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回旋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2132发布日期:2019-11-29 17:06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回旋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回旋灸装置。



背景技术:

回旋灸是艾灸的一种,是一种毫无创伤且具有独特养生、保健、美容功能的灸法新技术。回旋灸即为悬空施灸,是一种不用针、无接触、无伤害、无副作用的绿色古老养生项目,男女老少皆可通过回旋灸进行养生保健、养颜驻容。回旋灸保健技术来为人们进行养生调理,借其燃烧产生的近红外线,激发人体经络传感现象,促进经气运行,产生循经走脉。其做法是将艾条悬空,离开皮肤一定距离施灸。根据操作方法不同,又分为回旋灸、温和灸、雀啄灸和往返灸。例如常用的回旋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约3厘米高度,然后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移动范围约3厘米左右。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620202u公开了一种医用温灸治疗床,包括床体,手动定位温灸装置,自动控制定位温灸装置。手动定位温灸装置包括两条滑道、以万向杆与滑块连接的多个可调温度温灸罐;自动控制定位温灸装置包括两个电机、两条设置在床体侧面的丝杠、两个以万向杆与两条丝杠上的移动螺母分别连接的可调温度温灸罐以及两个水平方向的定位控制装置;可调温度温灸罐包括罐体,与卡箍连接的艾绒燃烧室,微型电机,竖直方向的丝杠,竖直方向的定位控制装置;卡箍与丝杠上在正向停止开关sp1和反向停止开关sp2区间内的移动螺母连接;微型电机与丝杠连接。它可以同时做多穴位的温和灸对背部进行雀啄灸和往返灸,并可以由病人自己完成。公告号cn102784054b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艾灸机,包括床体、控制单元、电机移动单元、活动床板,其中活动床板安装在床体顶部,电机移动安装在活动底板下方,电机移动单元包括平面移动装置、垂直移动装置、艾灸架、底板,艾灸架安装在平面移动装置上,平面移动装置安装在底板上,底板可以上下移动。该发明实现了施灸过程的自动化,从而可同时对多个穴位施灸,且热量均衡,并起到植物香熏的作用,疗效更好,大大提高施灸速度,增加效益。

然而,这些实现往返灸或回旋灸的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仅仅适用于固定的医疗场所使用,不利于艾灸的推广和使用;且由于其结构复杂,使得出现故障的概率相对较高,使用过程中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回旋灸装置,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制造成本较低,也便于携带,可以随身携带并随时随地进行艾灸,利于艾灸保健的推广;且由于设置了控烟部件,使得艾灸过程中使用和停止的控制更为便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回旋灸装置,包括圆环平板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底座和固定架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固定架通过设置在底座上的动力装置驱动做旋转运动;所述固定架铰接设置有柱形的摆动架,所述铰接轴设置有驱动摆动架以铰接点为中心做摆动运动的驱动装置和控制摆动架与固定架成一定角度的锁止装置,所述摆动架底部设置有艾柱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外侧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为锥形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外侧设置有支撑部和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为万向臂。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为吸盘、夹持座和底盘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艾柱固定装置为控烟装置,所述控烟装置为喉箍。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部设置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为由平板围成与底座下面尺寸相同的圆筒形。

进一步的,所述艾柱固定装置的上部设置有与摆动架固定连接的艾柱推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艾柱推动装置为伸缩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铰接在固定架上的摆动架和摆动架驱动装置,控制摆动架底部的艾柱固定装置做直线摆动动作,在艾灸治疗中实现往返灸的效果;还可以利用锁止装置将摆动架和固定架控制在固定的角度,利用设置在底座上设置的动力装置驱动固定架做旋转运动,使得摆动架底部的艾柱固定装置做圆形摆动,艾灸治疗中实现回旋灸的效果;还可以同时控制动力装置和驱动装置,使摆动架底部的艾柱固定装置做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的动作,实现不同的艾灸效果。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方便,有利于艾灸这种传统医学的发扬光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底座,3-动力装置,4-轴承,5-固定架,6-驱动装置,7-摆动架,8-固定装置,9-支撑部,10-固定部,11-横杆,12-弹簧,13-限位拉线,14-推动块,15-防护筒,16-档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回旋灸装置,包括圆环平板底座2,所述底座2设置有手柄1,通过手柄1可以更方便的实现本装置的移动,使本装置的使用更加灵活。

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固定架5,所述底座2和固定架5之间设置有轴承4,轴承4的内圈和外圈分别与底座2和固定架5连接,所述轴承4为锥形轴承,锥形轴承能更好的承受来自轴向的力,也更大限度的保护和增加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也保证了所述固定架5可以通过设置在底座2上的动力装置3驱动做旋转运动;该动力装置5也可以设置在固定架5上,动力装置3对底座2施加驱动力,由于底座2无法移动,动力装置3在反作用力下转动;所述动力装置3主要包括电动机和减速器,或者发条储能装置。

所述固定架5铰接设置有柱形的摆动架7,所述铰接轴设置有驱动摆动架7以铰接点为中心做摆动运动的驱动装置6和控制摆动架7与固定架5成一定角度的锁止装置。所述驱动装置6主要包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优选为步进电机。

所述摆动架7底部设置有艾柱固定装置8,所述艾柱固定装置8为控烟装置,所述控烟装置为喉箍。控烟装置是通过包裹在艾条或艾柱外部的耐高温材料,该耐高温材料通常为条形,利用条形的耐高温材料对艾条或艾柱的挤压限制其燃烧速度,以实现控制烟雾的目的,该控烟装置通过拧动螺丝使带有条纹通孔的外圆移动,调整喉箍的内径大小使其具有调整直径的功能,以适用不同尺寸和直径的艾条或艾柱。

本装置利用铰接在固定架5上的摆动架7和摆动架7驱动装置6,控制摆动架7底部的艾柱固定装置8做直线摆动动作,在艾灸治疗中实现往返灸的效果;还可以利用锁止装置将摆动架7和固定架5控制在固定的角度,利用设置在底座2上设置的动力装置3驱动固定架5做旋转运动,使得摆动架7底部的艾柱固定装置8做圆形摆动,通过调整摆动杆的角度来调整回旋灸时皮肤受热的面积,角度越大,摆动范围所形成的圆圈越大,在艾灸治疗中实现回旋灸的效果;还可以同时控制动力装置3和驱动装置6,使摆动架7底部的艾柱固定装置8做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的动作,实现不同的艾灸效果。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方便,有利于艾灸这种传统医学的发扬光大。

所述艾柱固定装置8的上部设置有与摆动架7固定连接的艾柱推动装置,优选的,所述艾柱推动装置为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上端与摆动架7上伸出的横杆1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的下端设置有推动块14,所述推动块14与弹簧12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14在弹簧12的推力下始终保持对艾柱固定装置8内的艾柱施加朝向艾柱固定装置8中心的力,使艾柱的燃烧点始终在艾柱固定装置8内,实现控烟和使燃烧点始终保持在固定位置的作用。

为防止弹簧12的推力朝向艾柱固定装置8的中心,弹簧12的上端内部设置有与横杆11固定连接,且朝向艾柱固定装置8中心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长度小于弹簧12的最小长度;所述导向柱的下断面还设置有与艾柱固定装置8固定连接的限位拉线13,所述限位拉线13的长度不大于导向柱与艾柱固定装置8的距离,设置限位拉线13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弹簧12将艾柱固定装置8内的艾柱从艾柱固定装置8中完全推出。

所述艾柱固定装置8的下面设置有垂直于摆动架7,固定在摆动架7或艾柱固定装置8侧壁上的挡杆16,所述档杆16自摆动架7伸出后经过艾柱固定装置8的中心点,所述档杆16的目的是防止艾柱在艾柱推动装置的推力下,燃烧点从艾柱固定装置8中伸出,使艾柱固定装置失去控烟和控制燃烧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底座2设置有支撑部9和固定部10;所述支撑部9为万向臂,万向臂是一种把器物按指定角度,指定位置在空间固定悬放的机械臂或悬臂。所述固定部10为吸盘、夹持座和底盘的任意一种或组合,实现把装置固定在地面、床沿或桌面等位置的目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底座2下部设置有防护筒15,所述防护筒15为由平板围成与底座2下面尺寸相同的圆筒形。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