较器U3-B的同向输入端5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双路差动比较器U3-B的4端口、反向输入端6端口、电容C5的一端后接地,所述双路差动比较器U3-B的8端口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后与5V电压源连接。

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高电位治疗仪的线控器中,电源转换和电压输出控制电路、高低压切换电路及单片机U1的设置,实现了高电位治疗仪的高低直流电压的转换、电位输出控制、治疗时间的设定的功能,使用者通过按键开关可实现高电位治疗仪的高低电位切换、电位输出和治疗时间的设定,操作方便快捷,并且当使用者按压按键开关时按键开关发送相应的电位输出/关断信号、时间选择信号、高电位和低电位切换信号给单片机U1,单片机U1控制LED显示驱动电路分别驱动相应的发光二极管LD1至LD7发光,发光二极管LD1为电位输出指示,发光二极管LD2~LD5为时间选择指示、发光二极管LD6和LD7对应指示高电位和低电位,相应的发光二极管会发出指示告知使用者,并且蜂鸣器驱动电路的设置可提示使用者计时结束,从而便于使用者快速判断当前切换的功能档位,为使用者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转换和电压输出控制电路、高低压切换控制电路、看门狗电路、按键开关与单片机U1连接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蜂鸣器驱动电路、LED显示驱动电路与单片机U1连接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高电位治疗仪线控器,其包括单片机U1,单片机U1分别连接有电源转换和电压输出控制电路1、高低压切换控制电路2、按键开关3、4M晶振电路,单片机U1的输入端还连接有看门狗电路4,单片机U1连接有蜂鸣器驱动电路5和LED显示驱动电路6,按键开关3包括电位输出/关断按键KS1、时间选择按键KS2、高电位和低电位切换按键KS3,LED显示驱动电路6包括7个发光二极管LD1至LD7,电位输出/关断按键KS1、时间选择按键KS2、高电位和低电位切换按键KS3通过高低压切换控制电路2连接单片机U1,并通过单片机控制LED显示驱动电路6分别驱动7个发光二极管LD1至LD7发光,发光二极管LD1为电位输出指示,发光二极管LD2~LD5为时间选择指示、发光二极管LD6和LD7对应指示高电位和低电位,单片机U1的型号为STM8S903K3;

电源转换和电压输出控制电路1包括连接器CN1,连接器CN1的1至4端口分别通过端子TP1至TP4与主控板连接,连接器CN1的1端口分别连接电压输入端口V0、电阻R3、R4、电容C12、稳压芯片U4的1端口,连接器CN1的2端口连接电阻R1的一端,连接器CN1的3端口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器CN1的4端口接地,稳压芯片U4的2端口分别与电容C12的另一端、电容C13、C1、C2的一端、稳压芯片U2的2端口连接后接地,稳压芯片U4的3端口分别连接12V电压源、电容C13、C1的一端、稳压芯片U2的1端口,稳压芯片U2的3端口分别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5V电压源、电阻R5、R6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的一端、单片机U1的八管脚,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U1的七管脚、电阻R8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高低压切换电路2包括按键开关3,电位输出/关断按键KS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9、R12的一端,时间选择按键KS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10、R13的一端,高电位和低电位切换按键KS3分别连接电阻R11、R14的一端,电阻R9、R10、R11的另一端连接后与5V电压源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的一端、单片机U1的九管脚,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的一端、单片机U1的十管脚,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8的一端、单片机U1的十一管脚,电容C6、C7、C8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

蜂鸣器驱动电路5包括三极管Q3,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42的一端,电阻R42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1的29管脚,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41的一端、蜂鸣器BZ1的一端,电阻R41的另一端、蜂鸣器BZ1的另一端连接后连接12V电压源;

LED显示驱动电路6中的发光二极管LD1至LD7的阳极连接后与5V电压源连接,发光二极管LD1至LD7的阴极分别连接单片机U1的18至24管脚;

4M晶振电路包括晶振X1,晶振X1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6的一端、单片机U1的二管脚,晶振X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6的另一端、单片机U1的三管脚,晶振X1的两端分别连接电容后接地;

单片机U1的31、30、28、27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37至R40的一端,电阻R37至R40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U1的26管脚连接外接端子SWIM;

单片机U1的12至17管脚、25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29至电阻R35的一端,单片机U1的6管脚分别连接5V电压源、电容C9的一端,单片机U1的4管脚、外接端子GND、电阻R29至电阻R35的另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

看门狗电路4包括双路差动比较器U3-A、U3-B,单片机U1的1管脚分别连接复位端子RESET、二极管D1的阳极、电阻R22、电容C11、短接口JP1的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的阴极、电阻R22的另一端、电阻R24的一端连接后与5V电压源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5、R23的一端、双路差动比较器U3-A的同向输入A的3端口,电阻R2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短接口JP1的另一端、双路差动比较器U3-A的输出端口1端口、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7、电容C3的一端、双路差动比较器U3-A的反向输入A的2端口,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后接地,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8的一端,电阻R28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1的32管脚,双路差动比较器U3-B的同向输入B的5端口分别连接双路差动比较器U3-B的4端口、反向输入B的6端口、电容C5的一端后接地,双路差动比较器U3-B的8端口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后与5V电压源连接。

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高电位治疗仪的线控器中,电源转换和电压输出控制电路的设置实现了高低直流电压的转换,从而为蜂鸣器驱动电路和LED显示驱动电路提供了驱动控制电源,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器CN1连接16.5V的直流电供电电源,通过电源转换和电压输出控制电路将16.5V的直流电转换为12V和5V的直流电供蜂鸣器驱动电路和LED显示驱动电路使用,电位输出/关断按键KS1、时间选择按键KS2、高电位和低电位切换按键KS3通过高低压切换控制电路连接单片机U1的输入端,并通过单片机控制LED显示驱动电路分别驱动7个发光二极管LD1至LD7发光,发光二极管LD1为电位输出指示,发光二极管LD2~LD5为时间选择指示、发光二极管LD6和LD7对应指示高电位和低电位,使用者通过按键开关可实现高电位治疗仪的高低电位切换、电位输出控制和治疗时间的设定,操作方便快捷,并且当使用者按压按键开关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会发出指示,并且蜂鸣器驱动电路的设置可提示使用者计时结束,便于使用者快速判断当前切换的功能档位,从而为使用者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